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我?……
“小易,江子这么大个人了,没个工作也不行,我发现寡妇挺适合江子的,这他要是有个
工作,哪怕只是个临时工,也好介绍啊!”老太太说着。
这时,老易心里直呼好家伙。
看样子,这是给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就说嘛,老太太怎么会这么热心,感情也是在算计。
300元买个木材厂临时工名额,肯定是贵了,但买工作嘛,贵一点也可以理解。
而他堂弟也确实是急缺个工作。
至于老太太想给他堂弟介绍个寡妇,不用说也知道,肯定是能照顾好老太太的。
能够被老太太看好,应该是个好寡妇,不像贾张氏。
但这些一来,他堂弟就越过越好了,还给贾家添什么麻烦?
虽说是堂兄弟,但以前都没怎么来往。
他是希望堂弟过的好一点,但却不希望堂弟过的太好。
“老易,江子也还年轻,早点娶个媳妇还能多生几个大胖小子,以后可以让他过继个儿子
给你,
毕竟你这么帮他,做人应该要懂得感恩,这堂弟的亲儿子,也是你易家血脉,这不比你领养个孩子好?”
见老易想不‘透彻’,何保国也就给他分析分析。
什么?这是忽悠老易?可别瞎说,他老何这也是为老易好。
老易他是个绝户,但易中江可不一样,人家在农村还有个女儿呢!
而老太太能介绍个不能生的女人给易中江?这不能够啊!
易中江现在还比何保国年轻呢!再娶个年龄差不多的,还能没孩子?
“小何这话在理。”老太太听了何保国对老易所说的,也是眼一亮,附和着。
至于易中江更是没问题,他在农村能把女儿给别人养,要是能在城里站稳脚跟,娶个婆娘多生几个儿子,过继1个给老易又何妨?
“哥,只要你借300元给我,咱俩写下字据,钱我以后1分不少的还你,等我有了儿子,我把长子过继给你。”易中江连忙对他哥说。
老易在考虑,他觉得何保国说的也有道理。
与其在外面领养个孩子,堂弟的孩子过继给他似乎更好。
而大家是有目共睹,他对这个堂弟很好了,因为堂弟在乡下快饿死了,他关心堂弟,让堂
弟来城里讨生活,还各种帮衬。
什么?他让堂弟来是为了给贾家添麻烦?谁在乱造谣?这是诽谤,这是小黑子。
他老易可是个老好人,对外人都热心,对家里亲戚能差?
况且江子答应写下字据,以前还钱,还答应把长子过继给他,这可是诚意满满。
“木材厂的1个临时工名额可是不少人抢,300元都不一定能买到。”
何保国又对老易说。
一听何保国这话,易中江先是着急了。
“哥,你就帮我这次吧!我感谢你一辈子。”易中江焦急地看向他哥。
“好,我可以借你300元,你也不用着急还,甚至也不用写借条,但你说过继个孩子给我,这还是要写个字据的,长子过继给我也不合适,这样,你把次子过继给我就行。”
经过一番考虑,老易有了决定。
堂弟的儿子,至少也是易家血脉。
哪怕300元买个儿子,他老易也认了。
而看堂弟这态度,以后应该会还钱。
仔细盘算,他不亏。
只不过,他没放钱在家里,身上也就几十块,还要明天去银行取。
毕竟300元也不是个小数。
易中江可是高兴了,他哥答应借钱就好。
但高兴了一下,想到何保国刚才所说,又忐忑了。
虽然只是木材厂的一个临时工名额,但肯定不少人抢着买,何保国可不一定能帮着买下来
钱不是问题了,易中江就只希望何保国能给力一点。
毕竟一个工作对易中江可太重要了。
接着,在何保国和老太太的见证下,易中江给老易写了字据。
易中江是个文盲,认不出几个字,写个字据对他来说也挺难,而是老易先写好,再让他来
抄,最后,签名,按个手印。
有了这字据,老易恨不得易中江今天就娶个媳妇才好,早点多生几个大胖小子。
不过,老易还是有点担心,万一易中江娶个“不懂事,的媳妇,以后肯定会闹。
看出了老易的担心,老太太笑着说保证给易中江娶个性子软的,“懂事”的媳妇。
有了老太太的保证,老易也就安心了。
何保国也挺高兴,他少数也能小挣个几十块吧,不会低于50元。
又坐了坐,何保国也就回家去了。
老易和易中江哥俩喝点小酒,这没什么,但何保国和老太太却去串门,这还是引起了院里一些人注意的,却没能听到什么。
贾张氏也是注意到了,她觉得肯定不是好事,也就和儿媳马荷花谈论着。。
“老易,我办事你放心,妥妥的。”
一大早,何保国就骑着自行车带老易来银行取钱。
老易很是积极,毕竟工作关系到他堂弟娶媳妇,而他堂弟娶了媳妇才能多生几个娃,然后才能过继个给他。
从银行取了300元交给何保国,老易也就说:“老何,接下来就麻烦你了。”
300元到手,何保国和老易也就分开了。
什么?送老易去轧钢厂?不好意思,不顺路啊!
老易就腿着去上班呗。
说起来,老易也不是没钱,他也完全可以买辆自行车,只是他舍不得花钱。
毕竟买辆自行车就算不到200元,也差不了多少。
而买了自行车还每年要交税。
主要还是老易觉得没必要买,反正轧钢厂距离南锣鼓巷也不是太远,走着去上班有何不可相比之下,红星小学距离南锣鼓巷倒是有点远,三大爷更应该买辆自行车。
老易他不是买不起自行车,是觉得没必要买。
却也因为老易他是个绝户,无几无女的,晚年就没个依靠,当然要多存些钱。
说起来,老易他在贾东旭身上的投入也实在不小,有感情上的,也有钱财上的,所以,他无法原谅骗惨他的贾张氏。
把300元放入随身空间,何保国也就骑着车去木材厂。
中午。
何保国请了3个人下馆子。这顿饭可是花了十几块钱。临时工的名额买下了。
180元买下,十几块钱请一顿。
他何保国也就小挣了100元吧!多几块钱就不提了。酒足饭饱,何保国抹着嘴也就走出了饭店。
也不是什么老字号的饭店,比鸿宾楼还是差多了,但一顿饭十几块的消费,在这饭店也是少见。
走出饭店,何保国走路还有点飘,以他的酒量,可见这顿饭他喝了不少啊!
而其余3个人比他更差,其实他喝的最多,但他酒量也是最好。
毕竟喝的稍微有点多,何保国也就没立刻骑车,而是先推着。当走路不飘了,人也更清醒了,何保国这才骑上了自行车。可以回家去补个午觉,也顺便和易中江说一声。
明天易中江就可以去红星木材厂了办理入职手续了。
尽管只是个临时工,工资也只有18元,但对易中江来也是无比重要。
城里没工作的都很多,农村的要在城里找个工作,哪怕只是个临时工,难度也是很大。要不是何保国有关系,易中江拿着300元都没办法买个临时工名额。
真以为工作名额是好买的?想买工作的可不要太多。
明天易中江就可以成为木材厂的临时工了。只是个临时工,厂里分房肯定轮不到他。
至于易中江的户口也还无法迁到城里来,要等他转正再说。对于迁户口,易中江倒是无所谓,他还觉得农村户口好呢!
就像贾张氏和马荷花,都是农村户口,如果她们愿意,完全可以迁城里来,但她们却图农村分田。
这年代并不是说一定要在城里有工作才能迁户口,没工作也可以迁,但要有个家。
像秦淮茹嫁给何保国,她把户口迁城里来就很简单,如果不嫁给何保国,也就迁不了。
因此,贾张氏和马荷花虽然都没正经工作,但在城里有个家,也就可以把户口迁城里来,只是她们自己不愿意迁。
而在城里有个工作,并且是正式工,想保留农村户口就很难了。
所以,只是个临时工的话,易中江想把户口迁城里来都不行,而等他转正之后,想保留农村户口也会难。
路上行人不少,但骑着自行车的也比较多。
解放前四九城就很多自行车了,现在,自行车当然是更多。
路边要是有个修车的,肯定能挣不少。在这年代,修自行车可是很挣钱的生意。
20分钟后,何保国也回到了南锣鼓巷。
95号四合院。
院里的人都是吃过中饭了。
易中江蹲在院子里,看到何保国推着车从外头回来,连忙迎了上去。
“江子,工作的事搞定了,你明天早上8点之前到红星木材厂报到,办到入职手续,就可以上班了。”何保国笑着对易中江说。
至于老易给的300元还剩下多少,何保国就不说了,剩多剩少都归他老何啊!这还用说没准300元还不够呢,他老何也添了点,当然了,这话就是他自己都不信。
易中江一听何保国这话,满是激动,他这个农村泥腿子也能成为城里工人了,咸鱼翻身了,至于他哥给何保国的300元,他也知道肯定还剩点,但也不能让何保国白帮忙吧,也就不提了。
“何哥,这次可真是太感谢你了。”
易中江口中一个劲的感谢着何保国。
“见外了不是,你是老易的弟弟,我和老易多年的邻居,能帮你一把,肯定帮。”何保国说着。
“何保国,我家老易给你300元,还剩多少?”贾张氏忽然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