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李幼盛部队行军速度并不快。
听见急电,李幼盛不由得心头一紧。
接过电报之后,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
“给廖耀湘发电,他们在做什么,还有腊戌怎么会被鬼子占领!”
腊戌,一直都是李幼盛关注的重点,哪怕李幼盛去了仁安羌,也只带走了新编二十二师的两个团,让廖耀湘带领其余部队增援腊戌。
同时也给远征军司令部发电,腊戌可能是鬼子突袭的目标。
但是显然没有引起重视,腊戌还是被鬼子给攻占了下来。
负责守卫腊戌的主要是英军,在鬼子出现之后直接逃跑了,英军几乎没开一枪一炮,就将腊戌侧面防御阵地让给了鬼子,城内的远征军一部分虽然拼死战斗,但是最终没有能守住腊戌。
“还有,给二百师发电,询问他们情况!”
李幼盛知道,戴安澜差不多就是在腊戌失守之后,遭到了鬼子伏击,最终受伤后不治身亡。
远征军这些将领之中,李幼盛最为看重的几位将领,其中就有戴安澜。
而此时廖耀湘部,部队正在泥泞的道路之中艰难前进,五天的时间,只是往前前进了大约五十公里左右。
缅甸的路实在是太难走了,再加上前面还有撤退的英军,他们行军速度更慢,堵住了廖耀湘部的去路,最终未能按照李幼盛的指示,五天之内抵达腊戌。
“报告,师长电报!”
此时廖耀湘穿着雨衣,正在观察前面的路况,听见是李幼盛的电报之后,立刻接了过来。
紧接着整个人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了起来。
“师长,怎么了?”
身旁的参谋看见廖耀湘的神色有些不对,不由得好奇询问道。
“腊戌被鬼子攻占了,我们的退路被断了!”
腊戌是滇缅公路的起点,也是此时缅甸通往国内的唯一一条正式公路。
不是没有其他小路,有,但是根本无法让大军通过。
而且腊戌还是远征军的后勤补给基地,腊戌被占,代表着退路被切断,同时补给也被鬼子切断。
“怎,怎,怎么可能,腊戌不是英军在守吗?”
参谋此时瞪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
“英军什么德性你还不了解?一群只会撤退的废物!”
“那师长,我们还要不要去腊戌?现在腊戌被鬼子占领了,我们再去……”
“我是副师长,不是师长,命令部队,继续前进,给师部发电,我部继续向腊戌赶去!”
廖耀湘说完之后,一头扎入了大雨之中,继续赶路。
与此同时,戴安澜这边也收到了李幼盛发来的电报。
“这个李幼盛,这么关心我?”
戴安澜看完电报前半部分的时候,不由得笑了笑。
李幼盛特别叮嘱了戴安澜,战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轻易前往前线。
“腊戌丢了啊,确实是一个大麻烦!”
电报的后半段则是关于腊戌的消息,戴安澜得知腊戌丢失之后,整个人也严肃了起来,腊戌的重要位置他很清楚。
以前李幼盛就提醒过,只不过当时没有当回事。
因为日军的主力部队第三十三师团和五十五师团,都被吸引在了西线仁安羌附近和中线曼德勒附近,应该没有兵力偷袭腊戌,但是现在腊戌居然丢失了,这让戴安澜十分的意外。
“李幼盛想要邀请我们一起夺回腊戌,你们怎么看?”
李幼盛给戴安澜发这一份电报,除了关心戴安澜之外,就是想要邀请戴安澜一起反攻腊戌。
同时李幼盛已经将作战计划上报给了军部。
“师长,我觉得还是等候司令部命令吧,毕竟我们和李幼盛不一样。”
参谋思索了一下低声的说了一句。
李幼盛有背景,哪怕公然地违抗军令,也没有人敢真的毙了他,但是他们不一样,他们可没有李幼盛这么强大的背景。
“嗯,给司令部发电询问吧。”
一天之后,李幼盛距离腊戌还有二十公里左右,前方的道路再一次因为下雨被阻拦,不得不停下行军队列。
“进攻腊戌的部队搞清楚了吗?”
李幼盛此时最关心的就是鬼子到底从哪里抽调部队进攻腊戌。
第十五军的主力三十三师团和五十五师团一个在自己身后追击自己,一个在中线和远征军主力纠缠,按理说鬼子应该没有兵力进攻腊戌。
“报告,已经调查清楚了,是鬼子的五十六师团!”
“五十六师团?”
听见这个师团名字,李幼盛愣了一下,仔细回想了一下自己的记忆。
说实话,李幼盛对于远征军这段历史并不是很熟悉,大部分国人对于这段历史也都不是很熟悉,只知道同古会战,仁安羌大捷,还有翻越野人山,戴安澜牺牲等一些知名事件。
李幼盛因为看过一些纪录片,所以记得东西稍微多一些。
但是因为时间过于久远,记忆有些模糊。
“五十六师团?” 嘴里念叨了几句之后,李幼盛这才想起来。
脸色不由得变得有些难看。
自己确实将五十六师团忽悠了,或者说将五十五师团和五十六师团两个师团记成了一个师团。
“怪不得远征军宁愿进山也不愿意夺回腊戌,原来是这个五十六师团!”
李幼盛现在想通了不少事情,特别是为什么历史上腊戌被鬼子占领之后,远征军明明还有接近十万人,却要选择进山,而不是选择强攻腊戌。
因为这个五十六师团和其他鬼子师团不一样,是一个特别师团,准确说是一个半机械化师团,拥有不少战车和其他重武器。
丢掉腊戌之后,远征军缺乏补给,缺乏重武器,想要强攻下五十六师团驻守的腊戌,确实有些困难。
pS:前文里有些错误已经更改,上一章加入了五十六师团的信息,写的时候忘记了,不好意思。
第69 章 李幼盛的选择
“师长,司令部命令我部绕过腊戌,向国内撤退!”
“绕过腊戌?向国内撤退?”
就在李幼盛还在考虑如何能够夺回腊戌的时候,参谋的声音响起,将一份电报送到了李幼盛的手中。
“是的,司令部命令我们翻过野人山,过葡萄山和高黎贡山回国。”
参谋读完电报之后,将完整的军令递给了李幼盛。
这道命令,李幼盛太熟悉了,历史上远征军主力就是通过这条路线撤退,结果通过这条路线撤退的远征军,一共只有数千人成功活着回去,有四万多人死在了山中。
走这条路线和送死没有什么区别。
“给司令部发电,野人山地形复杂,目前军队缺少补给,无法通过野人山,我愿率领残部在缅甸境内和日军纠缠,吸引日军注意力,其余部队可通过滇西撤往景洪区域。”
“给廖耀湘发电,命令他立刻率领部队向我部靠拢!”
“将之前走过的小路路线发给司令部!”
此时的李幼盛大脑正在飞速运转。
现在的敌我形势十分的复杂,整个新编二十二师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鬼子在仁安羌附近虽然遭遇了一次失利,但是主力部队,比如五十五师团,五十六师团依旧保存完好,一个堵住了远征军的退路,一个在追击远征军,加上李幼盛身后的三十三师团大部,形成了一个包围圈。
李幼盛的想法是集中兵力,拿下腊戌,打开一条通道后再进行撤退。
但是这个前提是要能够集中兵力。
此时远征军分散在西部和中部两条战线,兵力分散,想要集中起来需要时间,鬼子不会给远征军集中兵力的时间,他们就在身后虎视眈眈。
再加上英军压根就不懂配合,一直在拖后腿,远征军想要反攻腊戌,十分困难。
司令部应该是考虑了这个原因,所以决定让部队先跳出鬼子的包围圈,然后再准备反攻计划。
只不过司令部那群人,没有经历过缅甸的恶劣环境,还以为和国内一样,只要离开包围圈之后,就有活路,实际情况是集中兵力突围之后,大量战士因为恶劣的环境,非战斗减员。
李幼盛现在的优势就是知道如果走野人山路线,基本上是死路一条。
“不能这么被敌人牵着鼻子走了!”
李幼盛喃喃自语了一句。
远征军自从入缅作战开始,除了一开始是主动行动,往南支援英军之外,随后的所有行动几乎都是被鬼子牵着走。
现在腊戌被鬼子攻占,鬼子就等着远征军送上门强攻腊戌。
这样鬼子的五十六师团可以利用装备和地形优势,将进攻的远征军击溃。
或者是远征军选择从集中突围,鬼子也知道缅甸地形,一旦选择从小路和山林之中突围,就无法集中优势兵力,到时候鬼子再分散进行追击,也可以将远征军击溃。
“命令部队,向廖耀湘部方向靠拢!”
李幼盛心中已经有了决定,现在要做的就是先和廖耀湘汇合,将新编二十二师集合起来,再进行下一步行动。
而此时李幼盛身后大约十五公里处,鬼子三十三师团下属的第二一三联队和二一五联队,也正在泥泞的道路之中赶路。
“加快速度!”
“继续前进!”
鬼子军官们正在催促着鬼子士兵赶路,他们已经追击李幼盛部队追击了几天,不过因为天气等原因,也没能追上李幼盛的部队。
但是可以根据地面上留下的痕迹来确定李幼盛部队的方向。
“师团长阁下,您回来了!”
就在部队还在前进的时候,雨幕之中,甘粕重太郎骑着马赶回了三十三师团。
“李幼盛部队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甘粕重太郎从鬼子司令部离开之后,就立刻乘坐飞机,从仰光出发,一路上加急赶路,终于赶到了自己部队。
“报告,前方侦察兵汇报,李幼盛部队距离我们还有十五公里左右!”
“八嘎,为什么这么久还未追到?”
“最近一直下雨,道路泥泞,这已经是最快速度了!”
听见这句话甘粕重太郎脸色才稍微好看一些。
“我已经向司令官保证,必须要歼灭李幼盛的新编二十二师,洗刷我们三十三师团的耻辱,命令部队加速前进,昼夜赶路,一定要咬住李幼盛的部队!”
甘粕重太郎已经知道腊戌被五十六师团攻占,此时在甘粕重太郎眼中,李幼盛的新编二十二师就是一个瓮中之鳖,只要被自己追上就可以吃掉。
“报告,师长,鬼子加速了,距离我们只有十公里左右了!”
经过一夜休整,李幼盛早上起来的时候,就听到了一个坏消息,小鬼子提速了。
“让他们继续跟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