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戏腔都不会,你懂毛线京剧 第133节

  “啊?为什么?”众人满是疑惑丈.

120 京昆不分家,百戏之祖,昆曲!(2更求全订)

  毕竟最早之前。

  向老板只是要求程尤,稍微带几个扛旗的龙套,以及一些其他的,像是行头、砌末这些东西。

  协助自己,完成蘑菇屋搭台唱戏的任务。

  而提出将《空城计》,再加两出戏。

  变成了《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的大戏《失空斩》的,可是老院长本人。

  而当时,老院长给出的理由,就是不能弱了帝京京戏院的牌面。

  很快,老院长微笑着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我是说过咱们要给向老板壮声势,不能弱了我们帝京京戏院的名号。

  但我们在戏台,捧得是他这个角儿,捧得也是他的本事。

  我们去,也是作为伶人,作为他的同事。

  可不是捧得他‘向院长’这个身份。

  伶人上台唱戏,唱得好与坏,从来用的就不是身份。”

  说完,老院长又加了一句。

  “怎么?不相信你们向院长的本事?”

  众人这才明白了老院长的想法。

  是啊……

  戏台唱戏,靠的是角儿自己的本事。

  如果自己这些人,跑过去。

  一口一个向院长,那成什么了?

  如“二七零”此一来,反而让人觉得向小园是在炫耀自己的职位。

  这样,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

  蘑菇屋这边。

  在大家的帮助下,李心的床铺和行李都已经收拾好了。

  很明显能看得出来。

  比起李梦坤,李心这个做客蘑菇屋的新嘉宾,还是挺受大家欢迎的。

  尤其是妹妹。

  在李心来之前,蘑菇屋只有她一个女孩子。

  而李心到来之后,她就没那么黏着她的小园哥,而是大多数时间都和李心在一起。

  很快,黄小厨招呼一声饭做好了。

  李心也赶紧跟着众人一起帮忙。

  把早饭端到桌子上,随后一桌人便有说有笑的开始了早饭……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向往的观众们,看到这无比和谐温馨的一幕,自然会联想到之前的李梦坤。

  于是弹幕里,一些网友开始扒昨天李梦坤所做的事情了。

  迟到、踢小H和小O、故意挑衅向小园,最后被蘑菇屋众人一起赶出去。

  至于李梦坤的粉丝。

  则依旧骂蘑菇屋的常驻嘉宾区别对待。

  尤其看着李心和大家有说有笑的吃着早饭的同时,小H小O还在桌底跑来跑去找吃的。

  他们就想到李梦坤不仅没有饭吃。

  裤子还被两条狗给撕烂的画面。

  对此…………

  除了骂这群人,她们也只能在心底默默的心疼她们的哥哥。

  饭桌上,彭彭也说起,李心和向小园师兄妹的关系。

  对此何老师颇感意外。

  除了本身两人还有这层关系外,他更意外的是,李心竟然会在直播节目里提到以前学习昆曲的时候。

  毕竟在此之前,除了李心最早入行。

  包括何老师主持的节目中,李心面对屏幕很少会提她以前学习昆曲的经历。

  原因就是有太多人会去带节奏。

  因此,善解人意的何老师,并没有沿着这个话题,去继续讨论李心。

  而是转移到了向小园的身上。

  好奇道。

  “向老板,你还会昆曲?

  你不是唱京剧的么?

  我记得好像有京昆不分家的说法吧……”

  向小园笑了笑,解释道,“其实说起来,要从昆曲的历史说起。

  有点长……”

  黄小厨擦了擦嘴,“没事,我现在明白了。

  节目组把你请来,就是让你带我们领略国粹文化的。

  历史可是戏曲文化的重要部分。

  这东西,如果让之前某个嘉宾来讲,他还讲不出来……”

  饭桌上的众人听到这话,顿时哈哈大笑。

  不用说。

  所谓的某个嘉宾,自然说的就是李梦坤。

  向小园笑了笑,瞥了眼李心,而后说道。

  “既然大家不嫌烦,我就说了。

  虽然我们的国粹是京剧,但我们戏曲历史最有影响力的曲种,确是昆曲。

  最早的时候,大概几百年前。

  昆曲就像现在的京剧,是国剧。

  清代的康、乾年间,昆曲尚在兴盛的峰巅,雄据剧坛!

  尤其是在上层社会,尽得风流。

  在京剧诞生之前,清代宫廷里的戏剧演出,只能以昆曲为主。

  昆曲是典型的文人艺术。

  它在文学、音乐和表演这三个艺术门类所达到的不菲成就,都足以代表汉族雅文化的艺术巅峰。

  也正是如此,当时的朝廷甚至下令用官方的力量抑制除昆曲以外其他剧种的发展。

  可就是因为昆曲太‘雅’了,鉴赏它需要有极高的文学、音乐和表演门槛。

  只适应与当时的‘上层社会’。

  也正是因为如此,面对当时面对梆子、秦腔等各地方剧种,昆曲始终没有得到,至少是帝京市普通民众的认可。

  反而呢,‘秦、楚、黔、晋、粤、燕、赵’各种声腔竞相学习,使昆曲以外的地方戏曲,赢得了中、下层社会观众!

  打破了南、北昆曲统领全国主流剧坛的局面。

  而这些地方戏曲,因为俚俗、形制简陋的原因。

  被称为‘乱弹’。

  也区分与昆曲‘雅部’,而被称之为‘花部’。

  说白了。

  当时的太高雅,虽然被上层社会喜欢,但对于老百姓来说不够接地气。

  但地方戏更要接地气,这就使得地方戏开始蓬勃发展。

  这个时期,也被戏曲家称之为——昆(曲)乱(弹)兼容时期。

  它的特点是:代表地方戏的花部蓬勃兴起,而昆曲风光尚在。”

  顿了顿,向小园看大家听得仔细。

  便接着解释道。

  “后来呢,因为ZZ原因。

  导致南北往来隔绝。

  一度使江南昆曲寝歇,班社解散。

  而北方又得不到昆曲故乡输送的力量,北地的昆曲受到严重打击。

  太平天国后,昆曲元气大衰。

  在这种历史情况下

  京剧鼻祖程老祖等徽班领军人物,促使徽汉合流的同时,也努力吸取昆曲的成熟经验,催生了至今执掌夏国戏曲之牛耳的戏曲——京剧!

  他们欢迎昆曲艺人加盟,既可以吸取昆曲艺术经验,发展京剧。

  又可演出部分昆曲剧目,以争取原来的昆曲观众.. ..

  一方面呢,京剧拼命吸取昆曲的艺术经验。

  另一方面,因为京剧在蓬勃发展,昆曲艺人也尝试加入京剧戏班。

  如此一来,京剧和昆曲的关系就变得特别密切。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梨园行有这样的行话。

  ‘京昆不分家’,京剧昆曲不分家嘛。

  ‘文武昆乱不挡’,演员本事学得全,文场武场昆曲京剧,都挡不住他。

  当时有为老先生这样说过,‘当日梨园学戏,皆以昆戏为根底。

首节 上一节 133/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