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投资,你养活半个娱乐圈? 第433节

第664章 一步快,步步快

  陆陆续续的,公司有意向来看粗剪成片的人也都抵达。

  不大的观影室瞬间被挤满。

  对于公司内部视为重中之重的作品,大家都很期待。

  按照徐嘉的态度,《红海行动》只要能取得开门红,这个类型的电影恐怕就会是嘉行日后的主流。

  那他们自然要率先了解一番,好参与到其中。

  别想着嘉行内部就是铁板一块,虽然经过上次开心麻花的敲打,内部分派系的风气一时间刹住了,但该有的竞争还是保留住的。

  毕竟公司若是想前进,内部就必须有竞争的氛围。

  资源这种东西再多都不嫌多,谁不想将更多的项目都揽在手中。

  电影开场,第一幕就是蛟龙突击队出发。

  这时候大家还都觉得中规中矩,最多是感觉道具确实精进了不少,至少那艘战舰露相就令人惊艳。

  后续剧情的发展和画面,让众人渐渐沉浸了进去,讨论声都小了许多。

  到了此刻,他们才明白为何徐嘉会让文木野去负责这个大项目,除了前者的资历外,导演能力上也是彻底磨炼出来了。

  尤其是第一场城市作战中,许多被打死的正辅军都有特写。

  与国内大部分电影拍摄这种场景相比,前者更多是直接找群众演员扮演死尸,亦或者找道具组给做点假尸体,几乎一眼假。

  不过念在成本的原因,以及国内电影的水平和质量,其实无论是片方还是观众对这些地方都不怎么在意。

  基本上就是看见了尸体,哦真惨,理解导演想表达的意思就足够了。

  但在《红海行动》中,一切的细节都拉满了,充斥着真实感。

  凡是电影中看到的尸体,都是残缺不全,倒毙在车辆附近的尸体,也是浑身灼烧,形如焦炭,一股战争的残酷扑面而来,让人下意识就认识到这里是战场,稍有闪失就会死掉的地方。

  “嘉行还真是下了血本,道具方面也整得制作这么精良,怪不得能够在国内电影市场屡战屡胜,就这份心思一般剧组都比不上。”韩三平感慨道。

  实际上大部分人当然知道细节做好,更容易赢得观众的好感,但终究是掣肘太多,要考虑成本,要考虑到道具组的能力,而正常情况下,电影质量能及格就不错了,哪有功夫去在乎这种加分项。

  可以说,国内大部分剧组压根就没到考虑这些的水平。

  “确实,现代战争各类火器对人造成的伤害种类数不胜数,也会让战场上的环境和画面变得相当可怕,就从这点上来看,嘉行往后在现代战争的类型片里就占据不少优势,这些都是能够累积下来的经验。”张艺某看得更明白。

  电影方面关于细节的制作,并不是一时的作用。

  这些道具到了下一个现代战争的项目里同样可以使用,甚至于道具组都不用再操心类似的工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长久以往下,嘉行会积累许多的经验和道具,到了拍摄时,不禁节省成本和时间,还能够愈发完善,可以说起步就比别人高了一筹。

  正所谓一步快,步步快。

  张艺某都能看到未来国内凡是现代战争戏,剧组都得先拜过嘉行的码头才会开工。

  很简单,有这些道具愿意租借的话,成本和时间上能节省大半,相反想要自己从头做起的剧组就要吃不小的亏,不是哪个公司都有这种魄力的。

  何况是国内的影视公司,一个个小家子气的,眼光怎么可能会放长远。

  想到这,张艺某反而庆幸于自己选择跟嘉行签订了导演合同。

  他只是个单纯的导演,从来没想过往影视公司老板的方向发展,这也就意味着他不必跟嘉行对上,反而能够享受到对方提供的便利。

  这种站在强势方躺赢的感觉,可比自己费劲功夫carry要爽得多。

  他前半辈子的导演生涯,基本上全靠自己一人顶大梁,现在年纪大了,精力大不如从前,这种分工明确的方式恰恰与他契合。

  而到了后面,各种画面透露出来的细节,则是展现了整个剧组的实力和功底。

  比方说第二场车队遇伏的战斗,运送平民的巴士被迫击炮弹击中,满车都是伤员。

  医疗兵陆琛救人时,对于有生命体征的伤员优先救援,且面临一个伤员腿被炸断,前者更是直接让队友用刀直接切掉连着的皮肉,优先救人。

  这些都是专业战场救援的行为,很难说这里面会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想到剧组是跟海军合作,那答案显而易见。

  “这电影跟《战狼》系列还不同,《战狼》系列更多是吴晶个人英雄主义,只是加入了军事的元素,实际上还是孤胆英雄那套,但这部《红海行动》就是彻彻底底的军事片了,有点《黑鹰坠落》的意思,但内核又是我们华夏本土的思想。”

  韩三平全神贯注地盯着银幕,跟身旁的张艺某交流着,他作为国内电影行业的领军人物,自己也好歹是个导演,对于电影的了解算是国内前列。

  “没错,本质上都是宣扬爱国主义的军事片,相比起之前说教意味比较浓厚的主旋律,这部电影更加商业化,更容易吸引观众,就是这尺度上会不会有些大了。”

  张艺某则是从剧组的位置上去考虑,他作为总导演是要为自己的电影市场效果负责的,这种尺度过大的电影过审是个大问题。

  “呵呵,你不都说了么,本质上还是宣扬爱国主义的,我认为截至目前这部电影担得起新一代主旋律电影的名号,尺度大点相信审核的人能够理解,毕竟战争总是残酷的,并不是过家家,也让民众了解一下真实的战场是什么样子的,不能总是活在臆想当中。”韩三平笑吟吟道。

  他对于这个问题倒是不担心,要知道《红海行动》是嘉行的国庆献礼片,以嘉行的成绩和成就,只要本心是好的,审核就不会卡得太严。

  而且近来国民自豪感增强的同时,一些人好战之心也扬起了,碰到点什么事就呼吁着打仗,岂知战争不是过家家,真正开启战争的话,受苦受难的永远是平民。

第665章 时代的传承

  啪啪啪!

  观影室内,掌声响起。

  所有人都站起了身,朝着文木野的方向拍手喝彩。

  如果说来之前他们还只是觉得这部电影的牛哔之处在于投资大,那现在对整个剧组都抱有崇高的敬意。

  三个月的拍摄时间,能看得出有经过仔细的雕琢,细节上更是诚意满满。

  这其中的功劳绝不仅仅是投资能够带来的,必定含有全剧组的心血,而导演更是首当其冲。

  就凭对待电影的这股认真劲,他们就由衷地佩服文木野。

  “文导,好样的,给咱们公司的人做了个模范带头。”

  “我以前还觉得我跟文导之间的差距,只是与徐总的关系亲疏,现在看来要学的地方还有很多啊。”

  “说实话,公司这么多导演,以后占据首席的,恐怕不是郭导就是文导了。”

  “哎,你们说咱们有没有机会参与到这种类型的电影拍摄上,公司后面肯定会立项相关电影项目,就是不清楚到时候是以什么身份参与进去了。”

  众人低声议论着,无一看向文木野的眼神,不是带上了敬佩。

  自从《流浪地球》上映后,公司内部其实大部分人觉得郭凡才是嘉行首席导演。

  毕竟文木野除了《我不是药神》外,其他的项目履历都差了些水准。

  但这次《红海行动》彻底打消了大家对他执导大制作的怀疑,这家伙是能文能武的全才啊,某种意义上这种全能选手比偏科选手更适合公司。

  “看见了么,你们的辛苦没有白费,大家都是看在眼中的。”

  徐嘉拍了拍文木野的胳膊,后者眼眶已然红润,显然一部心血之作能够得到认可,对于他这个创作者来说同样是莫大的鼓励。

  “等项目精剪后,最后的成片出来,你跟剧组的大家伙好好休息,等庆功宴的时候再回来也不迟,这人老是绷着身体会垮的,偶尔的放松也是必要的。”徐嘉劝说道。

  以他对文木野的了解,自己若是不提这句,对方恐怕不会有丝毫的懈怠,不将成片给剪出来不会罢休的。

  “我脑子里对最后的成片已经有思路了,剩下就是按部就班地去剪,不用担心我再钻牛角尖。”

  文木野挠挠后脑勺,知晓自己之前不眠不休剪片的行为,让徐嘉为自己担忧,解释道:“回头我会跟大家好好放松,不过要放在电影宣传期结束后,正如您所说,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心血,还是想要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

  他坚定地看着徐嘉,表现着自己的决心,只差临门一脚了,自己若是不继续参与下去,往后想起来恐怕都会觉得遗憾。

  “成吧,伱自己的身体自己注意好,那不光属于你,更是公司宝贵的财富。”徐嘉无奈道。

  就知道这干导演的性子都轴,别看一个个有时候感觉挺机灵的,那都是为了电影而做出的牺牲,无关于电影的方面,别提那个倔了。

  将文木野留给公司的内部人员膜拜,徐嘉主动走向韩三平和张艺某。

  “两位大佬,给点意见吧,来也不能白来,到时候我宣传的时候,也好打出标题,经韩制片和张大导认证的好电影。”徐嘉开玩笑道。

  对于韩三平和张艺某曾经的小插曲,他并不清楚,不过看两人的样子,相处得还是挺愉快的。

  毕竟都是国内老电影人,对于国内电影的贡献,两个人说不清孰轻孰重,但绝对都是关键人物。

  “审核上怎么规避,我倒是能给点意见,这电影本身我是指导不了,刚才纯粹是以普通观众的角度去看,从我的感观来看,不比好莱坞大片差,甚至放在十年前,不,就是放在五年前,我都不敢想象这会是我们自己拍出来的。”韩三平异常感慨。

  但有句话他没讲完,放在二十年前,他是真敢想这电影是他们能拍出来的。

  因为彼时华夏电影界正值市场化初期,各行各业都抱着赶超英美的决心和想法,从《卧虎藏龙》开启的大片时代,比如今手笔可大多了。

  可以说,二十来年,华夏电影其实一直在原地踏步,有时候还退步了不少。

  直到徐嘉的横空出世,才终于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是啊,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把前浪给拍死在沙滩上,我这个老前辈都有点怵了,而且我能给什么指导意见,你们一部电影的票房就足以超过我所有电影加在一起的票房。”张艺某摇头苦笑道。

  好消息是他看到了华夏电影行业有可能步入一个新的时代,坏消息是自己已经老了,怕是赶不上这个新时代。

  “这不能相提并论,您那个时候,国内才多少电影院,观影人群更是稀少,把我们现在的电影放到那个时候恐怕连您的零头都不及。”

  徐嘉连忙将张艺某的自贬给打断,电影方面不能唯票房论,何况时代背景不同。

  他也只是占了资本入驻电影行业的便宜才有了现在的成就,但反观张艺某,那是在时代的局限下还能突破天花板的导演大师。

  “你们两个就别互相谦虚了,艺某呢,因为特殊原因,是三十多岁才进入的电影学院,说是第五代导演,其实中间是有断代的,从某种意义上,是第一批进入国际视野的导演,可谓将华夏电影给带向了国际,我们华夏电影有今天,他功不可没。”

  “而徐嘉呢,年纪轻轻就创建了嘉行,培养了一帮新锐导演,出产的电影一次又一次地破了国内票房记录,商业化方面是国内影视公司做得最好,且将烂片的风气给彻底扭转过来,甚至开始真正向好莱坞发起冲击。”

  “你们俩,一个为华夏电影业打下雄厚的基础,一个在这个基础上高歌猛进,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别急着否认,老韩我自认还是有资格点评一二的。”

  韩三平一手揽住徐嘉,一手揽住张艺某,朝着记录花絮的摄影师笑道:“给我们三个拍张照片,虽然不是老中青,但勉强称一句时代的传承应该没问题。”

第666章 请寡姐演主角

  【恭贺《巨齿鲨》全球票房突破四亿美元!】

  大红横幅挂在嘉行大酒店外,路过的人均是投以好奇的目光。

  这片子在国内看似不温不火,谁也没想到最终国内票房会在十四亿。

  连嘉行引以为傲的宣传营销都没有开动,都比前世的票房高出了近四个亿。

  只能说嘉行的品牌价值和大蜜蜜的人气,远远超出了徐嘉的预估。

  不过总体算下来,其实还是嘉行占便宜。

  由于他这边的催促,和对国内市场的信心,华纳方面对于这个电影给予的资源也加磅了不少,以至于除了华夏以外的电影市场票房也屡创新高。

  基本上可以确定电影最终全球票房落脚点会在4.5亿美元左右。

  就这已经是华纳这么几年最好的成绩了。

  “媒体朋友们另行安排,后面曾总会专门开一场发布会进行招待,今天来的宾客太多,嘉行酒楼实在招待不过来,玉晴你给解释一下。”徐嘉说道。

  华美合拍电影其实历年来都有,其中不乏大制作,但要数成功,《巨齿鲨》还真就数头一个,这新闻不比嘉行的电影在国内破票房记录来得新颖。

  主要是嘉行电影破票房记录已经不是一次两次,间隔短频率繁,大众习惯了嘉行的牛哔。

  但对于自己国家的电影公司能在海外闯出一番天地,还是没料到的。

  谁让这些年,华夏整个娱乐界都是越混越倒退。

  “好,来的媒体人跟咱们公司关系都不错,相信他们能够接受。”

  苗玉晴作为公司的新闻官,这点事情还是有把握的,转过身就去找媒体人解释去了。

  而另一边,洛伦佐等人也相继赶到。

首节 上一节 433/5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