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九巴的业务亦处处受到制肘,到1975年更遭香江总督府实施利润管制,规限每年回报率不得多于16%,使到九巴股价在此后陷入疲弱状态。、
尽管邓肇坚身兼九巴董事局董事长兼车务总监督多年,但事实上持股量并不多。
程功前世,在1981年11月11日,以郭得胜为首的新鸿基地产更宣布敌意收购九巴,并大手吸纳市场上的九巴股票,引起相方的收购战。
最后,新鸿基地产在11月7日购得九巴共39.5%的股份,成为大股东。
也就是说,他前世的时候,郭德胜的新鸿基地产轻易也就吞掉了九龙巴士。
而新鸿基盯上九龙巴士,当然不是九龙巴士本身通过交通方式来盈利,而是盯上了九龙巴士这几十年下来在九龙和新界积累的大量土地。
这些土地本身就是九龙巴士的停车站,维修站等等。
这些土地当年是非常便宜买入的,但是,在七十年代末,香江楼市出现暴涨,这些土地也就开始变得值钱了。
最重要,九龙巴士的市值和它持有的土地价值相比,要远远低了许多。
至于中华巴士?
中华巴士是颜成坤和黄旺财在三十年代获得港岛巴士专利权,并且吞掉了其他三家巴士,成立现在的中华巴士。
日据期间,中华巴士也是损失惨重。
香江总督府重新接管香江后,也承认颜成坤和黄家的专利权。
在六十年代初,中华巴士成功上市后,控制权仍在颜家和黄家的手上。
颜成坤一直出任中华巴士的董事长,黄旺财只是出任中华巴士的总经理。
不但如此,颜成坤首任妻子离世后,黄旺财甚至把女儿黄友梅亦梅嫁给对方。
双方是合作多年的合并,又有姻亲关系,自然很不错。
问题就出在黄旺财六十年代突然走了,本来按照原来规定,是由黄旺财的长子黄耀南继承中华巴士的股份和在中华巴士总经理的位置。
但是,颜成坤直接驱逐黄耀南离开中华巴士,而是让自己的长女颜洁玲和两个儿子进入中华巴士董事局和高管职位,彻底垄断和掌控中华巴士。
可惜的是,现在颜家持有中华巴士也就25%股份,已经是中华巴士第一大股东,而黄家持有中华巴士股份也是差不多,只是因为颜家所做的事,黄耀南不停出售黄家持有中华巴士股份,剩下也就大概15%左右。
程功前世,罗氏家族的百利保公司正是看到中华巴士在港岛持有大量优质的土地,加上当时颜家持有中华巴士股份不多,和黄家又闹矛盾的情况下,也就瞄准了这一家巴士集团。
可惜的是,罗氏家族功亏一篑,没有能够像新鸿基那样轻易吞掉九龙巴士。
第213章 程功瞄准香江两大巴士集团(5/5)(求订阅)
程功从香江这两大巴士集团的发展来看,甚至结合他前世那些资料来看。
为什么新鸿基能够轻易吞掉九龙巴士?
在程功看来。
首先是以邓肈坚为首的九龙巴士股东,本身雄心壮志,但是,一直遭到香江总督府遏制和打压,加上利润上升有限。
还有,邓肈坚已经七十多少,精力有限,明显大不如前。
新鸿基正是比其他资本抢先一步偷袭九龙巴士,自然也就把九龙巴士吞掉。
当然,实际上,罗氏家族一开始是同时盯上九龙巴士和中华巴士,是发现九龙巴士被新鸿基提前偷袭成功,罗氏家族才把目标瞄准到中华巴士身上。
从现在来看,程功觉得他要吞掉九龙巴士难度不高。
高就在于收购中华巴士。
现在中华巴士第一大股东颜成坤家族持股25%,其实持股并不多。
而黄家黄耀南家族持股15%股份,已经是第二大股东。
如果颜家和黄家联合在一起,至少有40%股份,其他资本也很难觊觎。
问题就出在六十年代,黄旺财的死,加上颜成坤即使娶了黄耀南的妹妹黄亦梅,双方的矛盾确实越来越深。
到颜成坤直接把黄耀南排斥到中华巴士董事局和高管层。
这种情况下,也就意味着颜家和黄家根本不可能合作。
而程功前世,为什么罗氏家族花巨资收购中华巴士失败,主要还是因为遭到颜家的顽强抵抗。
那个时候,罗氏家族出手其实已经很迟了。
因为新鸿基在吞掉九龙巴士的时候,已经让颜家发现,这种情况下,颜家为保住中华巴士的控股权,自然不惜一切代价买入更多的股份。
而现在程功知道,新鸿基也好,罗氏家族也好,还没有盯上这两大巴士集团。
也就意味着程功要吞掉这两大巴士集团的难度要低许多。
不过,在程功看来,九龙巴士和中华巴士看似没有多大关系,实际上,这和程功当初收购九龙仓和和记黄埔是一个模式的。
那就是收购九龙仓,必须和记黄埔。
否则,最多只能吞掉其中一家上市公司。
而现在这两大巴士集团和当初的九龙仓,和记黄埔的规模相比差太多了。
现在中华巴士市值四亿多港币,九龙巴士的市值高一些,也就是五亿港币左右。
这两大巴士集团加起来市值还不到十亿港币。
按照买入的控股权49%股份,程功差不多只要动用5亿港币也就可以吞掉这两大巴士集团。
本身这两大巴士集团,单靠每年的票务,广告费已经盈利不少。
最重要,九龙巴士和中华巴士这些年积累下来的土地价值是现在这两大巴士集团的两倍,甚至三倍。
除此之外,程功知道,他要提前吞掉九龙巴士,是可以削弱郭德胜的新鸿基地产。
另外,吞掉这两大巴士集团,则是可以扩大程功对于香江交通的掌控。
毕竟,现在通过九龙仓已经掌控天星小轮。
如果到时让这两大巴士集团和天星小轮相互结合,对于香江的交通会是起到更大的作用。
除此之外。
那就是他今晚真正体验过的那巴士集团乘车服务和舒适度,远比他想象中还要差。
从现在来看,九龙巴士应该是要比中华巴士好一些。
中华巴士各方面甚至要比九龙巴士还要差。
程功想到了很多。
睡觉前。
在书桌的纸上写上九龙和中华。
。。。
过了一天。
星期一。
大早。
程功被小英叫醒。
当程功起来神伸懒腰,看向窗外,还是没有能够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按照曹志明得到的消息,那就是李加成住院,还是长期在养和医院住院,这也就导致是李夫人莊月明在替李加成管理长茳实业集团。
这让程功觉得奇怪,那位李先生身体不是一向很好吗?
怎么会是突然长时间住院?
程功搞不懂。
洗漱。
从楼上下来。
程功和爹地妈咪吃完早餐,拿着那些还没有看的早报上到车上。
仔细在那翻看一些报刊,得到的消息,是关于程氏制药下个月要上市的消息。
这可能是詹培忠或者是远东证券交易所那边故意放出的消息,以吸引到其他投资者的关注。
而现在程功感兴趣的是香江那两大巴士集团的情况。
不过,现在并没有什么正面消息,反而看到是一则关于中华巴士的车祸事故,导致一名乘客死亡,三名乘客受伤的新闻。
巴士或者公交车出事故,程功觉得是很正常,或者说有些时候确实很难避免的。
一方面可能是巴士司机比较赶时间,另外一方面,也可能是其他车辆或者司机开车没有来得及避让。
现在香江七十年代末的车辆还没有那么多,交通事故还没有那么多,等到未来香江的私家车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交通事故这些会是更多。
不过,程功记得钟楚虹和他说起,她是经常从尖沙咀那边坐巴士到香江中区这边的鲜花店工作。
她提起到香江的地铁很快开通。
这也就意味着,到时香江的地铁线真的开通后,确实要比坐那些巴士舒服许多。
只是,程功知道,香江地铁开始,即使两大巴士集团有受到一些影响,其实影响也算不上很大。
因为地铁线开通是非常慢,而且,大多数地方地铁站还是很少,普通人出行要么花更多钱坐出租车,要么只能坐巴士。
一个小时后。
星河中心大厦。
程功从车上下来。
坐单独电梯上到第21层楼,刚刚回到办公室,已经见到贝丝。
“老板,早。”
“早。”
程功坐下来,很舒服地喝了那杯咖啡。
看向贝丝说道:“贝丝,你去通知克丽丝,麦理思,曹志明,詹培忠过来见我。”
贝丝直接出去通知克丽丝和麦理思他们。
等四人进来后。
“老板,早。”
“早。”
贝丝关上门后。
程功说道:“周六的时候,我和培忠已经见了远东证券交易所董事长李福肈先生,双方已经谈好在下个月,程氏制药在交易所上市。”
“恭喜老板。”麦理思等人纷纷说道。
这一家程氏制药按照上市融资的规模,必定突破10亿港币的。
也就是说,相当于程功和星河投资公司直接增加多一家10亿港币市值的上市公司。
“此次叫你们来,不是谈程氏制药的事,而是谈香江那两大巴士集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