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195节

  在众多关切《高山》电影的声音当中,荒煤同志、白羽同志和冯穆同志的意见是他最为看重的。

  除了因为三人本身在文艺界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之外,也因为谢靳与三人关系熟稔,并且之前还多多少少受到他们的声援支持,这几天三人先后对《高山》的剧本提出了一些看法,谢靳不得不重视起来,他也明白太多的人指手画脚对剧本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可偏偏又不过面子问题,赶上今天跟冯穆在一起,又说起了这个话题,他便干脆给林朝阳打了个电话。

  现在电话打完了,虽说是被林朝阳这小子没大没小的数落了一顿,可好岁算是让堵住了冯穆的嘴。

  之后荒煤、白羽他们要是问起来,也有话说了。

  你看,不是我不想改,实在是林朝阳这小子倒反天罡,连我这个导演的都不听。

  冯穆见他神色不怠,岔开话题说道:“我听说最近他因为跟燕影厂的过节,把人家的女主角给换了。”

  你怎么也信这些小道消息?都是胡说八道的!”

  我对你们电影界又不了解。“冯穆说。

  你指手画脚的时候可没说自己不了解,谢靳腹诽了一句,解释道:“传言不可信,张金灵是因为怀孕了才辞演的。他跟燕影!确实有过节,但也是因为剧本立场的问题,对事不对人。”

  “到底是年轻人啊!意气风发!”冯穆感叹了一句,语气中难掩对林朝阳的欣赏。

  当年《高山》发表在《人民文学》上,文学界出于一直以来对于军事文学的保守看法,迟迟无人发声,只有冯穆站了出来,以一篇雄浑有力的文章高度评价了《高山》。

  因此冯穆一直以来对于林朝阳都是十分欣赏的,只是林朝阳从来不亲近官方组织,双方接触的机会很少。

  “说起来,他的作品影响力这么大,你这个当导演的风头都快被抢光了。”

  谁让人家写的好呢?他要是写的不好,我也不能改啊!

  开会的时候你又不是没看见,那几个制片厂说起《高山》的改编权,看我的眼神都不对,尤其是八一广的人,这些风凉话不都是从他们那里传出来的嘛。”

  喉,可惜《高山》的字数少了点,要不然这一届茅盾文学奖,林朝阳肯是是稳操胜券。”冯穆语气惜的说道。

  冯穆是这一届茅盾文学奖的评委之一。

  茅盾文学奖今年三月份开始陆续收到了全国各地文协、文学杂志、出版社等单位报送的145部长篇小说。

  评委会成员们的年龄普遍都在六十岁以上,七八十岁的老同志也大有人在,145部长篇小说,要是让冯穆他们这帮评委审阅的话,先不说精力能不能跟得上,时间上就不允许。

  文协创研室为此邀请了19个评论家、编辑和高校教师在香山搞了一个读书班,由读书班成员们阅读作品进行筛选,而这个筛选只是初选。

  筛选结果出来后不是直接报送评委会,因为即便是筛选出一小部分来,对于评委会的很多成员来说也是个巨大的T作量。

  所以文协又成立了一个预选组,负责人就是冯穆,其余还有卫君怡、陈企霞、孔岁荪、谢永旺等人。

  再过几天,冯穆就要和这些人一起到招待所去住上一个月,全心全意的对筛选出来的作品作进一步审阅。

  等到他们的审阅结果出炉后,才会成为茅盾文学奖评委会做出评判的重要依据。

  因为预选组成员与评委会成为高度重合,他们提供的审阅结果对于最后的评奖具有重大影响。

  “我听说朝阳的作品报了好几部吧?“谢靳问。

  “两部。”

  这个消息不需要保密,冯穆直接回答道。

  “都入选两部了,怎么样也比其他入围一部的作家获奖概率大吧?况且他的小说都不错。”

  冯穆之所以惋惜《高山》,是因为他个人对于这部作品的喜爱,对于林朝阳入围的作品他也是很看好的。

  但当著谢靳的面,他不能说的太过露骨。

  “评奖又不是比赛,不是你入围的作品多就一定能得奖,看的还是作品本身。”

  我懂,我懂!“谢靳露出耐人寻味的笑容”

  匆匆到了五月,春意正浓,夏日的酷暑还未到来,开春来自西、北两个方向的风沙遂渐销声匿迹。

  这天傍晚,林朝阳又带看陶玉书穿过西长安街,走入大六部口街。

  夕阳晚照,蔚蓝的天空被染上一层粉色霞光,街道两旁的国槐郁荫葱葱刚刚过去的半个月里,燕京城下了两场春雨,树木生发,花卉绽放,整个城市仿佛都被点缀上绚烂的色彩。

  燕京的春大真舒服!”陶玉书臀向大边的晚霞,惬意的说道!

  要是没有风沙就更好了,所以看起来,还是秋天更好一点。”

  夫妻俩一路闲谈,来到小六部口胡同,走进了那座已经买下了一个月的三进四合院。

  这座四合院分东西院,西院保存的相当完好,东院因为前些年被人占去,被糟蹋的不成样子。

  买下来之后林朝阳又托杜峰找来了耿传锋他们一伙人,帮看修修,这一个月时间里,耿传锋等人将主要精力都放到了西院上,这边基础条件好,简单修后就可以入住。

  东院要想修辖好,是个不小的工程,所以也不急于一时。

  天妻俩隔三差五就过来溜达溜达,一来相当于监工,二来当是陪看陶玉书散步了。

  陶玉书现在怀孕两个月,肚子还没显怀,也没有孕吐,就是爱吃爱睡,人也肉眼可见的丰脾起来,皮肤比以前更加白皙,散发著一股雍容华贵的气质。

  三月份他们夫妻俩请获奖作家们吃饭,陶玉书事后也陆陆续续接到了一些获奖作家们的稿子,都是刚刚获得过全国奖的作家们的新作,这些稿子让陶玉书在编辑部大大的露了一回脸。

  编辑部众人看看这种情况也不由得感叹,像陶玉书当编辑去约稿,对于普通编辑而言真是降维打击,她也因此受到了主编杨末、副主编苏新群的表扬】陶玉书组来的稿件多、质量高,在编辑部内的地位快速提高,杨末以她负责的工作太多为由,把登记稿件的差事又分给了刘恒眼看看陶玉书这个刚毕业的小姑娘在编辑部混的风生水起,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更关键的是烫手的山芋甩出去一圈又飞回了自己手里,刘恒欲哭无泪。

  章下章1978所有内容均来自因特网,秀亭看书只为原作者为坐望敬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为坐望敬亭并收藏文豪1978最新章夫妻俩一路闲谈,来到小六部口胡同,走进了那座已经买下了一个月的三进四合院这座四合院分东西院,西院保存的相当完好,东院因为前些年被人占去,被糟蹋的不成样子。

  买下来之后林朝阳又托杜峰找来了耿传锋他们一伙人,帮看修修。

  这一个月时间里,耿传锋等人将主要精力都放到了西院上,这边基础条件好,简单修后就可以入住。

  东院要想修好,是个不小的工程,所以也不急于一时。

  天妻俩隔三差五就过来溜达溜达,一来相当于监工,二来当是陪看陶玉书散步了,陶玉书现在怀孕两个月,肚子还没显怀,也没有孕吐,就是爱吃爱睡,人也肉眼可见的丰映起来,皮肤比以前更加白皙,散发著一股雍容华贵的气质。

  三月份他们夫妻俩请获奖作家们吃饭,陶玉书事后也陆陆续续接到了一些获奖作家们的稿子,都是刚刚获得过全国奖的作家们的新作,这些稿子让陶玉书在编辑部大大的露了一回脸。

  编辑部众人看看这种情况也不由得感叹,像陶玉书当编辑去约稿,对于普通编辑而言真是降维打击,她也因此受到了主编杨末、副主编苏新群的表扬,陶玉书组来的稿件多、质量高,在编辑部内的地位快速提高,杨末以她负责的工作太多为由,把登记稿件的差事文分给了刘恒!

  眼看著陶玉书这个刚毕业的小姑娘在编辑部混的风生水起,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更关键的是烫手的山芋甩出去一圈又飞回了自己手里,刘恒欲哭无泪。

第282章 喝茶要喝烫的

  《燕京文学》是份综合性文学期刊.版面内容以短篇小说、诗歌等题材为主。

  因看前次请客的事,那些获得过全国奖的作家们给陶玉书寄来了不少稿子,多以短篇小说为主,也算是双方互惠互利。

  陶玉书参加工作几个月时间,取得的工作成果却比很多同事工作两三年还要耀眼,领导看重、同事羡慕。

  而她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却更加严苛,对待每一份稿件都更加认真细致。

  受上学时的习惯影响,她还有个带稿子回家的”恶习”,因为最近怀孕嗜睡,经常看看看著稿子就睡了过去。

  每当这个时候,林朝阳总会调侃她“带动了编辑部加班的不良风气”、“促使同事之间被动攀比。

  陶玉书怀了孕也要利用业余时间加班,林朝阳却和她正相反,自从她怀了孕之后,他不光是请假的频率比以前勤了,摸鱼力度更是丧心病狂,早退已经是家常使饭。

  他也不追求在单位进步,丝毫不怕挨领导的批评。

  今天下午,没到四点他就跑路了,来到文化局大院门口等著接陶玉书下班两人在耿传锋的陪伴下在西院转了一圈,经过一个月的修,西院可以说是焕然一新一进院和三进院是传统的中式合院风格,修过后仍日是古朴典雅。二进院的建筑是西洋风格,看上去比以前更加洋气了。

  尤其是院中的那两棵法国梧桐,李春过后鲜嫩小巧的新叶逐渐成长为深绿色的大叶!

  每一场春雨过后梧桐树的枝叶便要疯长一次。

  开春时淡紫色的喇叭花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院里多了些飞絮这些飞絮略有些恼人,可跟逐渐丰满、茂密的树冠所带给主人的愉悦相比,这点烦恼似乎也算不得什么。

  陶玉书仰头望著这两颗梧桐树的树冠,幻想著盛夏之际它们纵横交错在屋顶,将这满院的天空都给遮起来,心里一下子就凉快了起来。

  这个院子是个避暑的好地方!”

  林朝阳也笑了起来,“不止是避暑。清风徐徐,枝叶摇摆,平添了几分闲情逸致,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

  夫妻俩至今买了三处房子,但要说环境之优雅、地理位置之优越,华侨公寓和棉花胡同那里拍马也难及小六部口胡同这里。

  陶玉书听著他的话不禁心向往之,欣赏了一会儿院中的景色,夫妻俩又商量起了搬家的事,林朝阳之所以买这处房子,是为了照顾陶玉书上下班方便,现在既然西院已经拾摄好了,当然要早点搬过来。

  商量好了要搬哪些东西,天妻俩这才离去。

  回到华侨公寓,门口保卫说有包裹寄到,林朝阳看了一眼上面的寄信人,是陆文甫,他心中了然。

  等回到家中,打开包裹见看到一包用牛皮纸包。

  牛皮纸内外两层,外层用的是防潮性较好的牛皮纸,内层用的是吸潮性较好的毛边纸,这种包法叫滚包法,是绿茶归堆、贮藏的习用手法,隔著厚厚的牛皮纸,能闻见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打开后看,果然是已经炒好的茶叶。

  去年,陆文甫说要给他寄茶叶,今年真就寄来了。

  这茶叶闻著可真香!”陶玉书闻著茶叶的味道,有些陶醉。

  陆文甫寄来的是上好的碧螺春,是开春的新茶收到了茶叶,林朝阳自然得回信表示感谢,陶玉书说道:“明天我去买点特产一起寄出去吧。”

  “好。”

  找了个周末,林朝阳弄了俩板车搬家,苦力找的是李拓、陈健功、张承治等几人。

  这几个货平时没少来家里蹭饭,搬家可不能少了他们,左右乔迁他们都是要来蹭饭的。

  “轻点,轻点!我这箱子里装的可是明代的瓷器。”

  “别那么搬,哎呦,我的画!”

  李拓几人干活粗枝大叶,搬东西的时候林朝阳跟个地主老财盯著长工干活一样,边看他们搬东西边心疼的喊著。

  “林老爷,要不您找几个真长工来吧。我们几个就为蹭顿饭,不值当的。”李拓抱怨道。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当平时那些饭是白蹭的吗?”

  “黑心的地主啊!”

  几人互相挖苦著搬好了东西,一趟车把东西都搬走了。

  华侨公寓离著小六部口胡同快十公里,折腾一趟,一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午饭是由张桂芹张罗的,干了一上午的体力活,李拓几人吃的狼吞虎咽,就差没抱著碗蹲门槛那吃了。

  吃完饭,他们文到各屋巡游陈健功说道:“你们这这院子可真够大的,以后四世同堂都没问题了。”

  大点好,省得他那些古董没地方放。”

  陶玉书对林朝阳搞收藏没意见,但对于那些古董把家里占的满坑满谷很有意见。

  之前华侨公寓就一百多平的地方,放点古董就变得拥挤起来,这下子好了。

  小六部口胡同这处四合院占地两千平,全修好的话四五十间房子,林朝阳想怎么放都行。

  逛了一圈,几人坐在游廊下享受著春风,林朝阳给众人湖了一壶茶,“来尝尝陆文甫新寄来的碧螺春。”

  陈健功呷了一口茶水,“嗯,比花茶好喝。”

  “你这不废话嘛!”

  燕京老百姓有喝花茶的习惯,尤其是茉莉花茶,早年间燕京城里井水碱味儿大,花茶味道重,可以遮住井水的碱味儿。

  “他怎么光给你送茶叶啊?“李拓问林朝阳。

  林朝阳警了他一眼,“不给我寄给你寄?你请他吃饭了?”

  “吃顿饭,有什么了不起的。”

  李拓的做派就是典型的吃饱了骂厨子”林朝阳正想刺激刺激他,张承治岔开了话题,艳美的说道:“这么大的四合院,放在以前,都是达官贵人能享受的,朝阳这一出手,真是不同凡响。”

  乱七八糟算下来,小两万块钱呢。全修好了,两万都打不住。““真舍得花钱!”

首节 上一节 195/4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