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几个大妈坐在小板凳聊着天,就有人说到了粮票。贾张氏这时也是坐不住了。
以后买粮食还要票?没粮票有钱也买不到粮食?而粮票是城市户口定量供应?
这么一来,农村户口在城里日子可咋过?要知道,贾张氏她现在还是农村户口。
不只是贾张氏,她儿媳马荷花也是农村户口。
而这年代孩子户口随妈,所以,马荷花的2个孩子棒梗小当也就都是农村户口。
“很多人都知道了,不像是假的,没准下个月就要开始了。”
“这么说还是要把户口转城里来。”“农村户口有田分。”
“真有了定量,谁还在乎农村那点田?”“也没下发个公告,谁知道真假。”
几个大妈各有看法。
贾张氏就没心情和这几个大妈聊了,她打算去街道办问一下王主任。街道办主任的消息肯定比院里众人灵通,也更靠谱。
如果真要出现粮票,她肯定要拉着儿媳一起把户口转城里。
站起身来,贾张氏也就往院外走去。
此时,贾张氏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
一直保留农村户口,就是贪农村给她分点田,但她又不愿意在农村种田,现在来看,搞不好她是因小失大了。
院里的不少人也是看到贾张氏急匆匆出去。“一大妈这是干啥去?”
“老易媳妇这是去哪?”“荷花,你婆婆这去哪?”
有好奇的,也有猜到贾张氏是去街道办的。
像人老成精的老太太就猜到贾张氏这肯定是去街道办。秦淮茹也是猜到了。
虽然还没正式下发通知,但粮票的事却传的沸沸扬扬,有鼻子有眼的,不像是假的。就说南锣鼓巷,以往聊的最多是公私合营,农村合作社等。
如今,全国的农村合作社已超过了50万个之多。
国营单位没太大变化,公私合营的占比越来越大,个体户越来越少见了。
但现在,南锣鼓巷却很多人都在谈粮票。
民以食为天,这年代吃饱饭才是最重要的。
四九城里可是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农村户口,要是以后买粮要票,而城市户口才有定量,当然很多人就坐不住了。
首先,城里是农村户口的都坐不住了。
就是城市户口,也许家里有人是农村户口,也许有身边亲威朋友是农村户口。老太太也发愁。
虽说国家养着她,但现在负责照顾她的是贾张氏。贾张氏现在可是农村户口。
要是贾张氏的日子都不好过了,老太太的日子能有多好?
但也有些人不愁,例如三大爷家,三大爷两口子都是城市户口,而三大爷家孩子户口都随三大妈,当然也就都是城市户口了....
再就是何家,何保国和秦淮茹都是城市户口,家里孩子也都是城市户口。看秦淮茹现在就一点不愁。
老太太心中一叹,秦淮茹要是照顾她就好了。也怪何保国,老夫少妻的。
出了四合院,贾张氏就前往街道办。来到街道办外,贾张氏就看到不少人。都是来找王主任打听粮票的事。
也有人来街道办是想迁户口的。
农村开了证明,街道办也开个证明,户口也就可以迁到城里了。然而,街道办却卡着。
总之,现在想把农村户口往城里迁就是千难万难。
一大群人堵在街道办门口,却被街道办的几个小脚大妈拦着。
贾张氏跑来也没能见到王主任。
见不到王主任,贾张氏也是不走了,就在街道办门口一坐。
没多久,贾张氏的儿媳马荷花也是来了。
在街道办门口一坐就是2个多小时,贾张氏终于是见到了王主任。一见到王主任,贾张氏就问起了粮票。
“这事上头还没下通知,但应该错不了。”王主任说。
别人说,贾张氏还可以不在意,但王主任这亲口说,她就不能不在意了。
等粮票出来就晚了。
所以,贾张氏当机立断,她要迁户口。
先让街道办给她开证明,她明天就回老家,让村里给她开证明。一切若是顺利,也用不了几天就能把户口迁到城里来。
有了迁户口的想法,贾张氏直接就和王主任提。
以往,贾张氏有说过傻子才把农村户口转城里来。
看到秦淮茹迁户口,三大妈迁户口,贾张氏背后可没少笑话,原来,小丑是她自己。王主任皱着眉:“现在农村户口想迁到城里来可不容易,你目前不符合。”
一听王主任这话,贾张氏就急了。
贾张氏很是不服气,别人迁户口就简单,凭什么轮到她就不符合了?
王主任有点头大,这贾张氏可是南锣鼓巷第一搅屎棍,也堪称南锣鼓巷第一泼妇。照顾老太太让贾张氏的名声好了点,但也只是好了点。。
第64章 大黑十
南锣鼓巷街道办,王主任有点头大。
贾张氏要迁户口,她是好说歹说,但贾张氏却和她东扯西扯。“你就别胡搅蛮缠了。”王主任没好脸色的说。
这个贾张氏是听不懂人话?都说的很清楚了。
现在不比以前,以前迁户口简单,但现在就是难了。
如果简单,她也没必要卡着贾张氏,但现在,真是帮不了贾张氏。
以前贾张氏有太多机会可以把户口迁到城里来,只是贾张氏自己不愿意,给她机会也不中用啊!
当然,贾张氏也有她的考虑。农村户口毕竟有田分。
这年代大家都田亩都很看重,所以,其实也不能怪贾张氏眼皮子浅,而是时代的局限,和贾张氏一样情况的可不在少数。
听说了粮票,虽然还没发行,但贾张氏也意识到了不好,于是,赶紧就想把户口迁城里来,她也算明智,然而,现在想把农村户口迁到城里却已经不容易了。
三大妈迁户口时找关系送礼就搞定,但现在,贾张氏就是愿意找关系送礼,也没戏。
除非贾张氏在国营单位或公私合营的单位有个正式工作,那么,她的户口要转城里来就简单了。
现在,贾张氏有点后悔在轧钢厂上班时偷粪了。
要是在厂里好好干,不仅多份工资,工作转正了,户口也就不难迁到城里来。
然而,就因为她在厂里偷粪,导致被开除。
并且,她档案上还有个污点。
以后再找工作,知道她在轧钢厂偷东西被开除,哪个单位要她?贾张氏开口求着王主任帮她。
见和贾张氏说再多也没用,王主任也就不浪费口水了。
任凭贾张氏如何胡搅蛮缠,也是没用。
而贾张氏也并不傻,看王主任这态度,也就明白不可能帮她。
或者说,王主任也没能力帮她。
贾张氏心情糟糕。
现在迁个户口这么难,看到,粮票用不了多久会发行。以后她还能有现在这样的好日子吗?
满腹心事的回了四合院,贾张氏就看向老太太。老太太还是有些关系的。
“要是老太太帮我,兴许我的户口就能迁城里来了。”贾张氏心想着。
这么一想,贾张氏也就向老太太走去。
国家能给老太太养老,回见老太太并不简单。
但老太太具体有些什么关系,贾张氏就不太清楚了。不过,怎么也要试试看。
万一老太太有能力帮她,当然就是好事。
没多久,贾张氏就来到了老太太面前,脸上堆着笑容。
“笑的不好看。”老太太瞅了一眼贾张氏,道。
看贾张氏这嘴脸,老太太就知道有事来麻烦她。知道肯定不是好事,老太太就不想多事。
“老太太,我想把户口转城里来,街道办却卡着我,你能帮帮我吗?我明天去买点肉,给你做个红烧肉吃。”贾张氏开口说着。
一听红烧肉,老太太也就馋了。
但迁户口的事,老太太还是略知一二的。
农村户口要转到城里来,是越来越难了。当初秦淮茹迁户口时很容易。
贾张氏现在才想迁户口,晚了。错过了好时候啊!
虽然很想吃红烧肉,但这个忙,老太太是帮不了。
于是,老太太也就装聋了。
“你说什么?我听不到。”
知道老太太的确是有点耳背,贾张氏一时间也无法确定老太太这是不是在装。不过,多点时间,贾张氏也就看出老太太是不愿意帮她。
这可就让贾张氏心中暗恨了。
要是老太太能帮她,也许她就能把户口迁到城里来了。
等粮票一发行,不用说也知道想把农村户口转城里肯定更难。此时,贾张氏心中暗骂着老太太。
当然,贾张氏嘴上可不敢骂。
但就这样,也别指望会好好照顾她了。
知道被贾张氏恨上了,老太太也是无奈。
老太太是有些关系,但就是找关系估计也帮不了贾张氏,而关系可不能随便用。
下了班,何保国回到四合院时,就听到院里不少人都在谈论粮票,定量,迁户口。院里的农村户口还是不少的,想迁户口的也不只是贾张氏。
像贾张氏的儿媳马荷花也想迁户口。
然而,现在农村户口却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迁到城里了。
“还是老何精明,早早就让他媳妇迁户口。”看到何保国回来,院里也就有人说。“老何是碰了个巧。”
“要我说,老何他好不容易娶个年轻漂亮的媳妇,不让媳妇把户口迁到城里,他能睡得着?万一一觉醒来媳妇跑了咋办?”这话一出,顿时就引起了不少人哄然而笑。
要说何保国早早就知道粮票和定量,院里可没人相信。
在秦淮茹迁户口那时,大家觉得她亏了,但其实小亏,而何保国就不是个喜欢斤斤计较的人,会在意吗?
只能说,赶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