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226节

  第320章 《渡舟记》

  越长大,年味儿越淡,不仅后世人是这样的感受,现如今的人也一样。

  归根结底,不是过年这件事有了什么改变,而是心境不一样了。

  83年的春节倏忽而过,一晃已经是大年初四了。

  林朝阳夫妻俩前天带著孩子回门,回来时后面跟了个尾巴。

  据陶玉墨所说,回到朗润湖公寓这几天,她十分想念小冬子,做梦都能梦到他可爱的小脸蛋。

  可惜她抱著小冬子喜欢了没两天,就跟陶玉书请假,说是同学约她去庙会。

  今天陶玉书自己带孩子,午饭是林朝阳做的。

  午饭后林朝阳收到了《花城》寄来的稿费单,这次的稿酬标准是千字20元,全文共25万2千字,合计稿费5040元。

  等他从外面回来,陶玉书刚把孩子哄睡,她对林朝阳说:“我这产假都休快两个月了。”

  林朝阳自然知道她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在家待了一个多月,陶玉书的状态用一句东北话来形容就是——闲的五脊六兽的。

  跟看孩子相比,她更喜欢工作,从孩子满月之后她就一直在林朝阳耳旁吹风。

  林朝阳为难道:“上班倒没什么,冬冬怎么办?”

  “不是有玉墨嘛。”

  “玉墨过段时间就上学了。”

  “白天让妈帮著带,晚上我来带。”

  让张桂芹来帮忙带孩子,她当然是乐不得的,老两口愿意就在燕京不就是为了含饴弄孙嘛!

  陶玉书早已打好了腹稿,看起来是铁了心要回归单位了。

  “白天要上班,晚上要带孩子,我都替你累得慌。”

  “这有什么累的,一手抓事业,一手抓家庭,这才叫新时代女性。”

  陶玉书见林朝阳没有反对的意思,欣喜说了一句。

  “新时代女性,你就不怕以后儿子跟你不亲?”林朝阳恫吓道。

  “亲不亲也不妨碍我们的母子关系。”陶玉书面上风轻云淡,可眼中还是藏著几分不舍,“他以后总会长大的,我们没办法陪他一辈子。”

  林朝阳玩笑道:“你要是活的够长,也说不定。”

  陶玉书心中被勾起的惆怅,在这句话之后瞬间消弭,她没好气的瞪了林朝阳一眼,“整天胡说八道!”

  陶玉书要上班,林朝阳当然不能拦著她,反正他最近不上班,又有母亲照顾,完全顾得来。

  夫妻俩商议之后,过了两天,陶玉书便出现在了《燕京文学》编辑部。

  产假90天,陶玉书一直工作到了临盆,如今生完孩子还不到两个月,她又走上了工作岗位,谁看了不得说一声爱岗敬业?

  轻松了一个多月的同事们在陶玉书上班之后立刻就感受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明明她也没说什么,没做什么,只是坐在那里。

  这大概就是卷王的威压吧!

  正月初八是2月20日,也是《花城》83年第一期上市的日子。

  这一期杂志的编审校印赶上了年关,这段期间编辑部少不了一番忙碌。

  跟往年相比,今年开年第一期杂志格外的不同。

  元旦之前,主编李士非借著茅盾文学奖授奖大会的机会,北上组稿跑了一圈,最后只带回了一中、一短两份稿子,这点收获看起来著实有些可怜。

  但回来之后李士非却信心百倍的宣称,他已经约到了林朝阳的稿子,是一部非常优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

  林朝阳在青年一代作家中的名声自然不用说,更何况他还刚得了茅盾文学奖,编辑部同事们听到这个消息心中欢喜。

  据文坛传言,林朝阳的作品是出了名的不好约。

  佐证之一就是,他的作品几乎都是给了国内几家顶尖的文学杂志,从未流到过地方文学杂志上。

  李士非将林朝阳正在写的作品夸成了一朵花,同事们自然满心期待。

  刚进腊月,也就是李士非回到广州半个月的时候,林朝阳的作品寄到了编辑部。

  当天正好李士非出门办事,众编辑为了争夺先睹为快的机会互不相让,最后不得不讲稿子分成了几份,形成“流水”审稿,回到编辑部的李士非看到这种情况哭笑不得。

  按照正常情况,稿子要经历三审,分别是初审、覆审和终审,可林朝阳这份稿子到了编辑部却变成了“众审”。

  见大家热情如此高涨,李士非也不好扫了大家的兴,只是叮嘱尽管看,别耽误了后续校对、排版。

  过了四天,李士非抽了个时间看完了在燕京没看到的故事结尾,将编辑部内几个已经看完了稿子的编辑叫到了一起。

  他询问大家对于稿子的质量有没有什么疑义,对这部小说有什么看法。

  众人异口同声,交口称赞。

  见众人如此反应,李士非心中高兴,又问有没有不同意发表的同志,众人齐齐摇头。

  要是这样的稿子都达不到发表标准,众人都不知道什么样的作品才能配得上《花城》了。

  确定了发表,那就得为这部作品的发表腾出版面来了。

  《花城》是综合性文学期刊,以发表中篇小说为主,兼发其他文体的优秀之作。

  杂志定价1元,开本32开,每期总字数均在30万字以上。

  林朝阳这部小说全文25万2千字,是实打实的长篇作品如果一期发完,并不是问题,但势必要影响其他既定发表的作品。

  李士非心里是想一期发完的,这样对于读者的整体阅读感受是有好处的,而且也算是对小说作者林朝阳的一种礼遇。

  他说完自己的想法,立刻赢得了同事们的赞同。

  大家的赞同不仅是因为李士非在编辑部的威望,同时也是对于这部小说的认可。

  编辑部的林贤治原本是阳江乡下的赤脚医生,李士非发现他文章写的不错,就把他调到了编辑部。

  他情绪激动的说道:“像这样的好作品就应该受到这样的礼遇,我相信它发表以后一定会在读者当中引发相当大的反响。”

  李士非微微点头,“反响大是一定的,林朝阳的作品向来受欢迎。”

  有人又问,“老李,你听没听说过那个传言?”

  李士非面带疑惑,“什么传言?”

  “有人说只要是发表林朝阳的小说,杂志的当期销量就没有低于100万份的。”

  那人说完这句话,立刻引来了其他人的议论。

  “这话我也听说过。不过也当不得真,我记得林朝阳在《沪上文学》上还化名发表过小说,《沪上文学》的销量从来也没听说过破百万份啊!”

  “但大多数还是破百万份的吧?”

  “这个……倒是真的。”

  李士非听著众人的议论摆了摆手,说道:“是否破百万份,不光有作品的原因,跟杂志本身的影响力也有很大的关系。

  大家不要迷信这种事,对于我们杂志而言,发掘和向读者们推出优秀的文学作品才是最重要的事。”

  听著李士非的话,众人止住了议论,随后一番商量定好了下一期杂志的事宜。

  新年刚过去没几天,NJ市的空气中还弥漫着一丝硝烟的味道。

  金陵职业大学是前两年才刚刚成立的大学,创办目的是为了缓解如今国内日渐紧张的高校教育资源。

  因为建校时间短尚没有一届毕业的学生,连老师们也都是以青年教师为主。

  叶兆岩78年考入了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了金陵职业大学来,甫一入职便被学校分配了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由此可见学校的师资力量之紧张。

  现在既是假期,今天又赶上是周日,这个时间点叶兆岩本应该是在家里才对。

  可如今他父母都在燕京照顾祖父,家里空无一人,过年期间冷冷清清的,他就一直待在了学校宿舍,至少这里还有值班的老师和保卫可以闲聊。

  假期学校食堂未开,他早上先是到校外吃了早饭,然后信步游荡到距离学校1公里之外的新华书店。

  假期期间,叶兆岩有的是时间。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叶兆岩自小便有读书的习惯,他大学学的又是中文,还发表了几篇作品,因此读书这件事就成了他日常生活中最大的爱好。

  各大文学杂志上市的日子,他总会来新华书店带一本回去,偶尔赶上手头不宽裕的时候就晚几天,但总归是要买回去看的。

  今天是《花城》杂志上市的日子,赶上过年有些闲钱,叶兆岩来到新华书店后买了一本《花城》,痛快的付了钱后便出了书店。

  回学校的路程有点长,他边走边翻开了杂志。

  只看了一眼,他立刻发现了这期杂志与众不同的地方,目录比以往短了很多,排在最前头的并不是字样也不是以往的“中篇小说”,而是“长篇小说”。

  ——《渡舟记》。

  更惹他注意的是后面的署名,赫然写著“许灵均”三个字。

  叶兆岩喜欢看《花城》,主要是因为它上面经常会转载一些海外作家的作品。

  尤其是最近几个月,因为马尔克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缘故,《花城》推介了大量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

  昨天晚上他才刚刚啃完了一本《胡安·鲁尔福中短篇小说集》。

  早几年,胡安·鲁尔福在国内没什么名气,作品也几乎没有引进,他看的这本小说集是外国文学出版社在1980年出版的,当时外文社引进了一批这样的外国作家的作品。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胡安·鲁尔福的老乡马尔克斯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一下子让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世界范围内名声大噪,在国内更是受到了中国文学青年的狂热追捧。

  胡安·鲁尔福作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性人物,自然也成了大家的追捧对象。

  包括他这部前两年引进到国内的小说集,原本安安静静的躺在南京大学的图书馆里,少有人问津,可最近这几个月出借频率却是出奇的高,叶兆岩等了好些天才借到。

  叶兆岩看著目录上的文字,心中不由得好奇,没想到《花城》居然会发表林朝阳的作品。

  就安排在这一期杂志的最前面,他甚至不需要去刻意翻页码,便找到了小说的首页。

  在“渡舟记”三个字下方,有一段三四百字的编者按。

  《花城》编辑部少有写“编者按”的习惯,叶兆岩不禁好奇的读了一下。

  大意是说在马尔克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不仅在国内的读者当中广受欢迎,也受到了不少作家的瞩目。

  林朝阳(许灵均)勇于尝试新的文学风格,创作了这部新作品,故事围绕少年人杜三江与家人为躲避战乱而展开,讲述了他与一只老虎在海上共同度过277天的漂泊生涯。

  看到《渡舟记》这个名字,叶兆岩的第一个感觉是有一股禅意,让他想起了一些中国古典小说的命名方式。

  可看著“编者按”的简略概括,这却是一个类似于《鲁滨逊漂流记》的求生故事。

  心中带著好奇,叶兆岩的眼神深深的扎进了小说之中。

第318章 三层故事

  第321章 三层故事

  所谓《渡舟记》,其实就是林朝阳根据后世看过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改编而来的故事。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述的是一个叫派的印度少年与家人乘船遭遇海难,不幸和一只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共同滞留在一段残破船体之上,不得不在太平洋上漂流的故事。

  电影由华人导演李安执导,2012年上映后在全世界范围内豪取6亿美元的票房佳绩。

  同时这部电影还在当年获得了诸如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视觉效果等多项大奖,可以说是票房、奖项双丰收,让导演李安的电影生涯再创高峰。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这部电影在国内上映时一度引发了不小的反响和观影热潮,使得这部电影在国内最后取得了5.7亿人民币票房。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算不上是商业大片,在2012年这个时间点,5.7亿人民币的票房成绩毫无疑问是一个不小的票房奇迹。

首节 上一节 226/4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