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从远征军开始在东南亚崛起 第102节

  到时候鬼子面临的可不是一个马上要暴毙的鬼子,而是一个健全的鬼子,或者是有一定战斗力的鬼子。

  现在李幼盛是整个东南亚地区,唯一还活跃着的武装力量,加上李幼盛本人的战绩也不错,老美一定会联系李幼盛。

  同样李幼盛也也需要老美的帮助。

  虽然李幼盛不想承认,但是想要在战后的世界分一杯羹,以李幼盛的实力,必须要抱紧老美的大腿,通过吸血来逐渐壮大自己。

  “目前还没有动静,不过史迪威发了一些电报过来,让我们尽快出兵!”

  李幼盛听见之后,没有说话,而是用手敲打着桌面。

  现在李幼盛还有一个内部的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戴安澜他们三个人如何处理。

  戴安澜还好说,现在和李幼盛关系近,他也猜到了李幼盛想要做什么,但是现在没反对也没有明确表明态度。

  至于刘伯龙和余韵两个人,李幼盛吃不准,两人对于山城那边还是有一定的忠诚度。

  “报告,史迪威电报!”

  就在李幼盛思考的时候,史迪威再一次的发来电报。

  李幼盛看见电报内容之后,眉头微微一挑:“老美坐不住了!”

  和李幼盛猜的不错,当鬼子攻占吉大港向着达卡进攻之后,美军有些坐不住了,现在迫切的需要将鬼子赶出印度。

  之所以这么着急,除了担心鬼子攻占印度之后能够回血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印度一直都是英军的血袋。

  英军在印度征调了不少民夫去前线运送弹药,挖战壕,还有用来当炮灰。

  除此之外英军还在印度攫取了大量的资源,其中各种粮食就数不胜数,如果没有鬼子,明年达卡所属的孟加拉地区,会爆发大饥荒,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英军实行的战时经济管控。

  印度的物资优先保证了英军的军队还有 “优先阶层” 也就是殖民政府,加上为了能够最快速度的掠夺资源,英军发行了大量钞票,造成了通货膨胀。

  最终孟加拉地区饿死和病死了三百万人左右。

  英军就是靠着用水泵抽印度大动脉的血和祖上积累的财富,才能够一直坚持下来,不然英军可能在 1941 年时候就投降了。

  “给史迪威发电,就说因为上一次合作的诸多问题,这一次远征军我们军要有单独的作战权,同时将戴安澜等部队调入第七军之中,并且将第七军的暂七师,暂八师和暂九师的编制落实!”

  “同时要求补给弹药,坦克,反坦克武器,还有粮食等!”

  史迪威发来的电报,是要求李幼盛尽快出兵。

  不过这一次的态度和之前不一样,没有用命令,语气已经软了下来,并且询问李幼盛有什么需求。

  李幼盛觉得火候也差不多了,自己现在距离达卡还有很长的距离,就算出兵也要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左右才能够抵达达卡,那边的英军应该挡不住。

  这个时候也不需要再找理由拖下去了,而是要提要求了。

  现在这种情况,李幼盛只要不提太过分的要求,就算是山城那边不同意,史迪威也会想办法让他同意,毕竟英军拖不起了,美军也有些拖不起了。

  李鹤清迅速的将李幼盛命令记录下来,交给通讯兵。

  李幼盛则将目光看向了密支哪的地图,经过几次战斗,军中已经有了不少伤兵,这些人需要安置一下。

第165章 抱大腿

  “伤兵人数统计出来了吗?”

  “一共有一千六百多名伤兵,失去战斗力。”

  一千多名伤兵大部分都是身体出现了残疾,但是有行动能力。

  缺少行动能力的士兵,很难跟着部队转移这么久。

  “城里的乡绅地主大户那边审的怎么样了?”

  李鹤清迅速的拿出一份资料递给了李幼盛。

  “这么穷的地方,能榨出这么多的油水?”

  李幼盛看完资料上的东西,有些诧异。

  缅甸这个地方可以用穷乡僻壤来形容,但是这群地主,乡绅可一点都不穷,光黄金就翻出来五百多公斤,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其他资产。

  “每个伤兵给他们分三十亩地,然后再从这些地主乡绅家里挑选出一个女人负责照顾他们,对了,他们身上带着的那些战利品,我们也收购回来,还有房子,也让他们优先挑选!”

  李幼盛考虑了一下之后,给出了标准。

  “这么多?”

  李鹤清有些诧异的看向李幼盛。

  “这里的地不值钱,三十亩地没多少钱,这些是普通士兵的,如果有立功表现的,再加三十亩,除此之外,军官根据职位也不同,到时候我们再制定一下详细规则。”

  “阵亡的将士,抚恤金也想办法寄回国内,让他们家人写信回来,安抚一下他们的情绪,然后能接过来的最好接过来!”

  “将这个消息告诉全军!”

  让普通士兵可以和当地士兵结婚,实际上是李幼盛给士兵开一个口子,让士兵能够光明正大出去找女人。

  这样虽然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军纪比较差,但是军队远征在异国他乡,而且一待就是好多年,不放松一下,军队必然会出岔子,毕竟这支军队可没有政委。

  除此之外,给普通士兵分田地,是为了增加士兵对于这一片土地的认同感,等到战争结束的时候,虽然还会有一部分人选择回国,但是有了土地,应该会有不少人选择留下来。

  这么做还能激励普通士兵,受伤能有地分,死了还有抚恤金,这样可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与此同时,远征军指挥部之中,史迪威收到了李幼盛的回电。

  这一次发电报,史迪威没有以远征军总参谋长的名义发电报,而是私人名义。

  他作为一个华夏通,大致也能够猜到李幼盛想要做什么。

  华夏国内的那些军阀也经常做这种事情,和小鬼子这边都要打起来了,还在和山城那边谈条件。

  “谢特,希望这个家伙的条件不要太过分!”

  史迪威此时正在焦急的等待着李幼盛的回电。

  瘸子那边已经催促他尽快稳定印度的局面。

  在中途岛海战结束之后,美军海军已经占据了战场主动权,现在已经开始准备进行双轨反攻,这个时候印度千万不能出事,不然英军没了这个血袋,一旦顶不住,局势可能失控。

  而且瘸子也已经表示,如果华夏军队有需求的话,老美可以多提供一些援助,让他们出兵帮助英军。

  史迪威也在准备第二批远征军。

  但是华夏战场之上,能抽调的部队是不少,但是精锐数量不多。

  而且组建一支远征军,重新换装,然后熟悉地形等等都需要时间,英军可能等不了那么久。

  所以现在李幼盛这个就在缅甸,而且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人,就成为了英军最后的救命稻草。

  老美虽然想要削弱英吉利,但是也不想自己当救世主的时候当的太麻烦,一路平推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

  “指挥权?”

  史迪威看见李幼盛的第一个要求,思考了一下之后,觉得这个问题没有什么。

  上一次远征军入缅作战的时候,史迪威就已经发现了一些问题,指挥确实有些混乱。

  比如英军的驻缅军最高指挥官亚历山大可以指挥远征军,远征军第一路军指挥官又是罗卓英,还有他这个总参谋长,指挥权比较混乱,所以造成好几次战机贻误,才有了后续的事情。

  “罗卓英将军,李幼盛要指挥权,应该没有问题吧?”

  史迪威抬头看了一眼罗卓英。

  罗卓英听见之后,虽然心中已经问候了李幼盛一遍,但是脸上依旧挂着笑容道:“这个需要向山城请示!”

  “好吧,亲自来说吧!”

  史迪威耸了耸自己的肩膀,他知道罗卓英的难处,李幼盛是桂系,他是土木系,这种事情发不好开口,免得在山城那边产生误会。

  “将戴安澜,余韵和刘伯龙编入第七军,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看见这一个要求,罗卓英立刻摇头拒绝。

  开什么玩笑,戴安澜和余韵的部队都是山城的嫡系,一个装甲师,一个精锐步兵师,怎么可能给李幼盛,就算是刘伯龙部队不算精锐,山城那边估计也不想放手。

  “好吧,这件事也交给我吧!”

  史迪威也意识到了这件事的难度,要山城那边将自己的精锐部队交给李幼盛,确实有些困难。

  不过史迪威心中已经想好了说辞。

  “补给?他不是刚刚向英军要过吗?”

  史迪威皱了皱眉头,李幼盛前段时间和亚历山大谈条件这件事他知道。

  英军一开始态度很强硬,一直到鬼子攻入印度这才缓和起来。

  现在李幼盛又要?现在李幼盛手中的补给,足够他的军队使用一年甚至更久。

  “算了,这些都不重要!”

  相比于之前的两条,这个要补给的事情确实不重要,甚至在史迪威看来要编制这种事情也都不重要。

  “我亲自去一趟公馆吧,这件事需要面谈!”

  史迪威思索了一下,心中盘算好了说辞之后,换了一身衣服就离开。

  史迪威、罗卓英等人现在已经撤回了山城。

  实际上从远征军选择北上回归之后,第一次入缅作战差不多就结束了,只剩下李幼盛的部队还在缅甸。

  远征军指挥部也算是名存实亡,只是没有宣布解散而已。

  在鬼子进入印度之后,史迪威就回到山城,准备游说山城组建第二批远征军。

  只不过一直不是很顺利,山城那边也在狮子大开口。

第166章 好白,好白的宫殿

  “…… 西,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锃光瓦亮听见史迪威提出的要求之后,直接反对,甚至将自己的口头禅说了出来。

  “常,这三个师都在李幼盛麾下,给不给指挥权有什么区别?”

  史迪威再一次地规劝道。

  “这件事没得商量!”

  锃光瓦亮直接拒绝了史迪威的提议。

  史迪威并没有气馁,他只是想要试一试,如果行不通的话,就只能用别的办法。

  “常,现在战局紧张,没有时间耽误,这三个师的指挥权你给李幼盛,我们会帮助你重新组建三个美械师,你觉得如何?”

  史迪威一开始就打算用这种办法让锃光瓦亮同意。

  听见这句话,锃光瓦亮背着手,皱着眉头思索:“我不明白,为什么英军在印度有数十万兵力,鬼子只有几万人……”

  “哎,英军的主力都调动到欧陆战场,现在印度只有一些守备部队和印度人组成的军队,战斗力……”

  “一旦让鬼子占领了印度,印度的工业还有庞大的市场,会让鬼子经济重新恢复,到时候不仅仅是印度会沦陷,华夏也危险!”

  史迪威见说不动他,开始进行恐吓。

  锃光瓦亮这段时间对于击溃鬼子很有信心,首先就是老美参战了,其次就是他也了解了鬼子国内的经济情况。

  “一旦鬼子经济恢复,他们的战争机器能够重新启动,到时候从印度可以直接向着华夏发动进攻,而且直接深入你们的后方,占领高原,到时候东西夹击,你最后一个备选都会被他们攻占!”

  山城有想过迁到西昌,甚至已经动员过,只不过战线稳定下来,就没有动身。

首节 上一节 102/1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