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上。
怡和集团兼香江置地兼九龙仓集团董事长钮壁坚,总经理戴维斯等人出席这次新闻发布会。
其中,钮壁坚宣布,经过九龙仓董事局决定,考虑到现在星河投资公司的程先生已经持有20%九龙仓股份,将邀请程功和克丽丝小姐加入九龙仓董事局。
其实,怡和方面是通过香江置地控股九龙仓,但是,香江置地控股九龙仓的股份,现在还是远远低于现在程功持有的九龙仓股份。
按照香江证券法方面规定,程功确实是可以加入九龙仓董事局,出任新的董事。
如今,九龙仓的董事长是钮壁坚,董事也仅仅只是钮壁坚一个人。
在这之前,九龙仓最大股东不过是持股不到10%香江置地,其他都是散户为主。
现在不一样。
不得已情况下,钮壁坚和戴维斯,甚至其他高管商量后,主动邀请程功和克丽丝出任九龙仓新的董事。
如今,钮壁坚召开的这次新闻发布会,在外界看来,程功偷袭九龙仓事件已经暂告段落。
也就是说,按照大多数普通散户的想法,九龙仓股价很难再有炒作拉高股价的可能性。
特别是如果怡和方面愿意和程功共同平稳管理九龙仓的情况下,外界的资本根本没有机会再去炒作九龙仓股价。
除非是怡和,或者程功任何一方都希望吞掉九龙仓,这样九龙仓的股价才可能再暴涨起来。
此时,现在各大晚报的报刊也就是关于这个消息。
以至于程功再次上到报刊上。
也就是说,此次程功在香江有多了一个身份。
那就是香江九龙仓集团董事。
其实,下午怡和在九龙仓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程功已经得知,并且钮壁坚亲自打电话告知克丽丝,将会邀请程功和克丽丝出任九龙仓新的董事。
但是,也仅仅如此。
像九龙仓董事长,总经理等重要职位依然不变。
尽管现在怡和通过香江置地控股九龙仓的股份还是比较少,但是,怡和方面不可能轻易把九龙仓的控股权让出去的。
对于怡和那边邀请他们程功和克丽丝出席董事,程功同意了。
这些确实是在程功的意料之中。
程功办公室。
“老板,钮壁坚邀请我们出任九龙仓新的董事,还真的被你猜到了。”
“克丽丝,其实他们是被迫的。毕竟,我们已经是九龙仓最大股东,他们不得不那样做。当然,他们现在也是表现给市场和投资者看的,告诉那些普通散户,我们和程家已经缓和了,九龙仓股价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样暴涨了,那么到时那些散户只能以越来越低的价格抛售,而怡和方面则是通过这段时间,尽可能卖掉他们持有的上市公司的股份,所获得资金,趁机买入更多的九龙仓股份。当然,我们也要和他们抢那些筹码,反正这段时间,九龙仓股价确实还是会下跌,我们甚至还可以继续配合他们演戏,等到我们所获得九龙仓筹码更多,到时我们吞掉九龙仓的代价就更低。”
克丽丝已经不惊讶。
除了这件事。
程功又看向克丽丝说道:“你知道青洲英坭吗?”
青洲英坭?
“老板,是九龙红磡那边那家水泥厂吗?它应该是香江本土最大的水泥生产公司,听说,还把生产的水泥有出售到南洋的。”
克丽丝确实知道这一家英资上市公司。
程功则是小声告诉克丽丝说道:“我已经盯上这一家上市公司了。”
当他说起这一家上市公司的情况。
克丽丝也是非常惊讶。
“现在没有人会关注这一家上市公司,也就是我们趁机收购的机会。”
当然,程功还是担心,如果他们没有提前买入,怕是被李加成给盯上,那到时就不一样了。
此时,克丽丝已经不知道说什么。
“在吞掉九龙仓前,我就先吃掉这一家青洲英坭。”
两人谈完。
程功坐车离开历山大厦。
浅水湾半山别墅。
程家。
晚上六点。
程功和家人一起吃完晚餐。
再上到书房。
程功把今晚的晚报看完,特别是拿起信报晚报看起来。
当看到信报上股评思聪发表的文章,程功确实有些惊讶,很明显信报那位股评家思聪很有可能看透了现在程功和怡和方面只是表面上的平和。
实际上,双方可能私底下都在继续争抢九龙仓筹码。
这个思聪绝对是一个投资高手。
甚至,可能不输给詹培忠。
此时,程功在想詹培忠要专心收购九龙仓,那么青洲英坭的事,当然只能交给另外一个人。
其实,他早已有一个人选。
正是那个思聪。
只是,自己还没有接触到对方。
第72章 股神曹仁超(1/5)(求订阅)
信报,全称信报财经新闻,是在1973年的时候,林山木和妻子以及罗治平共同创办的。
林山木六十年代早期在明报担任资料搜集员,其后远赴剑桥工业学院攻读经济学。
六十年代末回到香江,再次受到明报老板金庸的欣赏,让其出任明报晚报副总编,主要负责经济版。
在这期间,曹志明多次给明报方面撰稿,林山木已经发现曹志明在财经分析和撰稿能力。
在1973年,罗治平和香植球,鼓励他离开明报,得到香植球资金方面的投资,林山木和夫人,以及罗治平共同创办信报。
不过,期间,香江刚刚爆发股市危机,刚刚新成立的信报,差点维持不下去,林山木只能新的印刷机卖给了东方日报。
罗治平也就是在第二年承受不了这种亏损,把股份退还回给林山木,自己跑去创办马报了。
林山木依然还是坚持下去。
时间一长,他一个人也不行,他也就找到曾经在明报撰稿的曹志明。
实际上,曹志明在明报撰稿,只是兼职,特别是在1972年,香江股市最火的时候,曹志明和当时詹培忠一样,闭着双眼,他们都可以在股市上捞钱,当时持有股票市值过百万,是香江的百万富豪。
只是可惜的是,1973年香江股市暴跌,曹志明在股市完全亏掉,几乎一分钱都不剩,他只能除了在明报工作,还在其他多家公司做兼职。
而在1974年,随着罗治平离开信报,林山木找到曹志明,除了给曹志明更高一份工资,还有写稿的报酬提成,另外,还有就是把罗治平退回的5%信报股份,也给曹志明。
正是这种情况下,曹志明开始正式加盟信报。
随后,曹志明开始以曹仁超,思聪等笔名开始在信报上发表文章。
这两个笔名是属于信报的财产,大多数时候是曹志明发表的文章,有些时候也是林山木或者是其他编辑,共用一个笔名来发表文章,以真正炒作几个重要的笔名。
程功知道,曹志明这个人确实是真的有本事。
不仅仅是因为对方以思聪发表那篇九龙仓的文章,后来更是被香江民间称呼为香江股神,足以看得出对方对于证券分析投资方面的厉害。
曹志明?
还是曹仁超?
也就是说,此次程功确实是看中了这个人才。
最重要,现在曹志明还是以思聪的笔名在信报上发表文章,表示看穿了现在程先生和怡和方面都是假和平,双方应该都是私下在抢九龙仓筹码。
但是,现在到底多少投资者相信是真的?
怕是没有多少。
。。。
休息一晚。
第二天大早。
吃完早餐。
程功则是坐车前往皇后码头附近。
“学军,让你去做一件事。”
“少爷,你说。”
“你去位于香江北角的信报总部那里,一位在信报担任资料室主任的曹志明先生,你去悄悄找到他,告诉他,我在这里等他。”
“明白了吗?”
“少爷,我明白了。”
李学军并没有开宾利过去,而是坐着一辆巴依尔轿车过去。
。。。
香江北角。
信报总部。
香江北角这边,确实是许多华人早期发展起来的地方。
如今,这里包括李加成的长茳实业集团总部都在这边,信报的总部也是在这里。
这段时间,因为程功偷袭九龙仓,香江股市和证券市场一片火爆,对于以证券,财经方面投资的报刊信息,毫无疑问这次爆发九龙仓收购战,以至于信报的每日销量最近都翻了一倍。
在这之前,信报的每日销量都是几千份而已,勉强能够做到收支平衡,不过最近销量终于破万份。
对于林山木和其他高管来说当然是好事。
只是,没想到,九龙仓的收购战突然停下来,导致现在信报的销量再次下跌。
此时,信报总部这里,除了总编林山木等人外,还有办公室的主编,记者等等。
其中,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办公室。
正是信报资料室办公室。
曹志明也就在里面办公。
因为他是林山木特别聘请回来的,加上也有5%的信报股份,属于公司的董事,和其他普通的主编,编辑,记者还是有些不一样。
现在曹志明正在里面喝茶,看报,看资料,然后寻找合适的灵感。
像他平常以思聪,曹仁超笔名写的文章,他不是每天都可能发表的,很可能也会是林山木或者其他编辑以这个笔名进行发表。
正在这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