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我只想搞钱 第630节

说到这…还挺好的。

看得出来,这帮人对自己的作品还是有信心的。

然后路川出来了——有传闻《王的盛宴》难产…

因为不能过审…

真尼玛扯淡,一部古装片,讲一顿饭的,有什么不能过审的?

路川很委屈:“能否给中国电影和好莱坞大片一个公平竞争的起跑线?为什么我们可以消费历史,却不能正视历史?”

“我们原定7月5号上映,现在却不能上,听说是要给一部中影投资的电影铺路…”

然后哭了:“制片人一直给予我最大的支持,我也一度以为用制片人的钱是应该的。但这次拍《王的盛宴》触动特别大,通过这一部戏学到很多东西,我不能再有撒娇心态,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钢铁巨人,我们必须强大。我会用工业的方式、不撒娇的去做下一部戏…”

沈旭东有点无语,碰了下徐争的胳膊肘:“他好像每次都要哭!”

徐争点头…压根不看他——旁边一堆‘青年导演’都盯着沈旭东呢。

沈旭东则在想,也是,陆川在不同场合落泪——他有点表演综合证。

宁昊看不下去了,小声道:“7月5号上映的电影,中影投资的,你不觉得耳熟吗?”

“…什么玩意?”

“咱公司的《画皮2》呀!”

沈旭东瞬间明白:“我草,这货骂我!”

然后主持人尹鸿看了眼沈旭东的:“沈导,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沈旭东扶了一把自己的镜框:“…我也可以说吗?”

“…您没准备吗?”

“没事…”沈旭东直接起身,拿着话筒,笑了笑:“我上学的时候,有段时间,很多媒体吹嘘《寻枪》的导演,说他是青年才俊,中国导演领军人物,就租了一张碟看了一下…就这?这玩意也是青年领袖?说实话,我曾一度怀疑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审美能力…后来跟老师聊了一下,老师就说了一句话‘这货的电影你别看,就俩字:装逼!’”

“其实,我对装逼的理解一直挺正面的,艺术需要装逼,李白就挺能装逼的,大家都到庐山去玩儿,看到瀑布了都会说,“哇、好大的水呀”,就他装逼,偏要说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艺术就是用来装逼的。还不光艺术;只要是能显得一个人稍微跟别人有点不一样的、稍微更有趣点儿的、稍微更独特点儿的表达,就都有装逼之嫌!”

“但装逼不等于牛逼,你觉得你真牛逼的话,你自己掏钱或者自己借钱拍电影,赔了赚了都是你自己的,别拿投资方的钱不当钱,你要是觉得自己真牛逼的话你自己拍片子给自己看,别人看不懂你别在意,关上门,自己给自己放,把自己给看感动了!

哭他个三天三夜!

觉得自己文艺就去拿奖,别图钱,想走票房这条路你就老老实实把观众伺候好了,现在进电影院是娱乐行为,就是图个乐,不为受教育,不为提高艺术品位!

故宫里的东西比你品味高得多,别老觉得你就比观众高,你能拍出来霸王别姬我也想服你一次!

问题是,您拍的了吗?整个《南京!南京!》还站在日苯人的角度上?咋了,你不是中国人啊?

定义你这个人的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你做了什么。

对于导演也是一样,作品之外,说得再多,我们也不用太当真,能定义他的,归根结底,还是作品本身。”

“另外,《画皮2》去年就宣布定档7月5号了,你给我说清楚,扫清哪门子障碍了?别以为我不知道,没做完后期就说没做完后期,拍个一亿多成本的电影,还抱着撒娇心态?投资人是你爹嘛?”

“还还原历史?你凭什么说还原历史?看了几本地摊小说,就敢说自己正视历史?《汉书》你看过没有?要不咱俩辩论一下?”

第834章 继续怼

“跟我阴阳怪气?”

“我特反感一些自以为是的人,追求自己的意义和梦想,应该花自己的钱。花别人的钱追求自己的梦想,你以为你是谁?”

尹鸿想打断断他,沈旭东摆手,接着道:“商业片就老老实实讲一个故事,别踏马在乎老外能不能看懂。

他只要是个正常人,都能看懂的!”

“我就跟我们公司的年轻导演这么讲的,不要在乎奥斯卡、欧洲电影节,你就想让国内的观众舒服了,商业电影是商业,什么是商业?第一法则是客户第一,而不是什么艺术第一,甚至自我第一。”

“而且,说句不好听的,我们有些搞艺术电影的,也不是艺术第一嘛,人家心里想的是“洋人”的艺术第一!”

“别的不说,咱就说冯晓刚,老早以前就想拍《1942》,可那时候他是小冯,剧本报上去,既没有预算,审核也不批。

然后他熬了多年,终于熬成冯导了,他跟审批部门游说,咱们不是要发展多种形式电影嘛,就把这个本子当多种形式放了吧。他和王硕又跟华宜两兄弟说,我想拍《1942》,拍赔了王硕写剧本,我拍一部喜剧把钱挣回来…这叫有底气,这才是投资人敢和伱一起冒险的原因。”

“对了,好莱坞…”

沈旭东换了个话题,道:“很多人说好莱坞扛不住…

是,暂时是扛不住,但未来的事情谁能说得准呢?

说一下中国电影的优势,首先就是市场!

中国电影市场容量庞大,已经是世界第二大市场,而且仍然在高速增长之中,足以容纳各种类型和风格的影片。全球拥有这样大的本土电影市场者,屈指可数,而且无一不是电影强国。”

“其次,这个庞大的市场相当优质,别总说我们的电影产业链不完善,回收成本只能靠票房…你怎么不看我们的票价?”

“中国电影的平均票价价格相对是很昂贵的,几乎与欧美日这些发达国家的绝对价格相等,远远超过了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票价。

这对于电影业来说,这意味着从每名观众身上得到的利润也要大的多,这对于回收投资,特别是当代大制作必需的高成本特效来说,是相当有利的。”

“印度电影票价,一张才五块钱!”

“最后,我还要说一句,我们的市场受到了政府保护的力度堪称全球第一!

用曾以严格保护国家电影业而闻名的韩国来比较,它的保护制度原是要求影厅每年必须放映146天的国产电影,2006年不顾韩国电影人的反对,这一限制被削减到每年73天,其它就没有了。

而中国直到今年2月前,每年只允许引入20部分账式大片,中美电影新协议后才再增加14部3D或IMAX大片,而暑期国产片保护月——我收到消息,今年可称暑假保护季来形容,在排档排片上的保护手段,倚仗着国有公司垄断海外大片发行权,和院线对于电影局政策的配合,更是其它国家影人连做梦都不敢想的美事。”

“这样的大前提下,还要抱怨?”

尹鸿赶忙道:“谢谢沈导…”

台下…短暂沉寂后,响起暴风般的掌声。

徐光头拼命鼓掌,面有神往。

谁不想成为沈旭东这样的人呢——直接怼,一点情面都不留!

“谢谢真诚的沈导,他不愧是…让我们再次给予他最热烈的掌声…”

“不用…·”

沈旭东下台,向观众点头致意。

哦,观众就是几家媒体还有电影局的一些官员…

也就是说沈旭东喷陆川的话会被记录下来,甚至刊登出去,不过…一般用词方面会很谨慎…

最多也就激烈交流…

“还是旭东直接…”

“地位到了,自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宁昊跟徐光头说话间,沈旭东拿着主办方送的鲜花走到他俩面前,敞开西装,花放徐旁边椅子上,“玛德,热死了。”

“灯光是话剧照明用的,确实很热…”

“宁昊不上去吗?”

“我等会…先让徐争上去装个逼…”

三人旁若无人的闲聊,完全不在意一旁的路川——丫又落泪了,掏出手帕正在不停地抹眼泪…

现在上去发言的是魏德胜,一个台湾导演,《赛德克巴莱》即将在内地上映,他得做宣传…

都说卖惨宣传是《百鸟朝凤》开启的,真不是,魏德胜是真牛逼,各大节目都上,各种宣传自己为了《赛德克巴莱》多不容易,各种借钱啥的…

甚至传出了‘魏德圣却在拍《赛德克·巴莱》时资金匮乏到有时连买子弹的钱都没有’这种传闻…

很多人称呼他:理想主义者!

问题是,你踏马是拍电影的,宣传这些有什么用?

就你台湾导演有理想是不?

再说了,你的理想,凭什么让投资人买单?让观众接受?

然后很多人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各种讨论,说什么‘凭什么张艺谋、陈楷哥又机会拍大片,我们却没有机会?’

甚至还有人问了:“相比投资有情怀的电影,为什么投资人更专注于投资普通电影拿回报?”

??

人家投资电影想通过电影赚钱,反倒有问题了?

甚至扯到了让电影局成立电影专项资金,支持有梦想的电影人…

吵吵闹闹…

主持人尹鸿看向沈旭东:“旭东怎么看?”

“拍电影不是花自己的钱,只考虑艺术性而不顾市场,那么大的投资,不就是等于别人出钱让你实现理想么,大家都是成年人,别闹了好吧!”

“站在投资人的角度,我就说一句:你魏德胜的牌面不够,张艺谋拍电影,没有亏过本!”

魏德胜反驳了一句:“…话不能这么说,年轻导演谁有牌面?”

沈旭东无语:“张艺谋前三部电影,《红高粱》拿了柏林金熊,第二部《菊豆》,又在戛纳获奖,甚至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第三部《大红灯笼高高挂》又获得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那三部电影成本多少?跟谁没年轻过似的,没有能力就说没有能力,扯什么梦想,谁踏马没有梦想?”

“踏马的,一个只拍过一部电影的得过最有分量的奖项是金马奖的台湾导演,因为小众文艺,就可以随随便便压制大陆导演张艺谋、陈楷哥了?”

第835章 预测

做了投资人、制片人之后,沈旭东最反感的就是那帮口口声声说着理想、梦想的‘电影人’…

什么都不懂,也敢张嘴要钱!

认真做过影视项目的人,都知道在前期评估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调查影片的受众,以及这批受众能带来的票房,据此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制作成本区间。

你一部文艺片敢要价6000万?

一部6000万成本的电影,至少得2亿票房才能回本。

6000万什么概念?

即便是在市场更广阔的美国独立电影里,也算不少钱了!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海边的曼彻斯特》两部电影的成本都是800万美元左右,换算成人民币,还没到5000万。

更离谱的事一部500-800万的预估成本,却写了一个中日韩三地拍摄的剧本.

有时候我会怀疑这些导演是不是没坐过飞机,不知道把这么多人(一个完整的剧组起码50人)拉去日苯,不说拍摄了,光是吃喝三天再加上来回机票差不多300万就没了。

“至于电影局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有梦想的电影人?我觉得挺扯淡的…法国、加拿大、德国等等国家都有自己的电影辅助政策,然后本土市场被打的节节败退…更惨的是,辅助金已经成了特有群体的玩物!”

为什么不搞电影辅助金?

用处不大,当年台湾搞过,然后把台湾电影彻底推向了观众的对立面——导演们不用指着票房回本,疯狂夹带私货拍一些有的没的,根本不管观众看不看得懂,看不懂更好,看懂了显得我不文艺。

另一方面…则是出于沈旭东所说的——出现垄断…

既然是电影助金,那应该给谁?

肯定给那帮已经闯出名堂的名导咯…

这帮人很容易形成一个固有的利益团队——骗补嘛!

首节 上一节 630/7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