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制霸全球,从杀虫剂开始 第89节

  此时,麦理思笑了笑说道:“程先生,从你的描述来看,令尊是一位很传统的实业家,这种传统的华人实业家,其实我本人在大马,新佳坡,甚至香江都见过。或者说,老一代传统的香江实业家大多数是这样。”

  麦理思一眼就看得出程功那位父亲程振邦的情况。

  对方的思维和思想还是停留在老一辈传统思想里面,凡事都是要自己处理。所以,也很容易遇到问题。

  程功笑了笑,他早就知道程振邦夫妇是那样。

  “令尊这样做,有利有弊。但是,已经不适应不符合市场的发展规律,特别是如果令尊想把这一家杀虫公司发展壮大的情况,那么必须要上市。上市是可以募集到更多的资金,获得的更多资金来研发新的产品,拓展更大的市场,同样也是和更多的投资者共同分担风险。程氏杀虫公司,我认为产品要技术更新,就必须引入更多的人才,新的配方等等,而这些都是需要大笔资金,如果单靠自己出钱研发,很可能是不够的。相反,通过上市和融资,则是可以从市场上获得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当然,那样的情况下程氏杀虫公司的股份自然也要分摊到其他投资者身上,其他投资者也从中获得分红。”

  程功没有出声,不过,他基本上是赞同麦理思的说法。

  “其实,令尊那家公司最适合上市的时间,正是在1972年或者1973年初,当时是香江牛市,按照令尊公司的情况,当时应该是不难上市的,而后面,如果令尊能够通过上市获得资金,不停扩大公司的规模,怕是现在程氏杀虫公司的规模早已不一样。”

  杀虫剂,杀虫药这种东西,是香江许多家庭都需要的。

  不但如此,还有海外那么大的市场。

  程振邦是传统老一派的实业家,自然不懂得这些。

  即使他知道可以通过上市融资,但是,程振邦可能也不会那样做。

  “麦理思先生,你说的不错,对于我爹地那家公司,我曾经也反思过,问题确实是差不多。不过,我现在的重心并不是我爹地那家公司,而是我自己的公司。”

  程功自己的公司?

  程功说道:“我自己成立了星河投资公司,其后收购美资永高公司,然后又收购青洲英坭,再到现在买入大量的九龙仓股份。我纳闷自己为什么收购公司越多,公司规模做得越大,而事情越烦杂,甚至感觉到太多的疲惫,力不从心。”

  程功这个年纪?

  现在旗下除了他爹地那家程氏杀虫公司,还有就是母公司星河投资公司,另外,还有就是两家上市公司,永高公司和青洲英坭。

  其实,麦理思看得出,程功能够掌控那么多家公司已经不简单了。

  “程先生,不知道你是否读大学,是在哪读的?”

  “在Y国的普通高校读了,不过,在大学里面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也就是拿了一个毕业证书回来香江。”

  麦理思听到这里忍不住笑了。

  “程先生,其实真正在大学里面,是学不到很多重要的东西,那些欧美教授和老师也不可能在学堂上教到太多东西,前往欧美留学,其实更多是让你感受到欧美那些气氛和思维,特别是现代公司管理制下的思维。”

  现代公司管理制下的思维?

  这一点上,程功还是很清楚的,他前世就读农业大学,其实也学不到多少东西,在大学里面,确实主要是体会到那种大学的气氛和思维。

  因为很多东西,大学的教授确实也不可能直接教你。

  麦理思说:“程先生,在西方,或者说现代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分离的。在刚刚创业的时候,以你现在的成绩,已经远超令尊和同龄人,甚至超过大多数的华人。你是华人,你虽然在Y国留学过,你还是以一个华人的思想去考虑公司那些事,你的公司又远比令尊的公司大得多,所以你才会觉得累。在我看来,你做为一个资本家,你以企业家的方法做资本家的事情,时间一长,肯定会很容易铸成大错的,这个错误就是你今天已经感觉到自己面临的窘境和困惑,甚至疲惫和力不从心。”

  以企业家去做资本家的事?

  麦理思继续说:“程先生,你年纪轻轻,已经吞掉永高公司,青洲英坭,甚至收购九龙仓大部分股份,作为一个资本家来说,你是成功的,但是,随着公司的事越来越大,事情越来越多,你肯定不会全部懂得的,因为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全能的,即使你再有能耐,你又有多少时间顾及那么多事情?责任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辛勤劳碌,绞尽脑汁的努力把事情做好,到头来是一身疲劳。”

第107章 程功邀请麦理思替他做事

  麦理思是典型的现代职业经理人。

  也就是说,这一类人天生就是为公司老板,董事长打工而生的。

  现代职业经理人制度,最早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没有人知道。

  其实,刚刚程功问的几个问题,麦理思基本上解决了。

  包括程功的父亲程振邦和现在资本家的区别。

  说到底,程振邦只是传统的实业家,并不是资本家,程振邦早年虽然在欧洲留学过,传统思想还是影响还是很大。

  即使程氏杀虫公司做到一定程度,他依然还是不愿意放手,也不愿意上市。

  在程功看来,欧美,东洋任何一家大公司,都是一步步来的,特别是现代上市公司制度下,通过融资获得资金,一步步壮大自己的公司。

  虽然可能要分出一部分的股份。

  没有这种融资制度,怎么可能从市场上获得更多资金,又怎么可能和更多投资者分担风险?

  既然别人要和你一起分担风险,当然是希望获得投资回报的。

  像李加成的长茳实业集团,如果不是依靠1972年成功上市,其后每年不停融资上市,所获得资金都是用来购买大量的地皮和物业,又怎么有后来那个李加成?

  李加成只要牢牢把握住一定的股份,只要是大股东,别人也就不可能吞掉你的公司。

  至于程功问的后面一个问题?

  那就是传统企业家和现代资本家的区别?

  如果要做一个传统企业家是很累的,凡事都要亲力亲为,这一点上,程功在程振邦身上已经看到。

  程功发现自己那个爹地也只是管理一家上百人的公司而已。

  如果像李加成这种管理一家那么庞大的上市公司,每天的事务那么多,不吃不喝,公司的事,其实对方都是做不完的,所以他会是尽可能交给身边的周千啝,盛颂声等人去做。

  当然,现在程功的情况还没有李加成情况那么严重。

  刚刚程功和麦理思说的那些话,正是1979年的时候,李加成正式邀请麦理思加盟长茳实业集团的时候,两人说的那番话。

  当时的李加成还没有吞掉和记黄埔,旗下的公司已经很多,公司越多,他要处理的事就越多,整个人也就越累。

  李加成可不想那样,所以故意说出那番话,自然是为了刺激麦理思,让麦理思答应替他做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本来很多事是李加成自己做的,但是,李加成觉得很累,他不想做,所以把那些事交给下属,也就是身边那些职业经理人去做。

  这些就已经不是属于传统的企业家所作所为,而是已经是属于现代职业经理人管理制度的一种手段。

  看着程功这位年轻人若有所思的样子。

  麦理思也就继续说道:“程先生,作为一个企业家,只有善于尊重人才,重用人才,懂得用各方面人才,我才愿意和你交谈这些,但是,我可以直接的告诉你,你只做对了一半,另外一半是错误的。既然一个企业有两个权,所有权和经营权,你连《公司法》都不理解,所以今天的您感觉到越来越艰难,这是必然的。”

  “任何一家公司的董事会是企业的战略决策机构,需要具有职业化水准的人担任董事,这样的董事会形成的决议才是科学的,有价值的。如今,你公司很多事,都是你自己拍拍脑袋就决定了,跟着感觉走罢了。还好,你是个有悟性和运气的老板,星河投资公司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说白了就是程先生你个人能力和运气的结果而已”。

  程功点头示意,随口说道:“中国有句古话,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麦理思先生说得是,今天听到你的高谈阔论,我知道问题的根本在哪里了。就凭你这一席话,抵得上我的家产一半以上,甚至更多。”

  “不但如此,麦理思先生,你真的配得上做我的老师啊!”

  “不敢当,不敢当。”

  麦理思立刻说道。

  说到底,这位年轻人短时间之内,在香江华资界,已经取得那么大的成绩,才让麦理思刮目相看,也就忍不住拿出一些经验来教教对方。

  假以时日。

  这位年轻的程先生才怕是更厉害的。

  程功则是说道:“麦理思先生,我不但想把你当成我的老师,我更是希望你能够留在我身边替我管理我的公司。”

  什么?

  麦理思没想到,刚刚两人谈那么多。

  面前这位年轻人居然是想邀请他到他的公司的。

  此时,麦理思神色和刚刚自然不一样。

  程功当然知道。

  麦理思在大马,新佳坡工作很多年,其中,在新佳坡虎豹国际公司工作出任执行总裁,当时正好和李加成有业务来往。

  当时的李加成已经发现这位白人能力很强,也就力邀对方加盟长茳实业集团。

  实际上,李加成已经多次邀请。

  但是,麦理思并没有贸然答应。

  说到底,其实麦理思还没有答应下来,是因为他不能确定李加成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到底值不值得他去替对方做事。

  像当年,他在新佳坡虎豹国际公司出任执行总裁,但是,当时这一家公司董事长胡清也是一位典型的华人老板作风,根本不愿意听从他的意见,以至于这一家公司最终破产倒闭,被新佳坡的黄家逐步给吞掉了。

  这一件事,对于麦理思印象深刻。

  也就是从那开始,他知道,如果自己不想经常跳槽公司,那就是不要贸然加盟一家公司,而是要看看这一家公司的规模,甚至老板是如何的?

  如果老板不愿意听从他的意见,做出各种各样的事来,一家大公司也可能会破产倒闭。

  等到不少人都纷纷离开新佳坡到香江淘金的时候,麦理思夫妇和儿女也离开新佳坡来到香江。

  从七十年代来说,香江远比新佳坡要繁华,机会更多。

  但是,他也只是暂时在一家小公司上班。

  因为他还不能确定自己要去哪一家大公司上班。

第108章 李先生也看上麦理思

  在1969年,胡文虎侄子接管胡家大部分产业,组建成新佳坡虎豹国际公司。

  在1971年左右,麦理思被聘请为新佳坡虎豹国际公司的执行总裁。

  四年后,1975年,虎豹国际公司基本上被胡清败光,导致资不抵债,新佳坡方面注资派人接管。

  其后,陆续交到新佳坡黄家黄祖耀手上。

  基本上,胡文虎兄弟创办的虎豹公司大部分产业也就成了黄家的产业。

  而在1975年,麦理思离开新佳坡来到香江发展。

  到现在也不过两年多。

  期间,麦理思一直在观察香江的大大小小的公司,包括当时的英资,像怡和,和记国际,会德丰,太古等等。

  在1975年,当时还有一件事影响很大,那就是当时汇沣总经理沈弼借机直接吞掉了祁德尊家族的和记国际。

  这件事当时影响还是很大,麦理思也开始发现香江的英资其实开始衰落。

  在这之前,香江的英资还是很强势。

  在这之后,香江的英资快速衰落,华资则是快速崛起。

  以李加成长茳实业集团,包裕刚的环球航运集团,郭德胜的新鸿基集团,李肈基的恒基兆业集团,还有郑裕彤的新世界集团等等。

  还有一个那就是胡应相父子的合和公司,只是可惜的是,胡应相被人做了手脚,导致在股市最火爆的时候,胡家父子公司出现假股票,除了引发香江股市大跌,也让胡应相损失巨大。

  也就是在这之后,胡应相家族和李加成,包裕刚,还有郭德胜,李兆基,郑裕彤这些逐渐拉开差距,否则,胡应相的实力应该是在那四大家族之上。

  来到香江后的麦理思,期间,李加成也见过他,每次都是邀请他加盟长茳实业集团。

  每次麦理思都拒绝了。

  说到底,他确实还没有看上李加成,除了对于李加成这个人还是不了解,另外长茳实业集团的实力,还没有达到他的要求。

  这个时候,他也看过包裕刚。

  他知道包裕刚环球航运集团,亚洲航运集团,甚至隆丰国际规模不小,最重要包裕刚在香江华资,甚至海外影响巨大,他和汇沣董事长桑达士关系又密切。

  这样一个实力强大的华资大资本,其实是非常值得对方去做事。

  当麦理思详细了解包裕刚这个人后。

  他发现包裕刚其实还是很传统的一个企业家。

  在他看来,对方就是相当于放大版的程振邦。

首节 上一节 89/2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