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刘总。”俞兴的声音显得懒洋洋。
“俞总,恭喜你们啊,微信的发展真快啊!”刘建凯上来就露出隔空的笑脸。
“嗨,刘总,偷我们数据的手段是不少哈。”俞兴点明了今天发生的事情。
“怎么叫偷呢?”刘建凯解释道,“我是走访,拜访,生怕微信公司缺少资金支持,所以,这次知道微信的用户规模之后立即和徐总聊了聊,她也很重视,希望大家能尽快的见面谈一谈。”
俞兴“嗯”了一声,忽然大喊道:“徐总,说话!”
这句呼喊格外猝不及防!
徐欣和刘建凯尴尬的对视一眼,还是直接说了句:“俞总,咳,这个,见面谈呗。”
“谈什么啊?我们现在又不缺钱。”俞兴说道,“微信公司账目上有钱,我们没有融资需求,要看看微信还能做到什么程度再对外找钱,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哈,就不用见面了,回聊。”
徐欣脸上带着笑的说道:“俞总,不用那……”
嘟嘟嘟嘟,电话已经挂了。
徐欣的秘书这时候忍不住说道:“这个俞兴,他怎么挂徐总的电话啊!”
徐欣没有语气起伏的说道:“不是挂我的电话,挂的是刘建凯的。”
刘建凯点了点头,解释道:“俞总那个人就是简单直接,这其实是降低了大家的沟通成本,减少了无意义的寒暄。”
就像不是犟种,而是极具开拓精神的创业者。
这也不是不礼貌,而是雷厉风行的价值践行者。
“微信公司的竞争是必然需要资金的。”徐欣顾不上生气,踱步思考道,“这种要和企鹅竞争的投资也不能只是我们,联系IDG和启明创投,我们三家一起找他。”
刘建凯应了下来,而联系另外两家的方式很简单。
105万。
一句话让IDG的章苏阳与启明创投的胡旭波连夜乘机飞来申城。
也仅仅是第二天,先前拒绝见面的俞兴也不得不会见百晓生的三家机构股东。
不会也不行了,这群人就在楼下等着呢……
一行人直上六楼会议室。
俞兴对于他们这样快速的过来,其实也有点惊讶。
刘建凯用自己的数据分析来解释了大家对微信的看好。
俞兴听完他的分析,沉默几秒后说道:“还是你们这些不做公司的人懂公司。”
刘建凯:“呃……”
“我们没有去细化渗透比例之类的东西,就是按部就班的推进市场,校园不会是微信的固有阵地,未来几个月将会迅速的蔓延。”俞兴说道,“其实,微信这种通讯工具自带裂变效果,我们有一部分用户是来自大学生的家长,嗯,章总、徐总、胡总,不是我要拒绝,是微信公司打算再过一阵才考虑融资的事情。”
他的表态没变,微信现在已经没那么急了。
哪怕企鹅现在立即关注到微信的动态,它也得研发一阵才能竞争,微信拥有那么一个短暂的空档期,当然了,姿态也是讨价还价的必备手段。
IDG的章苏阳听到这话,说道:“俞总,我得先承认我先前的看法存在问题,微信给了我一个极其惊讶的开局,但是,微信是必然会和企鹅竞争的,与其将来拿资金,不如现在就补充弹药。”
俞兴摇头笑道:“章总,我们的技术团队存在压力,用户的稳步增长也是逐渐对我们团队的磨合过程,现在拿了很多钱也没用,忽然推出来声势,这其实不利于我们对企鹅的抢跑,还是低调的积累用户再说吧。”
这话也有道理。
然而,三家机构过来就是已经统一了意见,愿意顶着风险来追逐巨额利益。
IDG的章苏阳左劝一句,俞兴便是“不急不急”,启明创投的胡旭波右劝一句,俞兴就说“我有打算”,今日资本的徐欣再来一顿苦口婆心,俞兴仍是“感谢好意,稳步推进”。
会议室里的刘建凯看着这一幕,忽然有种极强的既视感,那次自己送字“捕鹅”,俞总从百晓生谈到新孵化,会议室里的气氛便急转直下……
当时同样是章总左劝,胡总右劝,只是,苦口婆心的不是徐总,而是自己……
最终,章总和胡总连饭都没吃,章总还要求机构投资百晓生的钱要专款专用……
现在这样上赶着让俞总收钱,真是……
攻守易势,今夕何夕啊!
第253章 风采如故
百晓生的会议室里气氛热烈。
一方要拼命给钱,一方坚决不要钱。
俞兴尽管有心理准备,但确实从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只觉心里的这个滋味啊……嗯,确实不错。
“章总、胡总、徐总,这样吧,微信公司确实没到下一轮融资的阶段,我们刚从红隼又拿了500万美元,但后续也确实会需要资金,一旦融资,咱们三家依然是最被优先考虑的资金。”
“微信的发展也还需要数据的验证,这会降低咱们共同的风险。”
“这就是我的决定,不会再改了!”
俞兴态度坚决,不打算这么谈一次就定下融资。
微信现在是快速增长,再过一阵会更好谈钱。
三家机构皆是皱眉,胡旭波接着再劝,章苏阳与徐欣一个对视,已经不再坚持。
“胡总,你知道我是什么性格。”俞兴用这样一句话堵住了胡旭波,又起身邀请道,“今天既然来了,那咱们就看看公司的发展。”
俞兴确实是一个很有性格的创业者。
这一点已经多次得到验证。
话已至此,也算是得到差强人意的进展。
三家之所以一起过来就是清楚即时通讯这个领域虽然有企鹅在,但以微信这样快速增长的现状,只要俞兴对外找钱,一定可以吸引到其它机构的兴趣。
这就是风险与利益的魅力所在了。
百晓生因为公司和创始人属性,其实很少有这样整齐的投资人登门,俞兴带着三家BOSS又专门去把钟志凌喊了过来,要一起为大家介绍有希望上市的百晓生。
只是,钟志凌作为招聘业务的负责人之一,他刚聊了几句最近的市场情况就被章苏阳打断了。
“怎么是看这边?”章苏阳不解道,“不是四楼吗?”
钟志凌:“……”
俞兴愕然的看着这位百晓生股东,随即注意到另外两家股东也是同样的神色。
他张了张嘴,只能从善如流的示意钟志凌去忙工作,带着三家有意微信公司的百晓生股东们走向四楼。
人到四楼,脸上的笑容都多了。
俞兴先前不主动,但现在既然带着他们,也就顺势向员工们展现此时公司所具备的吸引力,为大家介绍了红隼资本之外的机构。
“微信是有一定机会的,哪怕是和企鹅竞争。”
俞兴在寒暄之后主动提及对公司发展的想法。
这也是他这个创始人今天首次提到具体的项目。
章苏阳、徐欣、胡旭波、刘建凯等人的表情都变得认真,这不是七个月前异想天开的俞兴,他现在是拥有快速推进能力的俞总。
此时此刻,由这样一位创始人来阐释他对严峻竞争的想法无疑是一次难得的窥视,利益归利益,如果能够降低风险,那肯定是最好的。
“我们从7月初投入市场,考虑到技术团队的压力与磨合,前面两个月的力度其实不大,但也取得了明显的增长,等到我们正式在开学季展开推广,用户数量已经超过40万。”
“从0到40万,我回想我做百晓生,还是很费功夫的。”
“微信公司当然也费功夫,但它主要是技术层面,而相较于那个层面,我甚至觉得这40万用户简直是一蹴而就了。”
俞兴边走边聊。
与今日资本的刘建凯抓住60万用户来分析校园渗透率不同,他反而谈到的是前面那40万用户。
“我们在做微信之前的想法都是觉得,这条路千难万难,章总你们肯定对这种念头记忆犹新,但实际做下来,特别是闯过技术关卡,仍旧难,但没那么难了。”
“归根结底,在移动化时代存在一个面对熟人社交链的即时通讯工具的巨大需求。”
“这就是微信拿到40万用户的生态位。”
俞兴看向了三家机构的人,给出清晰的定位。
随即,他才对如今的市场切入点一笔带过:“现在的校园用户们不过是这种生态位的一个体现,如果不是存在企鹅,我们一开始也不用从校园启动。”
徐欣听着这样的论述,思索道:“企鹅的QQ主要是陌生人社交,移动的飞信是熟人社交但自我设限,微信……在大家越来越离不开手机的情况下,彼此之间的联系确实出现了一个极其有价值的生态位置。”
“微博也偏陌生人,人人网是基于校园的熟人,而微信相较于这两家又多了工具属性。”章苏阳想起市面上的另外两家社交平台。
全览整个市场,微信目前的属性确实是独一份的。
俞兴说道:“如果抛开企鹅的名声,我相信大家都能很敏锐的注意到这一块,但是,企鹅确实抛不开,我们这几个月一直在观察它,不说别的方面,QQ这个核心产品的转型也是比较迟缓的。”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只能说是种种原因吧,现在就是在移动即时通讯领域最佳的颠覆时刻。”
颠覆的是谁,这不言而喻了。
徐欣这时候问道:“企鹅不会这样一直迟缓的,它醒过来之后呢?”
别的产品就算了,一款新的通讯产品会让企鹅以最快的速度醒过来。
俞兴面对这个问题,聊起了曾经和李善友、钟志凌、雷卫明他们都说过的判断,那就是企鹅面对微信竞争的动态。
企鹅用QQ迎战,那是战略失误,推相似产品也能留出继续抢跑的时间。
他聊了一通这方面的看法,直让投资人们的脸上都笑出了花。
但最后只用一句话就把大家拉回现实。
“最可怕的就是企鹅集结全公司的力量向我们扑过来。”
俞兴的语气显得若无其事。
徐欣脸上的笑容自动收回,叹道:“俞总,你可以不说这句话的。”
只要不提这个,投资人今天都能被哄的开开心心。
俞兴耸耸肩:“认清现实有什么不好?企鹅越是扑过来,你们的资金才越能显示作用。”
徐欣看到这样的俞兴,只能说,这很俞兴。
问题是,己方追求的不是资金起作用,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
“中午吃点?”俞兴发起午饭邀请。
尽管企鹅的阴影被重新勾勒出来,但投资人都欣然接受了具有开拓精神的创业者的邀请,并且对他选择沙县大酒店这种朴实的做法给予很高的评价。
要不说俞总才能搞痛击企鹅这种项目呢,确实非人哉。
三家的投资人下午还想流连忘返,但不管四楼还是六楼都有工作要做,他们也只能拿着俞总的限定承诺离开公司。
启明创投的胡旭波先离队。
徐欣又和章苏阳交流了一阵微信项目的看法。
从今天的探访来看,俞兴的思路很清晰,效率也很高,勇气就更不用提了。
徐欣再次与章苏阳统一了微信有搞头的认识,最后不无感叹的说道:“我当初
章苏阳深以为然,那是企鹅啊,别人不知道,IDG还不知道吗?
他重重的与徐总握手,感谢她对微信进展的通气,如果没有今日资本的连续追踪,IDG一定没法这么快知道即时通讯领域出现这样生机勃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