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娱乐圈的悠闲生活 第89节

至于去露个脸增加曝光量?

更没那个必要,自己又不是流量明星。

俞冬青下了车,按照手机导航,坐地铁又换成公交车,直奔目的地——虎跑泉。

虎跑泉位于西湖之南,大慈山定慧禅寺内,泉水从石英沙岩中渗过流出,清澈见底,甘冽醇厚,被誉为“天下第三泉”。

杭州有句俗话:“龙井茶叶虎跑水”,龙井茶和虎跑水素称“西湖双绝”。

当然俞冬青自知没有资格和寺庙里的高僧谈佛念经,喝茶论禅,他是去找一个叫寸村朴的茶庄,就在定慧禅寺附近。

茶庄主人是张扬的朋友,也是他极力推荐的,种茶、制茶、销售茶叶茶具,一条龙服务。

前段时间张扬拿来的头道新茶就是出自这个茶庄。

茶庄主人姓杨,叫杨一新,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四十岁左右,身材消瘦。

他早就接到张扬的电话,见到俞冬青到来,就笑呵呵先带领他到附近一家民宿住下,等俞冬青简单洗漱之后,又带着他回到自己的茶庄,要亲自给他烹茶。

“杨老板,你不用太客气,你忙你的。”俞冬青赶忙说道。

杨一新也没坚持,笑着说你需要什么尽管开口,可以直接来找我,然后离开。

俞冬青坐在小院子里藤椅上,先烧水,不过龙井茶不能用沸水冲泡,80度左右的热水最为适宜。

水烧沸,然后晾三到五分钟,拿玻璃杯先倒入少量热水,再投茶叶,然后冲水至七分满。

看着色泽嫩绿光润茶叶,闻一闻香气鲜嫩,俞冬青满心欢喜,再轻轻喝一口滋味鲜爽甘醇,俞冬青感到没来由的满足。

什么都不用想,什么也不用做,就坐在小院藤椅上,享受着春日的阳光,再品一口清茶,人生快乐莫过如此。

偷得浮生半日闲,人生有味是清欢。

大抵就是这个意思吧?

不过,一杯茶还没享受完,手机铃声就响了。

这个时候被打扰很难受,是哪个不长眼的?

俞冬青皱着眉头拿出来看了看,哦,是张扬打来的。

他的可不能不接,俞冬青按了按接听键。

“到茶庄了?”

“到了,这里环境不错,很适合修行养性.....张扬,你不来住两天?”俞冬青端着茶杯靠在藤椅上懒洋洋问道。

“算了吧,我宁愿去茅台镇度假,天天闻酒香味,也不会跟你跑到那里去,我可没你这个悠闲心情.......喂,冬青,问你件事。”

“啥事?”

“吴兰是不是邀请你参加今年的《欢乐女生》评委?”

这么快就传出去了?俞冬青有点惊讶。

“你怎么知道的?吴兰告诉你了?”

“没有,我是猜的,你现在可是著名的音乐人,人气这么高,这种事吴兰怎么会不找你?”

“得得.....别给我戴高帽子,吴兰是找我了。喂,到底是啥大事?”

“也没啥大事,我有个朋友的女儿,也参加今年的欢乐女生选秀比赛,就在咱们燕京赛区,问问有没有认识的熟人。”

“是这事?这事你找我还不如去找吴兰更靠谱点,我只答应她参与决赛阶段的评委,而她可是大赛主要组织者之一,从头参与到尾。”俞冬青笑道。

“只是一般朋友,还没到那个地步,我只是随便问问。”

“我知道了,职权范围之类,能帮上忙我会帮的。”俞冬青笑道。

“呵呵,那就看那女孩能不能进入决赛圈.....看情况吧,如果真有那个必要,我再给你说。”

“好.....”

两人聊了几句,挂了电话。

俞冬青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这还没开始,人情电话就来了?

算了,不想了,还是喝茶舒服。

俞冬青端起茶杯,品了一口茶,然后直接关机。

第127章 欲把西湖比西子

俞冬青在寸村朴茶庄呆了两天,喝喝茶聊聊天。

茶庄主人杨一新是个妙人,不仅泡的一壶好茶,而且各种有关茶道的逸闻趣事,信手拈来。

“龙井茶和虎跑泉都有各自传说,龙井茶与乾隆皇帝有关,传说隆皇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随手采了一把茶叶,后回京城突然遇到太后娘娘生病,肝火上升,双眼红肿,胃里不适。结果喝了乾隆的茶,

“红肿消了,胃不胀了。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乾隆皇帝见太后这么高兴,立即传令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

为此,乾隆爷还专门写了一首诗:《观采茶作歌》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

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

....

....

乾隆爷的诗,不咋地嘛.....

杨一新又说来虎跑泉的来历,还兴致勃勃陪着俞冬青逛了附近的滴翠轩、济公殿、虎跑梦泉塑像、弘一法师(李叔同)之塔等众多景点,非常热情。

热情的让俞冬青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

如果自己是古代大诗人,立刻挥笔泼墨,留诗一首就像李白赠汪伦一样,可惜自己写不出来。

别说李白,就是乾隆那样的诗自己也没法子。

第三天早上,下着毛毛细雨,俞冬青背着旅行包准备离开,再舒适悠闲也不可能长久呆下去,又不能做像终南山里的隐士,还有就是:杨一新实在是太热情了。

临走前俞冬青还专门在茶庄买了两斤清明节前的特一级龙井,清明前采头茶称为“明前茶”名曰“莲心。”

每株茶只采一个嫩芽,其形似莲心,故称“莲心”不算贵,500元一斤,对方几乎就是白送。

杨一新还热情送客,还说欢迎明年这个时候再来品茶,临走前俞冬青总觉得他有话要说但没说出口,自己也不好问。

心满意足等下了山,俞冬青才打开手机,呵.....

未接来电,微信留言一大堆。

俞冬青见重要的信息回了,然后就上了公交车,他准备去西湖逛逛,刚坐到座位上手机铃声就响了,一看又是张扬打来的。

这小子跟踪我啊.....

其实俞冬青知道估计是茶庄庄主杨一新说的。

果然俞冬青接通电话,张扬在电话里说道:“我听一新说你已经走了?这两天玩的怎么样?”

“非常舒适,你的那个朋友特别热情,搞的我有点不好意思。”

听了俞冬青的话,张扬在电话里哈哈大笑:“他是心有所求,不过最后没好意思张口。”

“他求我啥?”俞冬青听了有些惊讶。

“让你写一首关于茶叶的歌。”

“没搞错吧.....张扬,我知道古人索求写诗的,还没听说要求写歌的。”俞冬青笑道。

“这你就不懂了,如果你写一首很火的有关茶叶的歌,然后再来一段文案,某月某日于杭州西湖边寸村朴茶庄触景生情所得,他的茶庄不就跟着火了?”

我@#¥¥%……%

俞冬青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冬青,如果你真能写出和茶有关的歌,就送个人情给他,我这个朋友为人很不错的。”

“是个妙人。”俞冬青呵呵一笑。

明年,明年如果有机会来,再说吧。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是非常美,天青色间烟雨更美,不过俞冬青很快就后悔了。

俗话说的好,观景不如听景,景色是不错,只是西湖周围到处都是游人,被裹挟在人流中看到的除了人、从、众,就只有自己脚下踩的青石板。

夹在人群中,俞冬青突然想起那个时空痛仰乐队唱过的一首关于西湖的歌曲:《西湖》

再也没有留恋的斜阳

再也没有了倒映的月亮

再也没有醉人的暖风

转眼消散在雨夜

....

.....

两个小时后,俞冬青再也受不了,准备离开,但看时间还早突然想起离这来不远的西湖音乐节。

要不,去逛逛?反正闲的没事。

还有,陈果果会去吗?

在来杭州的火车上,他就想过这个问题。

按理说,姑娘不会来的,现在不是寒暑假,成都距离杭州有好几千里。

还有他记得女孩说过的那句话:“大叔,音乐节结束,我就要回成都做我的乖乖女啦。”

但万一,万一来了呢?

俞冬青加快脚步。

今年的西湖音乐节在柳浪闻莺,它是西湖十景之五,位于西湖东南岸,清波门处的大型公园,音乐会就在公园西侧草坪上。

等俞冬青赶过去,已经是音乐节最后一天,但照样人山人海,一点不输迷笛音乐节。

俞冬青穿着休闲运动服,戴着口罩和棒球帽,背着背包,徜徉在人群中,听着舞台上乐队们的演唱。

和以摇滚为主的迷笛音乐节不同的是,西湖音乐节更广泛更包容,甚至还有点小清新,男男女女,年轻人居多也都很时尚。

没有迷笛音乐节上的“pogo”冲撞的尖利的喊叫声,也没有姑娘们的“跳水”,俞冬青看到好多年轻男女三三两两,低吟浅唱。

俞冬青不关心台上的演出,目光一直在人群中搜寻。

突然,一个穿着小西装身材娇小的女孩出现在他视线里,背对着他正在看着台上乐队表演,身体跟着节奏轻轻摇摆,一头乌黑的短发随着微风轻轻飞扬。

陈果果!

俞冬青的心突然跳动的厉害。

他走了过去,在女孩身边轻轻叫了声:“果果。”

首节 上一节 89/1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