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戏腔都不会,你懂毛线京剧 第207节

  “若不是画图来得紧,

  定与马谡同罪名~

  将王平~~~责打~~~四十棍~~~~~

  哪~~~~啊~~~~~~!!!!”

  而这个时候。

  依旧能看得出诸葛亮的愤怒!

  最后一个音调,向小园拉得很长。

  同时,伸出四根手指的手掌,一直在剧烈的颤抖!!!

  说罢!

  他再次拿起帅案上的佐朝纲,重重拍在桌上!

  “打!!!”

  而后!

  两个蜀363兵,便拿着红色的长棍,将王平带到了台下。

  只听到得台下,有蜀兵高呼。

  “一十!二十!三十!

  四十打完!!!”

  可高坐帅案后的诸葛亮。

  依旧怒气未息!

  甚至因为生气的缘故,整张脸都已经涨红!

  京弦儿,西皮摇板起。

  诸葛亮眉头紧皱,愤恨唱道。

  “再带~马谡~

  无用~~~~的人!”

  唱罢,再次重拍佐朝纲!

  鼓点起!

  和王平一样。

  作为罪将的马谡,身上的长靠,以及盔头,都已经卸下。

  双手被铁链所缚。

  只穿了一身绿色的将袍!

  别押解到戏台之后。

  还是西皮快板!

  这一段都是节奏极快的西皮快板,就使得戏台上的气氛及其的紧张!

  马谡一脸懊恼的唱道,“忽听丞相令传下~

  马谡心中乱如麻~

  不该军令先立下~

  不该山头把营扎~

  自古将令~~~~

  无哇~~~~戏~~~~耍~~~~~!!!”

  声腔粗犷,却压抑不住马谡的绝望……

  台下,叫好声又起!.

176 泪目!一死无别挂,家中老白发!(1更求全订)

  有人喜欢戏里的美人,所以听旦。

  有人喜欢老成稳健的英雄,所以听做功老生。

  有人喜欢气魄风度的武将,所以听长靠武生。

  有人喜欢高难度的反扑动作,所以听短打武生。

  有人喜欢粗壮浑厚的男子,所以听净……

  ………………

  每个行当,每个派别。

  都有各自的特点,这也是京剧能在某段时间,曾火遍夏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时戏台上,扮演马谡的程尤。

  他的唱腔和做工特点,就明显和诸葛亮以及先前的王平不同了。

  就连请罪,也依旧是如炸雷一般的唱腔,以及大开大合的身段!

  也同样赢得了台下老戏迷们的叫好。

  而向小园扮做的诸葛亮,再次重重拍下佐朝纲!

  “嘟!!!”

  轻呵之后。

  伴着节奏极快的西皮快板。

  怒气更甚的唱道~

  “见马谡~跪在了宝帐下~

  不由得老夫~咬钢牙~

  大胆不听~我的话~

  失守街亭~你差不差~!”

  跪地的马谡,此时已经无颜再看诸葛亮,唱道,

  “丞相不必~怒气发~

  马谡言来~听根芽~

  悔不听~临行嘱咐的话~

  因此街亭失与他~

  丞相快把~那~令传下~

  斩了马谡~好正军法!!!”

  听到这个时候。

  弹幕里的网友,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讨论。

  【为什么,我觉得这个马谡明明犯了错误,还理直气壮的?】

  【对啊,我也觉得是,你看他唱的语气!】

  但很快,这样的说法,就被人否决了。

  【这怎么可能是理直气壮呢,这是一心求死啊……】

  【对啊,马谡也算是个英雄好汉了,街亭太重要了!

  诸葛亮临行前这样嘱咐,他照做就是了,但还是把街亭失守了。

  所以马谡应该对诸葛亮也会愧疚吧,现在只是一心求死了!】

  【不过我更好奇的是,为什么马谡山上扎营就出问题了?谁给给我解释解释么?】

  【我也好奇,戏里也没有明说,诸葛亮为什么要马谡山下扎营……】

  【还有,马谡是不是有什么大病?怎么偏偏就不听诸葛亮的话呢?

  还有诸葛亮不知道马谡的性格么?还敢用马谡?

  让王平当主帅不就好了?!】

  【这个……得懂戏,还有历史和兵法的大佬解释一下……】

  【求大佬!】

  【………………】

  许多网友看到这样的弹幕,又不淡定了!

  【我看个京剧,还要了解历史和兵法是吧?】

  【这就是国粹么?】

  【音乐、美术、文学、服饰、历史、兵法……这就是京剧里的文化么?】

  【以后谁再说戏腔能代表戏曲,我一个大耳刮子就扇过去!】

  【赶紧来个大佬,解释一下吧……】

  很快,就有人开始解释了。

  【虽然有历史和兵法的元素,其实也不是特别高深。】

  【简单来说,街亭这个地方易守难攻,在山下扎营,就是驻扎街亭,死守。

  而马谡选择山上扎营,则是贪功冒进,不想着死守街亭,反而想要冲出去攻打魏兵。

  这也就是造成了街亭失守。】

  【而之所以马谡不听诸葛亮的话,选择山上扎营,应该是源于之前刘备的打压。

  在刘备看来,马谡这个人缺乏担当,不值得重用,于是他在临死前叮嘱诸葛亮不要重用马谡。

  刘备的这番话,相当于是给马谡定了一个不能用的基调,所以众人都保持和马谡的距离,不愿意为马谡说话。

  不过当时的蜀汉,非常缺乏人才,所以诸葛亮还是力排众议,提拔了马谡。

  想要赠送马谡一番功劳,打破大家对马谡的刻板印象,为日后重用马谡做铺垫。

  哪知道马谡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竟然贪图更大的功劳。

  不仅不据城力守,反而跑到山上扎营,想要给魏军来个“中心开々~花”。

  结果直接被打崩了,彻底坐实了马谡不堪重用的说法!

  自此,马谡彻底背上了赵括第二的骂名……】

  【………………】

  看到这样的一番解释。

首节 上一节 207/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