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山大厦。
第31层楼。
麦理思坐电梯上来,直接来到老板的办公室门口。
“老板,我来了。”
第126章 董家对那批大船感兴趣(5/5)(求订阅)
香江海港中心大厦。
位于香江湾仔港湾道25号。
在还没有拆掉重建前,这是一座外墙看起来有些年代的大厦。
第12层楼。
东方海外总部。
董事长办公室。
一位身材高大,戴着眼镜,梳着油头,头发有些发白,眼神则是显得犀利,年纪约莫六十多岁的华人男子。
正站在窗口看向窗外,思考一些事。
正在这个时候,他办公桌的座机电话响起,女秘书连忙过去拿起接听。
“董事长,找你的。”
董浩耘拿过去接听,听完那个电话后有些惊讶。
那位程先生刚刚收购的九龙仓洋行,将面向全球船东买家出售旗下的九龙仓航运公司的货轮和超级油轮,将近200万吨载重量。
这让董浩耘神色立刻不一样了。
在他挂掉电话。
转过身,想想,他觉得此次九龙仓航运突然要抛售那些大船和超级油轮,当然是和程先生吞掉九龙仓,其后麦理思出任九龙仓总经理的一系列改革有很大的关系。
董浩耘刚刚想拿起电话。
“你去把大公子叫来。”
女秘书也就离开去叫那位董家大公子。
董浩耘有两子三女,现在两个儿子都在公司协助他管理公司。
董浩耘还是最看好长子,考虑到自己的年龄,准备在合适的时间,就把东方海外集团交到长子的手上。
此时,已经出任东方海外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的董大公子看到父亲的秘书过来叫他过去。
“我也会就过去。”
董大公子整理好面前的文件,起身来到父亲的办公室。
“父亲,什么事吗?”董大公子问道。
“刚刚接到电话,九龙仓要抛售旗下的大船和超级油轮,你有什么想法?”
董大公子也是有些惊讶。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报刊上看到那位程先生收购九龙仓的事,没想到,那么快就要出售九龙仓航运公司的船只和超级油轮。
现在九龙仓航运的载重量在两百万吨左右,大概不到东方海外载重量的三分之一,还是差了许多。
不过,包家方面还在买入更多的大船和超级油轮。前些时间,包裕刚刚刚从东洋订购那艘超级油轮,董家父子都是知道的。
“父亲,我不明白,九龙仓航运是九龙仓集团核心子公司之一,为什么那位程先生要拿出来处理?”
董大少爷确实不明白。
“这个程先生如同突然冒出来的资本家,他可能只是对香江的资本和金融感兴趣,可能觉得航运业是负担,所以抛售换取资金。听说还准备拿九龙仓多年盈利来分红,这也可能只是保住九龙仓股价下跌的一种手段而已。”
说到底,董浩耘和包船王一样,只是对航运业感兴趣。
特别是董浩耘眼里除了航运业就是航运业,这辈子几乎都没有离开这个行业。
最让董浩耘觉得可惜的是。
自己很小的时间也就进入到这个行业,当年包裕刚是从申城移民到香江这边,才开始进到航运业。
期间,包裕刚还亲自向董浩耘请教自己要不要进入到这个行业?
当时的董浩耘是不建议这位老乡进来的。
没想到,包裕刚的运气要比他好太多,成立环球航运公司没有多久就认识汇沣的桑达士,并且获得汇沣的大量贷款的支持,直接就超过他在摸爬打滚多年的航运业大佬。
一直到包裕刚成为世界公认的世界船王。
私下,董浩耘还是不服气那位包裕刚的。
在他看来,现在包裕刚表面上拥有将近1400万吨载重量的大船和超级油轮,他觉得这里面有一半股份是属于汇沣的。
在董浩耘看来,那位包船王真正拥有的载重量可能也不过700万吨。也就是说,自己的东方海外和包裕刚的环球航运集团的载重量是差不多的。
你要说包裕刚是世界船王,那他董浩耘才是真正的世界船王。
正是在这种心态下,董浩耘这些年一直都想追上包家。
在这之前,他知道包船王有汇沣大班桑达士的大力支持,他是很难追得上的。
一直到桑达士下台,汇沣新的大班沈弼上台后。
董浩耘已经得知这位沈弼和桑达士还是不一样,对于包船王的支持力度明显是小了许多。
如今,在得知程先生要卖掉将近两百万吨载重量的九龙仓航运的货轮和超级油轮,董浩耘觉得机会确实是来了。
“怕是你想得太简单了。当然,不管那位程先生是怎么想的,对于我们董家来说,这就是一次不错的机会。”
“父亲,你想怎么做?”
“虽然我们也可以从东洋,高丽的造船厂下订单,这是需要时间的。如今,九龙仓航运出售那些大船和超级油轮是有现成的,到时买来了,也就可以作为我们的船队使用,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包家和董家在航运规模相差一倍外,包家旗下的大船,基本上都是出租给东洋船队或者海外船队,包裕刚的船队很少是自营的,所以他是海上最大的包租公。
董家不一样,董家的东方海外,完全都是自己经营的,这一点上,董家父子要比包船王那里管理那些船队更加费力,而且,要养活更多的人。
“父亲,你是想买入九龙仓航运那些船只?”董家大少爷问道。
“不错,价钱合适,我希望全部买下来,这样我们董家的航运规模直接从六百多万吨增加到八百多万吨,将近九百万吨,和包家的航运规模一下子拉进了不少。如果按照这个航运载重量来算,我们董家已经超过包家。”
“父亲,包家的航运规模还在1400万吨左右,我们怎么就超过包家了?”
“汇沣不是持有环球航运集团一半股份,那算下来也不过700万吨,到时怎么比得上我们董家将近九百万吨载重量的规模?”
董家大少爷不知道说什么,他没想到父亲居然还可以这样算。
他也知道包船王成了他父亲这一辈子的阴影和心魔,很明显,董浩耘就是希望有一天董家的航运规模能够追上包家,成为全球真正的第一大船王。
此时,董浩耘越想越觉得可行。
“你和九龙仓集团那边联系,就说我们董家对于那批船只感兴趣,我希望能够和麦理思,甚至那位程先生见一见。”
第127章 董家逆流而上(1/5)(求订阅)
康乐大厦。
九龙仓集团总部。
上午新闻发布会,麦理思刚刚对外通报要抛售九龙仓集团旗下航运公司将近200万吨载重量的货轮和超级油轮。
下午的时候,九龙仓就接到很多意向买家的电话。
其中包括怡和集团。
上午九龙仓召开内部会议前,尽管已经通知现在第二大股东香江置地,钮壁坚和鲍富达觉得丢脸,也知道说不上话,也就没有参加,更是没有派代表参加。
当两人得知程功刚刚入主九龙仓一周,不但要把九龙仓积累多年的盈利全部拿来分红,更是要抛售九龙仓航运公司的货运和超级油轮。
当时钮壁坚和鲍富达立刻大骂起来这个程先生真的是败家。
这些年怡和集团一直往海外和Y国本土发展,除此之外,很重要一个业务就是拓展旗下的航运业。
现在怡和是有自己航运公司的,还有就是原来的九龙仓航运公司。
说到底,原来钮壁坚和怡和高管是把九龙仓航运当成怡和航运集团的一份子,现在偏偏被程功控股后,还要拿出来抛售,这不是败家子是什么?
钮壁坚和鲍富达商量后,觉得如果价钱合适,可以买下来并入怡和航运公司。
除了怡和集团,像会德丰董事长约翰.马凳,太古董事长毕烈治这些香江的英资都纷纷主动联系上九龙仓外。
其他华资里面。
前些时间,刚刚以8.85亿港币吞掉金门大厦的陈松靑,第一时间得知九龙仓要出售那些二手大船,也是很感兴趣,已经打电话过来,表示会购买一艘或者几艘合适的大船。
剩下的也就是董家了。
下午的时候,董家大公子代表父亲董浩耘和东方海外亲自拜访九龙仓总部,表示希望和麦理思,或者程先生本人谈一谈。
除了这些香江本土的英资和华资的意向买家,另外还有来自东洋,M国,甚至欧洲的意向买家。
麦理思看向那份名单。
下午四点多。
麦理思离开康乐大厦坐车来到历山大厦。
。。。
历山大厦。
第31层楼。
麦理思从电梯出来,直接往老板的办公室过去。
“老板,我又来了。”麦理思敲门进来说道。
看到麦理思出现,程功笑道:“麦理思,一天让你从康乐大厦那边过来几次,辛苦你了。”
“没事,当锻炼身体。”
贝丝关上门。
麦理思直接说道:“老板,我们上午刚刚开完发布会,宣布出售九龙仓的航运公司的大船,其后,公司就陆陆续续接到香江本土华资,英资,还有来自东洋,欧洲,M国航运公司的电话,那些买家都表示对那些大船感兴趣。”
那么快?
程功也是有些惊讶。
现在已经是1977年底,快要进入到1978年。
不过,程功知道,此时离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也就是1979年,还有一年时间。
现在这种情况下,那位包船王都还没有真正感受到第二次石油危机带给全球航运业危害和影响到底有多大。
“麦理思,有那些买方?”
“香江英资方面,包括怡和,会德丰,太古表示出感兴趣的,特别是怡和方面明显对于你突然抛售九龙仓航运大船很有意见。”
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