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投资,你养活半个娱乐圈? 第357节

  想想看,连冯晓刚这种家伙都评价哈维为骗子,可见这家伙办事有多么不靠谱。

  “款项回复让他等着,就说我们这里正在筹集,至于《芭比》这个项目,把拍摄权完全交给导演就行,她们比谁都要清楚这部片子该怎么讨好女性,怎么包装思想。”

  徐嘉这话透露出一个意思,他对于《芭比》的信心要比对哈维还要大得多。

  苗玉晴顿了下,还是提醒道:“公司部分人员对这两个海外项目有一定意见,您最好还是酌情处理了为好。”

  都说到这了,徐嘉哪里还不清楚,这里面肯定有自己曾经的拥护。

  公司在取得成功,滚起雪球的同时,部分人变得惫懒,切失去了冲劲变得保守,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若是因为此,而阻碍了公司的发展,对自己的决定指手画脚,那就是问题了。

  徐嘉脸色一沉,冷笑道:“有意见是好事,可也分是什么意见,单纯的抱怨和切实的建议是完全两种概念,让曾佳那边整肃一下公司内部的风气,我看有必要重新再统一一下思想,免得未来做起事来有人拖后腿。不要有包袱,该杀的,一个不留。”

  说这番话的时候,他语气杀气腾腾,丝毫不避讳自己接下来可能施展出来的严峻手段。

  他扪心自问对公司的人足够好了,各种方面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平时就经常用红包和奖金开道,可那也是有功封赏,一味的忍让只会娇惯了其中的某些人,反而认不清自己了。

  这是他第一次提出对公司内部的肃清,他要告诉所有人,嘉行并不是只进不出的铁饭碗,他徐某人也不是心肠软的人。

  恩威并施,才是王道。

  ……

  2月26日。

  上映满一个月的《魔童降世》终于突破六十亿。

  虽然任谁都看得出前者被挖淦了潜力,没有可能超越国产电影票房影史第一的《战狼2》,但这个成绩依旧惊掉了圈内大多数人的下巴。

  谁能想到《魔童降世》在上映半个月的时候,能够凭借柏林电影节逆势上扬。

  只能说电影市场这块被徐嘉给玩明白了,当真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另一边,《捉妖记2》也达到了三十亿票房,同样五十亿有望。

  这下,大家伙是心服口也服了。

  特娘的嘉行一部电影快要赶上一个公司一年的营业额了,谁还敢在电影这方面与其斗?电影界大家统一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宁愿硬碰硬,也不能撞上嘉行当炮灰。

  很简单,同档期的情况下,这家电影院观众多,另一家肯定就少。

  而嘉行两部电影称霸贺岁档和春节档,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排片和观影人次,剩下的电影再去瓜分票房,还能有多少?

  看看《湄公河行动》,到现在都还被钉在耻辱柱上。

  一部制作、发行到宣传都不差的电影,质量相比起同期电影甚至称得上优秀,最后却折戟沉沙,令投资方赔得底掉,因为啥大家心里都清楚。

第531章 新宣传

  眼瞅嘉行事业一片大好,公司里的各个项目负责人也都坐不住了。

  一大早,大鹏就跑到了徐嘉的办公室。

  “徐总,您看《缝纫机乐队》我这里剪得快差不多了,马上成品就出来,档期上怎么安排?”大鹏搓着手问道。

  别看他此前指导了一部《煎饼侠》大获成功,但那是在搜狐的支持以及透支口碑的情况下。

  现在的他,心里还是没底的。

  “这一块公司不是有专门的人来负责么?按照计划走就是了。”徐嘉说道。

  项目档期的安排,都是由曾佳那边的项目部负责的,统一规划管理,省得自己人跟自己人冲突了。

  另外也是为了提前给外边提个醒,自家的项目什么时间上线,敢竞争的就算了,若是自觉没那个能耐的,就识趣地避开,给大家一条活路。

  不然就跟现在的贺岁档似的,在《魔童降世》和《捉妖记2》两部大片的挤压下,大部分电影都成了炮灰。

  也就是韩涵眼光机敏,跑得快,不然《乘风破浪》也得跟着完蛋。

  “我的想法是能不能提前给我放到五一档,公司给电影安排到了暑期档,我这实在顶不住啊。”大鹏道明来意。

  就自己的电影几斤几两,他还是清楚的,暑期档这么个兵家厮杀之地,着实没胆子进。

  “调到五一档?等等,让我先问一问曾佳,把你们调到暑期档的原因。”

  徐嘉犹豫了一下,打电话给曾佳,“佳姐,大鹏导演的片子,你们项目部给安排到了暑期档是为什么啊?”

  就连他这个老板,都知道暑期档竞争强度有多大,一般的电影进去连个水花都难溅出来。

  就比方说前段时间他亲自给热芭准备的电影项目,《傲娇与偏见》。

  集齐了热芭、杨阳、汪凯,还带有《偶练》与《创造101》两大团队,才敢放到暑期档。

  “大鹏导演的片子属于剧情片,适合白领阶层居多,我们的打算是放在六月份,暑期之前抢跑一波,主要走的还是周末,另外看看能不能吸引来学生群体。”曾佳解释道。

  还有一个原因,她没有讲,那就是大鹏的项目在公司众多项目中,实在排不上号,自然就只能安排一个一般的位置。

  听到曾佳的理由,徐嘉摩挲着下巴,两方各有各的道理。

  他看向大鹏,问道:“五一档虽然有假期,可时间并不长,后面接不上暑期档,你确定挪到这个位置?”

  “这两个位置其实吸引力都一般,我不如放到竞争比较小的五一档,我认为凭借电影本身的质量,可以通过走口碑的形式,去慢慢积累票房。”大鹏说道。

  他对于自己电影商业化的信心不足,可对于质量还是有一定自信的,毕竟是自己亲手执导,且亲自盯着剪出来的。

  若是连自己都没有信心,那还往院线上放什么。

  “成,就按你说的来。”

  徐嘉点点头,对这方面的自主权,他一向放得开,于是对电话那头的曾佳说道:“听到大鹏导演这边的意思了么,麻烦曾姐你这边配合调整下《缝纫机乐队》的档期了。”

  实际上就是嘉行的摊子大了,下面的人也有各自的小九九,纷争无可避免。

  作为老板,徐嘉能做的就是尽量把一碗水给端平,照顾到各个方面。

  就像大鹏的诉求,其实并不高,只不过自身的价值被项目部的人不看好,才出现这样的问题,现在看起来不显眼,可随着时间的推迟,早晚会酝酿成大问题。

  归根究底,其实就在于国内电影市场在嘉行的带领下变得更加卷了起来,大多数还是自己的项目互相卷。

  “多谢徐总,我一定多多跑宣传,不辜负您的厚爱。”大鹏激动道。

  他何尝不清楚自己是被人小觑了,今天来这儿见徐嘉心里是有几分忐忑的,但万万没想到居然会这么顺利。

  由此可见,徐嘉对他的信任和看重,并不只是一开始嘴上说说的忽悠。

  这让经历过搜狐那种资本薄凉态度的大鹏,对嘉行终于产生了归属感。

  “你多多拍戏,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对了,你既然选择五一档避开竞争,那就意味着战线可以拉长,在五月份内基本没有竞争对手,那做好本身的宣传就很重要了,我会让宣传部给你们重新制定一份宣传计划,不过你们这边也要尽力配合,明白么?”徐嘉嘱咐道。

  他接下来的宣传,不再仅仅是以前旧一套模板,而是配合着斗映这个新平台,“你和剧组主创人员都要在斗映上创建账号,有的就算了,没有的尽快,另外建立一个《缝纫机乐队》的斗映官方账号,发点花絮,或者预告的精彩片段。”

  “总之,你既然对自己的电影有信心,那就要发动大众,变得接地气一些,更容易让大家进入电影院选择你们。”

  每个电影不同的定位都会有不同的宣传策略,甚至于宣传平台可能都不相同。

  斗映是徐嘉要开辟出的第二个宣传阵地,趁着这块肥沃的土地没有被其他人发现之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前世多少电影明明是扑街的料,最后却取得了盈利和票房上的成功,靠得就是宣传上愚弄网友,骗了一批又一批的观众当韭菜割,其中尤以狗血苦情电影为主,如《比悲伤更悲伤的事》等等。

  城镇青年们被忽悠得掀起了一阵又一阵跟风潮,个个被骗成了麻瓜。

  一次两次还行,再到后面,傻子也发现不对劲了。

  从一开始的相信,到后来的群嘲,斗映方面的电影宣传反而变成了小丑。

  前世徐嘉管不着,这一世斗映有他的股份在,况且嘉行与斗映的紧密合作,也注定了双方短时间内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当然不能发扬这种风气。

  用《缝纫机乐队》这么个不上不下的片子来打前站,是个稳妥的选择。

  想到这,徐嘉拍了拍大鹏的肩膀:“你就卯足了劲干,资源方面我能给你配套的绝不会少。”

  “徐总……”

  大鹏眼睛都红了,心情澎湃,眼泪汪汪。

第532章 考察字节

  魔都。

  徐嘉这次倒不是来视察分部,而是特地来字节考察。

  当然最关心的就是与后者进行宣传上的合作,《缝纫机乐队》就是个很好的试点项目。

  “欢迎徐顾问莅临字节跳动!”

  大横幅挂在总部门口,令下车的徐嘉嘴角抽了抽。

  要不是他清楚字节这边的人不会跟自己开玩笑,只怕还以为这是反讽。

  站在迎接队伍最前端的张一名见到徐嘉这幅模样,顿时发出朗声大笑:“哈哈哈,我早就告诉过他们,你对于这种欢迎仪式和风格肯定不会喜欢,现在看来咱们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说着,他上前伸出手与对方紧紧相握。

  “让我有种回归八零年代的感觉,我是不是该配合点穿个宽手宽脚的西服,好看起来更像一个乡镇企业家?”

  徐嘉调侃了几句,转而道:“说实话,过于隆重了,真有点受宠若惊,以后没必要搞这么大排场,大家都自己人,犯不上。”

  这话确实说到张一名心坎里了,令其心花怒放。

  他一直忌惮的一点就是徐嘉会被企鹅那边勾搭过去,毕竟斗映如今的成功,与徐嘉的指点和帮助脱离不开干系。

  尽管算法才是核心,可徐嘉的功劳同样无可指摘。

  “是这个意思,主要你这个顾问第一次来,当然要认真对待,再想有类似的活动也没机会了。”

  张一名拍了拍徐嘉的胳膊,介绍起其他人:“这位是梁如波,我的合作伙伴,最早的九九房就是我们两个一起创办的,也是集团的研发总监和技术总监。”

  “这位是陈林,创新业务负责人,技术上的大牛。”

  “这位是吴得周,新石实验室总裁,以前曾是锤子科技的coo,也负责过华为荣耀产品线,对于产品线和硬件研发这块比较精通。”

  后面还有几位,张一名一一介绍过去,方便徐嘉认识和交流。

  单是这个表现,就让在场的众人对徐嘉立刻端正了态度,很显然这位名义上的顾问不仅仅只是股东一枚,深得自家老板看重。

  这也就意味着徐嘉的意见,可能对集团的业务颇有影响。

  “都是人中龙凤,怪不得字节能后来居上,跟企鹅等互联网巨头掰掰手腕子。”

  徐嘉捧了众人一句,道明来意:“大家对我应该不陌生,我也就不客气了,这次来主要是为了接下来嘉行在电影方面与斗映的宣传合作,试点如果成功的话,将会延伸到其他项目乃至其他领域,希望大家后面能够配合。”

  嘉行出品的电影项目有多牛哔,这段时间大家是看在眼里。

  何况嘉行借用斗映做宣传,哪次不是给斗映引了一波流,带来一大批热度?

  张一名表态道:“放心,他们谁要是不配合,那我就换一个配合的,凡是阻碍斗映与嘉行合作的人,在我这儿通通要拿下。”

  哪怕只是场面话,也足以让在场的大家伙清楚张一名的决心了。

  不过想想也是,与其说是嘉行求着他们合作,倒不如说是他们求着嘉行合作,毕竟嘉行的宣传渠道和营销能力摆在那,哪怕没有斗映,也不会影响到对方的宣传,斗映更多只是做到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

  当然,这是梁如波等人的想法。

  他们对于自家产品抱有的信心还没有那么大,谁让徐嘉帮的忙太多,以至于他们有时候更多将功劳归功到嘉行上,而不是自己产品的实力。

  对徐嘉来说,这次到访,是奔着势必谈下合作协定来的。

首节 上一节 357/5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