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主持人大赛,别人叫我大魔王 第226节

  对于买票的观众来说,如此漫不经心的一部电影简直就是一种赤蝈蝈的蔑视。

  吐槽《画壁》作为一部用魔幻主义包装的知音体电影,它整上已经愚蠢到了我们不屑评价的地步。

  还吐槽《孤岛惊魂》,说一部年度奇葩片,其本质是在二流市场里由三流观众营造的一个不入流的奇迹。

  大幂幂杨老板,成为了网友集火的对象。

  而最新一期的《走近科学》,带来了经典的——带电村的秘密

  这是改版后第二期和电有关的节目。

  上一期的电线漏电,电的狗子每一次经过都狂吠,看的无数人额头冒黑线。

  这一期的地点来到张陌尘的家乡省,江蘇省胡埭镇有个叫西固的小村庄。

  这里住着20来户人家,生活平静而安逸。

  去年10月,村民老姚家的电灯坏了,他准备修理。

  一拿起窗台上的电笔,电笔的指示灯却突然亮了。

  老姚吓一跳:窗台怎么会有电?

  他又用电笔测了几处地方,电笔都会亮。

  甚至门扶手、地板、墙壁都能测出电来,每次电压还不一样。

  高的时候,电压能达到110伏,低的时候,只有12伏。

  老姚害怕了,感觉自己家被一个无形的电网包围,一不小心就会触电身亡。

  老姚找到邻居陈和根,声音颤抖着说:“你去测测看,家里有没有这个电?”

  陈和根接过电表一测:120伏。

  老姚吓得直接跳了起来。

  经过不断测试,整个村子都带上了电。

  更令村民吃惊的是:在户外的空地上,随便一个地方,电笔也能测出电。

  在离地面三四十厘米的地方,慢慢升高电笔,到达一定高度后,测电笔也会亮起来,有时甚至能够测出220伏电压。

  村民们都吓坏了。

  很多人搬去了别村,亲戚也不敢来串门,只剩一些老人留守在西固。

  不久后,村民们更害怕的事情发生了:

  一些年迈的、身体差的村民血压莫名升高,脑袋发沉,两腿发软。

  原本村里只有六个高血压,没多久涨到了十多个。

  一股神秘的力量笼罩了整个村庄。

  村民人心惶惶,认定血压升高跟村里的漏电有关。

  西孟村带电的消息很快传开。

  江蘇省电力专家带着设备来到西固村,进行实地检测。

  排查了整整一天,却没发现任何异常。

  即使在距离22万伏高压线最近的地方,仪器显示的数据也是正常的。

  更让专家不可思议的是,村子遍布220伏电压,却没有一人触电。

  按常理,36伏、40伏就可以把人电晕。

  工作人员穿着防电服,把开关、电表、电线接口都测了个遍,却没有一点进展。

  专家越想越奇怪,问:“你的电笔有没有问题?”

  老姚自信电笔没问题,他说:“电笔是魔都浦东新区正宗的厂家生产的,有合格证、说明书、有条码,这个都有的,我认为是真的。”

  专家组带着测电笔回到市里,在电力试验研究院高压大厅,利用吊线架模拟高压线,做了一场现场模拟。

  模拟结果令所有人吃惊:测电笔坏了!

  村里面根本就不存在220伏电压。

  尽管得知电压正常,可村民还是悬着心。

  因为,村民的血压还没降下来。

  节目组又找到南亰健康中心的医护人员。

  医生说:“血压升高的原因分内外因,西固村村民的血压升高,是外因引起的。

  最常见的外因就是精神紧张。”

  原来,因为担心“漏电”事件,村民们神经绷得太紧,太焦虑了。

  这才导致了血压的高升。

  观众:风中凌乱?PG

  这一期噱头十足,播出后网友称:“开头是恐怖片,中间是推理片,结尾是搞笑片。”

  还有部分网友既气愤,又恨铁不成钢,说《走近科学》恐吓观众,把一档科普节目生生拍成了鬼片。

  有观众毫不客气,说:“甚至以为这是智障频道的栏目。

  结果一看,央視十套啊!”

  可骂归骂,每晚八点半,观众们还是会坐在电视机前等节目开播。

  因为虽然它有鬼片一样的开头,脑残片一般的结局,但就是止不住地好看。

  烈火烹油下,官媒下场了。

  《人民网》刊文称:一个国家级的电视台,把本来是公益性的科学栏目制作成猎奇的节目,是一件很令人没脸的事情... .

  《人闵日報》也刊登批评文章,指责《走近科学》是“媒体装神弄鬼的一面旗”。

  事实证明,体制内也并非铁板一块。

  作为宣传口的几大巨头。

  大方向上同仇敌忾目标一致。

  可是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意见也是会相左的。

  就像《走近科学》。

  说破大天它就是一档科普类节目,无关政治,无关生死。

  所以看到不顺眼的地方,其它官媒也忍不住质疑起来。

  这种现象不是没有。

  可像《走近科学》引发全国关注,也算是蝎子拉屎独一份了。

  受到这待遇,《走近科学》编导王敏阳在围脖说:“民间的怪力乱神是没完没了的,有些想象和描述没法登大雅之堂,我们甚至大部分时间是在弱化它。”

  显然,这句话并不受大报认可。

  王敏阳有些委屈:“很多素材都是热心观众致电爆料的……要寓教于乐,在有限的篇幅里讲一个故事,告诉他一个科学知识,我觉得够了。”

  作为制片人,张陌尘百忙之中发了一条博文。

  【虽然我们看《走近科学》,会觉得故事荒诞不经,结论充满槽点。

  可我国未受教育、教育程度偏低的人还有很多。

  边远地区、农村地区的文盲群体还有一部分。

  每年因保健品、医疗产品被骗的农民数量庞大。

  封建迷信的荼毒从来就没散去。

  这点,在长辈的朋友圈、家族群中,便可窥见一二。

  比如:“一位100岁老人的九句话:花三分钟看一看,受益终身!”

  “豆浆油条揭秘,最易致癌的7种食物搭配!”

  “小龙虾竟然是用来处理尸体的,外国人从来不吃!”

  在对大众的科普上面,我想说《走近科学》做出了不小贡献。

  新浪网的一条评论我很认可

  截图:《走近科学》填补了科普电视较少涉及乡间受众的空白。

  作为主持人,我最喜欢的一期《走近科学》是《我想飞行》。

  这期讲了一个初中毕业的农村小伙徐斌,从小有一个飞行家的梦想。

  他通过网络自学飞机制造技术,制成一架简易旋翼机。

  第一次试飞,徐斌只飞了两秒就摔落在地。

  木质旋页被摔得粉碎,自己也差点丧命。

  第二次,全村民都来看他笑话,可小伙成功了,高高地飞了起来,村民感动得掉下眼泪。

  一定程度上,《走近科学》就跟徐斌一样,心怀梦想,在科普大众这条路上长途跋涉。】

  博文发出后,点赞者甚众。

  “广大人民终于走进了科学”

  “科普任务圆满完成”

  在百千条留言中,一条评论是这样的:

  “今年的诺贝尔科学奖已经公布。

  我的朋友圈被化学奖刷屏,关注学者对诺2.8奖的解读的人,自然看不上《走近科学》的。

  但我永远记得,2014年的秋天。

  因为张陌尘我认识了央視十套,现在最热衷央視十套。

  因为《第十放映室》,因为《走近科学》。

  这个名字吸引了我,第一期节目吸引了我。

  我那时候就已立志,以后不管我去什么大学,将来一定要学化学!”

  看着这条评论,张陌尘心里由衷的高兴。

  有了《第十放映室》的辉煌在前,《走近科学》取得骄人收视成绩固然令人开心,可他更希望能在口碑上逆袭取胜。

  目前来看,已经有了些成效。

  这使得他愈发相信,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走近科学》一定能做到更多节目成立的初衷。

  暗暗握了握拳,张陌尘看到撒钡宁和康晖联袂而来。

  开心笑着招了招手,打招呼道:“两位大佬,忙完工作了!”

  上下打量了小弟一眼,撒钡宁呲牙道:“看你心情不错,我告诉你个坏消息练练气儿~”

首节 上一节 226/2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