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戏腔都不会,你懂毛线京剧 第278节

  而到底是帝京京戏院,做了几十年院长的窦兴昌。

  他除了戏曲专业知识过硬以外,还有他在戏曲行当的声望,以及这么多年来他积攒下的人脉.. ..

  因此,向小园将对台戏的准备工作交给他,自然也是十分放心的。

  而唱了一辈子戏的老院长,自然比谁都想赢下这场对台戏。

  所以他也丝毫不敢马虎。

  在帝京京戏院的几个名角儿的帮助下。

  老院长就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动了几乎大半个戏曲圈的名角。

  而这些自甘成为绿叶的伶人们,也都陆陆续续开始了准备工作。

  他们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再对台戏上,把向小园这个戏台上的角儿,捧出天际!!!

  除3.4了这些,就是向小园自己担任“主帅”的战场了。

  也就是,《霸王别姬》电影拍摄地!

  尽管电影的拍摄,看上去似乎和对台戏没有直接的关系。

  但在向小园看来。

  这个电影,确实对台戏能否胜利最大的倚仗!!!

  ………….

098 拍摄基地,里林!

  电影的拍摄基地,里林!

  其实如果更严格的说,今天还不算是电影正式开机日。

  因为这部电影,只是确定了剧本、导演,以及几个主要演员。

  当然,所谓的主要演员,也不过是蘑菇屋的几个家人。

  说白了,尽管在老爷子的安排下,这个剧组完全可以用超豪华的阵容去形容。

  但向小园,还是要利用差不多一天的时间,将其他的角色给敲定。

  这件事,或许对于别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但是,因为是穿越者的缘故,向小园对于前世这部电影,每个细节都记得很清楚,因此对于他来说,一天的时间完成这22一切,倒是绰绰有余。

  当天。

  很早向小园就起床了。

  倒不是说,向小园是担心剧组的问题。

  而是因为学戏唱戏这么多年,他早就养成了早起的习惯。

  这一点,从向小园在录制向往的时候,就能看出来。

  每天天刚刚亮就起床吊嗓,这几乎是向小园雷打不动的习惯。

  而这种习惯,自然不会因为拍摄电影,而破例。

  虽然向小园起得很早,但出了酒店之后,便发现已经有人开始在工作的路上了。

  这些人,看上去应该都是从事影视剧行业的工作。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向小园自嘲的笑了笑。

  这个想法着实有些多余了,里林这个地方,可以说是夏国最有名的拍摄基地。

  而来这个地方的人,除了一些网红游客偶尔打卡之外,剩下的人来这里的目的就没有其他了,便都是拍戏。

  估计是有的剧组,需要拍摄清晨的戏份,所以这些人才会起这么早。

  虽然是拍摄基地,但里林这个镇子,面积是真的不小。

  向小园也做了些功课,知道这个地方,最开始是因为夏国一个著名导演,为了拍一部古装的大戏,所以耗费巨资,造就了一座不是很大的古城。

  而那部电影拍摄结束之后,耗资巨大的古城,如果废弃那也太可惜了。

  当时便有眼光毒辣的投资人,看上了其中的商机,在和当下沟通之后,花钱买下了那座古城,而后与当地合作,将那座古城租给其他剧组拍摄。

  起初,有些人并不看好这样的投资,觉得那个投资人是个冤大头。

  但很快,事实就打了这些人的脸。

  不到五年的时间,那位投资人就423收回了当初购买古城的本金。

  而且当地也尝到了这种模式的好处。

  于是,里林这个本来并不如何发达的镇子,另辟蹊径,开始建设越来越多方便拍摄的建筑。

  于是,几年下来。

  这个地方,就成了现在的规模。

  对于动辄投资千万上亿的电影制作方来说,比起演员天价的片酬,租用里林某个拍摄场地的资金,倒是只能算小头了。

  而且只要是拍戏,那么就有许多明星要在这个地方工作甚至是生活一段时间.

099 戏曲龙套,电影龙套!

  久而久之,这个镇子也衍生出了其他赚钱的行业。

  就像向小园他们居住的酒店,无论是规模和档次,都不输一线城市的大酒店。

  除此之外,像是这个镇子的餐饮行业等,也随之而起。

  随着越来越多的群演,或者想要寻求机会进入演艺圈的筑梦人在里林等候机会,或是维持生计。

  于是,现在的里林,就发展成了当下的规模。

  而且,还在逐步往周边扩散……

  联想到这些,向小园心里也是百感交集。

  所谓一叶落知天下秋。

  或许,这就是文娱大趋势下,衍生出的其他一些小细节。

  几百年前。

  夏国当时最流行的娱乐方式,还是京剧。

  当然,或许这个时间并不长,前前后后也就百年的时间。

  但那个时候,也可以说是大大小小的戏台,遍布夏国的各种地方。

  茶楼茶馆、村头镇旁,寻常百姓家可以在市井小巷听戏,达官显贵则通过专门建造的戏台听戏。

  普通老百姓,只能听没有名气,走江湖闯码头的伶人唱戏。

  而有钱有势的人,则可以把名角请到家里唱堂会。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京剧盛况已然慢慢消失。

  而京剧这种以表演和演唱方式的夏国传统艺术,似乎也逐渐被两种新艺术所代替。

  唱上,自然就是歌曲。

  而表演和故事性上,则是电视剧和电影。

  电影院,网络,电视,手机,这些渠道,俨然成为大家观看影视剧的新渠道。

  而里林这个拍摄基地,能有如此迅速的发展,正是和夏国人当下对于影视剧的这种需求分不开的。

  时代在发展,总有许多事物要被淘汰和代替。

  但向小园觉得,京剧必然不会如此。

  因为似乎除了京剧,再也没有其他的一种戏剧,能如此代表夏国的文化和艺术了。

  也再没有一种其他的艺术,能够唤起历史的记忆了……

  也正是因为向小园有这种不甘,所以才有了当初怒怼戏腔歌曲的一面。

  至于为何他会如此执着的去拍这部电影,连对台戏都无暇顾及。

  说到底,还是因为影视剧这一艺术方式,是当下的文娱主流。

  以流行的电影为载体,去承载京剧的文化和内核伪。

  这才是向小园拍摄这部电影最主要的原因……

  …………

  吊嗓结束后,太阳已经升起。

  里林的天空,也由最初向小园起床时候的昏暗,变成了现在的明媚。

  在回酒(吗了好)店的路上,向小园也遇到了不少穿着一看就是拍戏服装的演员。

  这些演员中,大多数应该都是跑龙套的演员。

  而这些跑龙套的演员,估计也都有个明星梦。

  这样的场面,倒是和梨园行有些相似。

  说起来,最早以前,夏国还没有电影的时候,这主角或者龙套的说法,还是从戏曲延伸到影视剧行业的.

100 协助向小园的大佬!

  最早龙套也叫文堂。

  是传统戏曲中扮演兵卒、夫役等群众角色的统称。

  而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则是由于所穿均是各色的龙套衣而得名。

  龙套不同于舞台上的零碎儿,而是以整体出现,一般以四人为一堂。

  在舞台上用一堂或两堂龙套,以表示人员众多,起烘托声势的作用。

  根据各剧不同的需要,龙套有各种不同的排场以及队形变化(如二龙出水、站门、挖门等),并有时伴随各种队形变化齐唱各种曲牌(如一江风、朱奴儿泣颜回等)。

  其实由此也能看得出来。

  夏国传统戏曲文化,给电影行业也带来了不少传承。

  或者423也可以这样说,不仅仅是夏国的戏曲,整个世界的其他形式的戏剧,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算作是影视剧的起源。

  曾经前世,就有一个演艺圈的大咖说过,不懂京剧的演员,等于少了一条胳膊…………

  收起这些暂时无关紧要的想法。

  等向小园回到酒店的时候,让他有些意外的是,黄小厨他们都已经醒过来了。

  要知道,众人昨晚研究这部电影,几乎每个人都到了深夜,他们能这么早起床,而且似乎每个人看上去精神状态都不错,这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出乎向小园的意外的。

  不过仔细想想,向小园也就释然了。

  像这些演员,许多时候为了赶通告,睡眠不足是常有的情况。

  就像最开始录制节目的时候,大家在海边说出自己的梦想,彭彭不就冲着大海大声喊着,自己不想再熬夜了么?

首节 上一节 278/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