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50,傻柱他爹 第45节

  缓口气,老何就摸出一支烟点上。

  抽支烟提提神,话说,他随身空间明天又会产生三张卡了。

  “也不知道明天会出现什么卡。”何保国心中想着。

  虽说现在的小日子也算有滋有味,但既然开挂了,当然就希望能多点惊喜。毕竟答应给秦淮茹买的缝纫机可还没兑现呢!

  就连对门的贾家都有台缝纫机,他何家不该有一台吗?

  隔壁的耳房,老太太忍不住嘀咕,何保国两口子可真能折腾,每天晚上都锻炼,少说也半小时才消停。

  而何保国可是振振有词,生命在于锻炼。

  一夜过去,天色蒙蒙亮。

  屋外还下着小雨,淅淅沥沥。

  院子里也没积水,而院外就有些小水坑了。

  秦淮茹一如既往的早早就起来了。

  当秦淮茹忙着做早饭时,何保国也是醒了。

  吃过早饭,何保国也就出门去上班了。

  虽然还下着雨,但就是小雨,大街上很多人都不在意,但也有披上胶皮雨衣的,还有披着蓑衣的,也有撑伞的。

  何保国单手骑着自行车,另一只手撑着雨伞。去上班的路上,又免不了吸引了不少目光。

  毕竟这年头骑个自行车就很风光了,何况何保国这还是单手骑车。鸿宾楼,厨房。

  何保国如今也是主厨之一,工作轻松,工资高。

  洗菜切配等不需要他操心,一般的菜也用不着他来做。至于买菜这方面,何保国现在也能说得上话。

  捧着搪瓷缸子,何保国惬意地喝着人参枸杞茶,不时指点一下徒弟。忽然,何保国精神一振。

  随身空间中出现了3张卡。

  就在3张卡出现的同时,关于这3张卡的相关信息也涌入何保国脑海中,让他明白这3张卡的作用。

  1张合成卡,可把总价值低于100元的进行合成。

  2张复制卡,1张可以复制7尺粗棉布,1张是可以复制15尺粗棉布。

  棉布可是紧俏货,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

  而粗棉布的价格也并不便宜。

  就何保国所知,每尺粗棉布的价是3.4元左右。

  2张复制卡就可以复制22尺粗棉布,可是值大几十块钱。

  “合成卡?价值低于100元”~?”

第33章 合成复制粗棉布

  何保国突发奇想,可不可以把2张复制卡合成一下?虽然不确定,但他决定试试。

  反正别人也看不到,他直接就拿出合成卡,选择合成2张复制卡,竟然有用。

  这让何保国心中也是一喜。

  选定合成2张复制卡,捏碎了合成卡。

  一抹紫光闪过,2张复制卡也就被合成为1张卡了。

  仍然是复制卡,也还是只能复制粗棉布,但却可以复制220尺。

  2张复制卡加起来,本只能复制22尺,这一合成,直接是10倍了。这就很给力了。

  但一个问题也出现了,要复制220尺粗棉布也不容易啊!

  一般的布店里估计都没有这么多。

  “看来要想办法去纺织厂转转了。”何保国心想着。

  四九城就算最小的纺织厂,也远不止220尺粗棉布。而他何保国朋友多,就有朋友是纺织厂的。

  因此,复制220尺粗棉布对他来说问题并不大。

  等复制了220尺粗棉布,再转手一卖,大几百块钱也就有了,不仅足够他再买间房,给媳妇买缝纫机的钱也有了,还能有剩余。

  这下,何保国的手头也就宽裕了不少。一时间,何保国的心情大好。

  喝着茶,口中哼着小调。

  厨房的众人也都是看出何保国的心情好。

  中午休息,何保国提着2个饭盒回家去和媳妇一起吃饭。2个饭盒的‘剩菜”,当然都是大鱼大肉。

  嫁给了何保国,秦淮茹也是享福了,以前在农村还经常饿肚子,现在不仅每天能吃饱,细粮,大鱼大肉,都不见少。

  并且,何保国还时不时带秦淮茹出去玩,下馆子,买北冰洋汽水给她喝。

  就说汽水,在农村时,秦淮茹别说是喝了,听都没听过。

  北冰洋在解放前是制冰厂,解放后收归国有,50年才有了北冰洋这商标。

  如今,北冰洋还没进入辉煌时刻,要到80年代才开始辉煌。

  就是对城里很多人来说,北冰洋汽水也很是高档。

  回到四合院,何保国看到老太太。

  这些天老太太的表现还行,也就赏她一块大肥肉。

  毕竟何保国可不喜欢吃肥肉。

  秦淮茹挺喜欢吃肥肉,但何保国还是控制她吃,养胖了可不好。

  在家吃饭时,何保国也就顺便和秦淮茹说了下,他晚上就不回来吃了,在外有应酬。何保国是打算下班后去纺织厂转转。

  既然有了张可以复制220尺粗棉布的复制卡,当然要用起来。先复制,然后再转手卖掉。

  考虑到布料供不应求,运气好兴许220尺能卖个1000元也说不定。

  哦,对了,何保国和秦淮茹结婚之后又给生活费。

  今年先每个月给秦淮茹30元,明年就再说。秦淮茹自己也接点零活挣点。

  家里的开支完全够了。

  毕竟何保国和傻柱都是大厨,可就节省下不少,又能带不少‘剩菜’。用不完,何保国每个月给秦淮茹的钱,她根本就用不完。

  在农村时,秦淮茹也有个小金库,但她攒了多年也就几块钱。

  秦淮茹也知道何保国挣钱多,不仅工资远超过30元,而且还有外快。但秦淮茹没敢让何保国把收入都上交。

  何保国可不是秦淮茹能拿捏的。

  况且秦淮茹现在可没成长到原剧中那段位。

  这个家,一家之主是何保国。

  秦淮茹也就偶尔耍点小脾气。

  吃过饭,何保国就拉着媳妇补个午觉。下了班,何保国骑着车来到纺织厂。纺织厂正好下班了。

  何保国认识厂里的某科长,很容易就混进去。

  进了纺织厂,转了转,等何保国出来时,他空间中就多了220尺粗棉布了。

  而厂里的布也一点没少。

  因此,何保国是大摇大摆的进厂里,又大摇大摆的出来。厂门口的保卫员还笑着和何保国打招呼。

  布料有了,卖掉可太容易了,毕竟是供不应求的,他要卖,太多人抢着买。

  等天都黑了,何保国才回到家。

  至于大院里,今天没什么热闹。。

  院子里,何保国好笑的看着秦淮茹。

  秦淮茹没少收拾屋子,就没看到过何保国的户口本和房契地契等。

  重要的物品都被何保国放入空间了,秦淮茹能找到才奇怪。

  于是,秦淮茹就或多或少有点不高兴了。哄媳妇对何保国来说不难。

  很容易就能把秦淮茹拿捏死死的。

  这时,就听到不远处三大妈和老太太正聊着。

  以前一大妈照顾老太太,老太太和一大妈也就关系好,经常坐一起聊天,如今,换三大妈照顾老太太了。

  尽管老太太这心里嫌三大妈照顾的不好,但已经是对她最好的选择了。

  换了二大妈或贾张氏照顾她,只会比现在更不好。

  老太太也有事没事和三大妈多聊聊,拉近关系,期望三大妈能更好地照顾她,例如多弄点红烧肉给她吃。

  然而,三大妈现在和老太太是挺聊得来,但老太太的伙食标准却没变化。

  反正三大妈照顾老太太是不可能倒贴钱的,而且必须要捞些好处。

  “王老实两口子准备领养个孩子了,听说是要5岁左右的男孩,要可爱一点,身体健康,智力没问题。”三大妈对老太太说。

  “是该领养一个。”老太太点着头。

  毕竟王老实两口子没孩子,而王老实的媳妇,也就是前一大妈李淑芬,众所周知的身体不好,不能生孩子,调理身体的药就没少吃。

  不过,李淑芬改嫁王老实之后倒是没怎么吃药了,而精气神也越来越好,整个人也阳光开朗了不少,让人称奇。

  看得出,李淑芬嫁给王老实之后过的舒心,很是幸福。

  反观老易,这日子可就一团糟了。

  现在,屋子要老易自己收拾,脏衣服之类也要他自己洗,饭菜要自己做。

  然而,老易做起家务却是笨手笨脚。

  贾张氏倒是愿意帮老易分担些家务,当然是有偿的。不过,老易却没接受贾张氏的‘好意’。

  寡妇门前是非多,本就有老易和贾张氏的‘风言风语’,老易哪敢和贾张氏来往过密啊!现在,贾张氏名声都臭了,老易就更要注意了。

  对于自己的名声,老易极为看重。

  听到三大妈和老太太的谈论,何保国也没觉得什么。

  王老实两口子没孩子,不领养个孩子,晚年怎么办?因此,领养孩子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但领养个孩子也不是说领养就领养,这可不是领养个小猫小狗。

  也要有合适的。

  三大妈听错了,王老实两口子今天下乡去了,好像是听说乡下有一家孩子多,养不起,但王老实两口子却白走一趟,如果要领养个女娃简单,但那户人家重男轻女,虽然有6个男孩了,却舍不得让人领养走1个,仅有的个女孩却不怎么在乎。

  而王老实两口子并不打算领养个女娃,就想领养个胖小子。

  这次没成,王老实两口子也不气馁,以后再留意就是。

  这时,何保国看到了老易,而三大妈和老太太却没注意到。

首节 上一节 45/2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