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去医院检查这有些抹不开面子,但家里媳妇没问题,却又迟迟怀不上,他就把脸面抛一边。
如果真是他有什么问题,也能早治疗。
“东旭下班啦!”三大爷正在院门口劈柴,就看到贾东旭下班回来,也就打了个招呼。“三大爷。”贾东旭态度冷淡。
也不和三大爷多聊,贾东旭也推着车往中院去。
看到何保国从外头回来,三大爷还会帮着抬一下自行车呢,而看到贾东旭,三大爷就没这态度了。
说起来,三大爷和贾家的关系也不咋地。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看了眼中院的贾家,三大爷喃喃自语。
贾张氏是个老虔婆,马荷花其实也好不到哪去。
三大爷看人还是挺准的,看出马荷花就不是个简单的。
而老易是绝户,看来贾东旭也是个绝户。
但他也犯不着为老易操心,老易现在有媳妇,有‘儿子’和‘儿媳’,还有‘孙子孙女”呢!
拉帮套?不要说话这么难听,老易他这叫一步到位。至于贾东旭,有‘儿子’和‘女儿”,就知足吧!
虽然不是贾东旭亲生的,但毕竟也跟他姓,和亲生的也没多大区别...吧~
收起思绪,三大爷继续砍柴。
天冷了,家里煤炭可不多,还是需要多各点木柴。
把门口堆着的木柴都劈好了,三大爷也就没什么事了。
这时,傻柱跑到院门口来,等了没多久,他爸也就推着自行车来了。
何保国这自行车上绑着不少煤炭。
这些煤炭当然都是买的,但能买到这么多煤炭可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事实上,何保国为了买到这么多煤炭可是找了些关系。
这大冷天的,家里的煤炭当然是要多备一些。
看到了,三大爷也‘热心’的跑来帮何保国抬了下自行车。
有傻柱和三大爷帮着台,何保国也是轻松了不少。
毕竟自行车本就不轻,车上还绑着不少煤炭,也就更重了。
三大爷是知道何家的煤炭不多了,而何保国买了这么多回来,1个月是不用愁了,加上何家也有些木柴,又可以多撑几天。
贾家。
“妈,你回农村吧!我每个月寄点2块钱给你。”
贾东旭忽然开口对他妈说。
贾张氏没想到贾东旭会对她说这话。
回农村?
她就是从农村回来的,可是清楚农村的苦。
虽说现在的农村比解放前好多了,但哪能比得上城里?在城里生活的好好的,她脑子秀逗了才会回农村去吃苦。
其实,贾东旭算有良心了。
贾张氏回农村去,可以种种田,加上贾东旭每个月寄2块钱给她,而且她还有养老本,根本就饿不着,不说吃香喝辣,但超过农村大部分人是不难。
贾东旭也怀疑过马荷花偷偷上环,他妈拉着马荷花去医院检查,这他不反对,但不该弄的人尽皆知。
偷偷拉着马荷花去医院检查一下就得了呗!
现在好了,在南锣鼓巷都传开了,他贾东旭面子往哪搁?
当然了,他还有个目的,他妈和易中海现在是两口子,要是他妈回农村,老易不可能放弃工作,如此一来,一个是农村,一个在城里,分隔两地,老易想离婚也就更难了。
而要是他妈在乡下人缘好,老易去乡下主动提出离婚,农村的人吐沫星子都会淹了老易,或是把老易打个半死。
就算他妈在乡下的人缘不是太好,但看在一个村,也肯定会有些人站出来帮她。
贾东旭的媳妇马荷花一听还有这好事,当然也不反对。
老易还没下班,估计是在厂里加班了。
家里一地鸡毛,老易都不想回家,在厂里也就积极工作,向八级工而努力。
贾张氏这时却是慌了,儿子儿媳都要她回农村。
顿时,就见贾张氏嚎哭起来,一屁股坐地上,双手拍大腿,又是哭着说儿子儿媳不孝顺了,又是让老贾带她走,她不活了。
这也是贾张氏的惯用套路了。
贾东旭是皱着眉,马荷花却双手叉腰,她可不吃贾张氏套。
对马荷花来说,把婆婆赶乡下去利大于弊。
应付贾东旭可比应付贾张氏容易多了。
何保国和傻柱刚把煤炭都堆放在家里,就听到贾家传出贾张氏嚎哭的骂声。
贾张氏的声音不小,何保国也是听的清楚。
“小贾两口子要把贾张氏送农村?”
何保国有点诧异。
有点意外,但仔细想想,却也可以理解。
对贾东旭两口子来说,把贾张氏送农村是利大于弊的事。
不仅何家的几个人都听到了,院里其余人也都听到了。
前院的住户,后院的住户,都是听到了。
但就是二大爷,三大妈,聋老太太,都没人跑去贾家。
1个多小时之后,老易也下班回了大院。
贾张氏哭的眼都肿了。
得知贾东旭两口子要把贾张氏送农村,老易立刻就是反对。
开玩笑,老易还想和贾张氏离婚呢,要是贾张氏回农村去,这个婚可就难离了。
于是,老易面色严肃地批评贾东旭两口子不孝顺。
当老易的目光看向马荷花,马荷花就不敢多说了,有把柄被老易攥着。和老易撕破脸,后果不是马荷花能承受的。
老易回来之前是2vs1,如今,却是3vs1了。
本是贾东旭两口子逼贾张氏回农村,现在,老易帮贾张氏,而马荷花认识到了‘错误’,也就改口了。
这可就让贾东旭郁闷了。
老易是有毒吧!怎么他一回来就变了?
或者说,这是老易在家里的‘掌控力’?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易中海他就是个绝户,一个拉帮套的。
贾张氏也暗暗松了口气,好在老易帮她,不然儿子儿媳肯定把她送乡下去。。
第46章 孩子
计算了媳妇的预产期,何保国早早就把秦淮茹送医院去待产。生孩子毕竟是大事。
虽说这年代很多妇女在家就生孩子,找个接生婆的事。
甚至农村有些妇女在田埂就把孩子生了。
但有条件当然是少受点苦。
医院,秦淮茹都来了3天了,每天饭菜都是何保国给送来,伙食比在家时还要好。
另外,何保国这几天晚上也在医院陪她。
秦淮茹是有些受宠若惊。
这年代的女人可不矫情,而何保国对秦淮茹这么好,这让秦淮茹虽然感到幸福,但也不自在。
而这几天何保国没时间照顾闺女,就让傻柱多照顾点。傻柱没时间就麻烦三大妈照顾点雨水。
给三大爷家一点好处,三大妈可是很乐意帮忙照顾雨水。
何保国这疼媳妇,而四合院里却有些人背后嚼舌根了,说秦淮茹太矫情,对秦淮茹的名声也有了点影响。
然而,其实在背后嚼舌根的人大多是出于嫉妒。就像大家都提倡越穷越光荣,但有几个人喜欢穷?说秦淮茹怀着孕矫情,实际上更多还是羡慕嫉妒啊!
下了班,何保国就来医院。
秦淮茹正吃着晚饭,还没吃完就羊水破了,要生了。
何保国赶紧叫来医生。
没多久,秦淮茹也就被送进了产房。时间在何保国的等待中流逝。
站在产房外,何保国的心情却无法平静。
产房的门关着,但隔音效果却不是太好,还是能听到秦淮茹撕心裂肺的叫声。
足足过了1个多小时,孩子才生了下来。
当产房的门打开,秦淮茹已经累的睡着了,而女医生抱着孩子出来。
没等何保国问,医生也就笑着恭喜了。
“是个男孩,7斤多。”
虽然对何保国来说男女都一样,但秦淮茹能生个带把的也好。生了儿子,秦淮茹也更高兴。
别人的看法也不一样。
做人不能太自私,不能只想着自个儿,媳妇生个女儿,何保国他能很高兴,但媳妇的高兴就要打个折了。
很多女人生个女儿就不被婆家待见。
也有为了生个儿子而接连生好几个女儿的,生多了养不起就送人。现在,秦淮茹生了个儿子,以后就是再怀上,她也没什么压力了。
至于有了个亲儿子之后,秦淮茹对傻柱兄妹的态度,可能也会有点微妙变化吧!
看着秦淮茹给他生的儿子,何保国越看越觉得好看,其实刚出生的孩子实在好看不到哪去。
比起王老实家那孩子,还是更好看一些的。
而秦淮茹给孩子做的小衣服小裤子也都可以派上用场了。
医生还教着何保国如何抱孩子。
抱这刚出生的孩子也是有讲究的。
孩子哇哇哭着,‘中气十足’,很健康。睡了不到2个小时,秦淮茹也就醒了。
看到孩子,秦淮茹眼中满是母爱。
在秦淮茹的心里,这孩子是最重要的,比她自己都要重要,也比何保国重要。
一大早,秦淮茹就说什么也不肯继续躺在医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