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上课,就去听听名士夙儒的教诲。不想上课了,就安心工作,顺便摸摸鱼,写点小说。
这日子,神仙也不过如此了。
同时,林朝阳心里也明白,谢道源对他如此看重,必然是因为陶父的原因。
前几个月他还没有具体的感受,现在才发现。
有个教授岳父罩著,真爽啊!
第52章 自产自销一条龙
这天下班,林朝阳没有回家,而是去了中文系学生们的宿舍32号楼,找到了334。
“朝阳,你怎么来了?”
一个寒假没见,陈健功见到林朝阳一脸惊喜。
“过来找你有点事。”林朝阳见里面几个中文系的学生在忙著忙碌,笑著跟大家打招呼,“人够齐的。”
“《未名湖》快创刊了。对了,正好你来了,你这个顾问用个化名还是……”
“就用许灵均吧。”
他都跟陶玉书坦白了,现在可以大大方方的使用这个马甲了。
“不保密了?”陈健功问。
林朝阳眯著眼睛看他,我为啥不保密你心里没数吗?
陈健功心有所感,“那什么……你找我什么事?”
“把伱们系里课表给我一份。”
“干啥?你要去旁听?不上班了?”
“上班就不能旁听了?”
陈健功指著他,“你要旷工!”
“呸呸呸!懂不懂什么叫勤奋好学?我这是利用业余时间。”
“开个玩笑嘛,你等著。”
陈健功转头撕下一张纸,抄了一份课表递给林朝阳,“这是这个学期的课表。”
林朝阳收好课表打算离开,陈健功拉住他,“别走别走,来都来了,给我们审审稿。”
“说好顾问,你拿我当编辑使唤?”
“顾问得终审啊!”林朝阳被陈健功拉著打了两个小时的白工才离开。
到了家,陶玉书问:“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林朝阳便将白天与谢道源的谈话复述给她,说明了是去中文系找人要课表。
陶玉书听说林朝阳有时间去中文系旁听,高兴不已,但又有些遗憾,“你真不想进自动化研究组?”
“我这个学历,又是刚进图书馆,进去不是让馆长为难吗?就算他不在乎这个,可我心里过意不去啊!”
“你啊,总是替别人著想。”
她说著便起身,林朝阳问:“干嘛去?”
“找我爸给你表表功,谢伯伯这个人情本来是要记在他身上的,这回你给他省了个人情。”
林朝阳没拉住陶玉书,看著她兴冲冲去找陶父的背影,他无奈苦笑。
等陶玉书再回屋,她又问道:“你要去听课,时间上怎么安排?”
“馆长那边不用说了,回头我跟大家商量商量,以后节假日我多帮他们顶点班,平时给他们带点东西。”
林朝阳以前也不是没有去燕大教室里蹭课的想法,他并不在乎什么学历,主要是现如今燕大讲课的这帮教授几乎是中国硕果仅存的最后一波大师了,再过几年这些人逐渐退出教学舞台,可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之前他白天上班正好是学生们上课的时间,根本没机会,这回好了,可以光明正大去蹭课了。
到时候少不了麻烦同事们,好在他以前给大家留的印象都不错,没少帮大家顶班,到时候弄点小东小西的做点人情,应该没什么问题。
陶玉书点点头,“嗯,那我给你拿五块钱。”
“不用了,我这钱还够。”
又过了一日,中文系上大课,是吴祖缃的中国文学史论要。
林朝阳一早跟胡文琼打了个招呼便来到化学北楼的大教室,此时教室里早已人满为患,这堂课是中文系三个专业一起上,而且不仅有77级的,还有78级的,这两届学生同一年入学,课程也都是在一起上的,一进教室闹哄哄的。
林朝阳进了教室就看见陈健功在向他招手,“你还真来了!”
旁边人给林朝阳腾了个座位,他坐到陈健功的身边。
中文系有不少人都认识林朝阳,其中很多参与五四文学社的人甚至知道林朝阳就是小说《牧马人》的作者。
当时林朝阳叮嘱陈健功为他保密,也不能说这帮人不帮他保密,他的身份在五四文学社里传的很广,但大家确实没怎么往外传。
这些人见到他都有些惊奇,议论纷纷。
“你们大学生热爱学习,我们图书管理员也不差。”林朝阳玩笑著跟陈健功说道。
两人随口说笑著,快到上课的时候便见一位老者走进教室,站上讲台。
吴祖缃如今已年过古稀,身材瘦削,朗目疏眉,著一身浅灰色的中山装,风骨岸然。
当他走进教室,原本喧闹的气氛瞬间安静下来,一片肃然。
吴祖缃上课很潇洒,不带课纲,更不会照本宣科,话题连类古今,各种古今文坛的轶事典故信手拈来。
关键是讲著讲著还跑题,总会讲到《红楼梦》上,今天这堂课上他又开始大谈曹雪芹对宝黛爱情描写之精妙。
据陈健功耳语交代,跑题这个习惯这算是老同志讲课最大的陋习了,可这丝毫不妨碍学生们听的津津有味。
吴祖缃对《红楼梦》的研究可谓高深,能有机会听到这些内容,对于学生们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
一堂大课一上午的时间,教室里时不时便会响起会心的笑声。
到下课的时候,学生们往外走,吴祖缃则坐在椅子上喝水。
七十多岁的人上了一上午的大课,把老同志累的够呛,得缓缓。
林朝阳随著大流出门的时候跟吴祖缃打了个招呼,“吴教授!”
吴祖缃点了点头,笑问道:“你也跑来听课?”
“大家都说您讲课讲的好,我们馆长特地叮嘱让我来听您的课。”
吴祖缃跟陶家一样住在朗润湖东岸的公寓楼里,两家算是邻居。
林朝阳与他说笑了两句便随著大家离开,等出了教室,陈健功带著艳羡的表情问道:“你跟教授很熟?”
“不熟,就是住一栋楼。”
“还是当教授的女婿好啊!”陈健功突然感叹了一句。
林朝阳调侃道:“要不要给你介绍个邻居?”
“你连人家都没去过,还给我介绍邻居。”
玩笑了两句,林朝阳就要回图书馆,溜出来一上午了,他得赶紧回去。
陈健功却一把拉住他,“别走啊!”
“干嘛?”
陈健功拉著他来到32号楼334,只见这间充作《未名湖》编辑部的宿舍里满地都是打包好的刊物。
“帮帮忙!”
“啥意思?”
“买几份刊物。”
“我买?”
“对啊!”
林朝阳盯著陈健功的眼睛,“我给你们当免费的顾问,我还得包销售,我自产自销一条龙啊?你看我像冤大头不?”
“这怎么能叫冤大头呢?你这是支持我们的学生工作,你是学校教职工,这不是你应尽的义务吗?”
陈健功死乞白赖的拉著林朝阳不让他走,看在陈健功之前帮过他不少忙的份上,林朝阳还是买了五本刚出炉的《未名湖》。
第53章 比《简·爱》还上头
当初文学社恢复成立时闹出了好大的阵仗,不仅在燕大校园内掀起了波澜,消息更是登上了《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这样的顶尖媒体。
《未名湖》是五四文学社的社刊,五四文学社早在恢复成立之初就在筹划,还专门找茅盾先生给题了创刊词。以学生刊物的标准来看,牌面已经拉满了。
但说到底也只是个学生刊物,陈健功他们一下子印了2000份,16开的油印本,因为不是公开刊物,所以只能在校园内流通。而且受限于规模效应,刊物的印刷成本并不低,定价两毛钱也只是保个本而已,五本《未名湖》就是一块钱,陈健功的人情在林朝阳这肯定不止一块钱。
正好以后要麻烦借书处的几个同事,带回去大家一人分一本,笼络一下人心。
后世要是说谁给同事帮个忙,同事回他个学生刊物,估计这人就得罪死了,还不如不回,现在可不一样。
绝大多数具备一定文化的市民都对读书、看报这件事趋之若鹜,而且别小瞧《未名湖》,它虽然只是一份学生刊物,但能在上面发表作品的却都不是一般人。
林朝阳在回来的路上随便翻了翻,看到了刘振云的《瓜地一夜》,就是他改的那篇小说,还有石铁生的《没有太阳的角落》,还有陈健功、黄贝佳等如今已经在文学界小有名气的作者的作品。
听说这是五四文学社的学生们搞的,几个收到杂志的同事都表现的十分感兴趣,仔细读一读,发现这份学生刊物刊载作品的水平还真不低。
“这帮学生,还真是有些水平啊!”胡文琼感叹道。
杜蓉说道:“我听学校的几个老师说,77、78这两届学生不好管,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人都已经工作多年,在某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积累可能比当老师的都丰富。”
胡文琼点点头,“这个我倒是听说了。前段时间西语系那个邱老师不是因为来听她课的学生太少被气哭了吗?听说是因为嫌她讲的没水平。”
“没水平倒不至于,邱老师才刚三十,这帮学生啊,就是被学校里那帮教授的课把胃口给养叼了。”
林朝阳对胡文琼和杜蓉的对话深以为然,这几年的燕大学子是无比幸福的,授课老师几乎有大半都是教授,其中更不乏国内各个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如朱光遣、吴祖缃这样的人物几乎每个系都有。
再过几年的学生,可没这个好运气喽!
中文系今天的课只有半天,系里的同学们下课之后都在议论一件事,据说学校正准备给留学生们安排“陪住”学生。
所谓“陪住”,顾名思义,自然是和留学生住在一起。当然了,这是指同性之间。
一方面是为了让留学生更好的学习和锻炼语言能力,另一方面也有监督留学生的意思。
这年头除了燕京本地人,没几个学生的普通话是标准的,因此燕京本地的学生自然就成了陪住的最佳人选。
77级中文系燕京土著不少,查剑英、王晓平、宫玉、李淳……
大家对这件事并不积极,这年头沾上外国人那都是大事。虽然跟留学生住在一起可以享受到双人间的宿舍,可大家都不想惹麻烦,聊起这件事时,更多的想法是别抽到自己。
聊著聊著,女生宿舍里的话题提到了今天到教室里出现的陌生面孔。
“诶,晓平,今天坐陈健功旁边的那个小同学是谁啊?怎么没见过?”
宫玉是77级中文系文学专业女生里年龄最大的,她是走读生,较少参与五四文学社的活动,并不认识林朝阳,她带著几分好奇问王晓平。
没等王晓平回答,一旁的查剑英问道:“他你不认识?”
宫玉被查剑英问的一脸懵,“我应该认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