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了老易,剩下就是老易回去和贾家婆媳谈了。
就是不知道贾家婆媳会不会狮子大开口。
也就没何保国的事,他也就回家陪陪媳妇了。
都说一孕傻三年,秦淮茹的口才要多练练。
比起嫁给何保国之前,秦淮茹也变聪明了很多,小心思可不少。
而秦淮茹对何保国的帮助也算不少,是个贤内助。
在秦家沟,秦淮茹是村花,嫁给了何保国,也就是整个南锣鼓巷最漂亮的小媳妇,关键她不仅年轻漂亮,还聪明贤惠,娶到这样的媳妇,何保国是赚大了。
贾家。
老易看着贾张氏和马荷花,开口也就拿钱说话了:“你们去参加街道办扫盲班,我每天给你们每人5毛钱~“。”
每人给0.5元,每天也就是1元了。
虽说老易有钱,但他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若是贾家这对婆媳去学3个多月,他就要拿出100元了。
但不拿钱来说,也实在是没好办法。
贾张氏和马荷花本来不想搭理老易了,但老易说到钱,她们可就来精神了。
每天5毛钱?1个月也有15元了,这可不少了。
说实话,贾张氏有些心动,但马荷花却嫌少。
家里有缝纫机,马荷花每天给人缝缝补补,挣的钱也要超过5毛。
“5毛钱太少了,得加钱,每天给我2元才行。”贾张氏狮子大开口了。
就是马荷花听到她婆婆这话也是惊住了,每天2元?她婆婆也真开得了这个口。婆
老易是六级钳工,工资是不少,但每天给贾张氏2元?
“那也要给我2元每天。”马荷花立刻跟上。
这时,老易整个人都麻了。
就是老易把工资都拿出来也不够啊!
“0.6元,只有这么多,如果你们不答应,那我就开全院大会,院里别人都去扫盲班,
就你们不肯去,到时全院的人批评你们吧!”老易冷着脸。
贾张氏和马荷花都是拿不定了。
老易这是危言耸听还是来真的?
每天0. 6元是老易的底线?
毕竟每人0. 6元,每天老易就要拿出1. 2元,这都和傻柱的工资差不多了。
至于贾张氏开口就要2元,离谱了。
而且,老易还透露了一个信息。
院里的几个文盲就她们不肯,别人都答应去扫盲班学习。
真要是开全院大会,对她们也是没好处。
见贾家婆媳在考虑,老易一句话也不说,转身就往外走。
眼看老易就要走出家门,贾张氏先是急了:“等等,我答应了。”
马荷花这下也撑不住了,开口答应了下来。
去扫盲班学习也不会整天,也许就1个小时,也许2个小时。
马荷花还是能做点零活的。
老易也暗暗松了口气,他其实也不想闹大,毕竟不好看,因此,也就是吓唬贾张氏和马荷花,他承认有赌的成分,好在他赌赢了。
但想到从明天开始,每天就要给贾张氏和马荷花各0. 6元,还不知道贾张氏和马荷花要
在街道办扫盲班学多久呢!也就高兴不起来。
“你家那2个文盲答应去学习了?”刘海中惊讶地看着老易。
老易还真说动贾家婆媳了?
而老易脸色一黑,刘海中这礼貌吗?张嘴闭嘴他家2个文盲,不会说话就别说话。
而刘海中仿佛没看到老易臭着脸。
“院里不识字的都愿意进步,这是好事,接下来就看街道办的安排了。”老易淡淡说。
街道办会如何安排就用不着操心了。
例如要上班的,肯定是下班后学习。
扫盲班要开,但也尽量不给大家添麻烦。
刘海中心中不无失望,他可是希望贾家婆媳不去学习才好,这样就是老易的工作不到位,
那他也就可以对老易发难了。
却没想到老易竟然还真说动了贾张氏和马荷花。
至于老易是如何说动贾张氏和马荷花的,对刘海中来说不重要。
重要的是,老易的工作到位了。
“明天把名单报上去也就行了。”刘海中说。
三大爷已经把名单列好了,愿意学习的在名字后打个√。
随着贾家婆媳也都同意去学习,三大爷写的那名单也就都打√了。
再把名单送去街道办,街道办做出安排。
毕竟还有别的大院的人。
整个南锣鼓巷大大小小的院子可不少,加起来可是不少住户,其中不识字的也占了不小的比例。
这个大院只是几个人不识字,有些大院却是大部分人不识字。
正因为不识字的人太多,所以扫盲工作就很重要。
其实城里还算好,农村识字的才是少。
有些村子就没几个人识字。
翌日,一大早,老易,刘海中,还有阎埠贵,三人一起拿着名单去街道办。95号院的文盲全部都要学习,这就说明觉悟高,王主任口中也是表扬着。也说明老易仨工作到位,落到了实处。
“扫盲班就中午一次,晚上一次,每次1个小时,白天要上班的就晚上来学习,而没工作的就中午来。”王主任说着:
至于会有几个班,还要统计好人数,再做出安排。
暂定20个人一个班。
当然,这只是暂定,也要结合实际,如果不妥,再做出改动。
接下来,老易仨也会把街道办做出的安排带回四合院,要让院里的人都清楚。。
第42章 缺德小贾
南锣鼓巷的扫盲班如火如茶的进行着。
但也不是所有文盲都来学习,还是有些人不肯来,街道也没点名。
中午1个小时,贾家婆媳也就跟着去学习。
然而,贾张氏和马荷花学起来都不用心,就是混时间。
因此,扫盲班也就贾家婆媳学习进度最慢。
老易每天都要给贾张氏和马荷花钱,为了能少给些钱,也是希望她们能学快一些,然而,却发现她们学习进度缓慢,这可差点让老易没一口血吐出来。
转眼,街道办扫盲班也开了小半个月了。
参加扫盲班的人,哪怕学习慢的贾家婆媳也多认识了一些字。
下了班,何保国正要回家,但刚回到大院就发现三大爷两口子和贾家婆媳对上了。三大爷的脸色并不好。
推着自行车过去,何保国不无好奇的问:“老阎,怎么了这是?”
阎埠贵也就把情况说了。
贾张氏和她儿媳马荷花一起去参加街道办扫盲班,也学习了小半个月了,昨天,贾张氏的作业是写下院里所有人的名字,结果,却把三大爷的名字写成了闫埠贵。
别的人名字都对。
三大爷却偏偏还知道了,这下就生气了。
闫也曾通阎,但实际上大有不同。
这给三大爷改姓了,三大爷能乐意?
关键贾张氏写别人的名字都对。
“亏你还是个小学老师呢,这是阎简化字,我这样写也没什么不对。”
贾张氏理直气壮。
“胡说八道,说文有阎无闫,百家姓闫排50位,阎排103位。”三大爷生气的说。
这事说大也不大。但问题是传开了。
不仅这院里的很多人都知道了,院外也有人知道了。并且,贾张氏写全院人的名字,就把他阎埠贵写错了。
“三大爷,我婆婆没你有学问,她还在学习呢,也就写错了,你也别小题大做。”
马荷花开口帮她婆婆说话。
贾张氏却还是没个好态度。
但凡贾张氏解释一下,道个歉,也就过去了。然而,贾张氏的态度就不好。
三大爷两口子也就和贾张氏吵起来了。
马荷花可是好儿媳,也就帮婆婆和三大爷两口子吵。院里不少人围着,有人看热闹,也有人劝着。
一时间,院子里是乱糟糟的。
何保国也能理解三大爷的感受。
姓被人改了,导致被不少人打趣,会生气也正常。
一个大院多年的邻居,别人的名字都写对了,就三大爷的不对?
甚至有人认为就该叫闫埠贵,但三大爷自己弄错了,索性就将错就错。
反正贾张氏是给三大爷增加了困扰。
现在让三大爷大度,他是大度不起来。还是老易出面,才化解了这场纠纷。
但三大爷两口子和贾家的矛盾却没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