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从50年开始,到65年他笔不停挥写了23部剧本。他这个时期的剧本水平有高有低,《茶馆》无疑是其中的高峰你的《天下第一楼》有明显借鉴《茶馆》结构和叙事调性的问题,但工整有余,却失于细节。
当代作家普遍热衷于宏大叙事和历史概括,但这种叙事方式往往离不开政治表达,《茶馆》的绝妙之处就在于他于细微处放大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变迁,侧面表现了小社会'之中的大社会。
《天下第一楼》嘛,包哈局、警察、侍卫官、侦缉队的戏份倒是不少,但刻画的还是流于表面,卢孟实最后的结局也归结到个人情感上,气势上就天然弱了一截,喷喷,白瞎这个名字了!”
吴祖细夸了一通《茶馆》,又贬低了一番《天下第一楼》,说的句句在理,让林朝阳想反驳也找不出毛病来,这甲方当的,真他么憨屈!
“就没有优点吗?”
“优点有啊,我不说了吗?工整。
人物塑造可算饱满、编排可算精巧、历史洞察可算清晰、文化特色可算浓郁、主题凸显可算突出。”
吴祖细说完之后看著林朝阳,“怎么著?你还想一部剧本就把老舍超了?”
林朝阳连连摆手,一脸心虚,“我没这么说,你可别胡说八道。”
“出息!想超越老舍很丢人吗?”
老头儿对林朝阳发出了鄙夷,林朝阳嘴硬道:“我这叫虚怀若谷。”
“人多的时候虚就虚了,就咱们俩人你怕什么?”
林朝阳一想也是,便大大方方的说道:“老舍剧本写的确实不错,不过我觉得他小说写的更好,不写小说可惜了。以前那帮作家里,会写小说的不多。”
吴祖细呦呵一声,“我一直觉得你小子胆小怕事,今天口气怎么一下子大了起来?”
“咱们俩瞎侃,又没外人。“林朝阳神采飞扬起来,打算今天好好放飞自我“五四以来的文人,会写小说的,我觉得老舍算一个,鲁迅算一个,沈从文算一个,赵树理....算半个吧!”
吴祖细认识林朝阳一年多,终于在他身上看著点文人的狂放不羁,欣慰的笑著点了点头。
可他刚笑到一半,就见林朝阳斜视他一眼,“至于你的小说嘛…....不值一提。”
混帐!“老头儿拍著桌子,“我半个算不上,四分之一个总有了!”
四分之一?你可真能往目己脸上贴金。”林朝阳上了头,摇头晃脑的对看老头儿的小说评头论足,让他尝到了刚才大放厥词的滋味,“走走走!”
跟吴祖细辩论了一会儿,老头儿恼羞成怒,林朝阳就这样被轰出了门,他也不生气。
恼羞成怒,证明自己获得了这场抬杠友谊赛的胜利,他哼著小曲儿心情愉悦的回了家。
又过了两天,元旦放假,虽然还有几天就期末考了,可该放松也得放松,未名湖上滑冰的学生比之前多了不少,其中尤以南方学子们最为热情当然了,也是这群人给校医院带来了巨大的工作负担自未名湖冰层冻实以后,每天中午的大食堂都会看到或胳膊、或腿打满石膏、缠著绷带的学生,不用问都是滑冰摔的,绝大多数都是南方学生明明没点天赋技能,偏偏还浪的飞起,摔坏点零件也不难理解,元旦刚过,草德宁跑来热大,给林朝阳带来了两个消息一是出版局刚刚发布了《关于书籍稿酬的暂行规定》,将著作稿稿酬提高到3至10元,翻译稿提高到2至7元,同时还恢复了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的付酬方式按照这个水平,现在稿酬标准已经基本与喻嗡嗡前的持平了,但与五十年代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第二个消息是,编辑部领导同意了他提价的要求,给了《天下第一楼》干字九块的价格。
咋才九块?新规定最高十块呢!”林朝阳不满道“你就知足吧,规定才刚发布,哪有一上来就提那么快的?”
我要是给《十月》,他们肯定愿意给十块!”林朝阳嘟著。
章德宁急道:“给什么《十月》?他们能跟我们《燕京文艺》比吗?我们可是创刊近三十年的老杂志了。”
创刊年头多有什么用,你们稿费低啊!”
章德宁被林朝阳怒的既气惯又无奈,可为了以后的稿子,她只能忍气吞声,”下回,下回我给你要个十块。”
行吧。“林朝阳勉为其难的答应了下来章德宁又问林朝阳,“《小鞋子》的座谈会你真不想搞?“这已经是章德宁代表《燕京文艺》第二次来询问关于给《小鞋子》举办作品座谈会的事了,之前《牧马人》发表以后编辑部就想搞,可被林朝阳拒绝了。
《小鞋子》发表以后,在文学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而且在读者群体当中也广受欢迎不仅发表小说的那一期杂志创下了《燕京文艺》的销量新高,连单行本发行之后的销量也十分喜人。
《小鞋子》单行本上市两个月时间,总印量已经达到了20万册应该说,《小鞋子》是继《牧马人》《内奸》之后《燕京文艺》发表的又一部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作品出了好作品,当然要好好宣传一下,这不光是对作者有好处,对杂志也大有益7月份的时候,章德宁就来跟林朝阳提过这件事,但被林朝阳拒绝了。
你们编辑部还真是锲而不舍啊!”
林朝阳感叹了一句,他不禁想起了那天去人艺的场面,那只是个非正式的交流会,尚且弄的庄严隆重,他真不敢想《燕京文艺》要是弄个座谈会,那场面不得锣鼓喧大、鞭炮齐鸣?
他说道:“你让我跟人侃大山行,可你要是让我坐那儿听大家一本正经的互相吹捧,我是搞不来的。”草德宁无奈的说道:“你这个思想有问题,好好的座谈会到你嘴里怎么就变得那么官僚主义?变成洪水猛兽了呢?”
“搞座谈会,也是为了统一文学界对于作品的评价,有利于作品在未来更好的传播。”
草德宁苦口婆心的劝说著你们愿意搞,可以自己搞嘛,非得叫上我干嘛?”
林朝阳禁不任她的软磨硬泡,口气松了一点“座谈会哪有作者不出席的?你当这是唱空城计呢?真是的,人家作者都是巴不得自己的作品搞座谈会,到你这简直成了服苦役。”
因为座谈会不给钱啊,我还得请假,不请假就得占用我个人的休息时间。”
章德宁一阵气苦,“瞧你这点出息,就知道钱。就这还文人?”
“文人也得吃饭,文人也得睡觉。我平时要上班,写作都是利用业余时间,为了补充文化知识,时不时的还得去学校蹭几堂课。
身边的同事们没少替我顶班,我现在再因为座谈会请个假,人家得怎么看我?
再说这一年我写了两部中篇,一部话剧,你是不知道我一天有多忙,特别是之前玉书搞话剧,我又是写剧本,又是跟排练,哎呦..”林朝阳厚看脸皮诉苦让章德宁无可奈何,不过她听看林朝阳提起了陶玉书,心思一动。
“你们家玉书同志最近忙什么呢?”
“忙期末考试呢。”林朝阳随口回了一句,然后立刻警觉起来,“你问这个干嘛?”
没事,我问问还不行嘛。”
草德宁语气轻松,可林朝阳却越想越不对这都几点了,该回去上班了!”他催看章德宁离开没事,我跟老李打招呼了,今天出来组稿,不用回去。”
林朝阳指著她,“还怪你们杂志影响力上不去,你们就这么消极怠工,影响力能上去才怪。”
他话锋一转,又道:“没事就回家去休息。”
“回家也没事,马上就下班了,我去你们家吃顿饭。”
章德宁此话一出,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林朝阳怒视看她,章德宁却有恃无恐,就是不走。
等到下班,林朝阳磨磨蹭蹭的不肯走,章德宁也不管他,一马当先的跑了出去。
林朝阳赶紧上她,苦口婆心的劝说她这会儿天都黑了,你一个女同志太晚不回家,多危险啊!”
我任在岳父岳母家里,没事带一个女同志回去吃饭,你让人家怎么看我?”
一路走,一路墨迹,快到朗润湖公寓的时候,林朝阳也死心了,挎看脸回了家,这会儿陶玉书刚回家,章德宁一见她便说起了编辑部要给《小鞋子》办座谈会的事还特意添油加醋的提到了前两次被林朝阳拒绝的事。
这是好事啊!“陶玉书高兴的说道。
闻得此言,林朝阳面如死灰“是吧?我就说这是好事!可你们家这位同志真就是油盐不进,就差以死相拒了!”
章德宁此时的表现活脱脱像跟老师打小报告的三好学生陶玉书笑看说道:“他啊,就是个散漫性子。除了对上班、写作、读书上心,别的事根本不关心。”
“这我倒理解。可这件事不管是对他,还是对作品来说都是好事。就一天的时间,怎么著也应该去一趟的。”
听看章德宁的话,陶玉书点了点头,“是应该去,你们打算什么时候举办座谈会?”
“下周吧,《牧马人》的时候老李就想张罗,可..--”章德宁的眼神向林朝阳,一副奸妄之相陶玉书转头看向林朝阳,“朝阳,你有空还是去一趟吧,也算是好事。”
“好。”林朝阳脸上挂著人畜无害的笑容,丝毫看不见在图书馆时的推不耐烦。
章德宁审视著林朝阳的表情,满脸得意之色小样儿,我还治不了你?
第118章 座谈会争锋
寒冬腊月,燕京城内树木凋零,不见一丝绿色,赶上今天是个北风天,天色阴沉,万物萧瑟。
陶玉书考完试放假了,不用去学校,林朝阳瞪著她的自行车往城里赶,北风一刮,透心凉,他心里不禁怨声载道骑了快一个小时,鼻子都快冻掉了,林朝阳终于来到了今天座谈会举办的地点,燕京市文联大楼,这里也是《燕京文艺》编辑部的刃公地跟章德宁、周燕如、李轻泉等人打了个招呼,暖和了一会儿,他便被带到了三楼会议室。
进门一瞧,人真不少,比林朝阳想像的还多李轻泉领著林朝阳跟这帮人打招呼,基本涵盖了作家、评论家、编辑这些领域,其中有不少人还与林朝阳有直接、间接的关联,比如《文艺报》的阎刚,他不仅是编辑,同时也是知名的评论家。他曾为《牧马人》与过评论,《小鞋子》发表的第三个月,他也曾在《燕京青年报》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燕京京剧团的注曾琪,两人之前在《人民文学》编辑部见过面。他的《骑兵列传》两三个月前刚刚发表在《人民文学》上,也算是正式回归了文坛,今天他是受李轻泉邀请来的;还有一个熟人是人文社的李曙光,《小鞋子》的单行本出版就是他负责的。
今大的座谈会来了十多位嘉宾,都是在燕京文学界颇具影响力和地位的人物,由此可见,《燕京文艺》为了这次座谈会确实没少花心思。
与众人打过了招呼后,趁著座谈会还没开始,大家互相闲聊著。
等到快九点,大家见时间差不多了,声音目觉的低了下去座谈会由李轻泉这个《燕京文艺》负责人主持,林朝阳坐在他的旁边会议室北侧墙面的正上方挂著横幅:中篇小说《小鞋子》文学座谈会,会议室中间的长桌上摆看每个人的铭牌和茶杯,一圈文学界人士听看李轻泉致辞。
李轻泉讲完话之后,便是在座人表现的时间。
首先发言的是阎刚,他先客套了两句,然后才开始了跟大家的交流我记得《小鞋子》这部小说应该是我花了两个晚上读完的,当时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我觉得小说最打动的的是它的精神内核一独属于孩子的童真、善良和坚韧。
以前我看朝阳同志的《牧马人》,许灵均这个人物有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放在一般作品里,这种心理描与通常是比较枯燥的,但朝阳同志当时处理的很好。
到了《小鞋子》这里,他发挥出了自己在这方面的强项,巧妙的运用了内心独白和心理描写,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孩子们的所思所感,也感受到小狗子和妹妹在逆境中的互助与成长。
让他们兄妹面对贫困生活的纯真笑容与坚毅眼神一下子跃然纸上,这无疑增强了故事的情感共鸣,也让小狗子与妹妹的形象更加鲜活其次是小说当中对社会环境与人物关系的刻画,故事当中山村的贫穷、拥挤、邻里间的互助与竞争,构建出一个三维的社会生态。
同时,父母、老帅、邻居等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他们与主角间微妙的关系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使得故事的社会背景更为饱满....”
因为流程的原因,所以座谈会的交流多少显得刻板不过现在这个时候的座谈会跟后世比已经好很多了,至少大家不是聚在一起嘻嘻哈哈,花花轿子众人抬的吹捧一番就结束阎刚前面夸了《小鞋子》好长一段,然后话锋转过来,便提到了他觉得小说当中一些欠缺的地方。
不过我认为小说在结构布局上还是有些松散,可能是小说整体基调的原因,矛盾冲突的设置不够激烈。
以至于在处理人物支在线略显仓促和生硬,与王线剧情的逻辑联系没有做到丝丝入扣,这种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故事的紧凑感,从读者的角度来说,就是少了些吸引力。”
阎刚的评价有褒有贬,态度客观,让在场众人不目觉的点头认同林朝阳听完他的发言,内心也有些触动,《小鞋子》是根据后世伊朗同名电影改编而来的,原著电影本身就是一个温情的故事,所以在剧情的紧凑度和调动读者情绪这方面确实没有那么好,这也是这一类故事通常都会有的短板,尤其是相较于近两年那种肆意宣泄的伤痕文学来说,《小鞋子》这个短板就更明显了。
不过凡事有利就有弊,《小鞋子》的清新隽永和温暖治煎虽然没有办法调动读者那种歇斯底里的强烈情绪,但却能够做到润物细无声的打动人心,而这种触动往往要更加持久和令人难忘,轮到汪曾琪发言的时候,他也说到了这一点。
这两年,文学界多了描写反y的小说,其中很多作品影响都很大,比如《伤痕》《班主任》《牧马人》。
我也偶尔尝试写写这方面的事,可写完之后却发现,小说里既没有大苦,也没有大悲,没有死去活来、撕心裂肺的情节,让人一点也不感动有时候我也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嗡喻嗡的时候受的迫害、吃的苦太少了,怎么别人一写起来都是苦水里跑出来的、一把鼻涕一把泪,到我这里就不行了呢?
后来我觉得,这可能还是跟个人观念有关系。
我是觉得那么多年了,大家吃的苦、受的罪已经不少了,现在好不容易过得自在一点,实在是没有必要再把那些陈年老帐翻腾出来,弄得大家心里感屈难受清泉同志邀请我来参加座谈会,那我就说几句真心话。《小鞋子》这部小说,好就好在它的真、善、美在困境中坚守善良、积极向上,这对于培养青少年读者的同理心、责任感以及面对困难的坚韧精神具有深远影响小说中所描绘的兄妹情深、诚实守信、尊重他人这些都是美德,是我们应该珍视和发扬的价值观。
我很认可朝阳同志的这种创作观念和创作主旨,《小鞋子》这种类型的作品恰好是现阶段我们中国文坛最欠缺的文学作品。”
汪曾琪在中国文坛是个很独特的存在,他早早活跃于文坛,但真正声文坛、名声大振却是在八十年代之后的花甲之年。
他以小说和散文见长,《受戒》《大淖记事》《岁寒三友》等诸多作品一经发表便广受读者欢迎。
他的作品不追求苦心经营,也不追求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道来,如话家常,总是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把日常生活审美化,充满了率真、美好、乐观、不为外物所累的洒脱和通达。
但与此同时,他的创作风格也饱受当代文坛垢病美化生活”“虚化苦楚”渲染真情”避实就虚”一个个标签被文学界和批评界那些自翊深刻的人物贴到汪曾琪的身上。
在这些人看来,汪曾琪的思想和他的审美观念既庸俗又媚俗,毫无文学创作者对于生活和社会的深刻洞察和批判所以《小鞋子》这种以朴素、美好为根基的作品深得他的喜爱也不奇怪,这也是他答应李轻泉来参加座谈会的原因。
汪曾琪夸赞《小鞋子》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不过他的话却有意无意之间让在场的一些人感到了不快。
这两年伤痕文学的流行是文坛大势,代表的不仅是文学界,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呼声。
汪曾琪的发言刚结束,立刻就有人针对他的话提出了不同意见”《小鞋子》这部小说固然好,但我们不能把它的受欢迎简单的归列到对真、善、美的歌颂。
我认为小说当中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作者对于社会整体环境和风貌的刻画细致入微。在其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真善美,更能看到人性当中的复杂和人际关系的微妙。
小说故事背后所影射的城乡差距和教育不公等问题,也值得我们注意和深思如果小说单纯以歌颂真善美为导向,那么它是无法承载文学本身赋予它的力量和厚度的。”
发言的这位是燕京文协的中年作家郑志远,他的语气铿锵有力,发言内容也称得上是有见解,但显然针对性太强了。
因看两人前后观点截然相反的发言,座谈会现场的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凭心而论,林朝阳其实很欣赏注曾琪的观点。
文学的源头是文字,是记录,从来也没有人赋予它什么高大上的含义和历史使命汪曾琪和郑志远的观点一反一止,不能说谁对谁错,但林朝阳有看后世人的视角,总觉得文学如果过于强调深刻、批判,强调文学性、思想性,那无异于是将目己推向人民群众的对立面。
因为你不得不承认,文学一旦走上追求深刻和批判的道路,很容易就会与下里巴人产生距离,从而缺少环境和土壤,到最后只能是曲高和寡,甚至是自取灭亡。
汪曾琪的观点虽然不够全面,但至少是贴近生活的文学,只有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群众,才有光明的未来会议室内的气氛因为紧张而变得冷清起来,这个时候林朝阳突然发出了一阵轻笑,他的笑声顿时惹来了大家关注的眼神朝阳同志,你有什么想法?“李轻泉看看他的举动,知道他必然是有话要说,便给他递了句话。
“老注同志和老郑同志讲的都有些道理,我不是笑你们的发言,而是想到了前几天与吴祖先生的交流。”
众人听到吴祖细的名字,众人脸上均露出慎重的好奇之色作为中国横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一位作家,近些年吴祖细虽然已经搁笔,但影响力仍旧不容小观,更何况他在学界的地位比在创作上的成就还要高了不少。
当时我们聊起了老舍,大家都知道,自从新中国成立以后,老舍先生的王要创作精力就放在了戏剧创作上,15年时间他创作出了23部剧本,其中不乏《茶馆》《龙须沟》这样的传世之作。
其实以我个人来说,我对老舍先生的选择是有些惋惜的,因为我认为他在小说创作上的才能要远远大於戏剧。
可当时吴先生的一番话却让我对老舍先生的选择产生了一种由衷的敬仰他说,老舍先生之所以选择戏剧这个领域,是因为他的爱国情怀。老舍先生认为以当时大部分劳动人民的文化水平,阅读小说是存在障碍的,但如果是看戏就没有这个障碍了。
老舍先生写《龙须沟》,他写旧社会对于百姓的害,也写新中国带来的改变。他写《茶馆》,写大社会,也写小人物。
文学最大的妙处就在于它不仅在读者的心中是干首百面,在不同的作家笔下也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