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274节

  此时的小冬冬在地上摆了一个“大”字,头埋在地上,他说话也没反应。

  “在哪摔倒了就在哪趴一会儿是吧?”

  林朝阳也没去扶他,就这么蹲下来看著他。

  等过了一会儿,小冬冬才抬起头来,瘪著嘴,眼中满是委屈,刚张嘴喊了一声“爸爸”眼泪就跟卸了闸的洪水一样从眼眶中倾泻而下。

  这小子随了他妈妈,长了一双大眼睛,哭起来招人疼。

  林朝阳轻轻的搂住他,“跑步要看著脚下,不要东张西望,这样才能少摔跤。”

  小孩子摔跤是家常便饭,林朝阳的教训在他听来似懂非懂,他只知道爸爸抱著他,心情就好多了。

  哭喊了两嗓子,没到第三声出来呢,眼泪就没了,又挣扎著从林朝阳怀里跑出去。

  “爸爸!爸爸!”

  又跑了出去。

  父子俩就这么玩了一阵,小冬冬的体力也耗尽了,趴在林朝阳的怀里点了一会儿头就睡了回去。

  林朝阳刚将他放回屋里床上,便听到院门口有动静,到门口一看,竟然是《花城》的李士非和另一位老者。

  “朝阳!”李士非见到林朝阳十分高兴,跟他打了个招呼,便将身边的老者介绍给他,“这是我们花城出版社的社长苏晨。”

  “苏社长,您好!”

  “朝阳同志客气了,叫我老苏就行。”

  寒暄两句,林朝阳将两人请进正房。

  进院时,苏晨的目光扫过这里的一草一木,充满了生活情趣。

  到了屋里,落座后林朝阳又给两人上茶,笑著说道:“今年的雨前龙井,陆文甫前些天刚给我寄来。”

  李士非率先尝了一口,神清气爽道:“还是你会生活啊!我们这些人充其量就是活著。”

  苏晨也呷了一口茶水,只觉唇齿留香,清新舒泰,他也不会品茶,只说了一句:“好茶!”

  “喝个茶而已,哪有那么多说道。是人家的茶好,可惜我们燕京的水不咋地,白瞎了这么好的茶。”

  “还说你不会享受生活?我们喝茶可从来没挑剔过水的事。”

  “哈哈!”

  玩笑了两句,李士非主动说起了《闯关东》发表后的情况。

  现在距离《花城》今年第二期杂志发行上市已经过去了整一个月时间,这期杂志几乎跟专号没什么区别,除了《闯关东》前半部,只有一部香江小说以及一篇《花城》编辑部的评论,占据的篇幅很少。

  其中评论文章的作者是李士非,大年夜他看完《闯关东》心中情绪激荡,难以自持,奋笔疾书写下了这篇文章——《魔幻现实主义的新史诗》。

  文章盛赞了《闯关东》宏大和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叙事,更是声称《闯关东》是中国当代文坛来最好的小说之一。

  说实话,当时林朝阳看到李士非写的这篇评论时还有点不好意思,这么赤裸裸的赞美,简直都快赶上李拓了。

  这期《花城》发表之后,短短半个月时间里便成功突破了100万份销量,至今花城出版社委托印刷厂印刷的总印量已经达到了175万份。

  按照这个速度,这一期《花城》销量突破200万份是轻而易举的事,只有最后的销量还是个未知数,谁也不敢咬死。

  最令《花城》方面感到兴奋的是,《闯关东》可是只发了前半部,这就意味著下一期的杂志依旧会达到现在的销量,甚至还会更进一步。

  因为小说的口碑和影响力在不断发酵,后续会有越来越多的读者慕名前来拜读的。

  “审读《闯关东》书稿的时候我就想到了这部小说一定会广受欢迎,但达到现在这个效果,还是远远超出了我的意料之外啊!”李士非满脸惊叹的说道。

  聊完了销量,苏晨又谈到了《闯关东》在文学界的反响。

  在《闯关东》发表前的一个多月,林朝阳提出了“寻根文学”的文学理念,在文学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论,赞成者、批评者皆有,那些反对和批评的声音可以说是甚嚣尘上,将林朝阳批判的狗血淋头。

  这样的舆论争锋跟消除游戏不同,并不是说赞成你的人多了,骂声就会消失,相反那些骂声可能会因为赞成者的声音骂的更凶。

  但在《闯关东》发表后的这段时间以来,文学界对于林朝阳和“寻根文学”的批判声音确确实实的低了下去。

  这并不是那些人不骂了,是因为他们的声浪在传达向读者群体的时候被一层厚厚的屏障给隔绝了。

  而这层屏障正是《闯关东》。

  《闯关东》自发表以后好评如潮,而且又恰好是在林朝阳提出“寻根文学”这个概念后发表的,那些寻根文学的支持者在与反对者的争论中,机智的举起了这面大旗来。

  你们不是说寻根文学是复辟传统文化糟粕、新型的闭关锁国吗?

  看!寻根文学的开山之作在这呢!

  你们仔细看看,是这样吗?

  拿著《闯关东》这样的史诗之作来驳斥那些反对者的意见,多少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意味,但效果却是出人意料的好。

  毕竟小说就摆在这呢,谁敢昧著良心挑剔《闯关东》的艺术水准?谁又敢否定寻根文学的艺术价值呢?

  《闯关东》的发表可以说是给寻根文学的拥趸们提供了一把锐不可当的武器,砍的那些反对者落花流水。

  现在小说还只是发表了前半部,等到后半部公诸于众,文学界和广大读者对于这部小说的溢美恐怕会来到一个新的境界。

  到那个时候,那些反对者恐怕更加无力辩驳。

  只能如同孔乙己那般苍白的嗫嚅著辩驳几句“《闯关东》不能等同于寻根文学”、“它学的不也是拉美文学吗?算哪门子的寻根!”之类的话来。

  聊了一阵外界对于小说的反响,苏晨满脸红光的说道:“小说我是认认真真看了一遍的,下一届茅盾文学奖必有你这部小说的一席之地!”

  林朝阳闻言连忙谦虚了两句。

  李士非和苏晨上来先说了一堆好消息,谈话的气氛异常融洽,等又喝了一口茶,气氛短暂的陷入了沉默,李士非这时开口说道:

  “朝阳,之前我给你写过信,想必你也能猜到。我和老苏这次来,主要是想跟你谈谈《闯关东》的出版事宜。”

  林朝阳微微颔首,“想到了。咱们之前的合作可以称得上愉快,如果能够继续合作下去,我当然是求之不得的。”

  这种场面话听听就好,李士非分明听见林朝阳在“如果”二字上咬了重音。

  什么叫“如果”?肯定是得答应他的版税付酬要求嘛!

  版税付酬,这可是中国出版行业开天辟地头一遭,哪怕在来之前已经有了默契,可真到开口谈论的时候,李士非和苏晨心头依旧是一团乱麻。

  林朝阳的神态依旧平淡松弛,从容不怕,可在二人眼中看来,却充满了有恃无恐的底气。

  小说火,你了不起啊?

第369章 版税12

  第379章 版税12

  不管李士非和苏晨俩人心里怎么吐槽,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林朝阳确实是有这个底气。

  不提什么作品质量、影响力这些虚无的东西,就实打实的以作品销量来说,林朝阳踏入文坛至今,还未曾尝过败绩。

  出版的作品销量突破百万册的比比皆是,如《高山下的花环》这样销量突破千万册的作品,更是创造了中国当代文学的销量神话。

  说句再实在点的话,出版社就是靠林朝阳这样作品畅销的作家养著的,没有他们这些作品畅销的作品,那许多出版社只能依靠拨款,哪里能过得上现在这么滋润的日子?

  花城出版社就是个典型例子,从去年《渡舟记》发表,花城出版社可谓是吃的满嘴流油。

  一期杂志卖了两百万份,再加上《渡舟记》的图书出版,一部小说的出版量达到了四五百万之巨。

  要知道,一般出版社如果出版那种不太畅销的当代文学作品,印数通常是几千册,销售周期可能是以年来计算的,很多时候出版社连印刷、装帧成本和作家稿费都赚不回来。

  而一部《渡舟记》却能给花城出版社带来数百万的码洋收入,刨除了各项成本开支,花城出版社的净利润高达一百七十余万,花城出版社以前一整年的利润也不见得有这一部小说创造的高。

  天与地差的实际上就是一部畅销作品,这也是出版行业最真实的现状。

  所以说,哪怕两人代表著的是花城出版社这个省级出版单位,可在面对林朝阳时依旧是处于被动状态的。

  店大了欺客,客大了也欺店,都是一个道理。

  “不错,不错。《渡舟记》《闯关东》,朝阳的两部小说连著在我们《花城》发表,我们双方的合作是有著坚实的基础的。

  这次来燕京,我们带著十二分的诚意……”

  苏晨脸上堆著笑,语气真诚。

  他说了几句场面话,最后才在林朝阳期待的眼神下,提到了最关键的问题。

  “关于之前你跟老李谈到的‘版税付酬’的想法,这在我们中国的出版行业应该是首次。

  说句实在话,我们两个商量了半天也不敢擅自做主。

  最后还是向上面做了汇报……”

  苏晨讲了一大堆话,无非都是他们如何向上级争取的,破除了多少的困难。

  谈判嘛,摆困难、讲条件都是常见的手段。

  说到最后,他才亮明了态度,“经过最后的讨论,我们出版社决定,只要你能将《闯关东》的出版权交给我们,我们将会以12%的版税率支付你的稿酬!”

  苏晨说到最后语气斩钉截铁,透著一股令林朝阳大感意外。

  本来他听著苏晨前面的那些话,以为今天肯定少不了要再进行一番你来我往的拉扯,没想到苏晨竟然一开口就给出了12%的版税率。

  这个数字即便是放在后世的出版行业也不算低了,更何况是尚未实行版税付酬制的现在呢?

  惊喜来的太大太突然,林朝阳竟有些不知该说点什么。

  苏晨说出“12%”这个版税率本来是信心满满的,结果见林朝阳听到这个数字后竟然沉吟不语,好长时间没有反应,他原本的信心也被一点点的消磨掉。

  咋地?还不满意?

  苏晨与李士非再次对视了一眼,眼神询问:这也太黑了!

  苏晨敢拍著胸脯说,他们定的这个版税率参考了香江、日本、美国的版税标准,绝对是良心的,结果林朝阳看起来竟然还不满意。

  李士非急道:“朝阳……”

  林朝阳听到他的声音这才反应过来,“这个版税……”

  闻言,苏晨和李士非的心立刻提了起来,生怕林朝阳提出更过分的要求。

  “……挺有诚意,那就这么说定了。”

  林朝阳的话让两人如释重负,苏晨激动的握住了他的手,“朝阳同志,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林朝阳脸上带著轻笑,神色轻松。

  后世中国出版行业的版税标准一般多在6%~10%之间,韩寒出版《三重门》时的版税仅为8%。

  之后随著名气越来越大,他享受的版税率一路涨到了12%、15%,其时还有包括易中天、石康、郑渊洁等一批顶尖的畅销书作家享受这个待遇。

  12%这个标准对比后世畅销书作家们拿的版税率算是个中间数,不过现在毕竟是1984年,版税付酬制对于国内的出版行业还是个陌生事物。

  想一步到位不太现实,眼下还是要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双方达成了意向,苏晨十分高兴。

  花城出版社能拿出12%这个版税率,是下了很大决心的,不仅是要说服内部的同志和上方的领导,更关键的是,要拿出切实的成绩来。

  毕竟以版税是以码洋作为计算基数的,如果作品畅销,哪怕是一个点,那也是很可观的利润。

  十几个百分点的码洋让渡出去,要是达不到相应的成绩,苏晨这个当社长的也不好交代。

  “朝阳,我还有个不情之请!”苏晨说。

  “你说。”

首节 上一节 274/4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