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尔各答算是印度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城市。
这个城市有大大小小工厂数千座,主要产业是纺织业,汽车制造业,还有电力设备和交通设备。
整个加尔各答占据着全印度大约百分之三十左右的机械产能。
除此之外,1940 年后为应对战争需求,印度重工业门类增多,如稀有金属冶炼、化学工业等,钢铁产量由战前约 100 万吨增至约 134 万吨。
这些钢铁产量虽然对比美英可能不够看,但是在亚洲这一片土地上,已经算很高。
除此之外,加尔各答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港口城市,大量的盟军物资,都在这里装船,然后送往各个盟军控制区域,特别是东南亚和华夏,不少援助物资都是在这里转运。
这里一旦被攻占,对于整个中南半岛的影响是巨大的。
所以史迪威才会如此急迫。
鬼子进攻路线并不是单一的从陆路推进,鬼子的海军最开始虽然没有参与进攻印度。
但是随着吉大港被攻占之后,鬼子的海军也闻着味道过来,准备分一杯羹。
并且鬼子海军在知道陆军攻占达卡之后,马上也开始行动,准备从海上直接进攻加尔各答。
而此时英军的东方舰队,在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被击沉之后,一直处于避战状态。
哪怕在今年三月底四月初的时候,厌战号战列舰加入了东方舰队,但是依旧选择避战。
主要舰队只剩下不屈、可畏、决心、复仇这四艘战舰,其中,决心和复仇是战列舰,不屈和可畏是航母。
这些舰队正躲在锡兰附近,而鬼子海军现在进攻加尔各答其中一个目的,就是逼迫英军的东方舰队出来决战,从而扭转一下因为中途岛海战失利而跌到谷底的士气。
鬼子加速向着加尔各答进攻,对于李幼盛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鬼子的进攻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英军和老美不得不答应了李幼盛提出的要求。
将大量的物资援助交到了李幼盛的手中。
特别是在达卡陷落之后,史迪威第一时间就联系了李幼盛,除了李幼盛需要的飞机之外,其余要求全部满足。
已经有五十辆谢尔曼坦克,一百门 105 毫米榴弹炮,甚至这些榴弹炮之中,除了八十门 M2A1 榴弹炮之外,还有二十门 M7 牧师。
这玩意老美在今年四月份才开始正式的量产,老美自己的部队都没有装备多少,就拿出来送给李幼盛。
这批物资原本是准备送往北非战场交给英军使用。
但是现在印度的局势比北非局势还要紧急,这艘运送物资的货轮被紧急的调整了航线,向着印度开来,准备从孟买靠港,然后通过火车运输,送给李幼盛。
第172章 先搬空加尔各答再说
十天后,加尔各答。
李幼盛的部队在史迪威走后的十天抵达加尔各答。
好消息是,加尔各答还没有丢,坏消息是,鬼子距离加尔各答已经很近,陆军的先头部队距离加尔各答还有三十公里左右,小股部队已经出现在城外。
同时鬼子的舰队也出现在了孟加拉附近海域,开始对加尔各答开始空袭。
“少司令,加尔各答不好守啊!”
指挥部之中,廖耀湘抽着烟,皱着眉头开口道。
“确实不好守,这就是一场缩小版的淞沪会战!” 李幼盛赞成的点了点头。
同样都是大城市,同样面临鬼子进攻。
此时加尔各答的情况和淞沪会战时候差不多,甚至比淞沪会战时候还要糟糕,淞沪会战前期,鬼子只有一个海军陆战队加上鬼子侨民组成的军队。
而加尔各答则是直面鬼子主力的两个师团进攻,后续应该还会有两个师团抵达战场。
而淞沪会战的失败,山城那边微操占据了一部分责任,还有一部分就是魔都并不适合做一个战场,特别是在没有海军优势的情况下。
鬼子可以凭借着战舰,轻松建立滩头阵地,然后开始一步步的扩大占领区。
一艘战列舰的主炮,一炮下去,可以轻松将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阵地夷为平地。
这样的情况下,让士兵死守沿海地区,基本上就是属于当炮灰。
加尔各答也会面临这种情况,不过因为加尔各答不是直接靠海,而是通过胡格利河联通孟加拉湾,鬼子的大型舰船基本上进不来。
特别是战列舰和航母这种大型舰船,只能够在孟加拉湾海域待着,一些小型的巡洋舰可以进入胡格利河,参与加尔各答的进攻。
“那我们?”
所有人都有些意外的看向李幼盛,既然不好守为什么还要来?
“守是需要守的,但是要看怎么守,现在我们算是加尔各答最高指挥,还是有一定操作空间的!”
为了能够守住加尔各答,英军这边也同意了李幼盛的要求,将指挥权交给李幼盛。
现在李幼盛理论上可以指挥在加尔各答的四万英军还有二十万的印度军队。
加上李幼盛过来的三个师四万人,现在加尔各答一共有二十八万守军。
如果换一个人来指挥,肯定会说出经典名言,无论如何,会战兵力,二十八万对六万,优势在我。
但是李幼盛却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太大的优势。
制海权目前没有,只能希望英军的东方舰队能够冒出来牵制一下鬼子海军。
陆军方面,李幼盛这四万是绝对的主力,英军的四万属于半主力,而二十万的印度部队,则是纯种的炮灰。
不过李幼盛绝对不会将自己的部队拿出去和鬼子拼命的。
又不是保家卫国,又不是守护领土,顶多就是骗点装备,拼什么命啊。
至于英军,虽然理论上英军接受李幼盛的指挥,但是李幼盛很清楚,英军绝对不会乖乖的接受自己的指挥。
印度军队,李幼盛则将他们当成了空气,也不能算空气,也许可以适当的用一用,来消耗一下鬼子的子弹。
至于空军,英军目前还没有丢掉制空权,对于李幼盛来说确实算是一个好消息。
小鬼子的飞机目前还没取得绝对性的优势,英军的空军还在和小鬼子的空军打的有来有回,美军也援助了一些飞行员还有飞机。
“少司令你准备?”
所有人都将目光看向了李幼盛,等待李幼盛的命令。
“命令部队,先去港口搬东西!还有命令印度军队抽调十万人出来,搬运物资,港口地区现在守不住,鬼子海军的舰队一到,这些东西都是鬼子的,能搬多少搬多少!”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幼盛声音压低一些道:“我们部队主要搬运一些工业设备,还有各种武器弹药,然后再是其他的各种物资!”
“最后港口搬空之后,尽可能的在港口地区布置地雷,还有在加尔各答的港口布置水雷,拖延鬼子海军登陆的时间!”
这句话一出,不少人听懂了李幼盛话里的意思。
“少司令,我们搬走的物资?”
“先运走,记住了,我们的东西优先使用车辆,剩余的东西,让印度人自己靠人来搬!”
“除此之外,加尔各答城市里的工厂也要准备搬迁,我们的部队也需要去帮帮忙,这几个工厂是重中之重,绝对不能落入鬼子手中!”
来之前,李幼盛就调查过了加尔各答的大致情况,心中早就有了目标。
别看李幼盛嘴上答应的好好的,一定会守住加尔各答,但是李幼盛心底从未想过真正的守住加尔各答。
这种烂摊子,谁爱收拾谁收拾。
现在李幼盛要做的就是利用自己面对鬼子全胜的战绩,消灭鬼子两个师团的名声,多给自己捞点好处。
再灭掉一个鬼子师团,英军和美军会感谢李幼盛?
不会,他们只会让李幼盛消灭更多的鬼子。
最多会给李幼盛一些武器弹药的支持。
但是相比于这些东西,李幼盛更看重的是印度的工业设备。
能搬多少先搬走多少。
至于英军不让?不可能的事情,加尔各答马上要变成战场,现在将有用的东西先转移,这是一个现成的理由。
相比于靠着英军和美军给,李幼盛觉得,掌控在自己手中的才是最重要的。
英军和美军将加尔各答这个城市交给李幼盛,就是给了李幼盛一个合法劫掠证。
至于以后守不住,撤退了,那也是李幼盛自己能力不行而已,英军和美军要是觉得有人比李幼盛更出色,完全可以换掉,李幼盛也可以拍拍屁股走人。
不过李幼盛还是有些追求的,除了抢劫,不对,是拯救加尔各答的物资之外,李幼盛还有一个目标。
那就是消灭鬼子第十八师团。
虽然第十八师团不是直接进攻金陵的部队,但也参与了对金陵的追击合围,这支部队后来驻扎在金陵西善桥附近。
并且在西善桥附近制造和参与了惨案,手中沾满了鲜血。
如果有机会,李幼盛准备将这支部队永远的留在印度这个粪坑之中。
第173章 忽悠三哥的方法
加尔各答城。
随着鬼子的军队逐渐靠近加尔各答,整个城市也开始逐渐的变得混乱了起来。
这是目前印度最大的城市,城市加上郊区大约有三百六十万人。
此时的加尔各答城市规模并不小,主要建筑都集中在胡格利河东岸,以加尔各答港为中心向着外围辐射。
城市面积大约为一百五十平方公里,这个数字很多人没有概念,浦东机场的占地面积四十平方公里,大概有四个浦东机场大小。
除了核心区域之外,外围还有一些工业城镇,比如豪拉、巴拉萨特、拉贾哈特纳加尔等城镇。
这些镇子是工业区,主要的生产设备都在这里。
李幼盛没有打算在城内死守,而是决定对鬼子进行层层阻击,一步步的消耗鬼子的实力,最后再和鬼子决战,当然消耗的都是印度的兵力。
至于如何使用印度兵,李幼盛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办法。
实际上印度兵战斗力并不弱,这一点在一战的时候就已经证明过了,一战的时候,印度军队就曾经受到过的表彰和嘉奖。
除此之外,李幼盛还知道,印度军队的正确使用方法。
对于印度士兵,如果你给他们发钱,效果并不大。
你给他们荣誉,他们也不会在乎,对于大部分印度人来说他们不在乎这个,种姓制度已经深入他们的脑海之中,这辈子遭受困难的达利特,下辈子能够当婆罗门。
想要激发印度的士兵的士气,有两个办法,第一就是宣传小鬼子有罪孽,杀掉小鬼子,就可以获得转世成为婆罗门的机会。
第二就是要告诉印度士兵,和鬼子士兵进行身体的联络之后,他们可以获得黑魔法,这样也能够提升印度士兵的战斗力。
这些东西听起来十分的科幻,但是印度对此深信不疑,哪怕到了后世,大量的达利特人依旧相信这些。
比如最为著名的三嫂实践,为什么印度人会去对一个蜥蜴动手,原因就是因为印度人相信,和蜥蜴进行交流之后,他们可以获得蜥蜴之力,北方邦一个十分出名的皮姆将军,就是因为和一只母老虎进行了深入沟通,获得了虎神之力。
从一个普通的达利特变成了一个将军,受到北方邦的民众崇拜。
不过这些东西说没有用,需要展现出来,要让这些印度士兵看见了这些效果,他们才会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李幼盛准备自己客串成为一个神棍,毕竟李幼盛已经消灭了鬼子两个师团,可以宣布自己因为杀了两个师团的鬼子,获得了无上的力量,可以赐予印度士兵无穷的力量,让他们可以战胜一切敌人。
“缴获的鬼子兵粮丸准备的如何了?”
作战会议结束之后,李幼盛看向廖耀湘。
要让这些印度军队相信自己获得了力量,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吃小鬼子的兵粮丸。
这玩意吃完一颗就上头,会让人变得十分亢奋。
李幼盛没打算长久使用这些印度士兵,都是炮灰,一次性的消耗品,他们的作用就是让别的印度士兵相信,自己真的能够赐予他们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