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第316节

  俞兴最近还挺疲惫,这过年一回家就感觉整个人都迷糊了。

  等到他好好的睡了一觉醒来,傍晚的客厅里已经有许多亲戚在嗑瓜子聊天。

  俞兴一从房间出来,仿佛是错觉,整个客厅为之一静,随即才是各种招呼声。

  他挨个打了一圈招呼,又笑眯眯的唠了会家长里短,忽然发现老父亲之前电话里说过的嘱咐似乎真有效,现在就连自己出现在这边,也没人问微信的事情。

  就是,眼神上难免异样和热切。

  俞兴能理解。

  等到送走提前上门走动的亲戚们,他称赞了俞国胜同志的工作:“咱们今年过年有这样的气氛就行了,俞主任,你是首功啊。”

  俞国胜作轻捋胡须状,勉为其难的接下功劳。

  楚奇英只有最朴素的观感:“兴兴啊,你这赚了钱得几辈子才能花完啊?”

  俞兴只笑:“花完是能花完的,但我还在想着怎么花。”

  楚奇英看着儿子,仍旧只有最真实的感受:“我都想象不出这些钱到底是什么概念。”

  俞国胜也有相似情绪的点头。

  很难想象。

  不过,有人会帮忙想或者帮忙呈现的。

  2月2日是除夕。

  俞兴这天给自己规划的就是睡懒觉与发祝福。

  然而,上午九点钟,原本答应不来催的母亲楚奇英就不得不敲门进来,提到刚收到的消息:“兴兴,教育局来慰问我了,你爸说,可能不是来慰问我的……你还是起来吧。”

  俞兴一边满枕头的扒拉手机,一边吐槽道:“八百年能慰问一次啊,他们慰问什么,都放假了就少搞点形式主义啊。”

  楚奇英同样觉得莫名其妙,要说儿子做公司,这和教育局也不挨着吧,唔,奖学金的事还都没提过呢。

  一个小时之后,作为一线教师代表的楚奇英接受了县里教育部门领导、学校校长等一批人的节日问候,并被询问了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她辛勤耕耘与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赞扬。

  俞兴作为一线教师代表的儿子,也成为领导们慰问关怀的次要目标,被认为是“家风优良”与“立德树人”的体现。

  等到送走一批教育口的领导,俞国胜这边也出现了动静。

  “我今年也成为被关怀的老组织成员了,下午会有领导过来进行春节的走访慰问。”俞国胜忍着笑,“嗯,应该是亲切慰问和新春祝福。”

  俞兴揉了揉脸:“要不,我吃完饭出去逛逛呢?”

  俞国胜批评道:“你这就不懂事了,你看,你这发家的消息就是瞒不住的,自家亲戚还好说,你妈是教育上的慰问,我这是组织上的关怀,你后面没准还得有什么工商、商会之类的联系,你得让人家发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啊,你知道你现在是什么吗?”

  俞兴撇撇嘴,倒是给出一个很规矩的定位:“民营企业家。”

  俞国胜“呃”了一声,有点不甘心的补充道:“有优秀潜力的民营企业家。”

  俞兴想了想:“咱们这边应该也还好,我这卖公司的钱放在咱们这一片,应该不至于太怎么样。”

  俞国胜稍微冷静之后点头称是。

  只是,他也没想到,下午来了一批慰问之后竟然在第二天的春节下午还有来自市里的活动。

  2月3日下午,嘉兴的宣传头目在县里副头目与统战头目的陪同下来盐开展春节慰问与“走访、调研、服务、解题”活动。

  这一次是俞兴本人获得了节日的问候与新春的祝福。

  以及,他很快在宣传稿里看到了对自己的称呼。

  新锐企业家。

  俞兴不解,询问老父亲。

  俞国胜也不太理解,但就算不理解也能给出应有的答案。

  他沉吟再三,说道:“你这是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和模式的束缚,勇于尝试新的商业机会和领域,积极创新,锐意进取,展现了良好发展前景的优秀青年企业家。”

  俞兴接受了老父亲的经验之谈。

  晚上的时候,他微信上收到了白天加了微信的科长的拜年短信。

  “俞总,新年快乐,我经常逛百晓生,没想到你就是咱们嘉兴的,本想把你的博士头衔加进去,后来忍住了,新的一年继续尖锐哈。”

  新锐企业家若有所思,两种定位都挺好,都没错。

第289章 开门红

  作为新锐企业家,俞兴的这个年过得颇为繁琐。

  他计划里只想好好的休息几天,抽空再去吹吹海风、看看日出,顶多陪着亲戚们聊一聊致富经,但是……或许还是低估了与企鹅竞争的名气,相关与不相关的都找上了门。

  俞兴在大年初二出席了本地领导班子参加的座谈会,下午就又参加了工商联的友好交流,成为一名正式的商会成员。

  本来吧,他觉得商会这种事情就敬谢不敏了,但是,七绕八绕的还能绕出来亲戚朋友的关系,也就只好秉承着“大过年的”“大家都不容易”等想法而完成活动。

  总得来说,倒也没有什么明言的拉投资之举,反而更像是认认人,知道有那么几个渠道的,当然了,大致气氛都是欢迎回来为家乡做贡献的。

  “俞总,你别多想,别有压力,咱们这是摸排摸排‘返乡贵商’。”商会的副会长马健平在活动的最后时间注意到新锐企业家似乎有些不耐烦,乐呵呵的说道,“大家彼此拜拜年,谈谈心,了解了解家乡发展,要是能有互帮互助的机会,那也是一桩美谈。”

  马健平又示意了会长范光鸣的方向,说道:“俞总,像范总,他就是在咱们海盐扎根,也做了很多慈善工作,很受咱们本地的尊敬。”

  俞兴瞥了眼另一边挂着笑脸的范光鸣,心里对这位本地的富豪是有些印象的,怎么发家的不知道,只知道后来进去了。

  他礼貌点头,大过年的也不想说什么。

  片刻之后,商会会长范光鸣走过来打招呼,热情的握手:“俞总,厉害啊,你是为咱们海盐争光,好多媒体都在写你的事迹!”

  俞兴视线在面前这位的脸上过了一遍,只笑着答道:“都是谬赞。”

  范光鸣被面前年轻人的目光盯着,不知道为什么忽然觉得有些冷津津的,又笑着祝两句新春快乐就连忙转到其他人的方向。

  马健平有些奇怪会长的表现,但也没多想,仍旧热情的与后起之秀攀谈。

  按理说,这位确实是后起之秀,可是,他过于秀了。

  阿里和企鹅是什么样的级别……

  马健平虽然是传统行业,但仍然保持着对那种巨头公司的敬意,也就对面前这位参与的竞争深觉不可思议。

  虽说微信卖了,没准以后还有什么好项目,这就不能当后辈,得当……当明灯吧。

  俞兴加了副会长的微信,晚上回家之后终于还是按捺不住无法休息的心情,希望把这一趟回家的事做完就带着老两口去申城逛逛。

  他联系了母亲所在的学校,提出两百万奖学金的设置,随即才把决定告诉了俞国胜与楚奇英。

  “奖学金是好事,也是赚钱了嘛。”楚奇英知道也支持儿子的这个想法,但是不太想去申城,“你要是工作忙,你就提前回去,我们在家好好的,没事去那边干什么。”

  俞兴某些时候还是很擅长游说的,言简意赅的说道:“帮我挑挑房子,我挑不好。”

  楚奇英与俞国胜对视一眼,都觉得这是需要认真对待的事。

  他俩商量了一下,先筛选还需要在家处理的事情,然后确定后天跟着一起去申城。

  俞国胜确定之后又问道:“这个奖学金的设立也是能宣传的,你怎么想?”

  “一方面是我不需要宣传,另一方面,网络上都知道我出售微信公司的价格,这些钱就不用宣传了。”俞兴简单的说道,“主要是感谢学校培养了我妈这样辛勤耕耘的人民教师。”

  俞国胜觉得有理,而且,今年这个年确实很受儿子成绩的冲击,大家都有些猝不及防。

  他最后问了个问题:“你之前说你在计划着花钱,那能花到咱们这边吗?”

  “暂时有点难,投钱做事的第一考虑点是怎么做成功,如果能有利于这样的目标,那才能继续考虑,不然就只能等成功之后再看看了。”俞兴很实在的说道。

  俞国胜略微惋惜,但尊重在商业上取得成绩的儿子。

  过年在家的三天时间,几乎见了四套班子的俞兴提前结束自己的假期,又给刘琬英打了电话,诚邀她和刘景荣一家老小来申城游玩。

  刘琬英欣然接受这个小任务。

  俞国胜与楚奇英还真没在这样的时间点来过申城,尤其是看某种程度上一回来进入工作状态的儿子。

  只是,俞国胜很快就陷入怀疑:“兴兴,你平时就这样四仰八叉的躺在这里啊?你平时就这样工作吗?你就对着这个白板发呆?也没见你在上面写啊?”

  俞兴懒洋洋的答道:“我是老板,我在思考,平时我思考的时候,办公室里也没别人,别说躺椅子上,我就是躺地上也没人管。”

  俞国胜询问:“你真的在思考吗?思考什么呢?”

  “思考制造工艺,思考一体化压铸,思考如何劝说投资人,思考产业投资。”俞兴随口答道,“我有个项目想法是需要压铸环节的,意大利有家老牌的压铸机厂叫IDRA,它08年的时候被国内的力劲科技收购了,我在想什么时候找什么人来考察考察合作的可能性。”

  他想了想,又说道:“宝钢去年,哦不,前年了,2009年搞了一条980MPa超高强钢专用生产线,是全球的第三条,也得考察考察情况,反正,就是在捋这些想法。”

  俞国胜见他这么娓娓道来,还真被震住了。

  他愣了一会,问道:“你不是做互联网的吗?”

  “嗯,是啊,都在观察机会,我只是在想和需要验证可行性,以及,如果欠缺可行性,如何推进可行性。”俞兴笑道,“刘琬英以前和我说的一个观点还让我挺认同的,尤其是在挣到钱之后,她说很多东西都只是工具,钱也是的,要是能把工具组合起来验证与推进想法,那还真挺有成就感。”

  俞国胜问道:“那你到底都有什么想法?”

  俞兴思考片刻后答道:“可能是一些二象性的想法。”

  一些让人痛苦或快乐的二象性。

  俞国胜退出了办公室,感觉已经跟不上儿子的想法,选择当一个帮他挑选房子的工具。

  俞兴这边提前返回工作岗位,正好利用假期时间来思考不那么迫切的项目想法,不过,当得知老板已经回到公司,副总裁刘浩倒也迫不及待的回到了申城。

  关于百晓生今年的上市计划,尽管经过了春节的洗礼,仍旧让刘浩为之激动。

  这是他之前在智联招聘都没做到的成绩,而现在百晓生之所以有这样的可能性就在于,百晓生不单单是一个招聘平台,还是一个领先的职场社交平台。

  在过去一年的发展之中,百晓生渐渐体现出了职场平台的软性竞争力,这一点在应届毕业生身上极为明显,他们绝大部分的第一选择都是百晓生。

  去年年底,来自艾瑞发布的报告显示,百晓生招聘的流量已经超越老牌的中华英才网,跻身国内前三。

  百晓生庞大的职场群体以及创始人鏖战即时通讯的突出形象,再加上功能的简洁、价格的下探、经济形势的复苏,这些共同造就了业务成绩的快速发展。

  “我过年的时候给IDG的章总打电话,他们的建议是5月份开始启动上市,但也不清楚到底能不能成功。”俞兴谈及具体的时间,“现在需要告诉资本市场的是两点,一是高速增长的招聘平台,这方面可以对标已经上市的前程无忧,它现在市值是15亿美元。”

  他喝了口茶,继续说道:“二是华夏唯一的职场社交平台,这一点可以对标国外的领英,领英虽然还没上市,但现在的估值也有30亿美元左右。”

  “章总说,单从这种对标认知来看,百晓生是有些说头的,社交嘛,虽然垂直又细化了,还是容易被青睐。”

  “我们不说一上市就超越前程无忧,至少应该能比微信的价格高。”

  俞兴把和IDG方面的沟通都说了个清楚。

  说起来,百晓生一旦上市,市值肯定超越微信的售价,但肯定无法比拟微信卖身阿里所带来的舆论震撼,这倒让俞兴觉得很有意思。

  同样的,百晓生虽说期权没发那么高频,只要上市,同样会改变不少员工的命运。

  刘浩思虑着这个初定的上市时间,认真的说道:“可惜,如果再继续发展一年,我们在业内或许能冲击到第三乃至第二的位置,中华英才网和智联招聘去年的表现都不好。”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不能着眼于自己,还得看时机了,等到年底,业绩好了,反而可能不如年中强。”俞兴相信来自IDG、今日资本对海外上市的风向判断。

  刘浩悠悠叹息:“真希望成功啊,真希望去敲钟,敲一敲,我的人生都圆满了!”

  俞兴嘿然:“尽人事,听天命,这回要是天命不行,咱们夯实业务,总有行的时候。”

  刘浩无法降低期望,但仍旧称是。

  不过,百晓生这边对于能否上市心存疑虑,友商却似乎见不得这种踌躇,拼了命的也要帮忙降低不确定性。

  春节假期刚刚结束,老牌招聘网站中华英才网就为百晓生奉献大礼。

首节 上一节 316/3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