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50,傻柱他爹 第145节

  这次也没例外。

  当贾东旭才开口让贾张氏回农村,贾张氏立刻就是闹腾起来了。

  就见贾张氏一屁股坐在地上,双手拍着大腿,口中老贾老贾的喊,又是骂贾东旭不孝。

  没多久,老易也是下班回来了。

  在厂里时,老易就打听清楚了。

  所以,老易清楚他和贾东旭的定量。

  情况和老易打听的一样。

  对于贾东旭又想把贾张氏送农村,老易也能理解。

  而老易也认真考虑了起来。

  “我还要照顾老太太,我身体不好,反正我不能回农村,你们是要逼死我吗?”

  贾张氏慌了,看老易在考虑,她担心老易这次支持送她回农村。

  现在城里的日子不好过,但农村更苦啊!

  贾张氏她又不傻。

  贾东旭两口子也都看向老易。

  老易的态度决定贾张氏的去留。

  一旦老易铁了心要贾张氏回农村,贾张氏再怎么不想下乡也没用。

  而老易却是犹豫着。

  老易还想和贾张氏离婚呢!

  把贾张氏送回农村,这个婚就难离了。

  老易他定量多,要是和贾张氏离了,娶个农村会过日子的肯定不难。

  而老易不吭声,这让贾张氏可是心里没底。

  老易在考虑威胁一下贾张氏,要是贾张氏不想回农村,就和他把婚离了。

  这年代离个婚是不太容易,但老易也并不是就离不了,只是他爱借羽毛,不想名声受损。经营个好名声可不容易。

  能被推举为四合院的一大爷,也和老易他名声好有关。

  一旦名声坏了,老易可就坐不稳院里一大爷之位了。

  并且,无论在厂里还是在南锣鼓巷,名声差的都不好混。

  因此,老易不仅是想和贾张氏离婚,还希望贾张氏主动承担骂名。

  反正贾张氏现在的名声也臭,再差一些也没什么吧!但他老易的名声可不能坏啊!

  所以,老易才迟迟没能和贾张氏离婚。

  如今定量下来,老易正好可以拿捏一下贾张氏。。

第65章 小贾不行

  转眼,定量出来也有大半个月了。

  只说四合院里,还是农村户口占了大多数,而农村户口可没定量。前院,三大爷家。

  把细粮都换成了粗粮,三大爷家每个人好歹都能吃饱。这主要也是三大爷家定量多。

  三大妈暗暗庆幸,好在她早早把户口迁到城里来,要不然家里就1个人有定量,日子可就难过了。

  为了找工作,三大妈才把户口迁到城里,为此,还找关系送礼了。

  而随着把户口迁到城里,三大妈也就成功找到了个工作。

  要是没把户口转城里来,三大妈没准到现在都没个工作。

  公私合营增加了不少岗位是不假,但不代表就能很容易找到个工作。

  因为子女的户口随妈,若是三大妈还是农村户口,阎解成等也就都是农村户口。

  现在,三大爷家都是城市户口,也就都有定量,甭管定量是多是少,有总比没有强。正因为家里所有人都有定量,所以,没多大压力。

  加上又把细粮换成粗粮,一家人填饱肚子当然没问题。

  并且,三大爷两口子每个月还能存点钱。

  此时,院里各家都在吃饭。

  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吃饱。

  阎解成吃着棒子面窝头和白菜,虽然不怎么好吃,但饿了有个窝头吃也挺香,再想到院里还有人吃不饱,这一对比,顿时就幸福感满满了。

  “一大爷家快断粮了吧。”三大妈忽然对老伴说。院里谁家有多少粮,三大妈还是清楚的。

  “我没余粮了。”聋老太太对贾张氏说。贾张氏脸色有点阴沉。

  如今,贾家的粮食根本就不够吃。倒不是买不起,关键还是没粮票。

  就算是细粮,才多少钱1斤?

  老易的工资就很多了,而贾东旭的工资也不少。马荷花也能挣点钱。

  因此,贾家的收入真不少。

  但现在买粮可不只是有钱就行,还要票。

  贾张氏如今还是农村户口,她没定量,她儿媳也没有,然后就是家里3个孩子也都没定量

  只靠老易和贾东旭的定量养活一大家子,哪怕天天喝稀的,顶多也就饿不死。

  而老易和贾东旭可都是在厂里干体力活,吃不饱怎么行?

  所以,贾家断粮了。

  老太太有国家养,每个月街道办给钱,给粮票。

  贾张氏敢肯定,老太太肯定藏了些粮票。

  就是粮食,老太太也肯定藏了些。

  因为家里断粮了,贾张氏也就想让老太太把藏着的粮食和粮票拿出来给她。

  然而,老太太岂会答应?

  如果贾张氏好好照顾老太太,老太太还可能会拿出来,但贾张氏有好好照顾老太太吗?

  老太太心里对贾张氏的意见大了。

  再说,现在粮食多精贵?

  藏点粮食粮票也不容易,老太太哪能轻易拿出?

  “老太太,做人可不能太自私,不能只想着自个舒服,我和老易是也没少照顾你~”贾张氏现在说起话来也有些‘易言易语’了。

  和老易都是两口子了,贾张氏或多或少也受到些影响。

  然而,任凭贾张氏如何说,老太太都是无动于衷。

  说了半天,口水都快说干了,贾张氏也只能面色难看的回家去。

  老易这时不在家,但贾东旭两口子却都在家。

  马荷花看到她婆婆空着手回来,也是失望。

  “妈,你去黑市买点高价粮吧!”贾东旭说这话也是经过考虑的。

  随着粮票的发行,现在买粮食难了。

  于是,也就出现了一些黑市,不要票就能买到物资,只不过价格贵,而且也不安全。贾东旭可不敢去黑市,一旦被逮住,厂里肯定就开除他了。

  老易更不是去黑市,毕竟风险太大。

  经过考虑,又和家里媳妇商量,贾东旭觉得让他妈去黑市买高价粮就不错。

  “是啊妈,你就去黑市买点高价粮吧!不然家里日子可就过不下去了。”马荷花也说道去黑市是有风险,但对贾张氏来说算什么?

  家里定量少,不能饿死吧,去黑市买点粮食就算不对,但也情有可原,再说,贾张氏是农村户口,又没个工作,她怕什么?

  如今去黑市的,大多都是没工作的农村户口,被逮了也没什么好怕的。

  而如果有个工作,哪怕只是临时工,一般也不会去黑市,毕竟风险实在太大。经常去黑市,风险就会很大,毕竟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的。

  所以,最好是有个最坏的心理准备。

  “凭什么我去?你媳妇不能去吗?”贾张氏脸色黑着。的确,马荷花也是农村户口,也没个正经工作。

  “荷花名声比你好,挣钱比你多,做家务也比你多~”贾东旭说。

  这下,贾张氏还真不太好反驳,毕意贾东旭说的也是事实。

  这么一看,贾家必须有个人去黑市买高价粮,还真就贾张氏最合适。

  “妈,如果你连这点事都不愿意干,那你就回农村种田吧!”贾东旭又说道。

  贾张氏:...

  下乡种田?这是贾张氏的软肋。

  儿子太‘孝’,老娘顶不住。

  没办法,贾张氏还是答应了。

  家里已是断粮了,既然贾张氏答应了去黑市买高价粮,那就今晚去。

  城里现在大大小小的黑市也不知有多少,而贾东旭却知道个黑市,距离南锣鼓巷也不是多远,贾张氏走着去,20分钟也就差不多能抵达。

  对了,黑市如今的粗粮价格一般是市价的3倍,细粮是5倍。

  贾张氏心中也盘算着,她晚上去黑市就买粗粮,3毛每斤,如果她有本事2毛5买,那5分钱就归她。

  但如果3毛1才能买到,她就要自己拿钱出来,要不然就不买,不买家里就没粮吃,她就做好回农村的准备吧!

  另外,去黑市也不要被逮住。剩下就看贾张氏自己的本事了。

  不用说也知道,现在黑市的利益肯定很大,要是开个黑市,肯定赚翻了。

  而能在黑市混得开,也能收获不小。

  夜晚,院子里乌漆嘛黑的。

  看时间不早了,三大爷也就准备关了院门,却看到一个背影。

  仔细看了看,好像是贾张氏。

  这么晚了,贾张氏出去干啥?

  不管了,这个时间就该关了院门。

  关了院门,三大爷也就回家洗洗睡了。这时,院里还亮着灯的可没几家了。

  很多人都进入了梦乡。

  后院,傻柱两口子都开始‘窝里斗’了。

首节 上一节 145/2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