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第330节

  唐伟被噎了一句,但还是劝道:“俞总,这个事是张勇有考虑不妥当的地方,但你也不能这样啊。”

  “我们之间的信任本来就脆弱,我已经尽了我最大的诚意。”俞兴看着这位副教授,“就像我刚才说的,你们要钱,我觉得可能不够,我主动提了500万,你们要人,我找百晓生帮忙优先筛选,你们没政策,我这次就要找徐欣帮忙,我还不够诚意吗?我难道想今天过来这样吗?难道让我以后天天盯着这里吗?”

  俞兴又说道:“你们觉得合同是废纸,你们觉得我投资的钱是过家家,OK,唐教授,那我想知道,你从学校里找来的同事,拉来的学生,是不是也把他们舍弃的东西当儿戏?要么,我们寻找一个更适合的值得信任的人选,要么,咱们今天也不用多纠缠,就此一拍两散,投资退还。”

  他不是非这些人不可,固然先前对智波的速度和配置颇为满意,但核心团队的方向与自己想要的不一致,又有什么用?

  唐伟张了张嘴,这次没有轻易说出来话。

  他从成电辞职出来确实带了同事与毕业生合计7人,自己固然可以逞一时之快,那7个人的工作和前途怎么办?

  同样的,自己这批人不是儿戏,资方的要求也显然不是儿戏。

  不然,立即就是眼前这种局面。

  唐伟感受到一种与象牙塔里截然不同的残酷风格。

  从露面到提出罢免,形势转进之快让会议室里的人都陷入震惊与不满,不过,这种不满固然大部分是对俞兴,也有小部分是埋怨张勇。

  俞总的钱虽然像是从阿里刮来的,但确实应该先行沟通再推动决策。

  张勇今天开会的时候还踌躇满志,万万没想到现在就进入一种难堪的境地。

  他看看俞兴,又看看会议室里沉默的众人,最后尝试道:“俞总,我,我可以重新建立我们之间的信任,这件事是我没考虑周全。”

  俞兴点了点头。

  张勇猛然松了一口气。

  俞兴一边走向张勇的位置,一边说道:“好的,下次你还有创业想法,可以来找我。”

  张勇怒从心头起:“你……”

  “77GHz毫米波雷达的方向是论证过的,国内产业这一块的困难是都清楚的,整个市场是嗷嗷待哺的。”俞兴的谈话对象已经变为会议室里的其他人,“我仍然相信孙总与唐教授,如果你们愿意,我这边还能提供1500万之后的追投承诺。”

  张勇的目光不自觉的看向孙浩与唐伟,如果被自己招揽来的这两位核心还能同一立场,即便俞兴有70%的投票权,也可以另起炉灶。

  然而,他看到孙浩带着歉意、唐伟意味复杂的眼神,心里立即就凉了半截。

  俞兴走到了张勇的身前,伸出右手:“张总,下次有机会再合作。”

  张勇知道自己伸手就代表着结局,迟迟没有伸出右手,期待会议室里还有支持的声音。

  但是,会议室里鸦雀无声,连之前说话的副总经理苏永强也死死的盯着桌面,没有抬头。

  沉默已经代表着立场了。

  张勇是自己亲手签的合同,谈的资金,也知道投票权那么一回事,但真正到了现在被如此粗暴的罢免,心里才由衷的生出一股深深的后悔。

  如果当初不是找的俞兴呢?

  如果这次事先商量沟通了呢?

  如果……

  他依旧没有伸手,只是冷淡的说了句:“俞总,你好啊,你的投资真好啊!”

  俞兴礼貌的说道:“徐欣教会了我如何投资,是她好,只能说,我的投资像徐欣。”

  张勇至此再无话好说,狼狈的离开本是讨论24GHz工作的会议室。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又关上。

  俞兴瞧见没有人跟着出去,轻轻坐在了张勇原先主持会议的座位上,冷静的说道:“我也很遗憾会出现这个局面,我自己是创业的,我做过微信,我的百晓生快要上市,我想说的是,智波公司的核心力量是研发团队,可以没有CEO,但不能没有孙浩与唐伟,不能离开与成电的合作。”

  “后续,我还会推动大家与东南大学的技术合作,大家都知道,那边有毫米波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我绝不是来破坏公司发展的,我是想汇聚国内最顶尖的力量来寻求毫米波雷达上的突破。”

  “毫米波雷达的突破对我来说有价值,对国内汽车产业来说有价值,也对在座的各位有切身的价值。”

  “同样,我必须再强调一点,如果我们对这些价值没有统一的认识,智波公司也就不会得到我这边的投资。”

  “我也再次承诺一点,只要智波公司取得进展,后续的追投不会低于1500万,我同样会积极的帮忙寻找投资机构。”

  “公司现阶段可以不考虑生存问题,我来养你们,我养不了,红隼资本可以养你们,红隼养不了,还有IDG和今日资本。”

  俞兴环视众人,心里默默补了句,IDG和今日资本养不了,还有过山峰养你们。

  他等待大家稍加消化,最后看向暂时接替职务的孙浩:“孙总,你就先辛苦一段时间,你们可以再商量商量,我就先回酒店了。”

  俞兴起身,又向孙浩伸出右手。

  孙浩有点慌乱的伸出手,然后被俞兴使劲的握了握。

  他看着对方带人离开会议室的身影,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钱也是烫手的啊……

  会议开到一半,创始人被开没了。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想着被狂风席卷过的局势,面面相觑。

  孙浩性格上没那么强势,斟酌一会后询问在座的意见:“怎么办?现在怎么办?要给张勇打电话,把他叫回来吗?”

  副总经理苏永强这时候的心思反而活跃起来,但不愿意第一个开口。

  “唉。”唐伟教授叹了口气,“算了,别叫了,先这样吧。”

  苏永强没有直接附和,而是状似迟疑的说了句:“这个77GHz毫米波到底有没有希望?”

  如果没有希望,前期的验证都不会过,也就不会成立智波公司。

  唐伟听到这个问题,没有多想,只是确认道:“有希望的,就是有难度。”

  苏永强得到想要的答案,皱眉道:“嗯,有难度,那个俞兴太霸道了,他说能养公司,后续的资金谁知道能不能到位啊。”

  “俞兴这个人还是舍得分钱的,他那个微信公司卖了不少钱,卖之前还把答应给员工的期权都分了下去,好几千万都给了。”有人出声道,“我觉得俞兴这方面还是有信誉的吧。”

  俞兴微信公司分钱这事还是流传很广的。

  可以说他尖锐,说他霸道,说他不识抬举,但不能说他不舍得给钱,微信的且不提,智波的融资就是从1000万增加到1500万。

  会议室里的讨论声音渐渐多了起来。

  苏永强瞧准局势,渐渐把话题引入到77GHz的工作如何展开之上。

  等到这场会议匆匆落下帷幕,苏永强快步追上离开的临时CEO孙浩,提议道:“孙总,你明天要参加硅碳的供应商会议对吧?要不,我跟你一起去吧,这件事毕竟涉及到后续资金,咱们再一起参详参详,到时候找俞兴好好聊聊。”

  孙浩想了想,答应下来。

  苏永强松了一口气,又与孙浩聊了几句便回到自己办公室。

  他很希望自己过段时间能从副总经理办公室搬到总经理的办公室。

  张总已经没了,那就让自己来继承他的遗志吧。

  ……

  申城碳硅科技的供应商会议兼融资会议如期召开。

  6月30日,上午八点半,徐欣提前抵达金融中心的15层会议厅签了个到,发现不少人都已经在了。

  她寻找俞兴的踪影,然后加入他和熊潇鸽的交流。

  没过一会,徐欣趁着熊潇鸽接电话的功夫,有些奇怪的询问俞兴:“俞总,那边那两个是什么公司的?”

  俞兴顺着她的眼神看过去,随意的答道:“智波公司,做毫米波雷达的,怎么了?”

  “他们好像一直在看我。”徐欣不觉得是自己的错觉,颇为纳闷。

  “噢,可能是缺钱吧。”俞兴点点头,“毫米波雷达这一块算是国内供应链里比较特殊的方向,国外封锁不出售,所以就必须自己搞,我给他们投了200多万美元,后续还要再投一投,我找人论证过了,是有希望做出来的,那个高点的,他手里有好几项相关专利,未来应该还能有更多。”

  徐欣笑着称赞道:“俞总,你现在可以啊,投资也有模有样了。”

  俞兴谦虚道:“哎呀,我这都是三脚猫的功夫,还得继续向徐总这样优秀的投资人学习。”

  徐欣倒是没客气:“那你好好学。”

  俞兴认真点头,投资得学,已经在抓紧学了。

  又过一会,徐欣见俞兴去招呼别人,她想了想便踱步到智波公司这边,瞧见两位胸牌上的名字,客气的问道:“孙总?我是今日资本的徐欣,听说你们的毫米波雷达很有前景,咱们换个名片,后续有需要可以聊。”

  孙浩面色有点涨红,这位就是教出俞兴那样的投资人徐欣?

  他接过名片,没说两句话便带着副总经理扭头走了。

  徐欣愣在原地,嗯?

  为什么好像是落荒而逃?

  她这次感觉是自己的错觉了。

  徐欣想了一会,没有明白,最终只能归结于,搞技术的大概就是莫名其妙吧。

  不稀奇,不稀奇。

第302章 电车启动

  徐欣是颇为重视俞兴的电车项目的,不然也不至于为了这次的融资会议而牵肠挂肚。

  只是,她到了现场就很快发现,这和自己以往参加的完全不一样。

  正常来说,都是BOSS和高管团队参加,往往一个小会议室就能坐下,但随着时间接近九点钟,这个会议厅里的人渐渐有种乌央乌央的感觉。

  徐欣粗粗一看,觉得得有两三百人。

  她稍微转了一圈,瞧见琳琅满目的供应商公司名字,大部分没听过,小部分隐约有印象。

  “熊总,那边那个是谁?”徐欣缓步到了熊潇鸽旁边,询问了此刻正和俞兴热聊的中年男人。

  熊潇鸽瞧了一眼,笑道:“那是郭川。”

  徐欣没有说话。

  熊潇鸽看出来徐总些许的茫然,提示道:“你不认识他,但肯定认识他爸,他爸是郭孔晖。”

  徐欣恍然,惊愕道:“他来干什么的?”

  她知道郭孔晖,这是国内汽车工程技术领域的第一位院士。

  “大概是来提供底盘技术咨询服务的吧。”熊潇鸽的笑容有点古怪,这位在他父亲创立的公司里担任总经理,而那家公司是做汽车底盘的动态力学技术咨询。

  徐欣转了转念头,不清楚里面有什么底细,也就不给评价,只是感慨道:“俞兴这个会议规模有点超出我的想象,他这阵子倒真没闲着,什么人都能拉来。”

  她对于今天到场汽车行业的许多人都不熟,有的只听过名字,更多的是完全不清楚。

  但是,徐欣这会已经瞧见了自己认识的人,刚进门的那几个人是背靠鹏城的深创投高管,另一边已经签好到的是浙商产投的副总经理,同样是有浙省国资的背书。

  熊潇鸽注意到徐总的视线方向,点了点头却又说道:“好像不都是他拉来的,至少那个郭川就是找上门的,现在看这个情况,汽车行业的水很深,上下游环节很多,但俞兴有兴趣做这个事,也就有不少人想来看看或者试试水。”

  徐欣刚想说话,念头一转,忽然意识到一件事,今日资本又何尝不是这样?

  她又看了看周围的人,扭头问道:“熊总,你觉得这个项目能不能做成?”

  “我不知道能不能做成,但看今天这个场面。”熊潇鸽同样环顾有些熙攘的来宾,沉吟道,“俞兴又发挥了他让人印象深刻的拼凑能力,微信的从无到有就有点这个感觉,俞兴做事吧,他也不是一上来就要钱,是先把国内供应链摸了摸才画饼,IDG是想试一试的。”

  徐欣不得不承认这一点,而且,体会更为深刻。

  她接触俞兴三年前初创项目的时候就感觉他攒起摊子的能力很强,而在拿到瑰爱网套现的资金之后,接下来的百晓生与微信都在放大他的那种能力。

  再到今天,电车项目从他表现兴趣到今天已经至少是吸引了上下游的许多人。

  熊潇鸽表达了自己的态度,随即询问徐欣:“徐总,今日资本怎么说?”

  徐欣没收到邀请的时候情绪不佳,现在亲临现场,真正看到汽车行业里的这帮人,反而多了不少踌躇。

首节 上一节 330/3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