村上担保?王建安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霍德胜支书在公社时那斩钉截铁支持他的样子。
他盘算着,回去找霍支书商量,应该问题不大。
不过具体贷多少,还得回去仔细核算成本。
“村上担保应该可以争取。不过我得回去问问。赵同志,我想再问下,办理这个贷款具体都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赵德柱拿起笔,在纸上边写边念:“您的身份证明,承包土地的合同证明。
详细的贷款申请书,里面要写清楚贷款的具体用途、金额、还款计划。
如果申请‘菜篮子工程’的贴息补助,还得在申请书里特别说明大棚的规划规模,预计的蔬菜产量和销售收益……
这些材料,您今天都带来了吗?”
“没呢,我就是来问一下。”王建安不好意思道,“我今天才分户,地还没分到呢。”
赵德柱表示理解地点点头:“没关系,等您土地承包手续办妥了,材料准备齐全了,随时可以过来申请。”
第11章 制作饲料
父子俩走出信用社的大门,才十点多,距离下午两点回乡的那趟客车发车,还有四个钟头。
“爸,时间还早。要不我们找个面馆,吃碗面,休息一下,下午坐车回去?”王建安提议道。
王太平一听面馆二字,眉头立刻拧成了“川”,连连摆手。
“吃啥子面哦,一碗面要好几角钱,走路回去。”
要不是怕下午信用社找不到人办事,他今天压根就没想坐车来。几十里地对他这个老把式来说,不算啥。
王建安看着父亲那不容置疑的神情,知道再劝也是徒劳。
他无奈地笑了笑:“好嘛好嘛,听您的,走路就走路。”
很快两人离开公路,走入一条小路。
父子俩不再犹豫,离开喧嚣的镇街,很快拐进了一条羊肠小道。
这条路紧挨着蜿蜒流淌的大河,是条抄近道的捷径。
王建安对这条路有模糊的印象,上一世去镇上办事时走过几次。
冬日的太阳虽不算毒辣,但长时间曝晒下,也让人口干舌燥。
两人一前一后的走着,偶尔聊聊养猪和种菜的前景。
经过近4小时的跋涉,两人终于到了家。
王建安只觉得嗓子眼干得冒烟,从清晨出门到现在,他们滴水未进。
一进家门,王建安便冲进厨房,从水缸中舀出一大碗水,大口大口的喝起来。
从清晨出门到现在,他们滴水未进。
王太平看起来则比王建安好多了,气定神闲的舀了小半碗,慢慢的喝着。
坐在堂屋的条凳上歇了几分钟,王建安才感觉缓过点劲来。
“爸,您去床上歪一会儿,眯个午觉?我看看中午还有没有剩菜剩饭,热点来垫垫肚子。”
“算了,不困,也不饿。建平他们还在屋后打窖坑,我去搭把手。”王太平摇了摇头,起身就往后院走去。
王建安也赶紧跟了出去。
“妈,大哥,大嫂,祥平。”王建安扬声打招呼。
大哥王建平和祥平正在坑里敲击着岩石。
大嫂冯彬蓉和母亲张玉清则弯着腰,正合力将敲下来的大小石块,用竹筐一趟趟抬到洞口外堆放。
听到声音,张玉清直起腰,看到他们,一脸惊讶:“咦?你们咋个这么早就回来了?汽车不是要三点多才到乡上蛮?”
“妈,我们没坐车,”王建安无奈地笑了笑,“走路回来的。走了快四个钟头。有没有剩菜剩饭哦,我和爸都还没有吃饭。”
“哎呀,你们咋个饭都不吃哦,等着,我去给你们煮面。”说着张玉清向厨房跑去。
尹祥平也被王太平替换下来,她走到王建安身边:“建安儿,事情办得咋样了?还顺利不?”
“户口的事办妥了,没得问题。过几天就能去领新本本了。”王建安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笑容。
“走,祥平儿,趁这会儿有空,帮我把牛皮菜和酒糟收了弄饲料去。我看晒得差不多了。”
正在厨房里烧水张玉清,瞥见小两口背着大背篓往外走,连忙探出头喊道:“建安,祥平,你们又到哪儿去?一会儿面就煮好了。”
“妈,我们去收晒好的牛皮菜,马上就回来。”王建安边快步走着边大声回应。
两人来回几趟,半干的牛皮菜都被背了回来,堆满了街沿。
“祥平儿,你把牛皮菜切一下,切细点,这就么细。”说着王建安用铡刀切了一颗。
安排完妻子,王建安这才转身冲进厨房。
从厨房端出猪油白菜面大口的吃起来。中午没吃饭,他早就饿的肚子咕咕叫了。
填饱了肚子,王建安开始制作青贮饲料。
他先在地上铺开一大张厚实的塑料布,然后将干燥的酒糟均匀地倾倒其上。
接着又按6:4的比例加入碎牛皮菜,手插入混合料中,开始用力地搅拌。
搅拌均匀后将混合原料装入酒缸。铺了大约20厘米厚,又铺上一层2厘米厚的米糠,再撒上一碗老坛泡菜水。
最后用力的把原料压实,直到压不动了为止。、
几轮下来,尹祥平那边切菜的速度渐渐跟不上王建安填充的速度了。
“你歇一下,我来切。”王建安把妻子从铡刀边拉开,自己接过了切菜的活。
就这样忙活到一个多小时,酒缸被装满了。酒糟刚好用完,牛皮菜还有剩余。
王建安找出家里育苗用过的塑料薄膜,仔细地覆盖在缸口,在缸壁外侧缠绕了好几圈。
接着盖上缸盖用半干的泥巴沿着缸口密封了一圈。
看着眼前这个被“全副武装”起来的大酒缸,王建安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和泥点。
青贮饲料的制作,大功告成。
接下来,就是交给时间,让它慢慢发酵。
几天后王建安来到乡上的畜牧站:“霍兽医,你这儿有没有疫苗哦?”
据王建安了解,整个生产队是之前是没有给猪仔打疫苗的先例的,都是等猪得病了再找兽医。
当然那个时候都养的本地猪,得病的很少。
霍兽医本名叫霍守义,是本地人,家里世代都是兽医。
后来在乡上设立了畜牧站,他便成了畜牧站唯一得工作人员。
“有疫苗,有疫苗。”霍守义好奇的看了看这个畜牧站成立以来第一个给猪打疫苗的人。
“猪好大了?有好多头猪要打疫苗?”
“10头30多天的猪仔。都有些啥子疫苗哦?一只猪好多钱?”
霍守义转身,在靠墙一个落满灰尘的玻璃柜里摸索了半天,翻出两个同样蒙尘的硬纸盒子。
他吹了吹盒子上的灰,又用袖子擦了擦,才递给王建安看:“喏,主要就这两种。这种是猪瘟疫苗,一针管一年,两毛钱一头。这种是三联苗,防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的,效果更全乎点,贵些,八毛钱一头。”
“你这……怕是过期了哦?”王建安疑惑的看着霍守义手中的疫苗。
“哎哟,看你说的。”霍守义像是受了莫大冤枉,连忙指着盒子侧面的小字辩解,“这是去年县里统一发下来的新批次,过期的早回收处理了。你看嘛,生产日期、有效期都印着呢。”
王建安凑近了,借着窗口的光线,仔细辨认着盒子上的小字。
生产日期确实是去年的,有效期也还有大半年。
他这才放下心来,点点头:“要得,那就信你。就打三联苗。”
打完疫苗后又养了两个星期,猪仔也长大了一整圈,估摸着有30多接近40公斤了。
王建安安排把猪仔分圈饲养,大哥家两个大的猪圈每个养3头,自家两个小猪圈每圈养2头。
第12章 分圈
新分完圈的小猪们,似乎还带着点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和离开同伴的失落感,时不时的叫唤几声。
王建安站在猪圈外,他的心里早已没有了最初的忐忑和慌张。
几个星期以来,那两本从畜牧站带回来的书,几乎被他翻烂了。
前些日子去镇上领取户口簿时,他还特意又跑了一趟畜牧站,找到李杰明,进行了请教和探讨。
如今,看着这些按计划生长的小猪,王建安对自己的养猪技术和这套科学方法,已然建立起一种沉稳的自信。
他转身走向屋后那个特意挖出来存放发酵饲料的窖坑。坑口用木板和草帘盖着,以防雨保温。
弯腰钻进窖坑,里面光线昏暗,但空气还算流通。
王建安小心地刮掉缸口那层已经干硬龟裂的黄泥巴,打开缸盖。
一股极其浓郁的酒香瞬间弥漫了整个窖坑。
那不是单纯的酒味,还混合着牛皮菜发酵后产生的类似泡菜的微酸气息。
这气味浓烈却不刺鼻。
王建安伸出手指,从缸口边缘蘸取了一小撮深褐色的饲料碎末,放进嘴里细细咀嚼品尝。
略微有一点点酸,但并不刺激,属于正常的发酵范围。
其实,按照书本上最规范的做法,此刻应该用PH试纸来精确测试酸度值。
但王建安在镇上找遍了也没有找到有东西。
最后张杰明告诉他尝味道也可以,还专门带他去附近的一户人家里尝了尝他家酒糟味道。
他家那个没有加牛皮菜,就是纯酒糟,但是测试酸碱度的酸味差不多。
看着这次完美发酵的青贮料,王建安笑了。
养猪计划的第二步,低成本饲料来源的建立,已经完美达成,接下来就是静待小猪长大了。
将青贮料舀到潲桶里,在把酒缸重新封好后王建安提着潲桶退出了窖坑。
回到堂屋,王平安拿出本子,在养猪计划下面继续记录着:
6、酒糟饲料投喂方案:
断奶满一个月后:开始添加,占日粮比例 20%。
之后每两周:比例增加10%。
最高比例:不超过 50%。
出栏前一个月:比例回调至 35%,同时增加精饲料比例,促进育肥。
注意:每次取料后务必严密密封酒缸,防止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