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队伍不能少了鲁哥,不然打不赢。”
队员们斗志昂然,无论正选还是备选想赢。
“老师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可以。”鲁商桐重复。
一次比赛没必要吧!又没奖金和奖,身体重要啊,顾陆的想法和八中校队同学的表现,是格格不入吧。
“加油!”“鲁哥真男人,手臂能走马!”“干死三中”“东风吹战鼓擂,这个世道谁拍谁?!”……
八中的十几个观众打气,本来三中那边的观众,都是懒懒散散,没什么激情,但这几声下去,和点燃引线没什么区别!
三中不甘似弱,“八中篮球垃圾,一直输”“领先十分不够,赢他个二十分!”“八中手下败将”……
“顾陆快喊啊,声音不要输给对面。”同社团的同学说。
顾陆也跟著嚎。
第117章 你也要来?
中场时间双方校队还未开站,观众和替补队员先开展声浪的战斗。
同时声浪的气势也影响到球员,人不热血枉少年,球场上的十人是打出来真火气了。
“今天如果不赢,怕是脱不到爪爪。”吕平用方言来表达不赢是不行的决心。
高中篮球没那么多妙投,也没什么神级突破,大灌篮更是幻想,甚至因为裁判员放水,连“走步”这种小犯规也没怎么注意,特别是吕平,他有些技巧是学的街球。
水平不怎么行,但对抗是真实的。
球员防御是张牙舞爪的,双方运球是杂乱无章的,不过有球员投两分还挺准的。
参与其中才能感受到热血,顾陆喊著,倒还真有那么两分认真,主要是三中观众的“嘲讽”,激发了一点点集体荣誉感,八中人雄起!
吕平、鲁商桐等首发五人,汗珠顺著脸颊的弧线汇聚下巴,好像房檐雨滴连珠。
高中生的汗水仿佛和青春一样,耗之不尽……
但时间有尽头,当前可以杀死比赛,以后也能杀死青春,两队鏖战数十分钟的篮球赛落下帷幕。
最后得分51:54,吕平独得18分,但八中输了。
如果我再努力一点,结果是不是不一样?吕平心头责怪自己没多拿三分。年轻的小孩,还是更倾向个人英雄主义的,其次吕平责任感很重,认为自己身为王牌……
社团里的队员身高都超过一米七,此刻有人因为失败呜咽大哭,这或许是他们青春美好的回忆之一。
输了虽说让顾陆有些不高兴,但也不足以影响心情,只是队内的大环境裹挟下,他低头捂著额头假装很难过,眼角余光偷偷观察。
运动少年的青春,顾陆很难共情毕竟,这个故事里他是背景板。
平头哥下午还有田径训练,所以就散场了,朱教练直到最后都在安慰同学,“一时的成功和失败都代表不了什么,只是三分的差距,下周三我们开展针对性训练。”
返回家冲凉,换了身衣服,顾陆才往百乐杂货铺走去。
“国庆节我们八中只放三天,叔叔和阿姨不出去玩玩吗?”顾陆再度提起差不多的话题,“杂货店也可以请两天假。”
第八监狱的威名展露,你敢相信,国庆黄金周,高一和高二连著双休日只有三天,至于高三——好好备考学习吧。
“我本来是想和琼凤去四面山看看,让古圆爷爷和古圆守店,但琼凤怕花钱……”
李父话音未落,就被李母打断,“孩子面前,说这些做什么?”
回应和顾陆想像中不同。
“主要是店不能没人守,还有白天卖烤肠和水果,而爸白天要补鞋,古圆一个人也忙不过来。”李母解释。
杂货铺,突出的就是居民需要什么就有什么。实话实说现在网购也在逐渐流行开来,鞋子的价格打下来了,小街小巷里的补鞋小摊越来越少。
可从六七十年代走过来的人,闲不下来,李爷用这门手艺把孩子带大,即便有杂货铺的生意,依旧在店门旁重操旧业。
“李爷爷,现在补鞋的人多吗?”顾陆好奇问。
手摇补鞋机、锥子和钉、胡桃钳、拔钉钳等,李爷除了这些专业的器械,还有自制的篮球桶,就是把废弃篮球或足球削一个顶,再用铁丝当做把手,用来装水。
“多啊,挺多的,年轻人和上了点年纪的人都有。”李爷说,“年轻人有活力,比较废鞋,主要是鞋子开胶,用胶水粘一下就行。上了点年龄的人自己就会补鞋,挣不到几个钱,也只是消磨时间。”
说著话,手机闹铃响起。
“我接个电话。”是顾陆的手机,他和杂货铺众人打一声招呼。
一个陌生的号码,顾陆是有点奇怪的,往店外走两步,接通电话。
“请问是顾陆同学吗?”电话那头是声音粗犷但语气温和的男声。
很熟悉啊,顾陆脑筋一转,问:“是《少年先锋报》的王记者吗?”
“没想到小顾同学还记得我。”王记者有些许惊讶。
“当然记得,不过王记者换手机号了?”顾陆可是保存了记者电话的,毕竟还想著《小王子》上市销售后能给帮忙宣传一番。
“本来是想换号,但号码用久了,换号的代价太大了。”王记者说,“以前的号码也在用。”
王记者话锋一转,问:“顾陆同学在八中的学业还顺利吗?”
“挺顺利的。”顾陆点头,等著记者的后文,应该是要说明来意了。
“顾陆同学还没有加入共青团吧?”王记者问,既然打电话来肯定是知道答案,所以没等顾陆回应,电话那边继续说,“申请加入共青团吧,星期一……哦,星期一还在放假,星期二去学校申请吧。”
十四岁以上就不是少先队员了,而共青团员十四岁以上就可以申请,优等生在高中成为团员基本没问题。
怎么突然提起这个?顾陆在电话里也应承下来了。
“毕竟顾陆同学在渡口区举办的学习红军精神征文活动里,表现良好,通过的可能性很大。”王记者说。
那是原身在正文取得的好成绩,基本等同于明示了。顾陆不傻,听明白了,前面说过《少年先锋报》是雾都市共青团子主办,裁判员都是自己人。
“麻烦王记者了,星期二上学我就去。”顾陆猜想估计是有什么好处要落在他头上,成为团员好办事。
“周天有时间吧?明天进行一个采访。”王记者说,和懂事的学生说话就是方便,雾都共青团子要评选“雾都新时代十佳优秀学生”,身为《少年先锋报》的记者,被指派下来提前做采访。
“明天?”顾陆一愣。
“时间方面有问题吗?”王记者听出了对方的犹豫。
“王记者大概明天几点来?”顾陆问。
“明天下午两点可以吗?”王记者说。
“那应该没问题。”顾陆思考一番说。
既然答应,王记者就询问了下新住址,然后没再闲聊的挂断电话。
在李古圆家七点吃完饭,顾陆到家大概七点半。
他马不停蹄开始收拾房间,一个人住,屋子其实也没多乱,只能说东西没摆放到相应的位置。
明天班主任要来家访,王记者还要来进行一段专访,还是要点脸。
满沙发的衣服收拾起来……顾陆脏衣服不会乱扔,会统一丢到脏衣篓。
主要是洗好晾干的衣服收下来,想著有时间折迭放衣橱,然后这个“有时间”就要空很久。
第118章 老师家访
星期天,忙碌和悠闲并存的时间。
顾陆就比较悠闲,晃悠悠下楼吃早饭,等待班主任到来。
忙碌的是萌芽的某位责编……
“怎么还没有重投?”责编齐边皱眉,他磋磨过的作家可都记得。
一方面他挺珍惜这份工作,另一方面他就是享受作家被他指示的快感。
“这样太慢了,还想不想过?”齐边以往这么提个意见给作者,后者快则两三个小时就修改了发来,即便慢也不超过一天,而《昨日公园》和《月之石》被打回,已过去两三天。
齐边吃完早饭遛弯时,预备把《昨日公园》看看,他要找出点文章的真毛病,让这作者再改改!
可短短两万多字内容,齐边是越看越震惊,特别是结尾那神来之笔,[我知道你已经很努力来救我了。]
小说和漫画的魅力不同,画像是直击视觉的效果,而文字在于某处联系了全文,串联头尾的震撼。
不是说故事设计有多巧妙,只是他包含非常浓烈的感情,主角周陆对朋友的友谊,以及儿子周宁对爸爸的父子情,昨日公园不是给你改变过去的,只是给你一个道别的机会。
“顾陆?是某位成名作家?”齐边等不及回去摆弄电脑了,掏出手机搜索。
检索“作家、顾陆”这两个关键词,搜索出来了一些信息。
“《福尔摩斯先生》?第一个被收录进入优秀作品名录的二创作品?!”齐边很难用同名同姓来找借口。
糟了!磋磨到不锈钢板了,齐边慌张,另一篇《月之石》甚至都不用看,马上联系作者……
“高老师,这边——”顾陆在路口接人,隔著马路都瞧见了班主任那张面无表情的扑克脸,立刻挥手示意。
“住得距离学校真近。”高老师感慨。
“我就是冲着距离学校近才租的这边房子。”顾陆说。
言下之意是你自己租的?还是建议父母租的?高老师心中思索著。
跟著学生往前走,顾陆领在前面介绍周围环境。
“这家早饭店的老板娘特别抠门,一开始我就在这边吃,但后来发现包子和油条都比其他摊位小一圈。”
“鱼火锅就目前来说味道不错,至于以后会不会偷工减料,还有待考察。”
“梯坎买菜很便宜,早上六七点左右,这里会聚集很多老人,他们都是自家种的菜然后挑著来卖,很新鲜,而且比菜市场的便宜。”
顾陆自己都没注意,有人跟在后面,口若悬河地就讲起家附近的情况。
非常有生活气息,不过——
“大多数零散的菜贩子其实也是早上三四点批发的蔬菜,和菜市场里是同一批,便宜是因为不缴摊位费。”高老师说。
“啊?”顾陆愕然地看著班主任,“不是自己种的?”
那些大爷大妈一脸老实相,都说是自己种植。
“有自己种的,只是比较少,这是沙区,能种田的自留地太少。”高老师的公公就是拿批发的流动摊贩。
不过高老师没打算在这话题深入,而是转移话语,“平时都是你自己买菜吗?”
“放假才会自己买菜做饭,上学就在学校吃。”顾陆保留下一句,毕竟他能享受免餐费的福利。
高老师没说话了,抵达学生家里,门口换鞋处和屋子里没其他人居住的痕迹。
“不用换鞋,老师直接进来吧。”顾陆家里也没多余的拖鞋。
迎著老师进家门,两人坐在红木沙发上,自打上次妹妹来玩,他在沙发上凑合睡一晚被硌得很疼之后,就买了厚厚的垫子。
“一个人生活挺辛苦,一般父母给多少生活费?”高老师问。
顾陆沉默片刻,“主要是锻炼孩子的生存能力。”
“三百?”高老师做出自己以前最讨厌的事,对别人不想说的事刨根问底。
“没上高中前,大约一年两三百吧。”顾陆说。
要饿死人?!高老师难以相信,问,“从初中开始就自己负责伙食费?你确定是一年三百?”
“主要是家里大人一学期也就回来不到两三次,每次回来给个二三十,加起来可能还没三百。”顾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