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让你拍摄公益,赚了百亿? 第104节

不管是工作的,还是退休在家的。

都在关注舌尖。

现在舌尖已经变成了一个国民节目。

曾经有一个电视台做个访谈。

饭店可以没有招牌,但是不能没有电视。

而且平常的时候可以不开,周六必须要开,尤其是吃午饭之前的时段。

若是你有关系,能够知道下期播放舌尖的内容。

那么你就有了赚钱的先决条件。

“这期是各种面食!南北方的!非常杂!所以听我的就对了!”

有人信誓旦旦。

说实话,他还真有点消息。

所以不少人都相信了他的话。

“枣馒头,这是重点,其他的咱们也不会弄,在整点咸菜!我知道这都不上档次,但是其他的面食咱们也不会弄!能赚点小钱就行了!”

当街卖馒头、花卷的变多了起来。

这消息让不少饭店,都准备了大量的面食。

“馒头?这有什么好拍摄的?”

不做生意的人有点好奇。

消息不知道是否是故意透露出来的。

但是不少人就莫名其妙的知道了。

网上还有贴子在投票。

回帖的人,超过了十万。

在食品安全的这个特殊时间,能有这样的关注度已经算是很高了。

“嘿,第一期舌尖你没看?火锅不说天天吃,也不是稀罕物吧?结果您猜怎么着?转了四个小时,愣是没找到吃火锅的店!这要是换成馒头,您就不相信了?”

这句话说服了不少人。

都在等待节目的播出。

“舌尖上的龙国。”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本期节目由黑人牙膏,冠名播出。”

“黑人牙膏,让您笑口常开!”

“节目总编剧:苏毅。”

“总导演:苏毅。”

看到节目播出,老王等人心中再次开始打鼓了。

这次可不光是收视率的问题。

还有对抗韩流的期待。

以及对棒子国的愤怒!

一阵悠扬的古筝曲响起。

别看舌尖这一期有点匆忙,但是该有的绝对不对付。

作曲是央音教授专门制作的,

演奏也是有名的人。

字幕上面都给了名字。

这也是央台才有的资源,无论什么,都是最顶尖的!

无论你是哪一行哪一业的。

在看电视的时候,都会停下脚步。

“不拉客,看看节目,然后吃饭。”

一个出租车司机拒绝载客,用的是正当理由。

下了车,直奔一家商场,因为这里有免费的电视。

别说他们了,就算是不少商家都在等待。

可能觉得有点夸张,毕竟前世的舌尖,也没有这样的场面。

但要知道,这是2005年。

影响甚至已经到了国外,不少国家效仿。

但是舌尖是文化、历史、政治、民族、美食共同组成的一个节目。

所包含的文化底蕴,可不是一般国家能够媲美的。

“快吃饭吧,别逛街了。周日在来啊!”

一个老板非常干脆的关闭了店铺。

人生一趟,是来享受的。

看舌尖,品味美食。

这就是享受。

“黑人牙膏,这黑人国家不是经济不行么?都能弄得起舌尖的广告了?不是说这广告费用都500万起步么?”

一个公司老总有些惊奇的说道。

舌尖的广告费,都快将整个首都电视台的人养胖一圈了。

奖金发的都不是人了。

所以他很是纳闷这个牙膏的广告。

“黑人牙膏啊,魔都品牌。老字号了。能没钱?”

“黑人牙膏是龙国品牌?”

“对啊。”

“中华牙膏呢?”

“国外的,怎么了?”

“合理。”

不少人被迫科普。

“哗啦啦!”

一阵下雨的声音传来。

磁性的声音已经开始开场白了。

“今年的江浙地区,雨量充足,适合植物生长。”

“经过了充足光照和雨季的箬竹叶,生长的十分高大。”

箬竹叶?

不是小麦啊,不是面食么?

不少小商小贩傻眼了。

箬竹叶是啥?

不光是小商贩有点懵。

就算是央台的胡台长都懵了。

不是要对抗韩流么?

他之前,还真没看样片。

96.第96章 破了央台 首都电视台广告费记录!

“箬竹叶,生长于气候偏热的南方,而且当地人喜欢用它来包一种龙国的传统食物。”

看到这一幕,不少学生眼巴巴的问了一句。

“那是什么啊,妈!”

“箬竹叶啊,包粽子用的!”

包粽子?

得到答案的不少年轻人,已经在贴吧上做科普了。

“不对啊!咱们包粽子不是用的箬竹叶!用的玉米叶啊!这节目咋瞎说!”

“扯淡,我们用的都是芦苇叶!”

“竹叶加一!”

一开播,收视率就到了20.3%!

经过了几期的沉淀,节目变得多元化,受众更多。

再加上这两期有央台的资源,制作也更为精良。

网络上开始讨论了起来。

有的人争辩半天,看支持对方的人多,回身问了问家里的老人。

不少人跟着参与了争辩。

这个年代科普短视频没有。

百度百科也还没有——这是2006年的事情。

只能靠着网络搜索一些答案。

博客中,甚至不少开通了博客的名人,都发文了。

“我从小到大,吃的都是竹叶粽子,难道你们不是?”

“嘿,总导演是谁啊?苏毅导演!那可是京城人!京城人吃粽子,谁家不用苇叶?那叫一个地道!”

“楼上的,总导演苏毅是首都人,然后播放箬竹叶的生长环境?”

一开播,争议就很多。

首节 上一节 104/1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