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第328节

  “周六上午10点,我正好要在环球金融中心15楼见一个宝马EEA部门的博士,你到时候一起过来。”

  庞瑞阳知道EEA是电子电气架构部门,对于俞兴口中的宝马博士就有了颇高的期待。

  只是,周六上午一见人,瞧见这个庄冠霖是小年轻,又彼此介绍之后知道对方只是宝马EEA的普通员工,难免就出现了落差,但他很快就听到了事关这次车机被叫停的分析。

  “俞总,谷歌那种全球巨头,它既然在做安卓系统,以后肯定会把它推广到汽车之上,只是现在的主要精力是做手机这一块而已,你别看这个路畅公司做了所谓的安卓车机,但它只能实现简单的导航、语音什么的,完全和你要做的电车不是一回事。”

  “另外,我得说,相较于以安卓为基础来打造电车的车机,我认为Linux才更适合深度整合电车的不同零件,车载处理器SoC、电源管理模块、总线控制器……这些都得定制化更高的Linux才适配,而且,对于硬件的要求也低一些。”

  “宝马这边已经和Linux基金会简单的聊过,他们肯定要推Linux系统在汽车行业的标准化应用,这个时间也不会太远,但谷歌就不一定了,智能手机的增长在未来几年才是安卓的首要任务。”

  庄冠霖侃侃而谈,既有自己的看法,也谈到在前东家所得到的信息。

  俞兴对于前者有模糊的认知,更感兴趣庄博士透露的后者:“Linux要有汽车系统的项目吗?也会是开源的吗?”

  庄冠霖确认道:“肯定是开源的,估计也会有不少供应商,至少,像德州仪器、英伟达那种公司都应该会加入的,我看过俞总你和马斯克的交流,特斯拉现在在美国其实挺火的,他前两年亮相的那个Model S很受关注。”

  俞兴微微点头:“既然这样,我们做这一块就离不开找德州仪器做供应商,还是应该借助开源的力量来尽快缩短研发时间和研发难度。”

  他做电车在现阶段的第一目标是做成功,而这段时间对供应链的考察与接触则是想办法催化无法采购的零件供应,比如,毫米波雷达压根买不到。

  既然要做成功,像德州仪器、英特尔这种巨头公司就是绕不开的存在。

  如果德州仪器、英特尔乃至博世等供应商会一起来推动Linux在汽车行业的标准化,那趁着这样的发展来研发Linux的车机便是最好的选择。

  “是啊,而且,基于Linux来开发,如果安卓以后的生态很好,也可以内置定制化安卓的运行环境,这样能支持一部分的安卓应用就行,毕竟,在车里常用的应用不会太多。”庄冠霖很认真的说道。

  俞兴笑道:“庄博士这么有信心,那我就很放心了,我就是模糊感觉可以这样做,还得是你们专业人士发声,我才有信心拍板。”

  他是在百晓生上联系了这位宝马EEA部门的员工,对方刚一接触就很热情,两人在论坛私信里聊了两天就敲定跳槽加盟。

  庄冠霖是在海外的宝马总部工作,这种跳槽是直接从德国慕尼黑回了申城。

  俞兴其实是试探式挖人,也没想到对方会那么干脆。

  他重新给庄博士添茶,又给越听越不明白的庞厂长递烟,随即缓了缓技术方面的话题,笑道:“庄博士,你愿意来碳硅集团,我还挺受宠若惊的,我一直没好意思也没敢问,生怕我一问,你就不来了,现在你到我面前,我敢问了,你怎么愿意来我们这边的?”

  庄冠霖不以为然:“我又不是什么宝马总裁,俞总愿意让我加盟,我也挺高兴啊,我是觉得电车是个很有潜力的趋势,但宝马这一块是很慢的,如果宝马愿意快速推动,我可能确实不会动离开的念头。”

  “但是,他们这一块是真的慢,包括我接触到的奔驰、奥迪的同学朋友,这一块都是相似的。”

  “我一直在关注特斯拉的进步,如果俞总这边没机会,我可能就会去特斯拉试试了。”

  庄冠霖最后笑道:“当然了,我也很好奇能把微信运营到那种程度的俞总是什么样的人,又能把电车做到什么地步,嗯,增程路线吧,虽然不太被我欣赏,但它确实对用户是有价值的,也有利于更短时间里取得成功。”

  他是百晓生的准资深用户,围观了俞博士运营微信的全过程,对于企鹅那种巨头陷入如今尴尬的战略处境也是叹为观止的。

  如果没有这层欣赏,庄冠霖是不会考虑来的,而在线上聊过尤其是看过碳硅集团梳理的供应链情况之后,他就下了最终的决定,愿意回国来试试机会。

  他结合碳硅电车团队的材料判断,国内供应链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但是,这既是缺点,也是机会。

  想把电车做好,那一定要有愿意协同的供应商。

  像碳硅集团这种新出来的项目,国际上老牌的美国博格华纳、日本电装等供应商,他们能给出什么样的协同研发是可以想象的,而电车要做集成,要做技术创新,必然是供应商越协作越能深度整合。

  老牌的很难跟着一起深度,而国内这些刚起步的公司却必然要跟着一起深度。

  庄冠霖认为从这一点来看,后发未必不能先至,毕竟,从燃油车切换到电动车,差别还是很大的。

  他心里有很多考量,但此刻面对俞总的询问,又给出另外一个理由:“而且,俞总是个好老板,愿意分钱,那我肯定也愿意跟着流汗。”

  俞兴笑眯眯的说道:“分钱这种事不用说,庄博士,我现在还有一个问题或者说憧憬吧,如今的智能手机都可以远程的升级系统,这方面已经很成熟了,而电车既然通过车机和电控来做控制,是不是也可以像手机一样来远程升级?”

  庄冠霖微微一怔,思考几秒后说道:“本田在2000年的时候就通过T-Box实现了导航的升级,还有远程锁车。”

  俞兴点头道:“我知道那个,但它那个只是汽车的信息娱乐系统,没有涉及核心功能,我们要做的电车的动力系统、电池管理、人机交互这些都是和燃油车不一样的,那能不能远程来让这些重要的功能随着我们的研发而像手机系统那样升级呢?”

  庄冠霖从没想过这个方向,低头陷入思考。

  俞兴继续说道:“我见马斯克的时候也和他聊过,他没多说,只说了这和燃油车不一样,不再是打补丁,而是功能的进化,你觉得呢?”

  这实际上就是自特斯拉Model S以来渐渐被新能源行业接受的OTA功能。

  OTA远程在线升级,通过网络对软件系统、功能模块进行远程更新,可以覆盖动力系统、底盘控制以及后续的智能驾驶能等重要模块。

  只是,现在对于这种方向并没有什么讨论。

  没有讨论并不意味着不能设想实现。

  庄冠霖听完俞兴的说法,脑海里闪过诸多念头,能做到吗?能吧,电气化,电气化,到底如何电气化,这就是一种极具开拓性的方向。

  燃油车可以说是机械主导的硬件汽车,电动车在拥有电能驱动之后完全可以通过三电系统和集中式的电子架构来成为移动的智能终端。

  庄冠霖的念头跳跃着的想到了2009年开始研究无人驾驶的谷歌,如果想要无人驾驶,无疑就必须让汽车成为智能终端,而一旦真的实现,不亚于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的发展。

  他坐在环球金融中心15层的办公室,目光有些失焦,如果想要实现这样的升级功能,那也得对供应商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对与供应链的联合研发有更深层的标准。

  深度整合,深度整合。

  只有深度整合,才能实现远程升级,才能实现电气化改造,而这又回到了硅碳集团目前在做的供应链考察、梳理、合作、催化之上。

  想要寻求深度整合,现在做的就是第一步。

  长远的目标至此重新回到了现实的工作。

  庄冠霖沉默着思考了许久,缓缓说道:“俞总,传统车企的更新是限于单一模块的,比如,导航,宝马也可以更新导航地图,但属于SOTA软件升级,不会涉及底层的动力、底盘系统,如果你做电车想要实现那样的远程升级,首先就需要整合全车的ECU电控单元,那是很难的。”

  俞兴笑着伸出右手:“很难吗?那你想试试吗?”

  庄冠霖猛然伸出右手,重重的拍在俞兴的手上:“太想了啊!!”

  “OK,庄博士,那你来试试,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搭建这一块的团队。”俞兴认真的说道,“我觉得是有搞头的,我们可以拥有一段不错的发展时间。”

  庄冠霖想着可以为实现全新方向而一步步的搭建工作,只觉脑神经全都兴奋了起来。

  他笑道:“俞总,你比我想象的更棒啊!”

  越听越不明白的老副厂长庞瑞阳终于找到了发声的机会:“是啊,俞兴,你不错啊。”

  俞兴瞥了眼庞瑞阳,视线重新回到庄冠霖的脸上,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到手机响了起来。

  他看到是熊潇鸽的名字,只最后说了句:“我们要有软硬件一体化的深度集成能力。”

  庄冠霖见俞总接电话,又实在忍不住想评价,只好对着旁边的庞瑞阳叹道:“这就是要求的精髓了啊。”

  庞瑞阳心里有点发虚,面上镇定回答:“嗯,是啊!”

  俞兴走了几步到落地窗边,笑着与电话另一边的熊潇鸽打招呼,本以为是聊百晓生上市的问题,没想到是接到关乎电车项目的通知。

  “俞总,IDG手上的钱需要投出去了,你这边如果短时间里没动静,那就得再等等了,我们在谈别的项目。”熊潇鸽笑着说道,“或者,我这边给你预留一部分,但规模就得降低了。”

  俞兴有些意外的思考几秒后说道:“钱花不出去烫手吗?想花就直接都投给我得了。”

  “IDG不是我一家的,你要钱,那就得给我和IDG的合伙人们一个可以投的章程啊。”熊潇鸽的语气严肃了一些。

  俞兴的做事步骤有点被打乱,但也不介意先摆PPT要钱:“行,熊总,那我这边确认时间,到时候约着聊一聊,尽量让你们花钱花到满意。”

第300章 恩师姓徐

  6月14日,前往鹏城考察项目的今日资本掌门人徐欣返回了申城。

  晚上八点钟,徐欣听着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声,想着本次考察的顺利便觉心情大好,随即便给有一阵子没联系过的刘建凯打了个电话。

  要说这位离开的副总,之前确认他是去了微信,然而,微信卖给阿里之后就不见了动静,似乎连俞兴的电车项目都没参加。

  徐欣有些纳闷他的动向,觉着如果对方没有再寻下家,不如今日资本直接回收,还能无隙干活。

  刘建凯很快接了电话,客套几句之后就回答了自己的现状:“徐总,我在研究加密货币呢,搞区块链的那种。”

  徐欣之前听他说过一次,没想到这都到了年中还在弄这玩意,语气里不禁带了些奚落:“刘建凯,你就天天在家里研究这个?哪怕你不回今日资本,你去俞兴那边跟着一起做电车呢。”

  “我有时候也会去看看他那边的项目进展啊。”刘建凯笑道,“徐总,你不知道,这个东西是挺有意思的,年初的价格就0.3美元,上个月一路涨到10美元,然后前几天竟然到了31.91美元,结果,就昨天,美国的一个交易所Mt.Gox被黑客攻击,盗走了2.5万枚比特币,价格跌到了17美元!”

  他啧啧称奇:“你看这涨幅,太刺激了,而且,全球玩这个的人数在迅速增加。”

  刘建凯上次拿着汉堡去找俞总的时候,全球顶多也就十万人在玩这个,近期受到这波上涨行情,至少已经有几十万人涌了进来。

  这种增长速度着实超出了他的预料,也让他第一次开始思考是否真能在这上面做一番事情出来,毕竟,比特币的价值涨跌同样出乎意料。

  徐欣听着刘建凯颇为兴奋的声音,皱眉说道:“你想研究那就闲暇的时候研究,难道后面都不工作就搞这个了?”

  “嘿嘿,我只是不急。”刘建凯心里只有朦胧的想法,但自己也还无法确定,笑道,“我和俞总聊过两次,他最近忙着百晓生的上市,我打算等月底融资会的时候去找他再聊聊。”

  徐欣刚要说话,忽然一愣:“月底融资会?什么融资会?谁的?”

  刘建凯闻言也是一愣,迟疑道:“俞总那个电车的……吧。”

  徐欣:“……”

  刘建凯:“……”

  通话里一阵难言的沉默。

  有人没接到通知,有人不知道对方没接到通知,这一刻说不上谁更尴尬。

  刘建凯感觉自己可能说错话了,思考许久如何补救,最终问道:“徐总,还有事吗?”

  徐欣淡淡的说道:“没事了,玩去吧。”

  刘建凯挂掉电话,琢磨片刻后干脆抛开对错,继续高高兴兴的玩币了。

  淅淅沥沥的小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下的。

  徐欣的心情与刚回来时已经截然不同,她很轻松的就打听到了俞兴那边的消息,确定是在6月30日举行电车项目的融资会议。

  两个很明确的信息,一是融资时间提前了,二是俞兴没有找今日资本。

  那么,摆在面前的问题也很明确了……

  今日资本要不要找俞兴?

  徐欣变得有些纠结,对面不通知的态度已经摆在那了,尽管关系上有些复苏,但彼此确实闹过很多不愉快,而更为主要的因素是,这个电车项目到底怎么样?

  原本以为还有许多时间来慢慢观察,但猛然把日期提到月底,这就很局促了。

  徐欣对俞兴自然已经颇为了解,按理说,他这样医学出身的创业者从互联网跨越到电车项目,无疑需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但,她是亲眼见证了俞兴与马斯克的交流,也看到了俞兴更早与王川福的对话,以及,自己邀请推荐过去的庞瑞阳也很大程度上给予了行动上的认证。

  虽说对于汽车工业确实有些耳濡目染,但自己一定是比不上真正投身其中的马斯克、王川福、庞瑞阳,如果连他们都认为俞兴至少是走在正确的方向上,那么……谨慎程度是不是可以松一松?

  另外,这个方向也确实和今日资本擅长的领域不同了。

  徐欣犹豫纠结,始终没有下定决心再亲自去找俞兴一次。

  次日,她再复盘电车项目的情况,又萌生一个新的想法,没准是俞兴还没来得及通知自己呢。

  距离30日还有两周时间,或许俞兴的号码等等就会出现在手机屏幕之上。

  徐欣等啊等,等了一天两天都没等到来自电车项目的任何邀请。

  她重新审视整个项目以及可能存在的资金投入,最终定下一个期限,再给俞兴7天时间!

  如果俞兴这7天都没通知今日资本,那就……自己登门去找他!

  反正,也不是第一回了。

  徐欣单方面给俞兴设置最后期限,随即就保持了耐心,但没两天就遭受丈夫李松纳闷的询问。

  “你怎么了?最近这两天茶饭不思的。”

  徐欣被这么一问便好似被泼了凉水:“茶饭不思?有吗?”

首节 上一节 328/3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