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偷看小姐姐,一首艳词惊天下 第7节

  一首诗可能只是灵感爆发。

  连续两首诗就是实力碾压!

  他已经没勇气跟李安平争王冰了。

  唉,我的女神...

  “楞啥呢,快打字啊!”吴建军不满地道。

  “哦。”陈浩委屈地打字。

  啪啪啪!

  啪啪!

  《送别》出现在投影屏上。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满屋鸦雀无声。

  众人彻底服了。

  出手就是精品。

  李安平,你丫开挂了吧!

  如果说前一首,文采四溢,但是失于艳俗,词语堆砌过重。

  而且是写美女,立意有点下乘。

  这一首则完全不同。

  写友人离别,堂堂正正。

  用词古朴,感情挚深。

  带给人的震撼更甚前一首。

  王伟光、周丹两人双目发光,悄悄互视一眼。

  一定要把李安平挖到咱们部门!

  吴建军惊叹道:

  “台长,你给赏析一下呗。我们都能感觉出来了,但是说不出来。”

  刘卫东用纸巾擦拭了一下眼角,才悠长地叹了口气:

  “有些审美,是需要年龄和文化门槛的。如果说前一首《清平调》直白热烈,这一首就含蓄到了极点。”

  “感情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简单来说,你表达的越多,其实你表达的也就越少。”

  “比如,现在的流行歌曲,用词特别直白:什么【我爱你爱得夜不能眠】。这就是下乘。上乘的是用意象。”

  “《送别》对于意象的选择很讲究。这里面的几乎所有意象,都可以找到历史和文化的渊源。”

  “如【长亭外】,是从古人“长亭相送”的传统中变化出来的。”

  “【晚风拂柳】则是与古人送别诗中常见的【柳】的意象相关。”

  “【一壶浊酒】,送别当然要喝酒。”

  “安平是厉害的。”

  “长亭、柳、夕阳、酒,这些常见意象,本身就已经具备了一些情感召唤的空间,为整个作品奠定了基础。”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句也很讲究。”

  “按照一般的创作思维,写到【知交半零落】,后面跟的应该是类似于【努力加餐饭】这种让朋友保重身体之类的句子,不应该再用悲伤的情绪,否则整个送别的过程就过于悲伤。”

  “可是,如果直接把收尾的情绪转向【喜】的一面,也破坏了整部作品的感觉。”

  “于是,安平写了【尽余欢】。这三字极妙,它一方面写到了【欢】,另一面又写了【尽】,将悲与喜调和在一句之内,做到了【哀而不伤】。”

  “同时,最后一句【今宵别梦寒】则以含蓄的方式收尾,让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以【梦】的形式体现。”

  “我如果能写出这种句子,现在死了也心满意足!”

  “这篇《送别》,注定是留名青史的神作。”

  刘卫东说着,又想起自己的老友,热泪纵横。

  这时,《上下五千年》节目组导演罗有明猛地拍了一下大腿,兴奋地道:

  “我从导演的角度说说看法啊。”

  “《送别》的意向排布也很有说法。”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在这里,我们的视角是在不断变化的。”

  “如果我们把《送别》的场景看做一部电影,那么【长亭】是画面聚焦的点,【古道】是一条延展开的线,而【芳草碧连天】是铺开的面。短短11个字里,安平将点线面的空间全部都照顾到了!”

  “而下面一句,【晚风拂柳笛声残】,前面写的是晚风吹拂下摇曳的柳树,营造一个视觉上的焦点,而【笛声残】则是听觉上的焦点,相当于电影的BGM。”

  “最后一个【夕阳山外山】直接把目光推向远处,过渡到下半部分的抒情。”

  “基本上,安平这首诗,连我们拍摄片尾曲视频的思路都设计好了。我照着原封不动拍一下就好,厉害!厉害!”

  “这首词极好,刘台长,我觉得这首词非常适合片尾曲,咱们赶紧找人配曲吧!”

  众人闻言,再次审视《送别》,发现确实如此。

  大家看李安平的眼神都变了。

  这哪是小李,这是李老师啊!

  王冰漂亮的大眼睛一闪一闪的。

  看着高大俊朗的李安平,心中失落起来:

  “怪不得他看不上我,我跟他实在差得太远了...”

  旁边的张泽,人都麻了。

  这特么也行!

  你还是人吗?

  刘卫东闻言,也是十分欣喜。

  无论如何,起码解决了片尾曲这个大心病。

  “安平,歌词版权当然是你的,不过希望你能授权给《上下五千年》当片尾曲,台里按业内最高的授权金给,20万,怎么样?”

  李安平惊喜。

  这么多钱?

  他还以为就几千块呢。

  这个世界的授权金那么贵啊!

  随便抄个词,房子首付都出来了!

  “曲子呢?曲子授权金多少?”

  刘卫东道:

  “你这篇词太好了,可不能浪费掉。我得找那几个作曲大家,一般曲子更贵,如果质量足够好,估计得50万。”

  李安平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态度,马上道:

  “给我把吉他吧,我顺便配了个曲,弹给各位领导听听?”

  啊?刘卫东傻了.

第7章 片尾曲都写完了?22岁的央视主持人!

  张泽都无奈了。

  不是说好竞争主持人吗?

  这怎么又是写诗,又是编曲的!

  家人们,谁懂啊!

  众人都不太看好李安平的曲子。

  虽然李安平是民乐系毕业的,但是看起来他的特长完全在古诗文领域。

  哪有人既擅长写诗,又擅长作曲的呢?

  刘卫东心道:

  “希望别太拉胯,配不上他的词。”

  电视台不缺乐器。

  很快一把吉他就送了过来。

  李安平学的是民乐,民族乐器大都有涉猎。

  像吉他、钢琴这种西方常见乐器,水平不高,也能玩两把。

  李安平随手扫了一下弦,轻咳了一下嗓子,就唱了起来。

  这还是李安平第一次唱歌,王冰举着手机拍了下来。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

  旋律立刻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

  房间内都安静下来。

  大家都聚精会神听着。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旋律简单,却感人至深。

  清冷忧伤,情感真挚。

首节 上一节 7/3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