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何保国请他吃饭的事,他肯定也不会透露给老易他们说。
傍晚时分,鸿宾楼后厨。
何保国正在精心烹制一道招牌菜,只见他动作娴熟流畅,仿佛舞者在舞台上自由挥洒,菜品出锅的瞬间,色泽诱人、香气扑鼻、味道更是绝佳,几乎挑不出半点毛病。
完成这道菜后,何保国便走到一旁的休息区,端起他的大茶缸。
抿了口茶,何保国开始琢磨起截胡秦淮茹的计划。
虽说已经说服秦铁根出手相助。
但他心里明白,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秦铁根身上,自己还得多做几手准备。
之前请秦铁根去东来顺搓了一顿大餐,又许诺给他10块钱好处费,秦铁根肯定会尽心尽力。
而且,50块钱的彩礼,他不相信秦淮茹的父母会不心动。
这么一想,何保国觉得这事儿基本十拿九稳了。
原剧里30岁的秦淮茹,生了三个孩子,都还风韵犹存,魅力不减。
那现在还是黄花大闺女的年轻秦淮茹,肯定更加光彩照人。
时光匆匆,一晃眼,好些日子就过去了。
这天,何保国的随身空间里又新生成了3张卡片。
1952年他第一次在空间里得到卡片,这3张卡刚一现身,相关信息就自动被何保国的意识捕捉到了。
全是复制卡。
分别是能复制15尺布的卡、复制20斤橘子的卡,还有复制8斤棒子面的卡。
这个年代,布料十分稀缺,市面上常见的也就粗棉布和麻布,像化纤布这种,想都别想,国内好像到了70年代才开始生产,那时候叫的确良,穿上身确实凉快,可价格也不便宜,记忆中10块钱也就够扯一条裤子的料,而那时候的10块钱能买几十斤麦子呢。
如今,市面上的布料不仅少,价格还贵得离谱。
有了空间里的这张复制卡,何保国就能复制出15尺粗棉布。
20斤橘子也挺不错的。
水果在这个年代可是稀罕物,好多人一年到头都吃不上一回。
至于那几斤棒子面,有它没它都差不多。
要知道,这个年代的棒子面和几十年后的完全没法比。
棒子面就是玉米面,这个年代的棒子面杂质特别多,吃起来口感极差,还剌嗓子,营养也不高,可却是很多人的主食。
在农村,棒子面都算是好东西了,至少比高粱面强不少。
高粱面蒸出来的窝头黑乎乎的,相比之下,棒子面窝头就要顺眼多了。
这次何保国最满意的就是能复制15尺粗棉布。
能复制这么多布,再添点钱多买一些,结婚的时候就能穿上崭新的衣服了。
他甚至都已经在脑海里构思好了结婚时要穿的衣服,就中山装了,显得成熟又稳重。
……
昌平的秦家沟地界。
秦铁根特意请了假,一路赶回了老家。
村里人瞧见秦铁根回来,都挺意外的,不过大家都很热情,纷纷跟他打招呼。
村里那些还没嫁人的姑娘们更是热情得不行,有的喊他叔,有的喊他伯,甚至还有辈分小的直接喊他爷。
这整个村子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都姓秦,而且不少人都和秦铁根沾亲带故。
秦淮茹家和秦铁根家也有亲戚关系。
秦淮茹的父亲是秦铁根的老哥,大名叫秦顺才。
秦顺才和他媳妇这会儿都在田地里忙活着,家里就剩下一个耳朵不太好使的老太太,还有大女儿秦淮茹,以及两个儿子狗蛋秦大宝和二狗子秦二宝。
没错,秦淮茹有两个弟弟,秦大宝今年10岁,秦二宝4岁。
秦淮茹在家帮着照看弟弟。
10岁的秦大宝根本不用人操心,整天像个野猴子似的在外面疯跑,二宝年纪小,就得有人时刻看着。
正在带弟弟的秦淮茹,一看到秦铁根,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秦淮茹马上就要满18岁了,她心里一直盼着能嫁到四九城去,最好能嫁给一个工人。
而秦铁根就是四九城的工人,听说还是在大厂子里上班,厂里的年轻小伙子肯定不少,秦淮茹就盼着秦铁根能给她介绍一个合适的对象。
“大丫啊!你爸妈不在家呀?”秦铁根的神色有点不太自然,不过既然已经答应了何保国,也来到秦淮茹家了,就算硬着头皮也得把这事儿继续下去。
“我爸妈在田里干活呢,叔你先坐会儿。”
秦淮茹赶忙给秦铁根搬了个凳子,又倒了碗凉白开递给他,然后就跑去田里叫她父母去了。
“何保国除了年纪稍微大了那么一点,其他方面可都不差。”秦铁根心里这么想着,但还是觉得有点对不住秦淮茹。
没过多久,秦顺才两口子就扛着锄头回来了。
秦铁根掏出一支没有过滤纸的烟递给秦顺才,秦顺才虽然舍不得抽,但还是把烟别在了耳朵后面。
秦顺才知道秦铁根这次回来肯定是有事,不过他也没直接问,而是先闲聊了几句。
接着,秦顺才把秦淮茹支开,秦铁根这才跟秦顺才两口子说起了何保国的情况。
何保国是四九城鸿宾楼的大厨,年纪比秦淮茹“稍微”大一些,已经有一个孩子了,女儿都快6岁了,现在他想再找一个媳妇,看上了秦淮茹,愿意出50元的彩礼。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
什么?何保国年龄都超过35岁了?还有个快16岁的儿子?这些情况秦铁根压根儿就没提。
秦顺才两口子相互对视了一眼。
有个5岁多的女儿?那何保国的年龄估计也就比大丫大个几岁吧。
大酒楼里当大厨的?
最关键的是……能给50元彩礼?
在咱村里,结婚的时候彩礼拿2斤棒子面,那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
要是彩礼能有个几块钱,那可就不得了啦,全村都得传遍。
至于50元的彩礼,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做梦都梦不到这么高的彩礼。
秦母心里也开始盘算起来了,对方叫何保国?能给50元彩礼,这出手可真是阔绰啊。至于他有个孩子,这反而能理解了,要是个单身汉,条件这么好,凭啥要花50元彩礼娶咱村里的姑娘啊?
“何保国的条件那是相当不错,为人也特别实在。”秦铁根在一旁说道。
秦顺才两口子向来都很信任秦铁根。
最重要的是,何保国给出的彩礼实在太多了。
这让秦顺才两口子实在难以拒绝。
当然啦,秦顺才两口子心里多少还是有些顾虑的,秦铁根就一个劲儿地打消两人的顾虑。
既然是在帮何保国说亲,秦铁根嘴里自然是一个劲儿地夸赞。
还不到10分钟呢,秦顺才就点头答应了下来。
秦母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天色才刚刚蒙蒙亮,何保国就早早地起了床。
一大清早起来,何保国就开始精心收拾自己,换上自己最好的衣服,头发也梳得整整齐齐。
一条军绿色的裤子,搭配上一双布鞋,还有那件有点旧的中山装,把他衬托得格外精神。
“爸,你今天咋起这么早啊?还收拾得这么精神。”傻柱刚从后院过来,准备做早饭呢,就发现他爹居然比他起得还早。
这可真是稀罕事儿。
“老子今天有重要的事儿要办,就不在家吃早饭了,你吃好早饭把雨水送到幼儿园去。”何保国整理好自己的仪表,神色淡然地对傻柱说道。
“哦,好嘞。”傻柱点了点头。
至于何保国到底有啥事儿,傻柱没敢开口问。
傻柱心里清楚得很,他爸既然没主动说,自己要是问了,搞不好就得挨一顿骂,甚至还可能挨打。
虽说傻柱有着“四合院战神”的名号,可何保国是他爹呀,打他那是理所应当的事儿,他要是真敢还手,那可就是大逆不道了,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这么做。
不过呢,何保国可不像二大爷刘海中那样,那么热衷于打儿子。
在这四合院里,有三个管事的大爷,三大爷这人特别抠门,而且算计到了极点,没事还总爱耍点小聪明,可那些小聪明也都是些上不了台面的算计。
在原来的剧情里,冉老师遭遇困境,被安排去扫地,别人都不敢靠近她,三大爷还能出手帮衬一点,这已经算是有良心了。
后来,三大爷还偷偷出去捡破烂,就想着能帮傻柱减轻点负担。
跟三大爷比起来,二大爷刘海中的人品可就差远了,坏事那可没少干。
刘海中没什么文化,也就念到高小毕业,却是个十足的官迷,整天就琢磨着当个官,好能耀武扬威一番。
而且,刘海中还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那一套,没少打骂家里的孩子。
可这刘海中还特别偏心,他一共有三个儿子,对大儿子刘光齐那是格外好,对二儿子刘光天和三儿子刘光福,不是打就是骂,就好像只有刘光齐才是他亲生的似的。
可就算刘海中对刘光齐这么好,刘光齐也是个喂不熟的白眼狼。
别人家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何保国可没心思去管。
今天何保国把自己收拾得精神抖擞的,是因为他要去约会。
没错,秦淮茹今天要回四九城了。
秦铁根没让何保国失望,没掉链子。
在事情还没完全定下来之前,何保国可不敢让秦淮茹来四合院。
这四合院里“各路货色”不少,好多人都不希望他何保国过得好。
要是秦淮茹来院里和他相亲,肯定有人会从中使坏,像贾东旭那个短命鬼,估计就会想着横插一杠子截胡。
何保国也没跟傻柱多啰嗦,直接就出门了。
院里的一大妈、三大妈,还有贾张氏,都看到何保国精神饱满地出门了。
“老何今天看着可真精神呐!”
“早饭都没吃就出门了,他这是要去干啥呀?”
“柱子,你爸他这是要去哪儿啊?”
贾张氏和三大妈心里都犯起了嘀咕,一大妈则直接问傻柱了。
“不知道。”傻柱就这么回了一句。
一大妈心里也在琢磨,何保国这要么是去见什么重要的大人物,要么就是去……约会。
毕竟何保国之前可是说过,今天要娶个媳妇回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