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保国嘴上先答应着,心里却忍不住冷笑起来。
“先别光说我了,老易现在不也是一个人嘛,我好歹都有对象了,老易也该再找个伴儿,这日子还得接着往下过呀。
老太太您正好也在这儿,您看让老易和贾张氏凑一对儿咋样?”何保国把话题一下子就转到了老易身上。
这时候,何保国脸上堆满了“我是为老易好”的假笑。
老易:我可真是要“谢谢”你嘞。
对老易而言,他心里盼着有儿子在身边,可绝对不想要贾张氏这个女人。
毕竟老易心里跟明镜儿似的,贾张氏是个啥样的人,他清楚得很。
老易这人擅长装模作样,贾张氏也没少在这上面耍心眼儿。
虽说老易心里清楚,何保国说的那些话,表面上看起来是替他考虑,毕竟贾东旭是他的儿子,要是把老易和贾张氏撮合到一块儿,也算是让他和贾东旭这对父子能有机会团聚在一起。
但老易心里却一阵苦笑,何保国确实是出于好心,可他压根儿就不了解这里面的门道,这事儿水深着呢,情况复杂得很。
(何保国:你咋就觉得我是真心为你好呢?)
“你是说张丫头和小易?”老太太愣了一下神,接着就闭上了嘴,不再吭声了。
这事儿太复杂了,老太太实在不想多说什么。
老太太早就瞧出来贾张氏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人。
再从老易对贾家那态度来看,老太太能笃定贾东旭就是老易的儿子。
既然老易和贾张氏有个儿子,而且俩人现在都单身,那以后肯定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老易也肯定不会放弃他这个儿子。
在老太太心里头,她觉得老易和贾张氏凑到一块儿搭伙过日子,那就是早晚的事儿。
以前啊,老太太一点儿都不发愁,一大妈把她照顾得那叫一个周到,简直把她当成亲妈一样对待,而且一大妈比她年轻好多岁,按常理来说,她肯定会走在一大妈前面。可谁能想到,老易两口子说离婚就离婚了。
这下可倒好,一大妈改嫁了,老易成了光棍一个。
要是老易和贾张氏凑一块儿,能把老太太照顾好吗?她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
就好比之前说好了是老易两口子来照顾她,可实际上呢,里里外外忙活的全是那一大妈。
现在换成三大爷家照顾她了,但也只是二大妈偶尔过来照料一下。
她哪敢让贾张氏来照顾自己啊?
这么一来呢,老太太就开始到处寻摸,想找个能照顾自己的女人,打算介绍给何保国。
之所以没介绍给老易,是因为老太太心里清楚,就算介绍了也没用。
就算老易心里对某件事有了波动,他也得顾及自己儿子的感受和想法。
让她格外沮丧的是,何保国好像真的已经有恋人了,面对她的话,他一点反应都没有。
当然,也有可能何保国察觉到了她的心思,但她不也为何保国物色了一个“贤惠媳妇”嘛!大家和和气气,彼此都好,这难道不香吗?
“老何,我目前没有再婚的打算。”老易压低声音,语气坚定地说。
既然老易都把话挑明了,何保国也就不再撺掇他和贾张氏凑一块儿过日子了。
不管老易心里到底怎么想的,嘴上还是得对何保国表达一下谢意。
毕竟何保国……也是一片好心嘛!
接着,老太太有一句没一句地和何保国聊着天,她其实也想和老易多聊上几句,可老易只顾着埋头喝酒。
当老易提议让贾张氏来照顾老太太,而老太太却选择了三大妈时,老易对老太太的态度就变得很不友好了。
一旦关系变得生疏,想要再修复如初,那可就难了。
这会儿,饭也吃得七七八八接近尾声了,何保国抬手抹了下嘴巴,站起身来,抬脚就往自己家走去。
留下老太太一个人还待在易家。
何保国这一离开,老太太在易家就愈发觉得浑身不自在,最后也只好走了。
……
回到家,看到傻柱和雨水都在,何保国便打算跟他们说点事儿。
“柱子,我得出趟远门,这几天你照顾好雨水。”何保国对着傻柱说道。
这话一出口,傻柱和雨水瞬间就紧张起来了。
很明显,傻柱和雨水是担心何保国会一走了之。
“爸,你该不会又要扔下我和雨水,跑到外地去给别人当上门女婿之类的吧!”傻柱这张嘴,就是会乱说话。
何保国听了,真想抄起腰带狠狠抽这个便宜儿子一顿。
“上门女婿?老子是那种会给人当上门女婿的人吗?上次也不是要扔下你们不管,是去抓敌特分子,你要是再敢胡咧咧,老子把你捆起来吊打,这次去外地是有正事要办。”何保国冷冷地说道。
“啥正事啊?”傻柱一脸好奇地追问道。
“老子干啥事儿还得跟你汇报一声?难不成还得你手把手教我怎么做?一点规矩都不懂,我看你是分不清谁是老子谁是儿子了!”何保国猛地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满脸怒容。
傻柱直面何保国那熊熊燃烧的怒火,虽说没被吓得尿裤子,可两条腿一软,“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
恐惧如同藤蔓一般,在傻柱的心里疯狂滋生蔓延。
虽说何保国的火气是冲着傻柱来的,但何雨水却被吓得“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何家这边的动静,引得一些人纷纷赶来,有老太太,有老易,还有贾家母子俩。
“柱子,你咋把你爸气成这样啊?”
“老何,这是咋回事儿呀?”
当旁人询问时,傻柱结结巴巴地解释,说他爸要去外地几天,自己不过是开了个玩笑。
听到何保国要出门去外地待上几天,老太太他们一众人等全都忍不住露出了诧异的表情。
可何保国既不透露要去哪儿,也不说明要办什么事儿,这让老太太他们几个人各自在心里打起了小算盘。
“去去去,都给我滚到后院去,看见你们就心烦。”何保国对傻柱没了好脸色,还把雨水也“连累”上了,一脸的不耐烦。
傻柱连个屁都不敢放,赶忙拉着妹妹就往后院跑。
贾家母子俩在一旁,心里也是暗暗一惊。
这次何保国发的火可真不小啊!看着怪吓人的。
要是真把何保国惹恼了,那可得好好思量思量后果了。
不过,何保国要去外地几天,到底要去哪儿?去干啥?会不会这次是真的打算抛下自己的儿女不管了?
又或者何保国又察觉到了敌特的踪迹?
傻柱兄妹一走,老易他们没过多久也都各自散去了。
何保国则开始琢磨起去昌平秦家沟的事儿。
在这个年代,去外地虽说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儿,但要说难到什么程度,倒也不至于。
第22章 风光
严格来讲,昌平其实也不算外地,它离四九城不过几十公里远。
从德胜门出发前往西关,距离大概是40公里上下。
要是在80年代的时候,坐公交汽车的话,车费也就6毛钱左右。
这么说吧,昌平其实就是四九城下辖的一个郊县,而秦家沟呢,则是昌平里面的一个小村子。
何保国有一辆自行车,去秦家沟还挺便利的。
要是路况良好的话,何保国骑自行车每小时能骑20公里,这么算下来,两个多小时就能赶到秦家沟了。
不过呢,从四九城去秦家沟,只有一小段是大路,大部分都是小路,好走的路段没多少。
这么一估算,骑自行车大概得4个小时才能到达秦家沟。
不过即便如此,骑自行车去办事或者出行,不仅让人看起来显得特别潇洒自在,而且实际上也确实能带来不少便利,能省去不少麻烦呢。
要是上午早点出发,说不定还能赶到秦淮茹家吃午饭呢。
何保国有随身空间,礼品啥的都不用放在自行车上,这又省了不少事儿。
这一晚,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
天刚蒙蒙亮,何保国就出门了。
他从空间里拿出一个肉包子吃起来,这就算是吃早饭了。
热气腾腾的包子放在空间里,拿出来的时候还是热气腾腾的。
要是把冰的东西放进空间,拿出来的时候也还是冰的。
可以说,只要是没生命的东西,放进空间的时候是什么样,拿出来的时候还是什么样,一点都不会变。
这么说吧,这空间可比冰箱厉害多了。
把冷饮和熟食同时放进空间,不管过多久拿出来,都和放进去的时候一模一样,这功能可太牛了。
就是可惜不能放活物。
所以,要是想把一些鸡鸭鱼放进空间,就得先把它们弄死。
何保国先去了鸿宾楼,向领导请了几天假。
他何保国要娶媳妇,这可是大事,请几天假很容易就批下来了。
何保国有一手好厨艺,而且人脉也广,就算离开了鸿宾楼,他也不愁找不到工作,所以,就算旷工几天他都不怕。
请好假后,何保国就骑着自行车往秦家沟赶去。
他尽可能地抄近路,而且专门挑路况好的路段走。
在城里骑车那叫一个顺溜,毕竟他对城里很熟悉,而且城里的路也好走。
然而,一旦出了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路况越来越糟糕,周围的环境也愈发陌生。不过好在方向没错,时不时还能瞧见个路标指指路。
长城南边,军都山脚下。
这儿的风景倒也别有一番韵味,河流不多,可山林却是一片连着一片。
但那山路,着实让人头疼不已。
好多路段那叫一个坑洼不平,要是骑着自行车在上面走,颠得屁股生疼,感觉屁股都不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了。
没办法呀,只能骑一段,再下来推着走一段。
虽说骑着自行车去秦家沟挺风光,也能让秦淮茹在村里更有面子,可这一路上的艰辛,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这也算是稍微体会到了放映员的苦处。
就拿他那个死对头许富贵来说吧,经常要下乡去放电影,带着那沉重的放映机,骑上自行车,少说也得走几十里路。要是遇到路况特别差的村子,自行车根本没法骑,只能扛着放映机一路走,鞋底磨破那都是常有的事儿,一点都不稀奇。
要是放映员下乡的时候碰上大风大雨的天气,那可就更遭罪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这个特定年代里,放映员这份工作的地位那可真是高得没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