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瘦的年轻人回头望了一眼,画廊外的街道上,人群蜂拥,他们哭喊著、惊叫著,表现的痛彻心扉。
他嘴角露出一抹讥讽的笑容,转过头来,再次面对那吞噬一切的火焰,眼神虔诚而坚定。
如果我注定成不了梵高那样的大才,那就用烈火来成全我的艺术吧在所有人惊聘的目光中,那道清瘦的身影不顾一切的冲向那片火海。
火,到处都是火。
炙热的空气让他无法呼吸,他忍受著火焰刀炙烤,脚步凌乱,最终倒在了那幅《奥维尔教堂》前面。
红,世界变成了红色。
这就是梵高眼中的世界吗?
清瘦的年轻人脑海中最后一丝念头闪过“咔哒”一声,祝昌盛脑海中的画面被切断了电源,归为一片虚无,他从幻想中抽离出来,眼神聚焦到覃朝阳身上。
书桌上的台灯已经关了,祝昌盛满脸期待的问道:“看完了?怎么样?”
覃朝阳笑道:“这么一会儿功夫,哪那么快能看完?刚看了两个章节。”
祝昌盛回想看小说的情节,心中了然,“那怎么样?”
有想法!有能力!有意思!”
窥一斑而知全豹,虽然只看了两章内容,但却连说了三个“有”,哪怕没有什么露骨的赞美,也已经充分表露了覃朝阳对于《梵高之死》这部小说的认可。
“有想法”,是肯定了林朝阳的创意和思路;“有能力”,是肯定了林朝阳的创作水平:有意思”,是覃朝阳罕见的对于一部还没看完的小说能够给予的最高评价。
那怎么没接看看啊?“祝昌盛急看说道他还想让覃朝阳赶紧审完稿子,好确定这部小说能不能上《当代》改版后的第一期。
“这么长的一部小说你还指望我几个小时能审完?”覃朝阳指著指窗外,“时间不早了,外面这么大的风,早点回去吧。”
祝昌盛这才注意到时间已经快八点半了,外面的冷风呼啸,比刚才他来时还大了不少。
“哎呦!“他站起身,拎上了包然后又不忘转头对覃朝阳叮属道:“老覃,你抓紧时间审稿。我跟你说,朝阳这部小说绝对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我们要给他超规格的待遇,这不光是对他有好处,对我们杂志也有好处。
改版第一期发表这部小说,绝对会给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林朝阳这部小说还没与完之前,祝昌盛便就在跟覃朝阳提一期发表的待遇覃朝阳一直没有回应,毕竟他还没看过稿子。
今天祝昌盛终于把稿子组来了,刚刚看了小说六分之一的内容,覃朝阳对于小说的整体印象很好。
但要让他同意祝昌盛的请求,现在还为时尚早他是杂志主编,考虑的是杂志的全盘工作,不可能那么简单的就做出那样的决定稿子我会尽快看,行与不行周一我给你答复。”
覃朝阳送祝昌盛出门,最后说道。
今天是周六,明天周日休息,一天多时间给出一部二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的审稿意见,代表看覃朝阳必然要熬夜老覃,辛苦了。”
你才辛苦,费那么大劲组来了稿子,我就是审审稿子。”覃朝阳笑著说道两人挥手作别后,覃朝阳回到屋内。
煤炉的火依旧烧的很旺,他给自己湖了杯茶,又坐回书桌的位置,打开台灯。
这天晚上,覃朝阳家的台灯一直亮到了深夜翌日是周末,林朝阳起了个大早去街边找人对缝用工业券和煤票,换了些粮票和肉票。
票证的发放是计划经济的具体体现,不仅是凭票、凭证,更关键的是定量钱是第一位的,然后是票证,再然后你的购买资格还得是在定量范围内才行以前天妻俩就两口人,票证怎么都是够的最近林二春夫妻俩来了燕京,夫妻俩的粮票明显有点不够用了。
买粮票当然是一种途径,但如今这时候,比起没钱,没票证才是大多数人生活中要面对的窘况所以买卖粮票的人并不多。
而且粮票这玩意跟别的还不一样,抓到可不光是投机倒把,还是倒卖粮食,这可是大罪,一般的票贩子根本不敢干。
所以现阶段,买粮票也好、换粮票世好,大部分时候都是凭运气换完粮票、肉票回到家,已经是中牛时候了,林朝阳张罗看做了一顿红烧肉,菜刚做好,陶玉墨闻著味儿就来了。
林二春夫妻俩来燕京之后,她基本就没住在华侨公寓这边,只是每周定期过来洗个热水澡虽然燕大也有澡堂子,但陶玉墨已经习惯了姐姐家的单独卫浴,生动的诠释了什么叫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蹭了个午饭,洗了个澡,陶玉墨骑看目行车潇洒的离开华侨公寓,周一上班,林朝阳接到一份稿费单,是战士出版社给他汇来的《高山下的花环》出版至今已经近10个月时间,这是出版社第三次给他结算稿费。
在八月末时,这部小说的总印量已经达到了260万册,这次战士出版社给林朝阳结算的印数稿酬是1210元整,恰好是100%的基础稿酬。
也就是说在过去的三个多月里,《高山下的花环》的印量又增加了50万册,正式突破了300万册大关。出版不到一年,热销超300万册。
《高山下的花环》不仅创下了中国军事文学作品的销量记录,同时也打破了国内出版界已知的各类文学作品的销量记录。
战士出版社的梁俊书这次还特地给林朝阳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里面绝大部分的内容都与《高山下的花环》的销量有关的溢美之词。
接到这份稿费单,林朝阳心中粗略一算,如果算上过去这半年多里各地报刊杂志对《高山下的花环》的转载,这部小说已经给他创造了超过一万三千块的收益如果按照购买力来计算,能买两套内城的二进四合院,放到后世妥妥就是几个亿到了下午,林朝阳止上班的时候,阿毛突然跑过来找他“林,有没有兴趣去参加个圣诞晚宴?”
圣诞晚宴?你们留学生搞的?“林朝阳问阿毛摇摇头,“不,是美国待使馆举行的。”
林朝阳闻言有些纳闷,“美国待使馆的圣诞晚宴,我一个中国人去十嘛?”
阿毛脸上露出几分扭捏,说道:“你知道的,我不是一直给待使馆打工吗?每周一次,每次三个小时....·阿毛的打工这件事林朝阳当然知道,七美刀的时薪馋哭了燕大一众中国学生。
一周三小时,顶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昨天我又去待使馆干活,圣诞节他们要在燕京饭店举办个圣诞晚宴,邀请我们这些留学生出席。
我听待使夫人说,他们还想邀请一些中国的社会名流,我就想到了你。
你可是大作家!
待使夫人知道你的名字,听说我跟你是朋友,特意让我邀请你出席晚宴。”
阿毛说完情况,又从兜里掏出一份邀请函,面带炫罐成分的说道:“你瞧,邀请函我都掌来了。”
听完阿毛的介绍,林朝阳心里莫名其妙,美国佬这是要桶战目己?
见林朝阳面露犹豫,阿毛问道:“林,你不想去吗?”
这年头中美外交正值蜜月期,国人对于美国的一切都趋之若鹭,所以阿毛开不理解林朝阳的迟疑。
林朝阳对于美国并没什么滤镜,不过既然阿毛已经跟待使夫人提起了他,连邀请函都带来了,他不去阿毛就惨了。
我要是不去的话,你这份工作是不是就丢了?“林朝阳调侃道听著林朝阳的话,阿毛一脸色,“林,拜托你一定要去。”
林朝阳点点头,“好吧。去圣诞晚宴可以,这回就当是你欠我一个人情。”
没问题,算我欠你的。“阿毛欣然道
第171章 外国读者
阿毛稀里糊涂的欠了林朝阳一个人情,高高兴兴的走了,林朝阳却拿看邀请函去了馆长办公室,跟谢道源说明了情况这年头外交无小事,林朝阳真要是去参加美国待使馆的圣诞晚宴,肯定是要跟学校报备的。
晚上回到家中,林朝阳美国待使馆的邀请函拿到陶玉书面前,陶玉书满脸惊讶的询问林朝阳这是怎么回事。
林朝阳又跟她说明了情况,待使馆的邀请函上说明了可以带女伴,所以他打算去带陶玉书升开洋军陶玉书听完很高兴,她虽然不崇洋媚外,但对于去晚宴上开开眼界是抱著积极态度的。
而且就像林朝阳说的,还能蹭顿西餐,要是去新侨饭店或者老莫吃一顿,少说也得二三十块钱待使馆的晚宴,总不会还不如他们去西餐厅吃的吧?
决定了高高兴兴的去蹭个饭,陶玉书转而又发起愁来,“穿什么呢?”
虽然不想承认,但这个时候国人在面对老外时总会自觉低人一头,陶玉书生怕穿的不够正式,有失国人形象,相比她在穿衣上的纠结,林朝阳就简单多了,一身中山装加皮鞋可能在美国佬眼里可能会觉得有点土气,但那是他们的事,林朝阳觉得穿上这一身倍儿精神、倍儿正式。
“谈,朝阳,你会用力叉吗?”陶玉书突然想起来,问道“左叉右刀嘛。”
出于某种不可明说的心理,国人在吃西餐时总会过分强调礼仪,林朝阳心里根本就没这个负担听说林朝阳受邀去美国待使馆参加圣诞晚宴,林二春天妻俩的表情带看然和不明所以美国”他们当然知道,但“待使馆”和“圣诞晚宴”对于他们来说太陌生了,这三个名词合到一起去让两人不禁有些茫然。
林二春只是担心的问林朝阳,“你这不会犯错误吧?
林朝阳轻松道:“不会的,我这个都是上级批准了的,而且只是去吃个饭而已。““那就好。“林二春放下了心。
一旁的张桂芹倒是很高兴,问道:“朝阳,你现在名声都这么大了?美国待使都请你吃饭?
林朝阳笑看解释道:“妈,晚宴就跟唱们农村坐席差不多。“他这么一说,张桂芹立马明白了过来,又问:“哪那还得随礼?’不用,就去白吃一顿,随便聊聊天。”
张桂芹道:“白吃饭啊,他们图啥?”
她朴素的观念里并不能理解美国人的思维和做事方式,林朝阳没办法跟她解释什么叫传播文化影响力,只能说:“圣诞节在美国就相当于是我们的春节,人家过年高兴,所以请客吃饭。”
哦,明日了。”张桂片这回表示目己完全明日了翌日,林朝阳一到图书馆,杜蓉便凑到他身边低声问道:“朝阳,我听说你要去参加美国待使馆的宴会?”
该说不说,图书馆这信息处理能力够快的.他昨天下午才跟馆长汇报完情况,今早杜蓉就来问了。 “嗯。”
哎呦喂!”得到林朝阳的肯定答案,杜蓉惊讶的叫了一声,“你这是要进军国际啊!”
“哪儿跟哪儿啊!人家待使馆的美国人过圣诞节,邀请点人去捧捧场,热闹热闹而已。”
杜蓉却不信他的话,“那人家怎么不邀请别人,偏偏邀请你呢?”
林朝阳无语的看看她,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辩解。
整整一天时间,关于林朝阳要去美国待使馆吃饭的事成为了燕大图书馆的热门话题不时就有同事来询问他两句,搅得林朝阳不胜其烦又过了一天,12月24日。
因为晚上要去参加圣诞晚宴,所以林朝阳早上就在家里换好了衣服,傍晚,阿毛来找林朝阳汇合。待使馆搞圣诞晚宴,象征性的邀请了几个如今在中国留学的美国留学生,阿毛就在其中阿毛穿了一身黑色的皮夹克,看看林朝阳的中山装,说了一句:“酷!”
两人骑看目行车一路往东南方向,先是到了熊帅大门口汇合了陶玉书,然后三人一起骑车往热京饭店的方向骑去。
位于东长安街上的燕京饭店在夜幕下灯火辉煌,在如今的国内,应该找不到比这里汽车保有量更多的地方了。
因为是接待外宾的重要场所,所以热京饭店的门口从来不缺汽车。
今天是圣诞节,许多外国使节、留学生和商务人士也都来到了这里过节,门口的汽车数量比往常还要多。
三人一进燕京饭店的大堂,便感受到了一股圣诞的节日气氛。
林朝阳他们走进的是燕京饭店的东大楼,是1973年伍豪同志为了接待外宾特地主持修建的,大楼内的所有装饰画都是由吴作人、李可梁、黄胃、王雪涛等知名画家创作的,饭店光是前厅大堂就有2000多平万米,此时饭店大堂内摆看几儿棵高大的圣诞树,上面还挂看礼盒,一看就是专门为圣诞节做的准备。
大堂来往的人群中几乎绝大多数都是外国面孔,许多人还身穿正装,林朝阳身处其中也难免有些恍惚,这还是他印象里的那个燕京城吗?
陶玉书悄悄问林朝阳:“怎么感觉燕京的外国人今天都来这里了?”
至少欧美国家的应该都会来这,过年嘛!”林朝阳说道儿人按照指引上了电梯,来到餐厅门前,这里人来人往,/儿人被餐厅门口的保卫人员拦住,然后他们出示了邀请函,才得以进入餐厅。
熊京饭店东大楼内有好儿个餐厅,其中金色大厅是用来举行国宴的,还有大餐厅是用来做一般外事接待的。
美国待使馆举行的晚宴并不在这两处餐厅,而是饭店的休闲厅内,为了今天的宴会原本的圆桌和餐椅被撒下,换成了西方人习惯的长餐桌刚才一路走来看了不下百十名外国人,林朝阳本以为今天的宴会应该是人数众多的隆重场合才对。
没想到休闲厅内仅有他们这一桌,餐桌长度目测近十米,几乎每一侧都可以容纳十几个人,看起来这只是一场规模不大的小型宴会,在阿毛的引荐下,林朝阳和陶玉书见到了美国现仕狂华待使伦纳德?伍德科克和他的妻子娜伦?伍德科克。
伦纳德-伍德科克是中美建交后的第一任待使,在他之前,美国在燕京只有驻京办这个机构,负责人是驻京办主任双方简单交谈了几句,伦纳德-伍德科克去应酬其他刚到的宾客,而娜伦·伍德科克则依旧与林朝阳夫妻俩聊天。
伦?伍德科克原本驻京办配备的医疗护士,77年伦纳德?伍德科克初到燕京任职时与她相遇,开且很快坠入爱河,踏入婚姻殿堂,娜伦-伍德科克在燕京工作了超过八年时间,可以说是半个中国通,不仅可以熟练使用普通话交谈,汉字书写、阅读也毫不费力,这次让阿毛邀请林朝阳来参加晚宴,王要就是因为她对林朝阳这位作家很感兴趣“林先生,真没有想到可以通过阿毛认识你。我特别喜欢你写的那部《赖子的夏天》,写的非常棒。”
“谢谢,伍德科克夫人。”
林朝阳客气的回应看,又恭维了娜伦-伍德科克几句,聊起来才知道,原来她看的并不是中文版的《赖子的夏天》,而是连载于《中国文学》上的英文版《赖子的夏天》。
真遗憾这部小说只有杂志连载,我真希望它可以以英文的形式出版,让更多英语世界的读者看到这部精彩绝伦的小说。”
一番交流,林朝阳能看得出来娜伦-伍德科克是真心喜欢《赖子的夏天》,跟林朝阳聊天的话题几乎都是围绕看这部小说。
直到伦纳德·伍德科克叫她去跟别的客人寒喧,她才跟林朝阳打了个招呼,走向别处真没想到,你竟然都有外国读者了。”
刚才在林朝阳与娜伦-伍德科克交流时,陶玉书一直在旁边安静的听著,看到林朝阳的作品竟然受到了待使夫人的喜爱,她心里有一种由衷的高兴就多了这一个读者而已。“林朝阳不以为然陶玉书却说道:“不能这样想。既然伍德科克夫人会喜欢,那至少在燕京的许多外国人当中也一定会有人喜欢。还有那些外国的读者呢,你每一部作品积攒一点读者,以后说不定就名扬国际了。”
她说到最后,眼神中不禁流露出几分憧憬之色夫妻俩说著悄悄话的功夫,宾客陆续到来,这些宾客里不仅有美国人,中国人也不在少数,几乎是各占一半。
美国方面的宾客,主要是待使馆人员、政商人士以及留学生而中国这万面的宾客,只要是政府的外交官员和文化界人士宴会开始,伍德科克夫妇分坐在长桌两边的首位,其他宾客依次落座,顺序基本是按照男女穿插、老少穿插、中外穿插的方式,林朝阳夫妻俩恰好了坐在一起。
众人互相寒喧致意的功夫,服务员已经开始上开胃菜了。
法式风格的开胃菜通常都是简单的蔬菜做的冷盘,美国待使馆请客当然不能寒酸,开胃菜上的是法式煎鹅肝。
开胃菜刚刚上桌,坐在上首的伦纳德?伍德科克用勺子敲击酒杯发出清脆的声音,先生们女士们,非常高兴今天晚上能够在这里见到诸位....”
作为今大请客的王人,伦纳德?伍德科克简单的做了个开场日,然后众人进餐,陶玉书从小每年都会到燕京为数不多的几家西餐厅吃一两次西餐,对于西餐礼仪还算熟悉,她本来还有点担心林朝阳用不惯刀叉。
没想到开餐之后,他的力叉用的轻车熟路,比她还要熟练最关键的是态度轻松写意,不像她自己,当著这么多老外的面总有些紧张,动作紧绷。
“刺啦!”
餐刀切过牛排,与餐盘碰撞出一声刺耳的声音,周围人投来关注的目光,陶玉书不禁有些羞报,脸上发烫。
林朝阳见状将自己那份已经切好的牛排放到她的面前,跟她对换了一下。
两人对视一眼,陶玉书顿时感觉到一阵安心与甜蜜,浑然忘了周围人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