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戏腔都不会,你懂毛线京剧 第260节

  黄小厨反而觉得,李心之前所演的角色,相对来说,都比较单一。

  换句话说,她不温不火的最大原因。

  正是没有一部真正拿得出手的好作品。

  心里在对蘑菇屋的这些人判断了一圈之后。

  黄小厨突然意识到。

  大家的演技各有高低,而且擅长的角色也各有不同。

  可根本就没有人能胜任程蝶衣这个角色。

  甚至说,另外一位主角。

  也就是故事里,程蝶衣的师兄,也无法有人能够驾驭。

  先说程蝶衣。

  之前黄小厨就提到了。

  这个角色,是因为对艺术太过投入,所以分不清戏里戏外了。

  现实里,他是个男儿身。

  可戏台上,不仅是个唱旦的名角儿,更是个嗜戏如命的戏痴。

  这就导致他,哪怕是下了戏台。

  举手投足之间,也有许多女人的风情。

  当然,这种女人的风情,更偏向戏台上的艺术。

  而不是,现在娱乐圈里,被娘化的小鲜肉。

 (好诺好) 那帮人是受到了泡菜国的影响,浓妆艳抹,扭扭捏捏,失去了男人的阳刚之气。

  最典型的就像李梦坤。

  可程蝶衣不同。

  就像当年,梅祖在漂亮国演出,将京剧第一次展示给世界则。

  外国人被那种厚重的夏国美所震撼。

  这是最为本质的区别……

  突然!

  想到这里的黄小厨蓦的瞪大眼睛。

  自己似乎忽略了一个及其重要的事情…….

055 导演这个职务,向小园同样能客串!(求全订)

  如果说是,别人不能很好的了解自己看到的这个故事。

  不能很好的了解京剧的历史,不能去懂得伶人的内心。

  但有一个,却截然不同!

  而那个人,就是向小园本人!

  联想到这些,黄小厨深深的吸了口气。

  对啊……

  之前向小园在离开向往的那晚,可是唱了一出戏的。

  时至今日,黄小厨对那晚的画面,依旧铭记在心。

  海边的不远处,月光倾洒的小院。

  喝了几杯酒,微醺的向小园,舞动手中双剑。

  唱了那样一出《霸王别姬》。

  而那个时候的向小园,便是比女人还要更有风情393。

  那是一种很难去用语言形容的美。

  他的眼神、步伐、唱腔,一度让黄小厨觉得,戏里的虞姬,就应该是这样风华绝代。

  所以……

  最适合程蝶衣这个角色的人。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分明就是向老板,本人啊!!!

  有了这样的想法话,黄小厨的目光,就在向小园的脸上没有移开。

  没错。

  不出意外,这个剧本应该是向小园本人写的。

  所以他对这个故事,以及角色的了解,自然要比其他(ccde)人更加的深刻。

  再加上,他本身也是一位伶人。

  虽然,说起唱整出戏,黄小厨也只是见过向小园唱老生,而没有看真正在戏台上,化了戏装,穿了戏服的向小园唱旦角。

  但向小园那种风情,黄小厨是见识过的。

  这样想来的话,除了戏台上的表演,和影视剧的表演有所不同外。

  其他几点,向小园都完美的契合这个角色。

  还有。

  这个故事里的程蝶衣,本身就是一位过于秀气的男旦。

  这种气质,不也正是向小园独有的么?

  黄小厨越想越是兴奋。

  之前他想到的,一部好的电影最重要的三个元素。

  剧本!

  剧本是向小园所写,自己已经看过,无可挑剔。

  角色!

  最重要的角色,抛开戏台和荧幕中的表演,有所不同,向小园似乎同样也可以尝试。

  还有一个导演……

  等等!

  在把这三个元素串联起来后。

  黄小厨又有了新的发现!

  想要拍好这部电影,必然不能忘记它的核心。

  也就是京剧!

  毕竟向老板之前就表示过,他是要拍摄一部京剧题材的电影。

  而这部电影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夏国人去了解真正的京剧文化和历史。

  以及在这种历史下,曾经这起起伏伏的伶人。

  如此一来。

  这部电影,便必然不能像高大瑾之前拍摄的那部《大武生》一样。

  空有京剧的壳子,而没有任何京剧的内核。

  当下电影的市场,虽然越来越成熟。

  电影作品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这也导致了电影作品水平的参差不齐。

  因此,大部分的影迷,也有自己的判断。

  好片烂片,他们都能分辨的出来。

  既然最终目的是为了宣传京剧拍出的电影。

  那么其中细节,尤其关于京剧的细节,自然需要找一个内行人——也就是真正的戏曲艺术家,去把握。

  因此……

  是不是导演这个职务,向小园也能客串呢?.

056 向老板为其他人安排的角色!

  是了……

  如果让黄小厨作为副导演。

  一些专业的问题,自己倒是能把握。

  包括美术、摄像、音乐、场地等等等等。

  可对于京剧的细节呢?

  比如布景的细节,比如梨园行的规矩,比如戏词的把握。

  这些可都是和京剧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

  而恰恰这些,黄小厨只是一个外行人。

  别的不说,就说这个剧本的第~一幕。

  时隔多年,程蝶衣和段小楼-再次在戏台上相见。

  戏台的布置,角色说话的方式,他们戏妆的设计,这些东西,似乎没有人比向小园更加了-解了!

  当然。

  就像黄小厨之前考虑向小园能不能扮演程蝶衣这个角色时候考虑的一样。

  有向小园客串的好处,当然也有黄小厨觉得弊端的存在。

  还是之前那句话。

  隔行如隔山,唱戏和演戏,虽然有共通之处。

  但也不尽相同。

  戏台上的向小园能轻车熟路的驾驭戏里的角色。

  可电影里,可能向小园就没有这样的本事了。

  因此……

  也就是几个呼吸间的功夫,这些想法就被黄小厨抛在了脑后。

  而后,他很快进入到“副导演”的状态中,开始继续考虑角色的问题了。

首节 上一节 260/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