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第81节

难道我还能做个嫌贫爱富、棒打鸳鸯的封建家长,那不成反面教材了?

既然他有这个心,那就让他尽快来家里一趟,人品要是不差,我个人是不反对的。

但你妈反对不反对,我就不敢说了。

你应该知道,你妈对你的期望一直都挺高,你找的这个对象虽然也不错,但距离你妈的要求恐怕还有点远,你得自己跟你妈好好说一说。

免得我就这么同意了,还得她落埋怨。”

刘晓月赶紧顺杆往上爬,“爸,你就帮我说说呗。我要是有把握把我妈说通,也就不会先来这边说了。

我妈是什么人,您还不知道,就她那嫌平爱富的落后思想,我可说不通。

你看她以往给我介绍的那些对象,不是这个厂长家的孙子,就是那个主任家的儿子。

眼里边光盯着人家的门第高低了,她也不看看那些岭岛子弟都是些什么货色。

好歹我也是个大学生,自己能挣钱能养家,以后肯定能过好自己的日子。

我放着好日子不过,干嘛还要那么想不开,非得嫁进岭岛家庭,去看人家的脸色过日子?

没有这个道理嘛,你们说是不是?”

说起自己的老妈来,刘晓月怨念深重。

“你跟我说这些有什么用,我又没这么逼你,你应该多跟你妈妈沟通沟通,交流交流。

好歹你也是大学生,能讲大道理,说的多了,说不定她的观念就转变了。”岳炳江建议道。

“谁说我没念叨,我都不知道在她耳朵边说了多少回了,可一点用都没有。

她那思想早就根深蒂固了,谁都改变不了,我早就死心了,说的再多都没用。

所以呀,我干脆也不和她说了,省得一见面就吵架。”

别的事,刘晓月都能忍让一下,但这件事,她是肯定不会妥协的。

“你说不通,难道我就能说通了,你就会为难我。”岳炳江无奈道。

“谁让您是一家之主呢,咱家的事情归根结底最后还不得是您说了算,反正在这件事情上我只听您的,您怎么说,我怎么听。”

这些恭维的话,刘晓月张嘴就来。

岳炳江做主答应了刘晓月,回去之后还要想办法做通方大红的工作。

他回去和方大红一说,如他料想的那样,方大红当时就急了。

女儿找的这个对象,虽说也是大学生,个人条件算是相当不错,但家庭条件太差了!

一个南方农民的儿子,在京都没依没靠的,家庭拖累还那么大,对她女儿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她女儿可是女大学生,在现在这个年月多稀罕啊,长得又好,什么样的人家不能嫁?

她女儿这么好的条件,就算闭着眼睛挑,也能嫁进高门,怎么能嫁进一个农民的儿子?

她这么多年辛辛苦苦的为了啥?还不是为了女儿能登上高枝!

好不容易盼到女儿大学毕业了,工作也分配了,眼看着她一辈子的愿望就要实现了,怎么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出差错?

方大红无论如何都难以接受,和岳炳江大吵大闹了一番。

平常的时候,方大红看上去很好说话,实际上是一个很厉害的女人,一般的爷们还真降不住他。

但岳炳江却一直都把她吃得死死的,除了本身的性格原因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心里一直都没有方大红的位置。

心里没有怜惜,方大红的种种手段自然也就用不上。

尽管方大红心里一万个不满意,但她知道自己的女儿也是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性子。

想要劝服她本来就很难,现在女儿又得到了除她之外全家人的支持,这件事情就更难让她如愿了。

明白了这一点,她只能无奈的接受了现实。

星期天上午,岳家全家人早早就在四合院里边集合。

所有人都到齐了,谁都不缺,就等着刘晓月的对象上门了。

大约十点钟,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推着一辆自行车走进了四合院。

原本刘晓月想去四合院门口迎接,但硬是被家里人给扣住了,没让她出门。

因为刘晓月和左春生是自由恋爱,所以这次左春生上门也没专门请个媒人,就这么自己一个人过来了。

岳文轩陪着刘晓月在家门口站着,看到一个戴眼镜的清秀小伙子走进了中院,他问道:

“他就是左春生吧?小伙子长得还挺精神,看上去是个老实的。”

“他就是个书呆子,钻研课题挺厉害,现在是我们研究所的重要培养对象,但说话就不行了,傻呵呵的,二哥你可别为难他。”

“这就开始护上了,你也不怕二哥伤心。”

“二哥是什么人啊?那可是大英雄、大干布,能和他一个小年轻一般见识,那不是抬举他吗?”

看到左春生向这边走了过来,岳文轩赶紧和刘晓月迎了过去。

刘晓月介绍道:“春生,这是我二哥岳文轩,你跟着我叫二哥。”

左春生赶紧伸出手来,一边和岳文轩热情的握手,一边非常真诚的说道:

“二哥你好,我是晓月的对象左春生。

经常听晓月提起您,我这个人从小就崇拜解放军,崇拜英雄,早就盼着能和您见面了,我这个人不太会说话,就是心情挺激动的。”

左春生给岳文轩的第一印象不错,挺淳朴一孩子,不像是个有歪心眼子的。

而且从事的又是科研工作,工作中接触的人都比较单纯,等以后小两口结了婚,生活应该会很平稳。

岳文轩陪着左春生走近屋里,把屋里的人都给他介绍了一遍。

左春生应该是不善于和人打交道,突然间见到这么多人,看得出来有点局促。

好在岳文轩对他印象不错,一直都在旁边提点着,应付的倒也还算得体,并没出什么差错。

除了方大红之外,所有人对这个略有些腼腆的小伙子非常满意,毕竟小伙子是大学生,长得又挺精神,还有什么可挑剔的?

他们岳家不也就是根在农村的普通工人家庭,除了方大红,没人嫌弃他是农村出来的。

像岳文杰等人,反而觉得农村出身的左春生很亲切,哪怕他是大学生,也没有隔阂感。

屋里的所有人都对左春生很友善,逐渐熟悉之后,左春生也不在像刚开始那样拘束。

和人说话也不再像刚开始时那么被动,别人问一句,他就答一句,逐渐的也能和人聊个有来有往。

方大红确实是个聪明人,明明心里对这个左春生一万个不满意,但表面上却看不出来。

她脸上始终都是带着笑的,让不明情况的左春生,还以为丈母娘对他挺满意呢。

这就是方大红的聪明之处,既然她的反对没用,那就不会在未来女婿的面前表露出来,免得让他心里边有疙瘩。

否则的话,以后女儿和这个左春生一块过日子,最后吃亏的不还是她女儿。

第136章 商议婚期

刘晓月是自由恋爱,左春生又是他的大学同学,这一次见面本来就是个形式。

没有人会刻意的为难左春生,再加上左春生的表现还不错,一看就是一个老实孩子,很容易就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既然认可了左春生,中午这顿饭肯定要好好招待一下,家里有岳文轩拿过来的两条大鲤鱼,方大红掌勺,整治了一顿还算丰盛的午饭。

吃完饭,左春生稍坐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家里的其他人却没有一个人走,仍旧聚在一起,准备商量一下接下来结婚的事情。

这个年代,事情的进展就是这么快!

就算刘晓月自己不说,家里人也会催着她尽快结婚。

都大学毕业了,工作也分配了,房子马上也能落实了,既然有了对象,不赶紧结婚,还等着干嘛?

况且左春生在的时候,关于结婚这件事已经问过他的意见,他的意思是完全听这边的安排。

他的爸妈都在南方农村,距离太远,他结婚的时候,老家不会来人,只要提前去个信儿就行。

有了这些前提,对于长辈们来说,结婚的日期自然是订的越早越好,事情办了,也就了了一桩心事。

家里人催促,刘晓月自己也不抵触,岳炳江跟自己老娘商量了一下,还象征性的征求了一下方大红的意见,很快就定下了结婚的日期。

结婚日期就定在了下月初,距离现在还有三个星期。

在岳炳江看来,时间已经足够充足,从现在就开始准备,什么都耽误不了。

商量好刘晓月结婚的事情,岳文轩正想私下里问问她还缺点什么,突然间外面传来一阵哭声,听声音应该是一个小男孩在哭,哭的撕心裂肺的。

一家人停止说话,侧耳倾听,听了几句,方大红说道:“你们爷们慢慢聊,我出去看一看,我听着像是大强子在哭。”

岳炳江觉得儿子可能不知道大强子是谁,对岳文轩说道:“大强子是对面高铁军的大儿子,挺懂事一孩子,你应该见过。”

“是见过几面,我印象里边,这孩子挺有礼貌的。”岳文轩说道。

“都去看看吧,刚才吃完饭,大强子和文华结伴走的,这孩子一向懂事,哭成这样,一定是遇到什么事了。”说完话,岳炳江也向屋外走去。

一家人来到外边,对面门口已经围满了人。

大强子今年已经13岁了,哭得这么凄惨,事情肯定不小,岳文轩听了几句,竟然是因为5斤全国粮票。

大强子拿着家里的5斤全国粮票去粮店买粮,还排着队呢,兜里的5斤粮票就找不着了。

岳文轩的小弟岳文华和他作伴去的,两个人找了很长时间也没找到,可能是被人给偷走了。

大强子赶紧回来报信,岳文华留在原地继续寻找。

听完事情的经过,大强子的妈妈高嫂子在他的背上狠狠地拍了几巴掌,眼泪怎么也止不住,哗哗的淌了下来,一边哭,一边骂道:

“你说你都多大了,买个粮食还能把粮票给丢了!这个月可还有十几天呢,昨天你奶把这个月的粮食都给拿走了,咱们家就指着这5斤粮食过日子,你把粮票丢了,就擎等着一家人喝西北风吧!

你个死孩子,都多大了,屁事都办不成,买粮食你能把粮票丢了,你怎么没把自己也给弄丢了,以后我还能指望你点啥!”

高嫂子越说越委屈,狠狠打了孩子几巴掌,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哭诉道:

“这日子没法过了!我知道乡下的日子艰难,见天的省着吃,每个月从牙缝里挤出20斤粮食来送回乡下,你看看把三个孩子饿的,都瘦成了皮包骨头,一阵风都能给吹跑了。

没他奶奶这么狠心的,昨天趁着我不在家,把这个月的粮食都拿走了。

乡下要吃饭,难道她城里的孙子喝西北风就能饱?大强子都瘦成了这样,也没见她心疼心疼,一点粮食都不给留,她怎么狠得下这个心吆。

高铁军个杀千刀的,也不知道拦一下,就知道疼他老子娘,他这是要把三个孩子饿死呀!”

高嫂子哭的凄惨,众人都在一旁劝说。

对门高铁军家的情况,岳文轩倒是有所了解。

高铁军比他大几岁,两口子都是郊区农村来的,家里三个孩子。

原本一家人在农村生活,他能来城里上班,是老家一大家子省吃俭用凑出来的钱。

他家里兄弟三个,他是老小,他这个工作,家里兄弟三个都有机会,他老娘偏心他,就做主把这个工作给了他。

当时就说好了,以后他工作挣钱了,要多帮帮家里的兄弟,没说一定要给多少钱,帮多帮少都看他自己的良心。

老太太偏疼小儿子,能狠心把这个月的粮食都拿走,肯定是家里实在困难,不然做不出这种事来。

围着高嫂子的大妈大嫂都跟着抹泪,你一句我一句的劝解着。

首节 上一节 81/1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