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要是老易是八级工,他刘海中只是七级工,也被压了一头。现在,至少在厂里地位还是平等的,大家都是七级工。
至于在四合院里,他还是被老易压了一头。
这却因为老易是一大爷,而他刘海中只是二大爷。
既然老易没通过八级工考核,刘海中也就琢磨着给老易增加点标签,例如自不量力,浪费公家资源等。
总之,不能让老易名声太好。
之所以迟迟没能罢免老易的一大爷之位,就是老易名声太好,人设立的好。
在名声这方面,刘海中也清楚他目前远比不上老易。
至于名声在这年代的作用,就不用多说了。
找对象,找工作,当兵...都会考虑名声。
名声差的,就可以说是社死。
没个好名声,在哪都混不开。
有机会,刘海中也就想着抹黑一下老易,而没机会也要创造机会来抹黑。至于刘海中的徒弟,当然是帮刘海中分忧,帮着抹黑老易。
还有宣传科的许富贵,也是刘海中的一大助力。许富贵和老易关系可不咋地。
当然,许富贵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了。
...
四合院。
老太太腿脚不好,也就坐在院子里等消息。
知道老易今天进行考核,白苦桃去厂门口听着了。
一旦老易通过考核,厂里多了个八级工,厂里广播肯定会响了。
就是在厂门口,也能听到厂里广播。
而要是厂里广播没动静,那不用说也知道是老易没通过考核了。
......
但是老易自信满满的,老太太也愿意相信老易能通过八级工考核。
想到老易成为八级工,老太太也为他高兴。
八级钳工,工资可是99元,老太太打听过。
已经到中午了,却还没见白苦桃回来,老太太心中嘀咕着,是去菜市场买点好菜回来庆祝一下?
老易考上八级工,他媳妇买些好菜回来,这也说得过去。虽然有点乱花钱,但家里有个八级工了,是该高兴高兴。老太太乐呵呵的想着。
这时,二大妈叫她去吃饭了。
目前,还是二大妈在负责照顾老太太。
白苦桃是表示可以照顾好老太太,但老太太还有点犹豫。就算觉得白苦桃是个‘好’的,老太太觉得还要等等。实在是前后换了不少人照顾老太太。
老太太去了二大爷家吃了饭。
饭后,老太太又等了许久,终于看到白苦桃回了大院。
却见白苦桃空着手,并没有如老太太所想的去菜场买了些好菜回来。
再看白苦桃的神色,可没高兴的样子。
老太太顿知不妙。
看白苦桃这样子,老易是没通过八级工考核?
八级工考核肯定难,这不用说,但老易既然敢报名,肯定有些把握。
而老易很有信心的样子,所以,老太太也就相信他,结果,没考上?虽然已经猜到了,但老太太还是问了白苦桃。
“没通过。”白苦桃说。。
秦家沟。
天一亮,村里不少人也就准备上工了。
很多人都是不吃早饭,为了省点粮,毕竟现在家家户户都缺粮。就算是棒子面,在村里也是好东西了。
而能天天吃饱的,村里可没几个。
却也不奇怪,现在就是城里日子都不太好过,农村也就更难了。
秦顺才家,有个女儿在城里,时不时也能接济娘家,所以,日子也就比较好过。
秦淮茹的2个弟弟也越来越大了,现在也都能挣几个工分,加起来每天挣3个或5个工分还是可以的。
至于秦顺才两口子,每天挣的工分就更多了,秦顺才每天少说也能挣8个工分,有时能满工分,而他媳妇一般也能挣7个工分。
看到秦顺才两口子去上工,村里也有不少人打着招呼。
村里羡慕嫉妒的不少,但秦顺才两口子在村里的人脉也还不错。
而家里有闺女的,都琢磨着想让秦淮茹给介绍个城里的,不求能像秦淮茹这么滋润,比农村好就行了。
当然,也有心高气傲的农村姑娘想和秦淮茹攀比,不仅也想嫁个城里的,还要比秦淮茹过的好。
笑着和村里人打着招呼,秦顺才两口子也有些发愁,家里的粮又不多了。大队要下个月才发粮,唉,想想就愁啊!
话说回来,比起村里别家,其实已经很好了。
不说每天能吃饱,至少隔三差五的填饱肚子还是可以的。
村里有些人早就断粮了,实在没办法了,也就和别人借粮,但这年代粮食在农村就是命,谁家也没余粮啊!
于是,肯树皮,吃草根,都可以看到。
好在秦家沟目前还没人饿死。
就工分来说,秦顺才家不是村里最多的,也只能说还行,但有个孝顺的闺女时不时接济一下,这么一来,家里日子也就好过了。
秦顺才是村里二队的,他媳妇是四队的,两口子不在一个大队。
不同的大队,分工也不一样。
有些工作是人人羡慕的,例如记分员,也就记一下各人的工分,可以说很轻松,也有耕地的,挑粪的,割猪草的,又苦又累。
又轻松,工分有多的工作,毕竟是少啊!
村里小学的老师也算轻松的,每天都能满工分。
大清早的,村里是不少人都去上工,很多都是没吃早饭,也有些是在家吃上一口,至于吃饱的,却是不多。
大家也只盼着年景能好一些,希望灾荒早点过去,能粮食丰收。
快到中午了,秦顺才还在田地忙着,只见他汗流浃背。
“顺才,你家闺女回村里了。”一个村民大老远就喊着。
而秦顺才一听,也是心中一喜。
闺女是个孝顺的,知道娘家困难,也就接济娘家。
在他看来,闺女对娘家的接济已经很多了。
村里嫁出去的闺女,接济娘家的可没几个,而能有他家闺女这样接济娘家的,村里可找不到第二个了。
当下,他也就回家去。
远远的,也就看到他家门口围着不少人,而院子里就更多人了。
走近了些,可以看到院子里停着一辆女式自行车。
一眼就认出了,是他闺女的自行车,
回了家,媳妇,还有2个儿子,都是在家。秦淮茹这次回来当然又是接济娘家。
知道娘家日子不好过,秦淮茹也想着多接济点,当然,这也是何保国不反对,要是何保国反对,秦淮茹可没办法这样接济娘家。
这次,秦淮茹又拿了10斤棒子面来。10斤棒子面,放在村里真是不少了。
就见秦淮茹她妈眉开眼笑,早上还发愁家里粮不多了,这下多了10斤棒子面,日子可就好过多了。
也是女儿嫁的好,娘家也能沾点光。
···
四合院。
今天傻柱的媳妇休息在家,也就多照顾下孩子。
秦淮茹回娘家去了,家里几个孩子的照看就落在傻柱媳妇身上了。
贾家。
坐在家里纳鞋底,贾张氏撤了撤嘴,也就秦淮茹不是她儿媳,要不然,她可不让秦淮茹接济娘家:哪怕家里有点余粮,也不该给儿媳拿去接济娘家啊!好在不是她儿媳。
至于马荷花,在农村也有娘家,但就从来没想过接济娘家。
“妈,家里粮不多了,你出去再买点高价粮...”
贾东旭躺在家里,他没了一条腿,大部分时间都是躺着。
贾家原本就困难,现在只能说更困难了。
毕竟马荷花现在还是个学徒工,农村户口没能迁到城里来,也就没定量,至于棒梗小当的户口,随马荷花,马荷花是农村户口,2个孩子也就都是农村户口,而马荷花是城市户口,2个孩子也就都是城市户口。
因此,贾家现在还是就贾东旭一个人有定量。
靠着贾东旭一个人的定量,当然远不够,就要买些高价粮才行。
然而,买高价粮也要钱,贾东旭出事之前是二级钳工,工资较高,马荷花在家接点零活,也能挣一些,但现在,马荷花进厂上班了,又只是拿着学徒工的18元工资。
贾东旭在家就躺着,啥也不干,至于贾张氏,好歹还能捡垃圾,虽然捡的不多。
再就是贾家也没什么老本吃了。
所以,现在就很难。
贾张氏想让院里众人帮衬贾家,却没人乐意。
现在,贾东旭让贾张氏出去买高价粮,却又不拿钱,摆明就是让贾张氏自己掏腰包。话说回来,贾张氏如今有些私房钱。
且不说贾张氏每天捡捡垃圾挣的,贾东旭在厂里出事,因为贾张氏去厂里闹,厂里还是赔了点,而钱却在贾张氏兜里。
贾张氏还有钱偷偷买止疼药吃呢!
止疼药吃多了有瘾,贾张氏对止疼药就有了点依赖了。
“那就拿几块钱给我。”贾张氏说。
“哎呀,家里也没钱了,你就先垫着。”贾东旭理所当然的说。
然而,一听这话,贾张氏可就不干了。
贾张氏可是把钱看的重,好不容易有点私房钱,她可不想拿出来买高价粮,自己多买些止疼药不香吗?
而贾张氏不肯拿钱出来买高价粮,贾东旭也是生气了。
于是,母子二人又吵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