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戏腔都不会,你懂毛线京剧 第179节

  反观那些戏腔圈的人,似乎是对自己有着莫名的自信一般。

  虽然不懂,但不影响人家开骂和吐槽啊!

  【受不了了,一句话磨磨唧唧,磕磕绊绊说了半天,真的是要把我给憋死了!】

  【还有,许多字发音都不标准,腔调也怪怪的,完全不符合现在人的审美好么?!】

  【又说又唱的,不尴尬么?我真的是尴尬的脚指头都扣进地里了,之前叫好的水军说吧,一个好字多少钱?】

  【有一说一,真心觉得刚刚向小园那段太刺耳了,还故意扯个调子,真不如戏腔的唱腔和歌词!】

  【对啊,比如坤坤的戏腔歌让人一听就明白,还吸收了京剧里的唱腔元素!】

  【王清俞老师改良的京剧,也就是戏腔歌也很好听,三分钟就能听完一首戏腔歌,不比这玩意儿好太多!】

  【还有430女团的戏腔歌,我觉得也要比这玩意儿好听一千倍,人家也是专业的戏曲学生,这才是年轻人喜欢的京剧!】

  【………………】

  可是。

  反击的弹幕依旧没有让大家失望。

  或者说,本身京剧这个行当就没有让大家失望。

  【小丑们又来了?科普大军上!】

  【我觉得向老板的声音很脆很亮,这个嗓子和声音,去当歌手都绰绰有余了吧!】

  【确实,感觉唱得很潇洒,不过说真的,我也不懂为何这样。】

  【我不懂,所以不会装懂,更不会为黑而黑,京剧大佬们给科普下吧。】

  【真以为年轻人不听戏,不懂戏?以为老戏迷不会上网,所以好欺负?!】

  【在京剧主要人物登场时,经常要念一种“引子”,以表达本人的经历或当时所处的环境,并对剧情发展作出交代。

  京剧中有引子作为的程式广义而言的有三类。

  其一为主将登场时全唱的“点绛唇”,“粉蝶儿”等曲牌。

  其二为主要人物二次出场时先念后唱的引?、

  其三为次要人物上场或主要人物再次上场时全念的诗或对。

  向老板刚刚的引子是第二种。】

  【没错。

  “羽扇纶巾,四轮车,快似风云。阴阳反掌定乾坤,保汉家,两代老臣。

  简单来说,就是人物出场的自我介绍。

  不懂什么意思的话,建议复习一下语文和历史,了解一下诸葛亮的生平,】

  【至于你们说的发音不标准,这个真的笑到我了。

  京剧的念白分为京白、韵白、地方白和风搅雪四种。

  你们所谓的难听,更好是京剧的特色,它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富有音乐性的舞台语言!

  有推动剧情、刻画人物、揭示思想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千斤话白四两々~唱”之说。

  不懂的话,仔细回忆一下诸葛亮刚刚这段的语气和语调。】

  【韵白是最难的,是夏国近代汉族戏曲韵文所根据的韵部,是根据南宋《中原雅音》、元代《中原音韵》﹑明代《中州音韵》、清代《韵学骊珠》等韵书记载的韵类所完成!

  向老板的发音很标准,是你们戏腔歌里根本就没有遵守这些。】

  【京剧韵白的“声”、“韵”、“调”都有十分严苛的要求。

  京剧唱念中,字分“尖”、“团”。

  可你们所谓的430女团,打着京剧唱腔的旗号,却连“尖”“团”都不分,很明显是本事没学到家。

  之前懒得吐槽,既然你们主动提起,我也就不客气了!】

  【哈哈,我都快笑死了。

  总结一下,正宗的京剧你们觉得唱得不好听。

  反而和京剧唱腔念白一点关系没有的戏腔,你们觉得好。

  所以,这也叫改良版的京剧?

  这才叫年轻人喜欢的京剧?】

  【你们也知道戏腔歌和真正的京剧发音都不一样,所以吸收了京剧元素吸收到哪里去了?吸收了寂寞?!】

  【古诗词是不是如果不懂,也得写成大白话?

  这才叫改良版的古诗词?】

  【你们以为所有学戏曲的人,都喜欢戏腔歌?实话告诉你,百分之九十的人都瞧不上这玩意!

  这就是野狐禅,就是狗肉,上不了席!!】

  【………………】

  这一次!

  可以说弹幕里懂戏曲的人,完全杀疯了!

  怼的刚刚尬黑的戏腔圈的人,哑口无言。

  他们根本没有想到,本来想要吐槽向小园和京剧的。

  反而成了戏腔歌和真正京剧没有关系的证据。

  你要说前几期,可能还没这么多懂戏曲的网友。

  但是最近几天,向小园的身份曝光,戏腔事件。

  都闹得沸沸扬扬的。

  曾经唱戏的王清俞,都带着戏腔圈的人,对向老板发起唱对台戏的挑战了。

  几乎全网都注意到这件事了,这帮戏迷,或是从事京剧工作研究的人,还能袖手旁观?!

  很显然。

  这帮人的手速根本就不输给那帮戏腔圈的年轻人。

  所以也足以说明,这帮人并非和此时鲨鱼塘村台下的戏迷一样,是老人。

  这帮人,都是喜欢京剧或者从事和京剧有关工作的中年人、年轻人。

  当然。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学习京剧的学生!

  说真的!

  尤其对于专业京剧学生,或者专业京剧演员唱戏这件事,他们早就看不惯了!

  就像离开430女团的尹熏,像叶青儿。

  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

  本本分分学戏,唱戏,有真本事的人,没有名气,没有流量。

  反而投机取巧,唱戏腔的人火了。

  本身对于他们来说就不公平。

  以前他们不屑站出来过多去提这件事。

  现在向老板把话挑明了,这帮人自然也不会惯着戏腔圈的人!!!

  …………

  这些弹幕,也把更多中立的网友给看呆了。

  【现在我知道了,原来这京剧,还真不是只有老人在听!】

  【当然了啊,有幸去过一次大戏院,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年轻人吧。】

  【或者可以这样说,这帮老人对于向老板感情最深,对于京剧感情可能也更深,但真不代表年轻人不喜欢听戏啊。】

  【有理有据,不卑不亢,这才是文化自信!】

  【国粹艺术涵盖的元素又多了一个,原来诗词中的韵律也是京剧里的元素!】

  【给科普的伙伴们鼓掌,要不然我们看戏,只能看个热闹。】

  【看热闹也能看出来啊,刚刚向老板那段话,感觉唱出了丞相的霸气和威严,也唱出了诸葛亮这个人的仙气。】

  【说真的,以前我也觉得京剧又慢又吵,现在觉得慢反而更有味道!】

  【不慢了啊,你们想想,一场大战,两个小时就演完了,还呈现了这么多艺术和文化。】

  【确实,不是京剧慢了,而是现在的快餐文化没营养……

  一首戏腔歌,三分钟唱完,能有啥文化?】

  【懂这么多已经很了不起了,能几分钟把这些元素都完美展示出来的向老板呢,他才是真正的戏曲大佬吧!】

  【俗话说,好戏才刚开场,不着急,慢慢看,我也能看下去了!】

  【………………】

  随着这出《失街亭》的戏开始。

  似乎已经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支持向小园。

  这一幕,不仅让直播间戏腔圈的人,看得咬牙切齿。

  更让在屏幕前,包括王清俞、430女团在内的戏腔大佬们,愈发的不安。

  她们可没有忘记那场对台戏……

  至于在场的李梦坤,是听得呵欠连天。

  干脆窝在后面,抱着手机玩起来游戏。

  对于自己粉丝已经在弹幕被锤烂这件事,他是压根不知道。

  还想着等会找机会开团……

  ………………

  就像刚刚弹幕中所说一样。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好吗赵)  不要看向小园出场不过五分钟,算是唱了半句,说了半句。

  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

  这出戏的诸葛亮,是唱工老生,又叫安工老生。

  这种老生即以唱为主,那么他的动作性就比较次要,动作幅度较小,态度比较安闲从容,唱的时候总是比较沉着安稳的,没什么打戏。

  所以这几分钟,也就除了“¨¨打”,这帮老戏迷没看到。

首节 上一节 179/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