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制霸全球,从杀虫剂开始 第114节

  程功,沈弼,沈弼夫人坐在那里。

  先是一位厨师送来一瓶拉菲红酒,开瓶器开了之后,分别在程功,沈弼夫妇的酒杯上倒了一杯红酒。

  “先生,夫人,除夕快乐。”

  “程先生,除夕快乐。”

  “cheers!”

  。。。

  程功拿起酒杯和沈弼夫妇相互碰杯。

  其后,一道道做好的法国菜陆陆续续送出来。

  鹅肝酱,牡蛎杯,焗蜗牛,马令古鸡,麦西尼鸡,洋葱汤,沙朗牛排,马赛鱼羹。

  法国菜是西餐的名菜。

  程功看向沈弼夫妇说道:“这次我是特意从希尔顿大酒店聘请的两位名厨,特意为你们做的法国菜,你们尝一尝如何?”

  刚刚沈弼夫妇已经看得出,这就是他们在希尔顿平常吃到的法国菜大餐。

  只是,此次是在程功家里吃到。

  这一顿丰盛的晚餐。

  一直持续到晚上的七点多。

  桌面上还是剩下不少的菜。

  沈弼夫妇已经很饱,实在是吃不下去。

  可能是刚刚沈弼夫人喝了不少红酒,现在有些酒醉的感觉,程功让她先到一间干净的客房休息。

  至于程功,沈弼,虽然刚刚喝了红酒,现在两人并没有什么事,反而变得异常的清醒。

  “先生,我有很重要的事和你谈,不知道你?”

  “程先生,我没醉。”

  程功和沈弼来到书房。

  进入到书房。

  程功关上门。

  沈弼第一眼看到书房里面那些一个个的大箱子,其实还是显得有些突兀的。

  不过,沈弼只是看到那些箱子而已,自然不知道箱子里面是什么。

  现在在书房里面,窗口是打开的,外面还是能够传来放烟花的声音,应该是远处维多利亚港传来的。

  “程先生,不知道是什么事?”

  程功酝酿一番后,他直接看向沈弼说道:“先生,我想收购和记黄埔。”

  程功要收购和记黄埔?

  沈弼内心震惊不已。

  不过,他脸上则是显得很平静。

  虽然昨晚程功在书信上说有很重要的事和他谈,具体是什么事,沈弼想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想到。

  让他没想到的是,程功居然已经盯上了和记黄埔。

  沈弼不出声。

  他很清楚,现在他和汇沣最大的价值,或者他手持的那张王牌,就是持有和记黄埔那些股份。

  “其实,我在让人狙击九龙仓股份的时候,其实我已经盯上和记国际和黄埔船坞。”

  程功这句话,更是让沈弼惊讶。

  在沈弼不出声的时候,程功看向窗外说道:“自从和记国际董事长祁德尊黯然辞职后,和记已缺少家族性的大股东,其股份分散在众多的股民手中。如果收购和记黄埔,将不会遭到家族性大股东的顽强抵抗,战情将平和得多,付出的代价也较少。”

  “当然,汇沣是和记黄埔最大股东,也正是因为那样,即使其他资本知道和记黄埔的价值,也不敢贸然收购或者狙击,所以也就导致和记黄埔即使早已扭亏为盈,股价和市值依然还是很低。”

  “正是这种情况下,我让曹志明在悄悄买入和记国际和黄埔船坞的股份。后来在收购九龙仓,特别是高价增购九龙仓,动用了大量资金,我也就通过让九龙仓,青洲英坭进行分红,而获得资金,也就用来买入和记黄埔的股份。”

  此时,沈弼被程功的手段,真的被震惊到了。

  “今天股市交易日结束,其实我和星河投资公司已经持有24%和记黄埔的股份,实际上,已经是和记黄埔的第一大股东。”

  现在汇沣方面持有和记黄埔股份只有22.4%,程功持有的和记黄埔股份还要多出1.6%股份。

  也就是说,程功是和记黄埔第一大股东,汇沣从第一大股东变成第二大股东。

  “按照汇沣收购和记黄埔后,已承诺在先,将在适当时机出售和记黄埔。而根据香江的公司法和银行法规定,银行不能从事非金融业务,债权银行可接管陷入财务危机的企业,但当企业经营走上正轨,必须将其出售予原产权所有者或者其他投资者。在适合承购和记黄埔股份的投资者中,和记黄埔原大股东祁德尊家族实际上早已破产,根本没有能力买入汇沣持有的和记黄埔股份。”

  此时此刻,程功说的这些话,让沈弼已经不知道如何形容。

  当然,如果这些还算不上什么。

  接下来,程功的话,则是让他更加惊讶。

  “当初先生和汇沣邀请韦理管理和记国际,韦理这个高管确实很有能力,但是,韦理在和记黄埔大班的位置越长,他和那些白人高管对于和记黄埔越有野心。这一点上,从当初汇沣刚刚买入和记国际持有9000万股来算,当时持股是33.65%,但是,在和记国际和黄埔船坞合并后,汇沣持股股份已经降落到22.4%,这足以说明韦理和和记黄埔那些高管对于和记已经产生不该有的觊觎和野心。”

  “如果按照韦理和那些白人高管的做法,他们是希望通过和记国际原来内部附属上市公司的合并,逐步逐步进行合并,稀释汇沣持有和记黄埔的股份,如果汇沣不干涉的情况下,汇沣持有和记黄埔的股份会是逐步降低到20%,甚至只有10%以下。等到那个时候,韦理等白人高管可能私下筹集资金买入和记黄埔的股份,或者引入其他资本直接吞掉和记黄埔。”

  程功这些话。

  沈弼从刚刚震惊中到平静下来。

  韦理和和记黄埔的三驾马车所做的事,其实沈弼还是很清楚的。

  如果是在1976年,韦理当时还是很正常。

  但是,在1977年底,开始让和记国际和黄埔船坞合并,导致汇沣在和记黄埔股份被大幅度稀释,沈弼也就看得出来。

  汇沣和沈弼怎么可能让韦理那些白人高管通过这种方式来吞掉和记黄埔呢?

  “程先生,韦理他们还是太小看我们了,更何况,韦彼得是汇沣副董事长兼董事,韦理,李察信,夏伯殷等人的一举一动,我都非常清楚。”

  韦彼得是和记黄埔三驾马车之一,也就是和记黄埔政务董事。

  韦彼得出任汇沣的政务董事,其实是汇沣安排的,实际上就是留在那里监督韦理和夏伯殷等人的做法。

  “只是,现在程先生想收购和记黄埔这件事,我还要回去考虑才行。”

  其实。

  沈弼对于程功这个年轻人,他是真的很惊讶。不但早早已经买入和记黄埔的股份,如今更是和记黄埔的第一大股东。

  即使他看好程功这个年轻人的潜力,魄力和手段,他也不可能轻易把汇沣持有的和记黄埔股份交到程功的手上。

第142章 交易(5/5)(求订阅)

  程功早就猜到沈弼会那样说。

  汇沣持有和记黄埔那些股份,沈弼怎么可以轻易让出去?

  按照程功的预测。

  他前世的时候,没有他这个异数出现。

  当时谁吞掉汇沣持有的和记黄埔股份,谁就能够吞掉和记黄埔。

  按照汇沣内部制定下来扶持香江华资的政策,这已经注定,无论是英资怡和,会德丰,太古,甚至英之杰这些洋行都不可能吞掉和记黄埔。

  那么也就注定汇沣只能把和记黄埔交到华资的手上。

  香江的华资很多,汇沣和沈弼也很清楚,谁能够吞掉和记黄埔,谁就是香江未来华资大财阀。

  如果不是程功前世的时候,包裕刚选择九龙仓,而放弃和记黄埔。

  按照汇沣内部确认收购和记黄埔的人选。

  包家第一,李家第二。

  但是,在包家和李加成因为九龙仓交换欠下的人情。

  也就变成李家第一,包家第二。

  这一世。

  九龙仓和李家,包家都没有任何关系的情况下,怕是李家和包家吞掉九龙仓的机会是一样的,可以说不相上下。

  包家和汇沣合作密切,汇沣又是环球航运集团第二大股东,包家也是上任汇沣董事长桑达士的扶持对象。

  李加成夫妇从七十年代开始已经和沈弼夫妇密切接触,到现在已经有六七年了。

  这种情况下,在沈弼看来,怕是李家分量要比包家重。

  以包家在汇沣的地位和影响力,怕是也不可能轻易让李家吞掉和记黄埔。

  如果没有程功和九龙仓的情况下,他觉得和记黄埔很可能是被沈弼分成两部分交给李家和包家。

  至于现在。

  程功知道,他要吞掉和记黄埔,依然还是排在包家,李家之后。

  “先生,我对于收购汇沣持有和记黄埔那些股份,是非常有诚意的。”程功又说道。

  沈弼刚刚想说什么。

  程功直接带着他到一旁说道。

  “先生,请你打开第一个箱子。”

  打开第一个箱子?

  刚刚沈弼进入到书房,他就看到这书房里面显得非常突兀的大箱子。

  正常情况下,这书房不可能有这种大箱子,也不可能在大箱子里面放那些书籍的。

  在沈弼奇怪眼神中,当他打开第一个显得非常厚重箱子时,他立刻被里面的东西给吸引到了。

  钱!

  里面全部都是一沓沓的钱!

  虽然在1860年香江就出现1000港币一张的大钞,但是基本上不流通。

  一直到去年,汇沣开始发行1000港币的面额的钞票,虽然发行量不少,市面上流通并不多。

  按照现在香江普通人工资水平,一个月一千多港币,不用两张1000元大钞也就是普通人一个月的薪酬。

  普通人不喜欢大面额的钞票,除了觉得容易不见,也容易引起盗贼小偷的注意。

  现在这个大箱子里面,居然全部都是这种一沓的1000港币一张的钞票。

  一沓是100张,算下来一沓也就是10万港币。

  那这里到底有多少这样的现金?

  沈弼本身就是在汇沣工作的,他见过太多钞票现金了,但是,那些是属于银行金库的,可不是他个人的。

  现在汇沣地下室的金库里面就有大量的现钞。

  特别是在六十年代爆发银行危机,引发华资银行挤兑潮的时候,当时汇沣就是从金库那里,把一车车的现金拉到那些出现银行危机的华资银行分行里面,供那些市民取款的。

首节 上一节 114/2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