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64节

  这可是《人民文学》的编辑,要不是因为姐夫的关系,她可没有机会见陶玉墨时不时的就问一个问题,以满足自己文学少女的好奇心,并且牢记崔、王二人的回答这可都是以后在班里与人沟(chui)通(niu)的本钱送走了崔、王二人,母女间的谈判又开始了。

  结果不出所料,陶玉墨以后只能跟两个侄子挤一屋了,算是陶母对她在外流连忘返的小惩罚。

  陶玉书则把注意力放到了崔道义送来的读者来信上如此数量的读者来信不仪是对作品的肯定,更是对作家本人最高的褒奖她乐此不疲的撕开每一封信,仔细的阅读,享受著读者们对于林朝阳的赞扬的同时内心涌出的是无限的骄傲。

  群体认同感所带来的成就,让她心中充满了喜悦,更加深了对于丈夫的爱慕,这天晚上的她,热情如火!

第95章 大师也这么爱钱吗

  眼看看还有不到一周就是十一了,发表了一个月的《高山下的花环》越来越火,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肉眼可见的影响就是林朝阳坐在借书处前台工作的时候总是会成为学生们关注的焦点。

  除此之外,媒体上的舆论也在发酵与此前《牧马人》《小鞋子》在读者群体受欢迎,但舆论上是以文学界首先发声为主不同,《高山下的花环》目火爆之后,读者们蹦跃向各类地方报纸、杂志投稿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里,《燕京日报》《山西日报》《沈阳日报》《莲池》《朔方》等数十家地方报纸、杂志都出现了关于《高山下的花环》的读后感和读者评论。

  这些文章大多都是非文学相关人士的投稿,但却都是读者们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星火燎原之下,进一步带动了《高山下的花环》在全国范围内的广受欢迎相比于普通读者以情感为主导的阅读感受回馈,文学界对于《高山下的花环》的评价就要慢了一些专业的文学评论文章通常都是发表在较有影响力的文学杂志和文学评论杂志之上,这些杂志通常都是月刊、双月刊,甚至是季刊,所以相较于读者们的反馈速度,文学界的评论总是会慢一些。

  尤其是《高山下的花环》这种突然的爆发,更是让文学界猝不及防以至于前段时间因为《伤痕文学的必然兴起与衰落》一文而掀起的种种批评之声,也在这股风潮之下被完全压了下去,根本没有任何还手的余地。

  也正因如此,最近陶玉书的主要精力已经从写评论反驳那些批评林朝阳的文章,转向了搜集各类对于《高山下的花环》以及林朝阳这个作者的积极评价。

  这大周末,她文跑到了热大图书馆翻报刊,不到一个小时的功天竟然发现了四份关于《高山下的花环》的文章。

  她又找了找那些之前批评林朝阳的文章,结果是一份也没有翻到这个发现让她不禁产生了一股挫败感当初丈夫被人连篇累读的批评的时候,她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的期望以自己的一己之力带歪风向,让丈夫免于那些批判可惜这两个月来文章发了三篇,但影响力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文学界的批判之声依旧不绝于耳。

  本来陶玉书还打算继续战斗的,可自从《高山下的花环》火了之后,原本那些一提起吃饭砸锅的许灵均”就恨的牙痒痒的批评者们好像十分有默契的偃旗息鼓,这一类的文章也好像一夜之间就不见了踪影。

  自己忙了半天,情况没有丝毫改变。丈夫整天无忧无虑,却硬是凭借着作品的硬实力挡下了奥论的批判声。

  陶玉书真不知道是应该感到高兴,还是感到失落这天晚上要睡觉的时候,她凝视著丈夫的侧脸感受到她的目光,正在看书的林朝阳转过了头。

  “干嘛这么看著我?”

  陶玉书紧紧的盯著他,眼神狐疑,“你是不是早就料到了?”

  “料到什么?”

  “装傻充愣!”

  林朝阳越是如此表现,陶玉书心里越是怀疑,她语气中夹杂看儿分倔强就是那些骂你的文章,最近都没声音了。你是不是早就料到了《高山下的花环》会火,新作品的影响力会彻底压制那些批评声?”

  林朝阳哭笑不得,“你当我是诸葛亮?小说火不火,是读者们说了算的。之前他们骂了那么长时间,兴许是骂累了呢?”

  我才不信!”

  自两人恋爱以来,陶玉书总是为他对抗外界的冷眼和流言语,所以也就逐渐养成了将他挡在身前,独目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习惯如今,在不知不觉之间,林朝阳已经成长到了需要她仰视的地步,他所要面对的那些波澜也进化到了她以个人能力难以化解的程度。

  林朝阳宠溺的将陶玉书搂在怀里,心里清楚的知道她的小别扭完全是来自于内心的那股失落感。

  “这段时间辛苦你了。现在批判我的人也少了,别整天写了,好好歇一歇吧。”

  “那不行!“陶玉书一下子从他怀里挣脱出来,“我还得赚稿费呢!”

  “好啊你!“林朝阳一个饿虎扑食,“原来不是心疼我,就是想用我挣稿费!”

  “啊,救命....”翌日上班,传达室的谢帅傅突然找到了林朝阳朝阳,有人给你打电话。”

  这年头大家要不是见面,要不是写信,靠打电话联系的情况很少,得是双方都有工作单位,且能用上单位的电话才行。

  林朝阳并不惊讶有人给他打电话,之前他去人文社聊《小鞋子》的时候,李曙光特地让他留了个电话,说之后会电话联系林朝阳接了电话,果然是李曙光打来的他告诉林朝阳,《小鞋子》单行本的内容已经编辑完成,马上就开始征订,让林朝阳找人写个序,如果没有人脉的话,他可以帮忙联系一下。

  “好,到时候我给你们送过去。”

  习惯了后世的当日达、次日达,林朝阳很不习惯这个年代的邮政效率,所以大部分时间宁愿自己去送一趟。

  李曙光说让林朝阳给《小鞋子》单行本找个人写个序,他虽然不混文坛,但找个人来写序还是不难的。

  林朝阳第一个想到的是章德宁,她是《小鞋子》的责编,可惜就是没什么名气写序嘛,还是尽量找个名气大的,还得是找个跟文学沾边儿的,林朝阳想来想去想到了住在楼上的邻居。

  “吴教授,抽烟!”

  这天晚上,林朝阳正好碰上了在楼下抽烟的吴祖绷,给老同志递了根烟,聊了几句,他说道:“吴教授,有个小忙想请您帮一下。”

  吴祖细说道:“有什么老头子我能帮上的忙?”

  我写的那部《小鞋子》要出个单行本,出版社让我找人写个序。我初出茅庐,哪里认识那些文坛前辈?这不就求到您这了嘛。”

  “哦。“吴祖点了点头,笑眯眯的说道:“这么快就要出书了?老陶找了个好女婿啊!”

  就是单行本,小册子而已,哪里算得上出书啊!”林朝阳谦虚道,然后他又问:“您看....”

  “行。”吴祖细痛快道。

  林朝阳立刻高兴的说:“谢谢吴教授,感谢感谢..-这个时候吴祖细脚拦住他,“别忙著谢,聊聊正事。”

  嗯?什么正事?

  林朝阳一脸茫然。

  吴祖细的手指在底下搓了搓,“你看这个润笔费-·还冲林朝阳跳了挑眉,你懂我意思吧?

  林朝阳弄明日老同志的意思,顿时痛心疾首,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大师也这么爱钱吗?

  早知道就找老朱头儿了,人家嘴虽然毒一点,好岁不用他小金库出血阿“瞎!求您帮忙,哪能让您白干活啊!”他咬了咬牙,已经做好了小金库大出血的准备,“您说个数!”

  吴祖细没说话,伸手叻住林朝阳的烟盒,“这烟可不错。”

  “送您了。”

  吴祖细笑骂道:“你小子真好意思,半盒烟也好意思拿出来送人?”

  “那..--送您一条。您不知道,我一个月的零花钱那都是有数的。“林朝阳开始哭穷。

  行吧。”吴祖细勉为其难的答应,又叮嘱道:“烟先存你那,隔两天给我送一包。“林朝阳立刻就明白了,这是在家里被人掐著量呢,跑自己这找补来了。

  您也是的,这么大年纪了,别抽那么多了。”

  吴祖细两眼一瞪,“刚才你小子给我递烟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要你几根烟就心疼了?算了算了,不写了,不写了!”

  别介别介,我这不也是为了您的身体健康吗?”

  我身体什么样我不知道,用你操心?”

  “得得,是我不对。烟,一根儿也不会少您的。”

  这还差不多。”

  吴祖细念头通达了,又抽了两根烟儿,回了家,翌日一早,林朝阳正要上班,刚下到楼门口,就见吴祖细蹲在那里“给!”

  老头儿从怀里掏出几页信纸,左顾右盼,做派好似地下党在接头林朝阳顾不得关注吴祖细的神态,他昨天傍晚才提的请求,老头儿一早就把东西拿出来了,他连接都没接。

  “您搁这亩产三万六呢?好岁也用点心成不成?”

  吴祖细把信纸往他怀里一塞,“就一条烟,你还想要旷世名作?”

  到底谁才是甲方?

  您这就不厚道了。”

  林朝阳嘴里嫌弃,可也没有和吴祖细争辩,他翻了翻信纸。

  发现内容还不算太糊弄,把他这个作者和《小鞋子》夸的花团锦簇,还算良心。

  “烟呢?买没买?”

  “昨晚才定下的事,我哪给您搞烟去?““明天晚上,先付您一包。”

  吴祖细点了点头,“也成,还要那个ardian。”

  “知道了。”

  林朝阳朝图书馆走去,心里十分遗憾。

  小舅子下回啥时候谈恋爱啊?

  他也得赚点润笔费了。

第96章 部队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小舅子不禁念叨,早上林朝阳刚想完他,傍晚他人就来了。

  “姑、姑父,我爸周末要请你们吃饭。”

  杜峰进了门对陶父陶母说道。

  好端端的请哪门子的客?”陶母问道“这不是要十一了吗?“杜蜂这个理由显然没办法服众,他又笑著说道:“其实主要是请我姐夫。”

  “请朝阳?”大家脸色惊讶,大舅哥陶玉成问道:“这是个什么由头?”

  杜肇脸上显出儿分自得,“因为姐天的小说啊,那部《高山下的花环》。”

  陶家众人恍然《高山下的花环》在《人民文学》发表一个月了,这段时间陶家人不止一次的听到身边人对这部小说的讨论,不仅是那些原本就喜欢看书的读者在讨论,哪怕是原本对文学没有兴趣的人,也同样在讨论这部小说。

  《高山下的花环》能够造成这样的影响,不仪是因为小说本身打破了以往军事题材小说的壁垒,更关键的还是在于紧扣时事、顶应民意,南边的war绵延了大半年时间,牵动了无数国人的心。虽然现在时间逐渐过去,对于战事的关注已经不像最早那么火热了。

  但《高山下的花环》毕竟是第一部如此贴近现实的反映这场战争的小说,只要是关心战事的老百姓,都是这部小说的潜在读者,有些人即便是不读小说,可架不住身边的人讨论,这种话题度也是一般的小说所不具备的。

  开创性的质量、全民关注的话题度、海量的潜在读者.….诸多因素汇总到一起,让《高山下的花环》在短时间内便收获了数以白方计的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这股潮流也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舆论力量,将已经有些松散的民意又聚集了起来,这也是官方所愿意看到的。

  林朝阳猜想,大舅杜若林要请客,看来是这部小说所产生的舆论达到了部队理想中的效果。

  送完了消息,杜峰正准备离开,林朝阳拉住了他“最近没谈恋爱?”

  没有。“杜峰一脸你哪壶不开提哪壶的表情。

  林朝阳内心有些遗憾,润笔费赚不著了。

  他又说道:“给我搞两条烟。”

  我当什么事呢。行,周日吃饭的时候给你。‘杜峰以为林朝阳就这点事,答应了下来之后就要离开,林朝阳却说道:“正事还没说呢。”

  “还有啥事?”

  你有时间帮我物色物色房子。”

  杜峰异,“姐夫,你要租房子住?”

  “不是租,是买。家里这环境你也看到了,人口多、地方小。希文、希武过两年就大了,总让玉墨和他们俩挤在一起不合适,再说我跟你姐以后肯定得要孩子。

  所以啊,有个目己的房子这是必须的。”

  杜峰点了点头,“你这个考虑倒是对的,不过十嘛目己掌钱买房子,找单位啊?‘我是临时工,你姐还是个学生,你觉得靠单位的话,我们俩什么时候能住上像样的房子?”

  “那倒是,但现在房子可不好买啊!”

  “先打听著嘛,万一有合适的呢!“林朝阳说。

  那行,反正你也不急,有时间我帮你整摸摸。“杜峰应下了差事,然后又调侃道:“行啊,姐夫,还是你们当作家赚钱。这才写了几部小说,就要买房子了。”

  杜峰的话里带著调侃和艳美,别看他是个军二代,可在如今,别管你什么身份,大家的贫富差距其实并不大。

  现阶段大家为什么不买房,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住屋产枚通常不在目己手里,另一个很王要的原因是,大部分人的收入要买房并不容易现在房子便宜是不假,但大家都收入一样也不高。除了屋价和收入的区别,与后世最大的不同是在于衣食的成本要高出太多了。掌猪肉举例,现在燕京一般的市场和副食店猪肉价格是7毛5一斤,上下浮动不超过10%按月收入50元算,也就能买约67斤猪肉。要知道50元在如今,已经算是中等偏高的收入了,对比四十年后,至少应该是月薪8000元的水准,这些钱如果用来买猪肉,又能卖多少呢?猪肉便宜的时候,恐怕得乘以10倍现如今的好处是贫富差距小,但同样也有缺点,物质生活水平低极大的限制了国民的幸福指数。

  很多家庭每年的大部分收入都要花在穿衣、吃饭上,买房这种动辑上千元的大额消费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自然压力巨大。

  杜峰家境优越不假,但自己是真没什么钱,属于是七十年代的月光族。

  林朝阳写一部小说就赚几百块钱,对于现在的他来说不免羡幕,“你想买也能买。“林朝阳笑道“我可不买!”

  这年头,除非逼不得已,否则谁自己拿钱出来买房子啊?又不是没单位这种观念后世人可能难以理解,但在如今却是再正常不过的想法了,翌日是周六,上班的时候林朝阳趁著中午吃饭,到学校南门外的邮局把他答应《收获》的那份稿子寄了出去。

首节 上一节 64/4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