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第84节

  “我真觉得你这次调研还挺扎实的。”刘琬英沉吟道,“不用急。”

  俞兴笑道:“鹏城是我一块一块数出来的,能不扎实嘛,英子,明天见。”

  刘琬英放下手机之后才发现人的底线真的会不断的调整,自己现在已经懒得纠正他的叫法了。

  甚至,有种“合伙人之间这么叫也行”的感觉。

  她稍微收拾心情,打算晚上请公司同事们吃一顿告别晚餐,不管是过去几年的同事相处,还是考虑到未来可能存在的业务需求,这都值得再维系维系。

  只是,或许是维多利亚港的晚风太凉,刘琬英次日傍晚抵达鹏城,整个人的状态都仄仄的。

  “可能有些感冒。”刘琬英觉得自己体温不高,就是有些鼻塞。

  “吃药了吗?”俞兴依旧骑着电瓶车,载着合伙人找了家星巴克,“去咖啡馆聊吧。”

  刘琬英拿到咖啡,喝了几口之后倒是有了点精神:“我记得很久前听我哥说过,感冒是治不好的,属于自愈疾病。”

  俞兴点了点头,认真的说道:“来,我给你把把脉。”

  刘琬英微微吃惊:“你还会把脉?”

  俞兴毫不犹豫的说道:“废话。”

  刘琬英想了想,也是,这就是学医出身的啊。

  俞兴右手搭在刘琬英的手腕上,微微眯眼。

  刘琬英静待结果,片刻之后不得不面无表情的提醒道:“你手快把到我手心里了。”

  “咳,手滑。”俞兴收回了手,建议道,“还是喝咖啡吧。”

  刘琬英啼笑皆非:“一点有用的建议没有啊?”

  俞兴略微羞赧:“你也知道,我只是一个肄业生,而且,我那会属于礼貌性的涉猎中医,这能把出来什么啊。”

  刘琬英好气又好笑:“你也就是来创业了,就你这样的在职场,最后能混出什么名堂?”

  “两码事,这次又不是我自己想入职。”俞兴笑道,“再说了,我除了钱,也不是一无所获,我已经在打算炮轰互联网婚恋行业的数宗罪了。”

  刘琬英想着这一个月听到的职场描述,只觉光怪陆离,说道:“给我看看你要怎么炮轰。”

  “今天没带来,下次,洋洋洒洒的写了好几页呢。”俞兴摇摇头,“今天就是给你鹏城最后的统计。”

  他把口袋里的东西掏出来放在桌上。

  刘琬英第一时间不是被折好的纸所吸引,而是在打量几秒后问道:“这是录音笔吧?你还随身带着啊?”

  “这是我需要随时保护自己的东西。”俞兴伸手又从右边口袋里摸出来一支笔,“看,这一支是宋宇锋送我的,是他以前当记者时的工具。”

  他又指了指手机:“加上手机,这就是三个。”

  刘琬英看着两支录音笔和一个手机,只觉整个人一下就精神了。

  她哭笑不得的说道:“你真专业啊!”

  “还好,这首先是我保护自己的,然后是用来警告别人的。”俞兴正色道,“个体面对公司或者团队终究弱势,那魏总之前还让我去告呢,态度特嚣张,这些不仅是法律的保障,也是我清白的捍卫者,能帮助我抢占道德的高地。”

  刘琬英提醒道:“有效性需要注意下……”

  “有效不有效的,万一真碰见事了,我先手把录音往网上一甩,让广大群众来判断判断是非曲折。”俞兴不屑道,“我开公司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没准以后什么产品还直接获得真金白银的支持呢。”

  刘琬英无话可说,竖了个大拇指。

  片刻之后,她看着鹏城完整的数据,由衷的感慨道:“你是能折腾的。”

  俞兴不以为然:“这不是小折腾吗?我们要做的事更大一些。”

  刘琬英凝神细看数据,这上面已经十分明显了。

  按照先前拿到的信息,分众在鹏城宣称的屏幕数量在9200左右,但这样一块块数出来的总量是5925块,差不多是65%的比例。

  同时,分众所宣称的大部分布置在繁华的商业楼宇也有很大水分,实际统计的是,这部分应该在40%左右,剩余的60%都是住宅。

  以及,上面不单单是鹏城一个城市,目前其它没完全统计出来的城市数据显示,一线城市的商业楼宇勉强还能沾一沾40%的比例,二线城市的这个数据已经下滑到了30%。

  而实际上,分众宣称的是在60%-70%。

  甚至,俞兴打电话给分众的城市经理,对方强调是在70%以上。

  鹏城的数据统计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最后写出来就短短几行字和几个数字,偏偏,它或许就能影响数亿乃至十亿的公司市值。

  “满篇就是两个字,水分啊。”刘琬英放下数据,如此总结。

  “我这几天也搜了搜,我看有人说,一线城市的广告有效率是二线城市的141.9%。”俞兴慢慢说道,“我不知道这个数据是怎么统计的,也不知道业内认不认可,所以,我没写上去,但基础数据与各种层面的系数叠加在一起,分众的情况应该是容易挖掘的。”

  鹏城的屏幕数量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现在这个基础数据存在较大水分,那么,以它为核心所叠加出来的数据自然更有水分了。

  刘琬英微微点头,说了一个自己研究的方向:“分众过去几年做了很多收购动作,我注意到它对一家‘纵横品誉’的收购比较奇怪,这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黄浦江上的商业船配上大屏幕来打广告。”

  “在分众收购之前,它曾经同意一个330万美元的90%股权收购价,而分众给出的价码超过了500万美元。”

  俞兴插嘴道:“那也还好啊,黄浦江上的这种业务应该是稀缺资源,竞争起来就容易飙价的。”

  “嗯,这是一个收购动作,分众是普遍溢价来做的。”刘琬英叙述道,“它今年宣称,要把收购来的6家公司归还给原股东。”

  俞兴没听明白:“什么意思?”

  “我估计是在为年报审计做准备。”刘琬英解释道,“在我们的实践中,如果收购了一家公司,但在某个时间解除了对该公司的控制权,又得到法律和会计上的确认,那就可以不把它纳入合并报表。”

  俞兴还是没太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比如,我去年宣布收购了一家公司,公司规模壮大了,股价是不是容易上涨,这是最直接的影响。”刘琬英耐心的说道,“如果是一家公司还好,但分众是六家公司都这样操作,这就很奇怪了。”

  她继续推断道:“严格来说,这种收购交易到底有没有发生,里面的消息披露是否存在严重问题,这都值得挖掘。”

  刘琬英见俞兴还要说话,示意他听自己说完:“还有一件事,分众去年以7000万美元现金和1.55亿美元公司股票收购‘好耶’这家公司,而这家公司的股东沈楠鹏也是分众的董事会成员。”

  “分众在9月份的时候还打算让好耶再独立上市,但现在肯定没戏了。”

  “这笔收购……因为今年这个金融环境的变化,后续还值得关注。”

  “我这些天综合看下来,分众这家公司的资本操作相当频繁。”

  俞兴思考和消化了一会,尝试总结道:“所以,我们如果出具调研报告,现在有三个方向可以做,一是资产造假,夸大业务数据,二是收购并购的价值问题,三嘛,或许涉及利益输送。”

  刘琬英点了点头:“差不多,但需要碰一碰纳斯达克敏感的条款,我的第一感觉是,它在国内的信息披露是不到位的。”

  俞兴记在了心里,打算自己再来学习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刘琬英又重新看两遍数据,思考一会,问道:“你不是给分众的城市经理打电话聊业务合作吗?为什么他给你的数据也是模糊的?”

  上面显示,分众自己宣称的是9200块左右。

  “英子,你看你,这就不接地气了吧。”俞兴笑道,“我是给他打电话,一般呢,这种业务想要成交都得见面聊,他要拉我见面才会给精确数据,所谓的‘坐下来谈’嘛。”

  “如果我们真的见面了,他大概还会给我展示其它客户案例的效果,会扯最近又新增的屏幕数量,会说它是上市公司,如果我口风紧,没准还会说什么周年庆啊之类的优惠活动。”

  “优惠活动还得有截止日期,还要逼单来促使我早点交钱。”

  “哎,都是些基层销售的小技巧而已。”

  刘琬英有些惊讶的说道:“你还挺懂?”

  “大家擅长的方向不一样,让你去实地搞调研,可能就没我好,对不对。”俞兴说道,“但让我去琢磨财报啊、收购啊,我是真理不清。”

  刘琬英点点头,询问道:“那你把我赚上梁山,有没有运用这方面的技巧呢?”

  俞兴斩钉截铁的答道:“没有!”

  刘琬英看着桌上的录音笔,看着面前的这张脸,心里稍稍存疑。

  “我最近算了算,发现手里的钱还是不太够用。”俞兴进行了下一个话题,“英子,我打算让百晓生融资来做大的,你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建议?”

  刘琬英咳了两声,思考这事。

  俞兴紧接着说出自己的想法:“你说,我要是揭露了互联网婚恋的问题,有没有希望从徐新那里拿到投资?”

  刘琬英茫然的看了眼面前的男人,怀疑自己幻听了:“谁?你说谁?”

  “就是我公司老板的媳妇啊,那个投资人。”俞兴说道。

  刘琬英只觉不可思议:“你怎么能想到她的?你搅合她老公的公司,她能投资你?”

  “我是这么想的,也是上次听你说,她连自己老公的公司都不投,这说明还挺公私分明。”俞兴盘算道,“既然她能做出来名堂,那就是有眼光的,所以……不打不相,哦,不打老公不相识。”

  他又补充道:“你说我搅合,但其实能搅合也是一种能力啊,百晓生如果连一个行业都能搅合,那不正是彰显了公司的价值与潜力?”

  刘琬英看着思路超常的俞兴,喃喃道:“我大抵是病了。”

  不,这不是思路超常,这是思路异常啊!

  “她不还是京东的投资人嘛,我这还有京东刘强东的电话,晚上就给他发条消息,祝他融资成功,渡过难关,表示看好。”俞兴笑道,“你看,总是有渠道能认识的,我是觉得,没准的事,试试又不吃亏。”

  刘琬英揉了揉脸,叹道:“你搅合人家公司,搅合人家行业,这都不够,还要去搅合人家夫妻感情,你……你别把人家搅合散了,珍爱网是很想上市的……”

  俞兴正色道:“跟我有什么关系!一码归一码!”

  刘琬英欲言又止,你这一码容易把矛盾激化啊……

第83章 081推进

  2024-09-06

  鹏城的数据定型,其它城市的部分数据保持了大体的一致。

  按照早前的约定,刘琬英确认加入做空团伙,将会成为过山峰的幕后主使人之一,今天算是两人彻底达成事业上合作的共识。

  俞兴对于刘琬英的能力以及她所能负责的内容十分满意,刘琬英也对俞兴……说不上超常还是异常的思路感到惊奇。

  但不管怎么样,共识一旦达成,工作进展就快了。

  俞兴是个利索人,刘琬英多年来也有快速推进工作的习惯,两个人只用一杯咖啡的功夫就先把资金的使用划分清楚。

  做空需要四家公司,第一层是新加坡的信托A,第二层是开曼群岛的公司B,第三层是美国内华达州的公司C,第四层是香江公司D。

  D→C→B→A→俞和刘。

  这是公司的控制链,并不涉及利益分配,只是为了不被追查过山峰的控制人。

  刘琬英之前有认为俞兴过于谨慎,但是,她尊重了这种做法。

  除了香江公司,前三层架构的最低成本需要2.5*2+5=10万美元,后续每年还有一些必要的维护费用支出,而这个钱自然是两个人各出一半。

  至于后续做空的利润分配……

  这也是之前就聊过的,过山峰只是出具调研报告,相关做空资金的投入由两人自由决定,如果能成功,自然出钱多就挣钱多,反之,没成功自然就赔的多。

  做空同样有风险,除了调研本身可能存在的问题,也不是调研对了就能把股价打压下去,如果目标公司有能力抱团逼空或者用重大利好消息对冲,行动也存在失败可能。

  简单说,确实存在调研报告所说的问题,但这家公司有了新的利好,让市场和股民有了新的预期,股价自然就不会跌了。

  同时,也有更复杂的因素,假的可以说成真的,错的也可以说成对的。

  刘琬英这么简单提了一嘴,不认为自家这样的小机构会涉及到那种层面的博弈。

  俞兴只认真的聆听,也没发表自己粗浅的认知,但他对这个更复杂的因素还真是有所经历,只是,此刻也不宜多提。

  工作推进的很顺利,从边喝咖啡边谈到边吃饭边谈。

首节 上一节 84/2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