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层。
程功的办公室。
程功刚刚进来,贝丝已经在等着。
上午九点。
詹培忠,曹志明敲门进来见老板。
昨晚深夜,詹培忠,曹志明得知买下金门大厦的买家真的是那位陈松靑,这两人对于老板的佩服真的是五体投地。
实际上,两人并不清楚老板是如何得知最终买下金门大厦的一定是陈松靑。但是,昨天上午两人已经从老板那里得知这个消息。
“老板,金门大厦还真的是被陈松靑给高价收购了。”曹志明震惊说道。
程功看向现在这两位人才,特别是看向詹培忠的时候。
程功在想,历史上,不就是詹培忠在陈松靑背后出谋划策,让陈松靑吞掉金门大厦一举成名的。
现在没有詹培忠的情况下,现在陈松靑收购金门大厦,也足足提前了两年。程功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和他的出现,以及收购九龙仓有关。
“老板,我还是想不明白,陈松靑那些钱哪里来的?”詹培忠问道。
不但是他,曹志明,昨晚也是想来想去,都想不明白陈松靑一个普通商人从何拿到那么多钱来收购金门大厦?
“我不是说了吗?只要和香江置地签下那份收购金门大厦的合约,陈松靑有的是办法拿钱,然后再把那笔收购资金交给香江置地。”
按照程功的想法,陈松靑不可能把金门大厦抵押给香江的银行或者财务公司,而是直接抵押给南洋的财务公司。
本身金门大厦是很值钱,如果他在这基础上抵押或者卖出去,陈松靑是可以拿到更大一笔钱的。
“那岂不是是空手套白狼?”詹培忠不敢相信问道。
“这算不上什么,比这更大胆都有。当然,这个陈松靑以后会死得很惨的。”程功直接说道。
他知道爹地程振邦一直想报复回来,哪里想到,现在陈松靑高价收购金门大厦,在程振邦看来,怕是很难再报复陈松靑了。
程功说了,陈松靑这种空手套白狼,如果一次成功或者两次成功,对方就放手,当然没有什么事。
如果接下来,对方一直都是通过这种手段来进行,没有真正资金和实业的支持下,他会死得很惨的。
现在程功不想再谈陈松靑和金门大厦的事。
詹培忠过来,自然也是因为九龙仓的事。
“老板,现在我们买入九龙仓的股份已经将近40%,怡和香江置地那边还是20%左右,不过,昨晚香江置地刚刚抛售金门大厦,获利将近1.7亿港币,这笔钱用来收购九龙仓股份,是可以买入到一些的。”
按照现在九龙仓股价暴涨的速度,很快会是暴涨突破70港币每股。
这种情况下,香江置地拿着这1.7亿港币,其实也是买不了多少九龙仓股份的。
说到底,香江置地不愿意抛售更多物业的,没有那么多的资金,只能通过其他办法筹集资金是非常难的。
“培忠,我们已经拿到40%九龙仓股份,接下来是要直接对外公布了。”
也就是说,接下来,程功就要和怡和方面摊牌了。
他要吞掉九龙仓。
“老板,直接对外公布?”詹培忠问道。
“那现在这情况,我们还能从市场上买入多少九龙仓股份?”
“比较少了。”
现在程功已经持有将近40%九龙仓股份,怡和香江置地持有20%九龙仓股份,剩下大大小小的股东和散户,持有40%左右。
实际上,现在九龙仓股价再次飙升,即使是按照现在股价买入,在市场上,也是很难买到更多的股份。
按照现在九龙仓的情况,程功知道,基本上已经稳妥了。
现在的他相比起历史上的包裕刚收购九龙仓优势太多。
从一开始,包裕刚自身能够动用的资金并不多,因为他大部分资金都押在航运业上,但是,那个时候他还舍不得弃舟,自然资金不能回笼。
为此,他想到的办法是通过旗下的上市公司隆丰国际投资公司来筹集资金。
这一家公司本身是经营证券业务和贷款的,在六十年代逐步被包裕刚收购,成为包氏旗下为数不多的上市公司之一。
除此之外,包裕刚一开始是利用隆丰国际给自己旗下船业进行融资和投资,包括旗下的亚洲航运,就是通过隆丰国际融资发展起来的。
而在那种情况下,包裕刚本身没有太多资金,他把自己从李加成那里买到的18%九龙仓股份全部出售给隆丰国际。
其后,他又通过隆丰国际进行融资,所获得资金全部用来买入九龙仓股份。
这种情况下,除了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前后大概也就是买入12%九龙仓股份。到这个时候,包裕刚已经是在八十年代初,他才买入30%九龙仓股份。
如今,程功单靠自己在大豆期货上获得资金,前前后后已经买入40%九龙仓股份,主要还是因为程功自己的资金优势远远要比包裕刚大得多。
如果是按照包裕刚那种速度,怕是没有两三年,确实是吞不掉九龙仓的。
“培忠,算算我们这次偷袭狙击九龙仓花了多少钱?”
最先是是十月份开始,程功让克丽丝悄悄买入九龙仓,从买入18%九龙仓股份开始,当时九龙仓股价也就是10港币上下浮动,买入18%九龙仓股份,也就是大概买入1530万股,差不多也就是动用了2亿多港币。
其后,九龙仓股价开始不停上涨,一直到和怡和集团,外面的散户争抢劫九龙仓股份,那个时候,詹培忠又买入了8%左右的九龙仓股份,买入差不多680万港币,这里面大概均价在四十多港币,差不多又动用3亿港币。
其后,双方在汇沣董事长沈弻的斡旋下,双方战火表面上停息下来,九龙仓股价再次下跌,最低跌回到20多港币。
这一段时间,曹志明让人悄悄买入了差不多10%九龙仓股份,算下来均价在30港币多一些,这次又动用了2亿多港币。
此时,程功持有的九龙仓股份,全部加起来已经持有36%股份。
这一段时间,詹培忠再次让人买入4%股份,股价均价已经超过40港币每股,算下来也就是1亿多港币。
那么此次,程功从最先偷袭九龙仓,再到买入40%九龙仓股份,程功和星河投资公司已经动用了9亿多港币左右。
算下来,差不多也就是相当于陈松靑用来买金门大厦的资金,程功用来吞掉九龙仓40%的股份,在他看来还是非常值得的。
第97章 海上最大的包租公
香江中区。
太子大厦。
环球航运集团第24层。
董事长办公室。
一位看起来五十多岁,穿着西服的中年男子正在看着办公桌上的文件。等他签约完,交给身旁的女秘书。
从办公桌旁边站起来,他显得有些犹豫。
这位中年男子不是其他人。
正是现在香江,甚至世界大名鼎鼎的世界船王包裕刚。
自四十年代末,包裕刚一家离开申城移民到香江,从一开始只是做一些进出口贸易生意。
其后在五十年代中期,包裕刚这位从来没有接触过航运业的商人,开始对于香江航运业很感兴趣,于是在说服父亲包肈龙,成立了环球航运集团。
没有多久。
运气极佳的包裕刚认识了当时担任汇沣银行会计部主任的桑达士,打破汇沣不可借贷给轮船公司的戒条而取得贷款。
正在汇沣和桑达士的支持下,有了汇沣的贷款支持,包裕刚开始大量买入轮船,甚至超级油轮。
等到六十年代,桑达士已经晋升到汇沣的总经理,权力更大,包裕刚在桑达士和汇沣的扶持下,环球航运集团发展更加迅速。
六十年代末,桑达士已经开始出任汇沣的董事长,对于包裕刚的扶持力度已经远远超出其他人的想象。
而包裕刚本身,早期环球航运集团的船只,绝大部分以‘长期租约’的方式租给东洋的航运公司,而东洋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东洋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包裕刚船队的迅速扩大。
可以说,包裕刚就是通过三张合约的策略发展起来的。
即用租船合约去取得银行贷款合约,再以银行贷款合约去签订造船厂合约,迅速扩大其航运业务。
这里面也就是包裕刚主要把旗下的船租给东洋,从东洋拿到租船合约,然后获得汇沣银行的贷款支持。
包裕刚再拿着那些贷款去东洋的造船厂购买新船。
正是通过这种迅速膨胀的模式,在1973年,已经拥有960万吨载重量船只。
在七十年代初,包裕刚家族财富大概在7-10亿美元,是当时香江华商的首席富豪。
在1973年,当时香江甚至全球已经爆发了一次很严重的世界石油危机。
正是这次石油危机导致全球油轮需求量大减,世界航运业开始出现不景气。
包裕刚和其他航运公司不一样,他是利用‘长租’的模式渡过这次难关。
在这之后,包裕刚和他的环球航运集团规模扩大依然还是非常迅速。
就在这一年,著名的吉普逊船只经纪人统计全球十大船王排行榜,包裕刚以1347万吨高居榜首。
也就是说,不到四年时间,包裕刚旗下的环球航运集团,亚洲航运集团,总载重量已经增加了将近400万吨载重量。
这已经是排在世界第二名,东洋第一名的三光公司的一倍以上。
按照环球航运集团载重量的航运规模增加速度来看,还是非常恐怖的,怕是用不了几年,包船王旗下的航运集团载重量也就超过2000万吨。
这是什么概念?
怕是现在世界第二大超级大国苏联全国加起来的商用轮船载重量都远远无法和包裕刚相比。
包裕刚一个人拥有的超级油轮,超级大船也就顶得上苏联一个国家的民用商船。
这也是为什么外界会是直接尊称包裕刚是包船王?
此时,包裕刚站在窗口看向窗外,心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兴。
不错,他是世界船王。
在七十年代初,他就被外界公认的世界船王,知名度直追希腊那位奥纳西斯船王。甚至,那位奥纳西斯船王在1975年临终前,甚至想把旗下的船队和包家的船队合并,甚至还想把自己的女儿交给包裕刚。
最后,包裕刚还是拒绝了。
如今,包裕刚看着窗外,他想到19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事件,对于全球的航运业到底影响多大。
虽然那次石油危机已经过去,但是,实际上影响还在。
现在让包裕刚更是想到的是,那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其实还没有真正消退,还在继续影响当中。
其实,包裕刚虽然不想承认,他心中还是敏锐感觉到世界航运业可能出现大衰退。
其实这几年下来,石油消费大国纷纷减少石油的进口,消费量,而许多超级油轮的闲置的情况也是越来越严重。
不但如此,东洋,高丽等造船中心继续不惜代价大幅降价来吸引全球的船主前往订货。
包裕刚担心的是,这种盛久不衰的造船热,可能会是加剧船只的过剩,也就可能导致航运业危机再次爆发。
还有就是。
从五十年代认识当时汇沣会计部主任桑达士,再到六十年代,先后出任汇沣总经理,董事长,包裕刚可以说是最大的获利者。
正是在桑达士大力扶持下,包裕刚获得大量的贷款资金买入超级大船和超级油轮。
拥有这些超级大船和超级油轮,才造就他这个世界船王。
在1977年的上半年,已经年过六十岁的桑达士已经退休,离开香江回伦敦养老了。
而新的汇沣董事长,正是1972年出任汇沣总经理,然后接替桑达士出任汇沣新的董事长的沈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