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235节

  临出酒店时,林朝阳对肖军说他想去中国银行取点钱,肖军就派金莹和李国文陪他一起去。

  林朝阳的外汇都存在中国银行的户头里,他到银行一股脑的将6600块港元都取出来,反正这些外汇平时也用不上,不如趁著这个机会好好消费一把,给家人多带点东西回去。

  从1969年开始,香江政府发行的纸币已经停止流通,香江如今的货币发行是由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发行的,最大的面值1000块钱。

  林朝阳取出的钱都是100块面值的,迭在一起一小摞,并不算厚,但仍叫金莹满脸吃惊。

  “朝阳,伱哪来的这么多港元?”

  她说完话,便意识到自己问了个蠢问题,“对了,你的小说在香江发表过,这是稿费吧?”

  “是。当时留了6000多块,正好这回派上用场了。”

  “这么多钱你要都花了?”金莹又是一惊。

  “难得外出一趟,给家里人带点东西回去,要不然这钱放著也没用。”

  林朝阳的语气轻描淡写,让金莹和李国文艳羡不已。

  “真好,这么多港元,应该能买很多东西吧?”

  “那得看买什么,要是拿这钱去买金子,可能还没有你的手指头大。”林朝阳玩笑著说道。

  金莹闻言不禁乐了出来,“还是你有钱,都跑到香江来买金子了!”

  “金莹同志,这你就不知道了吧?香江的金子可比我们内地的便宜。”林朝阳科普道。

  金莹诧异,“比我们那边还便宜?”

  她以为香江这边物价高企,自然什么都贵,没想到这边的金价居然比国内还低。

  李国文见两人聊黄金聊的兴致勃勃,忍不住说了一句,“你们还真要买黄金啊?”

  金莹和林朝阳对视一眼,笑了出来,黄金虽好,但实用性太低了,肯定得带点有用的东西回去。

  三人去跟大部队汇合,在外面逛到晚饭时,大家却什么都没买。

  原因无他,东西太贵了。

  吃碗面都要十块八块港元,众人一趟访问补助才八十港元,想买点像样的礼品都不够。

  代表团里有几位来之前还特地兑了点港元,大家人手赚著几十到几百港元不等,逛了半天之后也狠不下心来买。

  在尖沙咀的海港城逛了一圈,众人已经没了刚来时的兴奋,被资本主义社会的物价打击的情绪低落。

  走到商场外,林朝阳指了指挂在户外的巨大海报。

  “这趟也算没白来,可以看看香江小姐嘛!”

  众人抬眼看去,海港城的外立面上,少女满脸胶原蛋白,衣著时髦,妆容艳丽,一根手指上串著发卡,表情娇憨。

  那是刚刚落幕的香江小姐选美比赛选出的香江小姐亚军和最上镜小姐张曼玉。

  她的这张海报吸引了不少香江市民的眼球,也吸引了代表团成员们的目光。

  资本主义,是不一样哈!

第327章 这也太抠了

  第330章 这也太抠了

  翌日,代表团去了香江中文大学进行交流,这里面临吐露港,依山傍海,树木鸟类繁多,人文气息浓郁。

  跟与社会贤达、名流社交吃饭比起来,大学里的氛围让代表团成员们更加放松。

  交流会是在中大图书馆举行的,香江中文大学的新亚书院相当于一般大学的中文系或者中文学院,其中有不少当年由内地来到香江的教授。

  按理说内地作家代表团来中大进行交流,应该是新亚书院的教授们接待。

  但因为政治理念原因,这些新亚书院的教授们并未出面,接待内地作家代表团的是中大图书馆馆长颜达威博士。

  他是英国人,说的是英语和粤语,普通话很普通,用普通话做个开场白,作家们听的一头雾水。

  最后还是换成了英语,然后由代表团随行的WS人员进行翻译。

  代表团在颜达威的带领下在校园和图书馆里参观了一番,然后又在图书馆的会议室里举办了一场小型交流会。

  交流会上来了不少学生,如今香江的年轻人跟后世不太一样,许多人对于国家是有认可度的,因此交流会进行的十分愉快。

  林朝阳在会议上还见到了两个眼熟的面孔,一问才知道是前年去燕大访问的学生。

  交流会到了尾声,是学生们与内地作家们交流的环节,林朝阳受到的关注和提问是最多的。

  他的《梵高之死》由香江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虽说没在社会上引起多大的反响,但在文化界,尤其是中大校园内却很有影响。

  在场不少学生甚至是拿著中大出版的书来的,交流会后这些学生围住了他索要签名。

  本来交流会结束,代表团应该离开了,因著这样的意外,大家不得不在原地多等了几分钟。

  金莹站在人群外,又是一脸羡慕,“还是朝阳受欢迎啊!”

  代表团一行十几位作家来到香江,其中大多数人在香江都是默默无闻的,毕竟两地这些年文化交流不多,一般内地作家的作品根本不会在香江发表或者出版。

  真正意义上因为名声或作品而受到礼遇的,就是林朝阳、肖军和叶君健三人。

  肖军和叶君健是因为年纪大,出名早,那些年国内和香江的文化交流还很通畅,香江文化界和岁数大一些的老读者对他们都不陌生。

  而林朝阳在代表团中却是个例外,他是代表团里新时期以来唯一一位在香江出版过作品的作家。

  作品影响力不算大,但却收获了一波高质量的读者。

  “别著急,你才多大。等写出了好作品,以后也可以出版到香江来,有这样的读者。”

  邓友枚笑呵呵的鼓励著她。

  金莹和他说笑了两句,心里却对邓友枚的话不以为然。

  出版和受欢迎是两回事,以后她的作品也许会在香江出版,但想要达到林朝阳这样受欢迎的程度,却并不容易。

  因为方才交流时,金莹注意到一个细节,很多学生在谈到《梵高之死》时都提到了这部小说的“另类”,与他们印象中内地作家写出来的东西很不一样。

  不仅内容写的是外国艺术家的事,表现形式和手法也很新颖,似乎是更符合这些年轻人的口味。

  她想,这也许才是《梵高之死》在这些学生当中受到欢迎的原因。

  说话的功夫,林朝阳应付完了热情的中大学子们,与大家汇合。

  然后代表团又来到了香江大学进行访问,大家先在学校吃了顿饭下午的场面几乎是香江中文大学的翻版。

  代表团傍晚回到酒店,正吃晚饭时,酒店服务人员找了过来说前台有人找林朝阳。

  林朝阳表情疑惑,跟肖军说了一声,由WS人员小钟陪同来到酒店大堂。

  等在这里的是一位梳著油头的斯文中年,见到林朝阳,他先是自我介绍了一番。

  “我是董桥,如今忝为《明报》总编辑。今天是受查先生的委托,来给您送份礼物的。”

  董桥开口介绍一提“明报”,林朝阳立刻就知晓了他的来意。

  两人寒暄之际,林朝阳忍不住打量了董桥两眼,这位可不是一般人物。

  董桥除了是一位资深的报人,同时也是作家,专攻散文。

  他的文笔雄深雅健,兼有渊博隽永与情趣灵动,在后世的华人文学界备受推崇。

  董桥的创作生涯开始于七十年代,如今在香江、湾岛等地的文学界已经有些声望,只是名气并不比他身为《明报》总编辑的大。

  他是金庸的忘年交,自80年受雇于《明报》,几年以来已然创下了不俗的成绩,以总编辑的身份收获百万港元年薪,一直是香江新闻界为之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林朝阳打量著董桥的时候,董桥也在观察著他。

  董桥说他今天是帮金庸送书来的,可这种小事金庸怎么可能会劳烦自己的左膀右臂呢?实际上董桥来是自告奋勇。

  “林先生我对您可是神交已久啊!”

  董桥在《明报》工作,与香江中文大学也有联系,当初《梵高之死》由中大出版社出版时,他还曾收到过一本样书。

  中大出版社送给他样书的原因也很简单,是想让董桥帮著写份书评。

  董桥看完小说后十分喜欢,当时写了一篇《梵高的宿命论》发表在了《明报》上,受到了文化界不少人的关注。

  应该说《梵高之死》能在香江文化界引起现在这样的反响,与董桥的这篇书评是有著一定的关系的。

  林朝阳这才清楚,原来前两天金庸所说的《明报》上的书评,就是由董桥执笔撰写的。

  他向董桥表示了一番感谢,董桥客气道:“优秀的作品谁都喜欢。不光是我,当时我记得有几位业界同仁都对您的作品赞不绝口。”

  林朝阳笑著说道:“我记得当时朋友还给我带了一份西西女士主编的《素叶文学》,也有关于《梵高之死》的评论,实在感谢香江同仁们的抬爱。”

  两人聊了一阵后,董桥掏出他说的那本《梵高之死》的样书,书的封面边缘已经有了些磨损,可见是真看过的。

  “难得见到你这位作者,帮我签个名吧。”董桥言笑晏晏的提出了请求。

  林朝阳客套一句,欣然在书的扉页书写文字,下意识的要写出“赠”字,却意识到这书并不是他送给董桥的。

  他自嘲的笑了笑,说道:“等下次有机会,一定送本书给您。”

  “期待下次见面。”

  董桥说笑了一句,又将带来的一整套由明报出版社出版的金庸全集交给林朝阳。

  林朝阳收下书,注意到每本书上都有金庸的签名,心想著这回大舅哥的任务属于超额完成了。

  “替我谢谢查先生。”

  “好。”

  赠完了书,林朝阳本以为事情应该到此结束了,没想到董桥又说道:“林先生,我这次来还有个目的。”

  林朝阳看向他,等待著他的下文。

  董桥说道:“您的那部《梵高之死》出版后在香江文化界好评不断,但可惜的是中大出版社的发行量却并不多,似乎是一次性的出版合同?”

  “没错。”

  “那林先生不如将《梵高之死》在香江的出版权交给我们明报出版社,我们明报出版社背靠明报报业集团,实力雄厚。

  您的这部作品由我们来发行的话,销量和影响力一定会更上层楼。”

  送书也好、签名也罢,都是附带的,这才是董桥今天来的最重要目的。

  林朝阳心中不禁感叹,果然是金庸老先生的风格啊!

  不过,人家出版社要出他的书,他自然不会拒绝。

  有钱能不赚吗?

  “贵报社是香江首屈一指的传媒机构,能与贵报社合作,我自然是愿意的。”

  林朝阳并未犹豫,直接表现出了合作的意愿。

  《梵高之死》是出版数年的作品,再次出版并没有多少值得探讨的地方,唯一需要商议的就是稿费的问题。

  香江中文大学出版社是非盈利性机构,给林朝阳开出的是千字300港元的稿费标准。

  明报出版社是私人公司,董桥给出的是5%的版税。

  林朝阳听到这个数字,心中再次感叹,果然是金庸啊!

  这也太抠了!

  一个商业出版社,给作者5%的版税,虽然内地现在并没有实行版税制,但这个数字放在香江,绝对属于垫底水平了。

首节 上一节 235/4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