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陈松靑将拥有自己的航运公司。
第134章 目标和记黄埔(3/5)(求订阅)
历山大厦。
第31层。
董事长办公室。
门口外敲门声响起,贝丝开门,发现是麦理思先生。
麦理思在九龙仓总部会议室开完新闻发布会,尽管还是有很多记者想采访他,麦理思拒绝了那些记者的采访。
在和董家父子三人,陈松靑父女等人握手后,麦理思也就过来向程功汇报。
“老板,新闻发布会结束了。”
“贝丝,你去把志明,培忠叫来。”
贝丝去叫詹培忠,曹志明过来。
等两人进来后。
办公室门关上。
“麦理思,培忠,志明,九龙仓和青洲坭分红,还有九龙仓抛售旗下的大船,都是在我们的计划当中,如今,我们的目标也就是吞掉和记黄埔。”
现在和记国际董事局已经同意韦理提出的和记国际和和记黄埔合并适宜,在下个月三号就正式以和记黄埔取代这两家上市公司作为唯一主体上市公司。
受益于汇沣是和记国际第一大股东,即使其他资本知道和记黄埔的价值,也知道现在和记黄埔市值还是很低。
但是,并没有资本敢出手狙击或者偷袭和记国际和九龙仓,自然是害怕汇沣。
在香江,甚至全球来说,汇沣就是香江的财神爷,香江大部分市民的存款都存在汇沣的账户里面。
正是这种情况下,没有人敢狙击和记国际和黄埔船坞。偏偏让外界都没想到的是,程功在狙击九龙仓的时候,已经提前看上了和记黄埔。
“培忠,志明,拿到九龙仓和青洲英坭的分红,立刻悄悄继续买入和记黄埔的股份。”
合并后的和记黄埔的市值还是很低的,可能市值也就是九龙仓暴涨后的三分之一左右。
按照九龙仓的市值在24亿港币来算,和记黄埔的市值仅有15亿港币。
不但如此,股价也是很低,只有5.85港币每股左右。
程功,麦理思,詹培忠,曹志明商量完,他们接下来的目的就是香江第二大洋行。
和记黄埔。
。。。
太子大厦。
第24层楼。
董事长办公室。
包裕刚像往常那样在办公室处理一些文件。
办公室大门直接被拧开,只见吴光政急匆匆走了进来。
“爸爸,九龙仓那边把九龙仓航运的大船和超级油轮差不多全部都卖给了董家的东方海外。”
周五晚的时候。
当时包裕刚确实打了电话给麦理思,在得知那批二手旧船,也要新船的八成到九成的价格。
包裕刚当时也就放弃了。
主要还是觉得太贵,另外一方面,他还是担忧那件事。
包裕刚抬头看了这个二女婿一眼。
“爸爸,董家的航运集团载重量直接暴涨到900万吨,离突破1000万吨,仅仅差100万吨,不如此,董浩耘面对那些记者,直接说他才是真正的香江甚至全球最大的船王。”
为什么董浩耘会是那样说?
包家现在载重量还是在1400万吨,远比现在刚刚吞掉九龙仓航运大船的董家还要多出500万吨的载重量。
那些记者听到董家的解释后恍然大悟。
原来汇沣拥有包家环球航运集团的一半股份,这样算下来,包家真正拥有的也就是700万吨载重量。
这样一比,那董家还要比包家多出了两百万吨的载重量。
吴光政从那些记者朋友当中得知这个消息,当即气得要命。
“爸爸,董家不把你和包家放在眼里。”
包裕刚听到吴光政那样说。
“那只是小孩子的算法,董家离我们还差远了。”
对于董浩耘的算法,包裕刚当然不会当回事。
此次董家居然高价抢购那批九龙仓的大船,载重量瞬间暴涨,确实是让他惊讶起来。
在香江的航运业来说,董家和包家私下也算是斗了很长时间。
不过,董家主要经营模式是自营。
包家的经营模式是租给第三方船队经营。
双方经营模式完全不一样,在包裕刚看来,没有什么好斗的。
而且,他也没有把董家放在眼里。
“爸爸,那太可惜了。”
包裕刚不解释。
看到吴光政离开。
包裕刚放下手中的笔,站起来,目光看向窗外。
其实,他现在看不懂那位程先生的做法。
。。。
香江北角。
长茳中心大厦。
长茳实业集团董事长办公室。
李加成也在自己办公室办公。
这一周,周六和周日,尽管莊月明提前邀请沈弼夫妇打网球,并没有得到沈弼夫妇的回应。
不得已,李加成夫妇只能又郁闷过了一周。
至于那位程先生上周刚刚入主九龙仓,并且让麦理思出任九龙仓集团总经理,立刻开始对九龙仓大刀阔斧的改革。
除了自己看中的人才麦理思替程先生做事,让李加成郁闷了很长时间。对于程先生和麦理思大刀阔斧对九龙仓的做法,有两点,他还是清楚的。
第一,那就是分红。
分红也就意味着九龙仓,青洲英坭积累多年的盈利,将以股息方式派发给那些股民。
而程功是青洲英坭,九龙仓最大的股东,股份将近一半。也就意味着这次分红,大部分资金都流入到程功的口袋里面。
实际上,那些上市公司,只有分红,那些盈利才能够合法成为股东和投资者拥有。
李加成是非常赞同分红的,否则,那些公司盈利以公司的名义长时间存在银行,最多只能赚点利息。
如果大笔分红资金落入到自己的口袋,被大股东所真正拥有,这才是真正属于大股东自己的钱。
而且,有了这笔钱,流动资金才会多起来。
这一点上,李加成是真的很佩服那位程先生的做法。
当然,他猜测是麦理思向程功提出来的。
如果真的是那样,李加成更是痛惜自己失去麦理思这个职业高级经理人而郁闷。
至于,程功让青洲英坭拿出红磡的地块来和九龙仓合资开发这件事,更是让李加成惊讶又佩服。
当初,他突然看上青洲英资,自然也是盯上青洲英坭在红磡的优质土地。
因为李加成很清楚,作为一家地产公司,如果想从其他地方或者官方购买土地开发,其实是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只是,可惜的是,人家程先生比他快一大步吞掉青洲英坭。
如今,九龙仓和青洲英坭合资成立房地产公司,共同开发红磡地块,这对于九龙仓,青洲英坭都是有利的。
怕是这里面,又可以给程先生赚一大笔钱。
除了这两点。
他最看不懂的,还是那位程先生为什么要拿九龙仓航运公司来开刀?
第135章 世界上所有东西都是明码标价的(4/5)(求订阅)
1978年的1月30日。
腊月二十二。
星期一。
今年没有腊月三十岁,也就是说还有一周也就是除夕。
这将是程功来到这个世界过得第二个春节。
历山大厦。
第31层楼。
办公室。
程功刚刚进来,已经见到贝丝在忙碌。
程功目光看向窗外。
这一个多月来,基本上已经很少再听到他的消息。
在一月份拿到青洲英坭,九龙仓的股息分红,詹培忠,曹志明就悄悄在买入合并后和记黄埔的股份。
“贝丝,你去把培忠和志明叫来。”
程功坐下来,喝了一口贝丝刚刚泡的咖啡。
等詹培忠,曹志明过来。
关上门。
程功笑问道:“现在我们买入多少和记黄埔股份了?”
在和记国际,黄埔船坞合并前,曹志明已经在悄悄买入这两家上市公司的股份,但是,并不多,其后因为收购九龙仓,动用大量资金,只能被迫停下来。
一直到拿到青洲英坭,九龙仓的股息分红,两人再次悄悄买入合并后的和记黄埔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