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戏腔都不会,你懂毛线京剧 第137节

  这样,播放多。”

  叶青儿叹了口气,“京剧主要的唱腔就两种,老师教过的。

  皮黄腔,皮黄(了赵的)腔。

  一种是曲调明快亮丽的西皮,一种是曲调低沉悲婉的二黄。

  戏腔……

  师父没教过……”

  尹熏愕然。

  而后脑子在飞速的转动。

  叶青儿的话,像是一杆削尖了的花枪,扎破了自己一直不想承认的事情。

  是啊……

  如果戏腔真的能宣扬京剧,为什么她们一条京剧的视频都不发,只发戏腔视频。

  如果自己的粉丝们喜欢的是京剧本身,那为什么反而自己戏腔的视频播放量远高于戏曲的播放量。

  如果真的没有拿着京剧为噱头赚流量,又为什么她们的视频标题会加【老旦戏腔】、【程派戏腔】、【梅派戏腔】、【荀派戏腔】,这种梨园行从来没有过的东西呢?

  自己这是要开山立宗?

  当然不是!

  尹熏知道,就连成绩和专业远超自己的叶青儿都不敢这样说。

  那么……自己在做什么?

  不就是在误导自己的粉丝,在糟蹋京剧么!!!

  ………………

  十分钟后立。

  尹熏气喘吁吁的回到了寝室。

  她一开口,便惊呆了屋子里的其他人。

  “以后……我不唱戏腔歌了……”.

123 大佬王清俞下场,对台戏!

  话音一落。

  包括唱老旦的庞莹在内,寝室的其他三个人,都瞪大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尹熏。

  尤其是庞莹。

  她觉得自己话都说到那个份上了。

  这三位应该都会选择,站在戏腔这一边才是。

  顶多中间会有些顾虑或者犹豫。

  但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才过了不到二十分钟。

  尹熏就提出自己不再唱腔,而且态度如此的果决。

  毫无疑问。

  大家虽然每个人在那个视频网站上都有一个账号。

  但提到她们,大家还是习惯性称呼为“430”女团。

  由此可见,她们四个座位帝京戏剧学院,唱戏腔歌的专业戏曲学生,已经绑定在一起了。

  如果一个人宣布退出,而且还是不给自己留一切后路的表示不唱戏腔歌。

  那么她们其他三个人,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庞莹瞥了眼跟在尹熏身后,一起回到寝室的叶青儿。

  估计就是叶青儿说了些什么吧。

  没办法,她只好开口劝道。

  “你如果不唱戏腔歌,那你那么多的粉丝呢,几百万啊?”

  尹熏轻咬了一下嘴唇,“我会和我的粉丝们解释的。”

  庞莹眉头皱的更深了,“而且你也知道,你和人家叶青儿不能比。

  以你的专业水平,很有可能毕业都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而且也拿不到什么资源了。

  我们之前能站在那么多大舞台上,不都是因为戏腔么?”

  尹熏摇摇头,“我想站在戏台上。”

  说完,她深深吸了口气,“向老板说的没错,戏腔不是戏。

  打着戏曲的旗号传播戏腔,只会让不了解京剧的270人误会。

  误会我们唱的那些戏腔歌就是京剧。

  以前我不懂,现在我明白了。

  如果我们真的传播的是京剧。

  那我不唱戏腔,而是像青儿那样发布和真正京剧有关的作品。

  粉丝们更不会离开我。

  相反,他们因为我不再唱戏腔,而是只唱京剧,离开我。

  那只能证明。

  用戏腔宣传戏曲,只是一个谎言。

  所以……”

  尹熏还没有说完,庞莹就打断了她。

  “行了,我知道你,你不用说了……”

  这样的道理她不懂么?

  另外两个不懂么?

  只是不想懂而已。

  她实在是担心,尹熏说得再多,另外两个人也会选择不再唱戏腔歌。

  就在庞莹突然有些无力感和担心的时候。

  一旁,另外一个女生突然惊呼道。

  “庞莹,王老师发围脖了。

  她要和向小园唱对台戏!”

  “对台戏??!!”庞莹听到这个消息,也没有心思理会尹熏了。

  而是赶紧几个大步,走到了刚刚说话的女生面前。

  她知道,所谓的王老师,就是和他们430女团一样,一直没有发生的王清俞王老师。

  果然!

  顺着那个女生手指的地方,电脑屏幕中。

  王老师的围脖底下是一张图片。

  一张白纸,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毛笔小楷!

  【向小园向老板敬启:

  自二十年前,向老板以“箫源”之名登台,便冠绝梨园,名在天下。

  然向老板消失戏台二十余年中,京戏凋零,青黄不接。

  (ccde)京剧所衍生出的新艺术——戏腔歌,兼具京戏之精华,流行之元素。

  于年轻人中,颇受好评。

  以我浅薄之见,此是京戏发展之幸事,国粹传承之新篇。

  然向老板,却声称:以京戏为由,靠戏腔敛财逐名者,皆为亵物!

  清俞不才,虽无向老板之天赋。

  然已在三尺戏台三十余年,一直致力京戏之宣传,也曾以戏腔歌传京戏。

  遂不敢苟同向老板只见。

  然隔空争论实乃无趣。

  梨园行向来以座儿见真章。

  在下斗胆,效仿梨园行先人。

  携戏腔之众,六十日后,壬寅年丁未月辛巳日,六月廿九,辰时!

  于帝京市天桥下,对搭戏台!

  以卖座数决高下。

  若向老板艺高一筹,我方参与对台戏之人,不再以戏之名义,唱戏腔歌!

  但若清俞侥幸赢下对台戏,劳请向老板退出梨园行!

  票价、卖座儿方式详议。

  若向老板见到此贴,接与不接,劳烦给个回话。

  其他戏腔同僚若愿支持清俞,可在此留言,共搭戏楼,清俞不胜感激!】

  “还真是王老师打算和向小园唱对台戏??!!”庞莹大惊。

  作为学过京剧历史的她,自然知道这对台戏是什么意思。

  虽然王清俞写的看似文绉绉的,其实并不难理解。

  对台戏亦称打对台。

  指水平不相上下的两个剧团,在同一时期,相近的地点,演出相同或相近的剧目,一争高低。

  这两个剧团的阵容和演出水平要相差不多,否则“对”不起来。

  这种“对台戏”现象的出现,有的是一方出于对另一方的报复、嫉妒、较量;有的是背后有人操纵,为了挑起事端;但更多的情况,属于艺术上的一种竞争!

  不过,对台戏那都是以前戏曲鼎盛时期,才会出现的东西。

  大多是两个戏班子,或者两位名角儿,为了利益或者比试,一较高下的方式。

  当然,也或者是以前,戏迷们为了看到更精彩的演出。

  同时邀请两个戏班,相互“打对台”。

首节 上一节 137/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