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形成的反包围圈,只会是一条脆弱的线,将同时受到克尔纳反对派与克尔纳政府军防线的夹击。
“克尔纳青年突入阿提奥地区的主力,并没有转向东侧,而是在朝着阿提奥南侧继续突进。”
“克尔纳青年好像在有意识的拉长战线……但这有什么好处?”
战线拉长,意味着这条战线的每个位置,都有可能被截断。
“往战线被撕开的地方增援,切断克尔纳青年这批主力内外联系。”
克尔纳反对派的首领看着战场局势,下达着命令,
再看着一条条战况消息上,呈现出来的,克尔纳青年万余人主力突入阿提奥地区,一路朝着克尔纳南部一路势如破竹的突进,
克尔纳反对派的首领再皱了皱眉头,
克尔纳反对派这次在自己控制的四个地区内,控制力比之前增强了许多,
但面对克尔纳青年万余人的主力,内部还是没什么抵抗能力。
“再调一支军队,堵住克尔纳青年的去路,让那些人也提供一些帮助……既然克尔纳青年的主力想要进来,那就把他们留在阿提奥地区。”
克尔纳反对派首领下达着指挥命令,
但很快,
就再有消息传回,
“克尔纳青年主动分割了战场,涌入到阿提奥地区的万余人,和外部克尔纳青年第一军剩余主力分开了。”
这对克尔纳反对派来说,似乎是一个好消息。
只要克尔纳反对派能够重新守住先前被撕破的防线,
涌入阿提奥地区的克尔纳青年万余人,就相当于被克尔纳反对派全方位包围了。
但克尔纳反对派依旧对此感觉很难受。
从这场战争开始,整个克尔纳反对派就像是被牵着鼻子走,
他们的兵力调动,始终是被克尔纳青年逼迫着只能往特定的方向走,
整个战场看起来,就像是克尔纳反对派在接受克尔纳青年的指挥。
而这种难受,很快就有了切实的表——克尔纳反对派围住了克尔纳青年在阿提奥地区的万余人,
但是……克尔纳反对派吃不下克尔纳青年这批主力。
就像是往肚子里吞进去了一个大石头,乃至大炸弹,根本消化不了,只能把自己噎死。
克尔纳青年这支主力,就像是一把刀子,在克尔纳反对派的肚子里疯狂乱绞,
在进入阿提奥地区之后,还在沿着整个阿提奥地区,疯狂往着两侧拉长着战线,
逼得克尔纳反对派也跟着应对,拉长战线。
然后,更让克尔纳反对派难受的事情出现了。
在吃不下,消化不了克尔纳青年第一军这一万人的情况下,
当初克尔纳反对派遭过一次惨败的局面再次出现了,出现在了阿提奥地区。
克尔纳青年第一军一万人在整个阿提奥地区包围圈的最里侧,然后中间是克尔纳反对派处于南部战线的,这条从西往东南方向的战线,
最后,最外围,是克尔纳青年第一军剩下的主力,
也就是说,克尔纳反对派的主力再一次被内外包夹住了。
而在这种情况下,克尔纳反对派还没办法得到克尔纳政府军的支援。
对克尔纳反对派威胁最大的,是在阿提奥地区,克尔纳反对派‘肚子里’的那万余人。
可想要得到克尔纳政府军的支援,帮忙打处于阿提奥地区的这万余人,
就需要克尔纳反对派接受克尔纳政府军进入克尔纳反对派的控制区域。
换句话说,克尔纳反对派想要引入支援打肚子里的克尔纳青年,就得先把自己‘肚子’剖开。
而克尔纳反对派与克尔纳政府军之间的信任能够支撑他们做这件事情吗?
如果可以,克尔纳反对派与克尔纳政府军之间的战线,就不会这样南北分明。
克尔纳青年自己为自己挑选着敌人,
事实上,用一个敌人,挡住了另一个敌人。
“……首领,我们怎么办?”
一位克尔纳反对派的参谋,不禁出声询问。
而克尔纳反对派这位首领,眼里血丝愈多,神情有些艰难。
第204章 决定战争走向的人
对于克尔纳反对派以及克尔纳政府军来说,
对于克尔纳青年控制区域全线进攻,迫使克尔纳青年全线作战最大优势,以及最好的结果,
就是克尔纳青年疲于应对,在从南部战线到北部战线,在克尔纳反对派与克尔纳政府军的进攻中,两头都被牵制部分力量,
最终让克尔纳青年在整条战线都处于劣势。
开始的时候,一切似乎都还符合克尔纳反对派以及克尔纳政府军的预期,
而到此刻,
克尔纳反对派以及克尔纳政府军所希冀的局面,的确出现在了这次大决战的战场上,
但……却是反过来的。
南部战线克尔纳反对派的溃败,直接影响着整个战局。
即便是不考虑克尔纳反对派的意见。
克尔纳政府军此刻增援克尔纳反对派的战线,就意味着克尔纳政府军原本东部战线,北部战线的兵力和火力将被南部战线牵制住一部分,
导致此刻还处于僵持阶段的东部和北部战线的交战,胜利直接倒向克尔纳青年这方。
而如果不增援,克尔纳反对派的主力一旦被克尔纳青年包围,摧毁,
等克尔纳青年在南部战线的主力抽出手来,克尔纳政府军将面临的局面更加艰难。
本来应该出现在克尔纳青年头上的艰难局面,出现在了克尔纳反对派与克尔纳政府军头上……
而造成这样局面,归根结底的原因是,克尔纳青年实际上表现出来的战力,是要比克尔纳反对派与克尔纳政府军更强的。
……
“首领,克尔纳反对派希望我们调动一些兵力进入南部战线,缓解南部战线的压力。”
显然,克尔纳反对派最终还是做下了决定,或者说,克尔纳反对派如何选择从来就不是克尔纳反对派自己能够决定的。
接收着战场动态,看着军事地图,听着旁边自己一位参谋的汇报,
卡尔逊停顿了阵,有些沉默。
站在克尔纳政府军的立场来说,
克尔纳反对派的指挥官简直是蠢货,
连拖住克尔纳青年一部分主力都拖不住,还需要克尔纳政府军分兵支援。
简直是拖累。
但偏偏,此刻,克尔纳政府军又不能真得不管,
不然不管是克尔纳反对派被歼灭还是往南跑了,都会把克尔纳政府军侧翼暴露出来。
“我们能从哪调兵过去?从东部战线分兵,然后让东部战线也跟着崩溃?”
卡尔逊没有回头,先回答了句,
然后再看着军事地图,看了看军事地图上标注的,克尔纳青年占据的那些位置,
再想着此刻的战局。
局势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
论纸面数据的话,克尔纳政府军和克尔纳反对派是要超过克尔纳青年的。
但就是打成了这样。
卡尔逊是个聪明人,他其实是知道答案的。
双方的武器装备差距不大,但双方就战斗意志这点,都是天差地别。
克尔纳反对派或者克尔纳政府军的武装,在武装人员阵亡一定数量过后,
即便是上督战的手段,溃逃都无法控制。
而克尔纳青年……似乎还从未听说过,克尔纳青年的那支部队出现溃逃。
但卡尔逊脑海中,依旧盘旋着这个问题,
似乎想要找到第二个答案。
克尔纳政府军曾经也想收回克尔纳的国有财产,
一定程度上,这是克尔纳反对派出现的原因。
但,克尔纳政府军却没有得到克尔纳平民此刻像对待克尔纳青年那样的支持,
原因……卡尔逊其实也知道。
他是个聪明人……正如明明看起来克尔纳政府军似乎和克尔纳青年的立场更接近,
但卡尔逊依旧选择了站在克尔纳青年的对立面,
这不是因为卡尔逊蠢,正是因为卡尔逊聪明……立场接近的克尔纳青年,并不一定符合克尔纳政府军的利益。
正如沃波尔想用自己的手段解决克尔纳的问题,
卡尔逊也是想由克尔纳政府军收回克尔纳的国有财产。
对两者来说,重要都是这句话的前半句,而不是后半句。
于是,卡尔逊也和当初的沃波尔一样,重复思考着这类似的问题。
“首领,那些人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情报,并且承诺马上就会让我们看到战场局势的变化。”
旁边的参谋再出声对卡尔逊说道。
卡尔逊抬起头,看了看自己的参谋,然后点了点头。
这也是此刻卡尔逊神情依旧没有什么变化的原因。
此刻的战争的天平,从战场局势来看,似乎在逐渐朝着克尔纳青年倒去。
但卡尔逊似乎依旧可以肯定这场战争的结果——克尔纳青年不会胜利。
克尔纳战争的结果,从来不是由克尔纳政府军亦或者是克尔纳反对派来决定。
真正决定克尔纳战争走向的力量,还没有完全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