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201节

  闲谈两句,沈丛文才说起来,这套房子还是大前年社科院分给他的,一共三十六个平方,是户没有客厅的小三居室。

  在此之前,他们夫妻的住房条件要比现在还简陋后世人提起沈丛文,推崇者众多,几可与“鲁郭茅巴老曹”相提并论,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沈丛文后半生所遭受的不公正对待。

  沈丛文一生经历传奇,他出生于湘西。14岁时参加了当地武装部队,这支部队成分庞杂,因此也就有了后世文坛所传的“沈丛文年轻时当过土匪”的传闻。

  他因为字写得好,在部队里被提拔成了司书,遇到了在日本留过学的文姓秘书,跟著对方读了不少书,逐渐明了事理。

  后来部队战败,沈丛文被遣散回家,他又投奔亲戚,跟著学了不少作诗、写字、刻图章的本事。

  1924年,沈丛文决定到燕京去考大学,闯荡一番。

  可他之前并没有受过西式教育,在燕京大学图书馆里苦读半年,入学考试不仅考了个零蛋,还搭上了两块钱报名费。

  于是他只能到燕大旁听,求学梦碎,他又开始写作,一开始投稿四处被拒,最落魄时曾给郁达夫写信求助。

  当时文坛有一种风气,很多成名的作家都喜欢提携后辈,郁达天文声在外,见了沈丛文后,郁达夫有感于他的遭遇,还特地写了一篇文章《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借沈丛文的遭遇击社会上的种种不合理。

  而后,沈丛文的文章陆续发表,慢慢功成名就,抗战期间,他屡次为参加抗战活动的朋发帮忙,为身陷图图的朋发发声!

  抗战胜利后,他回到北平出任燕大文学系教授,却在这个时候因为早年写评论得罪了不少人而饱受批评。

  建国后,他转入历史博物馆从事文物研究工作,却几次遭遇政治风暴,境遇艰难,前半生所创作的绝大多数文章和他的名声也因为政治问题而被长期压制,几十年不曾出版!

  甚至在五六十年代上学的学生,几乎没怎么学习和阅读过他的作品,然而就在几乎同一时间,远在万里之外的耶鲁大学出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却有一章是用来专”门讨论他的,还把他与叶芝、福克纳相提并论】嗡嗡嗡结束后,沈丛文的境遇终于逐渐好转起来,这两年文学界对他的关注越来越多,已经有一帮人开始为他摇旗呐喊,林朝阳便是其中喊的最凶的那一个。前几天《燕京文学》将林朝阳在给燕京文学讲习所学员们上课时所讲的内容整理出来,发表在杂志上。

  这样的讲义文章在读者群体肯定是造不成什么反响的,但却引起了不少文学界人士的注意。

  这其中也包括了沈丛文本人,恰好那天汪曾琪前来探望他,汪曾琪说起林朝阳对他的推崇,让老同志很是高兴。

  “知音难求!”沈丛文当时感叹了一句,包含的却是他半生的苦楚与心酸

第289章 二渠道

  林朝阳几人进屋寒喧后落座,沈丛文先是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感叹道:“真年轻啊!”

  您老声文坛的时候年纪也不大。“林朝阳笑看回了一句。

  沈丛文又问,“我听说你在燕大图书馆工作?”

  “是。”

  还是岳父帮忙安排的?”

  老同志这话问的多少有点露骨,但林朝阳还是点了点头,“是。”

  汪曾琪在旁说道:“我之前跟您说的没错吧?他跟您的经历很像。”

  沈丛文听著露出了笑容,“是有几分缘分。”

  在很多知识分子眼中,两人都不算是止经读过书的,都在燕大图书馆充实了学识,都是年轻时便在文坛闯出了名堂。

  沈丛文娶了富贵出身的张兆荷,林朝阳也娶了书香门第的陶玉书,沈丛文问林朝阳工作的事,也是源自于此。

  他又夸奖道:“说来惭愧,近年来我已经很少看小说了。曾琪说要带你上门来,我恶补了两天你的小说,可惜时间太短,只草草看了个大概,写的很好。我印象最深的是那部《小鞋子》,清新隽永,不落俗套。““您过奖了。”林朝阳谦虚道。

  汪曾琪说道:“《小鞋子》与老师您的作品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天我看《燕京文学》上的那篇文章。朝阳他对您的作品研究很深刻,可谓融会贯通。”

  沈丛文看向他,“都六十多岁的人了,怎么还学会拍马屁了呢?人家的小说写的好,就一是是学我吗?

  汪曾琪并非是刻意拍马屁,只是今天他带著林朝阳上门拜访,总想著不要让话题冷场,才多说了两句。

  林朝阳这时替汪曾琪解围道:“老汪说的不错,您的作品确实给了我不少启发。”

  你近两年的作品我也看了一点,风格跟我可不一样。”

  林朝阳笑看说道:“那是因为我不光看您的作品啊!”

  他的语气诙谐,沈丛文不由得哈哈笑起来,赞许道:“好好好!博采众长,融汇百家!

  天下文章,本来就是一大抄嘛!”

  谈了一会儿林朝阳的创作,话题又集中到了生活上,刚刚过去的五月,沈丛文回了趟湘西老家,事情是由沈丛文表侄黄永玉张罗的,5月8日沈丛文夫妻俩在表侄黄永玉夫妻和好友黄苗子夫妻的陪伴下回到了凤凰。

  出走半生,体味了家乡的人事风物,又去张家界游玩了一番,直到月末才尽兴而返短短的回乡之行,给了沈丛文极大的安慰,说起来脸上总挂看笑容中午用过饭后,林朝阳夫妻提出告辞,沈丛文将他们三人送到了楼下。

  “你门这代人,赶上了好时候啊!”

  送林朝阳到楼下,沈丛文看看他年轻的脸庞,突然又再次感叹了一句,言语间饱含沧桑,令人喘嘘。

  走在回去的路上,汪曾琪颇有感触的对林朝阳说道:“你跟老师确实有太多相像的地方了,好在现在时代不同了。”

  汪曾琪的话中有为老师的不平,也有时过境迁的庆幸,他看著年轻的林朝阳,心中不知为何冒出了一个念头。

  其实,这未尝不是一种传承。

  广州,高第街。

  因为距离香港、澳门比较近,广州的服装款式一向走在时代前沿。

  改革开放之后高第街借看政策的东风,一跃成为华南地区远近闻名的服装批发集散地。

  82年这个时间节点,北方小商贩来这里进货的并不多,杜峰也是之前到这边来进货才听说了高第街的名声,他带著小曹下了火车之后就直奔高第街。

  高第街工业品市场成立于80年10月,是广州市第一个工业品市场,聚集了广州最早一批个体户。

  他们用竹架、铁架搭起简易的摊档,售卖当时最新潮的服装、鞋帽、小百货这两年高第街的名声逐渐响亮,街道两旁全都是摆摊设档的摊位,塞的整条小街满满当当。

  对比如今这个时候百货商店里款式老气,又需要布票的服装,高第街的服装既便宜又时髦,很受顾客的欢迎。

  杜峰在秀水开的服装摊位摆了有两个月,这已经是第三次来高第街进货了。

  高第街又短又窄,东边连看燕京路,西边连看起义路,如今十分兴盛,已经有上百家档口,每天来进货的外地客商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另外还有些外地人是来出差或旅游的,是听说了高第街的大名,来给亲友带几件衣服的。

  如此一来,密密麻麻的档口、熙熙攘攘的人流,从早到晚,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杜峰带看小曹走进高第街,并没有直接去之前进货的那两家档口,而是在高第街上来掉头了两圈,看看有没有什么新款式的服装。

  转了好半大,两人才熟门熟路的来到一家档口内,杜锋操看塑料广东话同老板讲话档口老板一眼就认出了杜峰,表情痛苦的用塑料普通话对杜峰说道:“杜老板,你还是说普通话吧,我听得懂的。”

  杜峰不在意的笑了笑,问道:“上次那款碎花图案的收腰连衣裙还有鸣?”

  “有,当然有。”

  在高第街待了一上午,货进的差不多了,杜峰和小曹每人提著两大包服装,艰难的走到一处小吃摊位前,将包裹踩在脚下,一人要了一份猪脚饭。

  物图吃完后,两人又坐上公交来到位于两公里以外的一家招待所其实高第街附近就有招待所,还有私人开的小旅馆,但杜峰不敢住他来的这家招待所经理是他大哥的战友,老关系了,住看放心!

  在这里住了一晚,转天杜峰让小曹留在招待所守著货,他自己则乘车去了惠州的港口镇。

  目改革开放以来,港口镇就成了厂东的zs重镇,这里到处都堆满了从香江来的电子表和录音机,还有电视机。

  杜峰最近发现电子表这东西在燕京城挺受欢迎的,想进一批货卖一卖。

  至于录音机和电视机,他没考虑过,那玩意压货成本太高,以他现在的实力,风险大,犯不上。

  从港口镇顶利进了一百条电子表,杜峰回到了广州。

  进了招待所,他见小曹竟然在捧著一本书看,“哪儿来的书?”

  “吃饭的时候外面买的,林作家的新书。”

  小曹文化不高,本来没有看书的习惯,但79年《高山下的花环》发表,引发全军战士的阅读热潮,他就变成了林朝阳的忠实读者。

  杜峰听著小曹的话,并未在意,放在货物歇了一会儿,跟小曹商量著明天回燕京,等会去买火车票。

  到了快吃晚饭的时候,小曹去买饭,留下杜峰一个人在房间里。

  他百无聊赖的拿出小曹刚才看的那本书,封面古朴,上写《棋圣》。

  《棋圣》是他姐天林朝阳写的小说,这个杜峰目然知道,可他看看这书的封面,却觉得有些不对劲。

  翻开小说看了看,也是他熟知的内容,并无不妥,也就没当回事。

  次日,乘火车返京,忙了几天生意上的事,这天小曹突然跑过来。

  “峰哥!”

  “怎么了?”

  “你看我这书。”小曹掌出了两本书,一本是他在厂州买的那本《棋圣》,一本上面写的也是《棋圣》,可封面却迥然不同。

  这怎么回事?“杜峰大为不解。

  小曹也说不清楚,他是偶然间看见有人在看《棋圣》,发现跟目己买的书不一样,才拿过来给杜峰看看。

  两人看看眼前的两本书,想也想不明白,杜峰干脆拿看书跑到了林朝阳家里。

  “!姐夫,你们这院子可够宽的!”

  进了门,杜峰先是赞叹了一句林朝阳家的新院子,闲话几句,他拿出了那两本书,“姐夫,你这书怎么还出了两版不一样的?”

  林朝阳仔细看了看这两本书,立刻便意识到了这应该其中那本封面风格古朴的应该是盗版书!

  不过如今国内还没有什么正版、盗版的概念,按照现在出版行业的叫法,这种书应该是出自于二渠适。

  改革开放之后,国内的图书出版界陆续打破了“一个省只有一家人民出版社”的出版格局,从80年到今年,两年时间全国先后创建了300余家出版机构。

  按现在的国家规定,所有出版物必须由新华书店进行统一销售,但这两年出版业空前繁荣,作为图书行业唯一的销售渠道,新华书店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限于业务水平,为确保经营安全,只好采取少进勤添,有些图书看不准就不敢报订数如此一来,有些受欢迎的图书杂志供不应求,读者又无书可读于是,就有聪明人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通过向出版社寄钱,进行邮购,这样一来令许多出版社的邮购业务压力陡然增加,不堪重负。

  也促使了社会上部分人噢到了自营图书的发财机会,于是目发到出版社按定价购入部分图书,再到闹市零售,每册加价5%-10%。

  这种图书零售模式的出现,让出版社既惊又喜,许多出版社甚至自发办起了这一类的图书销售公司。

  随著时间的推移,国内的图书发行渠道也就逐步形成了三种模式,一是以新华书店系统为主的发行主渠道:二是出版社自办发行的社办发行渠道;三是集体性和个体书商集合而成的民间渠道。

  这其中的后两者,就被称之为二渠道。在二渠道的发展过程中,书贩们不断进化,有些聪明人不满足于跟在出版社后面喝汤,就开始与编辑串通将明显不合规的书快速审核出版,甚至是将审核通过的书稿在印刷过程中私自进行改写以供畅销。

  还有的书贩,会从印刷环节想办法,出版社和印刷厂的合同是一万本,书商私下跟印刷,串联,让印刷,印刷两方本,这多出来的一方本就无须与出版社分润利润了。

  随看时间的推移,国内的图书发行渠道也就逐步形成了三种模式一是以新华书店系统为主的发行主渠道:二是出版社自办发行的社办发行渠道:三是集体性和个体书商集合而成的民间渠道】这其中的后两者,就被称之为二渠道。在二渠道的发展过程中,书贩们不断进化,有些聪明人不满足于跟在出版社后面喝汤,就开始与编辑串通】将明显不合规的书快速审核出版,甚至是将审核通过的书稿在印刷过程中私自进行改写以供畅销。

  还有的书贩,会从印刷环节想办法,出版社和印刷厂的合同是一万本,书商私下跟印刷,串联,让印刷,印刷两方本,这多出来的一方本就无须与出版社分润利润了。

  次上这两种路子还算是比较正规的。

  改革开放以来,香江、湾岛的通俗文学作品不断涌入内地,以武侠小说打头阵,金古梁等人的作品只需要把繁体字改为简体字,将竖排版改为横排版便可印刷成书发行,定价甚高,却一样有读者愿意为之买单,这就是最早的盗版书。

  这种事不仅是不正规的书贩在干,连一些正规出版社也在千,这两年国内就有些出版社出版了金庸的武侠小说,要知道1984年以前,金庸压根就没授权过作品在内地出版。

  “这书从哪儿来的?“林朝阳问。

  “去广东进货的时候小曹在小摊上买的。”

第290章 黑了心的东西

  第293章 黑了心的东西

  “姐夫,这书是怎么回事啊?”杜峰追问道。

  林朝阳便把“二渠道”的事向他解释了一番,“这种书估计是广州当地的书贩看著我的书好卖,翻印的。”

  “他们这么做……算违法吗?”

  杜峰听明白了林朝阳的意思,有些疑惑的问道。

  如今国人还没有知识产权的概念,版权意识淡漠,杜峰只觉得这种事肯定不对,但却咬不准是不是一种违法行为。

首节 上一节 201/4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